軌道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移交對策

時間:2022-04-18 16:36:46

導語:軌道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移交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軌道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移交對策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近年來發展迅速,固定資產總額快速激增,對新線固定資產移交的要求也日趨嚴格。不同于其他行業,軌道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移交工作非常復雜而繁瑣,資產移交中某一環節出錯將極大地影響后期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本文從固定資產移交的階段性特點出發,簡要論述目前固定資產移交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為今后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在固定資產移交中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軌道交通;資產移交;資產管理

近年來我國地鐵迎來了高速發展,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一環,軌道交通在緩解城市擁堵,改善城市環境,緩解資源壓力,促進低碳經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累計有45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7978.19公里,其中,2020年共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1241.99公里[1]。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新線資產移交的質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現軌道交通新線資產由建設到運營接收管理的平穩交接,確保軌道交通資產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是合肥乃至全國軌道交通城市面臨的重要挑戰和難題。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屬資產密集型企業,不僅資產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而且資產變動頻繁,資金比重大,建設周期長[2、3],這就導致影響資產移交質量和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對新線資產移交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將發揮積極作用。

一、當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移交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軌道交通新線資產體量大、種類繁多,移交難度大。軌道交通行業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及資產價值龐大,資產種類繁多、專業性強、價值高、使用地點分散、資產變動頻繁、資金比重大等特點,而且需要經過設計、建設、運營使用等不同的管理階段。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資產從建設期合同采購階段到軌道交通線路正式運營階段的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導致新線資產移交接收極其復雜。(二)軌道交通新線資產移交接收職責不清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堅持投資、建設、運營的一體化發展模式,由建設管理單位、運營管理單位分別行使資產建設、運營的管理職責,大多沒有獨立的部門統一負責實物資產的管理,尤其是新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同時,在資產移交工作中戰略統籌規劃不到位,未有明確的資產移交接收整體目標,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及各環節關鍵崗位設置及職責不清,從而發生大量不必要的協調及推諉工作,致使資產資產移交接收工作不能系統、高效地開展。(三)參建單位普遍存在應付心理,得過且過。軌道交通參建單位只重視新線開通運營前例行的“三權移交”工作,不愿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配合開展資產移交核對工作,有得過且過、一切無所謂的態度,應付心理及其嚴重,拖拖拉拉導致2~3年內都不能完成資產移交工作。(四)運營接收人員專業知識不扎實運營新線開通初期,各崗位人員已按定編計劃到崗,并取得相應的上崗證和操作證,但較大一部分人員來自校招大學生和訂單班,工作經驗不足,缺乏一定的設備資產辨識能力,不能很好地開展現場資產移交核對工作,情況嚴重的可能影響新線資產移交接收的整體工作進度。(五)軌道交通建設工程竣工結算緩慢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系統龐大復雜、建設周期長、專業性強、施工難度大,實施過程中涉及的部門又較多,加之合同變更頻繁,致使竣工結算工作變得十分復雜,故竣工結算滯后十分普遍,更有甚者4~5年都未完成竣工結算。如此,資產移交無法及時準確獲得竣工結算清單信息,不能以現場實際安裝設備信息辦理資產移交,從而導致遲遲未能建立健全資產移交臺賬。

二、資產移交相關問題分析

(一)新線資產移交接收缺乏足夠的重視在新線運營開通前,軌道交通建設單位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工程建設上,對于資產移交接收工作未能提前謀劃,流于“三權移交”的形式;新線開通運營后,主要精力又集中在安全運營上,對資產移交管理工作未作出足夠的重視和謀劃,規章制度欠缺、人員配備不足、職責不清,極大地影響了整個資產移交接收工作的順利開始和高質、高效的完成。(二)未有有效的手段約束參建單位開展移交工作軌道交通建設單位在進度款、預驗收款、竣工結算等支付環節未對資產移交做出相關要求,導致甲方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抓手督促各參建單位及時完成資產移交工作,從而致使參建單位在資產移交工作中表現出消極應付的心態,對待具體的移交工作不夠積極主動,嚴重拖延了移交進度。(三)合同變更流程繁瑣且耗時長軌道交通建設周期相對較長、技術復雜、工程量大,涉及專業多,在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各類合同變更不斷出現,而軌道交通企業大多為國企,對變更有嚴格的控制和要求,且流程繁瑣、耗時長,甚至經過幾次變更流程仍然不能通過,竣工結算、財務決算極其緩慢,導致現場不能按照合同及時開展資產移交核對工作,嚴重影響資產移交的進度和質量。(四)未能統籌開展信息化資產移交管理大多數軌道交通企業仍使用較為落后的資產移交管理系統,未能將合同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有效的融合建立一套資產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不能實現全過程記錄資產移交信息,設備變更及資產移交信息更新緩慢,不能建立全面的資產移交數據庫,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島,必須通過多次錄入移交數據才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資產移交工作量。(五)軌道交通運營單位人員流動性大軌道交通新線開通時間間隔急劇縮短,新增開通軌道交通線路城市不斷增多,導致軌道交通企業人員流失嚴重;同時,在企業內部熟悉業務的人員崗位調換、晉升等變動頻繁,不能很好的發揮“老帶新”的作用,從而嚴重影響新線資產移交接收的整體工作進度。

三、加強資產移交的相關舉措和建議

(一)組建專職部門,強化統籌協調。為實現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加強資產移交管理的總體目標,確保軌道交通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并結合資產管理的復雜性及重要性,建議軌道交通企業統籌考慮,適時組建專職的資產管理部門,由其牽頭建設、運營開展新線資產移交接收工作,并制定相應的新線移交接管管理辦法,明確新線資產移交接收工作相關職責和主要移交流程,以確保新線資產移交的順利開展。目前,軌道交通行業已設置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的有上海、南京、合肥、西安等城市。(二)建立支付與移交聯動機制,為移交提供有力抓手。軌道交通行業特點決定了一條線路涉及的實物資產多而雜,甲方不得不面對近百個合同的資產移交,而建設單位及參建單位往往只重視開通試運營的“三權移交”工作,致使新線資產移交工作嚴重滯后,所建立的資產管理臺賬準確性也不高。為了高質、高效的完成實物資產移交工作,約束參建單位積極配合開展移交工作,可將資產移交相關工作要求寫到合同支付條款中,明確不按節點提交經相關部門確認的資產移交完成情況說明材料,將不予開展合同支付工作,這將有力地保障資產移交接收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成[4]。(三)搭建資產移交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移交。面對軌道交通行業如此龐大且快速增長的資產,為更好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做好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建議單獨開發資產移交管理模塊,并與合同管理、財務管理等系統整合形成一體化資產管理信息平臺。而當一個合同清單發生變更時,工作人員借助于資產管理信息平臺可以直接辦理“線上線下”資產移交,當該合同完成資產移交工作后,信息化系統中生成一個移交分析表,將開項清單的移交數量與合同數量、移交型號與合同型號做對比分析,亦能保證整個合同竣工結算信息的準確性。(四)加強培訓指導,提升運營核對能力。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的蓬勃發展,各地軌道公司都急需大量專業、技術及技能人才,為滿足需要,通常采用“訂單班+校招”的模式大量引入校招人員,然而受制于人才成長的周期性長、資源稀缺等客觀現實,業務技能水平亟待進一步提高。軌道交通企業可著眼實際,采用“專項培訓+現場指導”的思路提升運營資產接收核對能力,主要做法建議如下:1.對專項工作小組成員進行總體方案培訓,使所有組員了解資產移交核對的流程及步驟;2.根據專業類別、資產屬性及關鍵崗位進行針對性分組培訓,分門別類地加強人員業務能力,使相關人員掌握必要的核對技巧和方式方法;3.運營單位組織資產移交核對“線上線下”專題培訓會,增強全員核對能力,并掌握OA系統中資產移交流程審批操作步驟;4.資產管理部門牽頭建設、運營相關部門不定期的赴現場指導各生產中心/車間開展資產移交接收工作,解答現場存在的各類問題,保障資產移交的效率和質量;5.運營生產中心/車間組織各班組召開資產移交核對培訓交流會,宣貫好的核對方式方法,揚長避短,保證同中心/車間、同專業資產核對標準一致。(五)成立專項工作小組,職責落實到位。為規范和加強新線資產移交接收工作,確保新線實物資產移交接收工作高質、高效的完成,可將新線資產移交工作作為建設、運營單位一項關鍵考核指標,以提高建設及運營對資產移交工作的重視程度,并由資產管部門統籌考慮新線綜合聯調計劃和進度,適時成立新線資產移交接收工作小組,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及時開展各項資產移交工作。當小組成員發生變動時,及時將變動名單反饋至資產管理部門更新,且為了與竣工結算、財務決算有效銜接,只有當新線所有合同完成竣工結算、財務決算時,該專項工作小組才自動解散。結語新線固定資產移交的速度和質量最終決定了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質量,對提升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水平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通過對軌道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移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幫助我們能夠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及對策,建立起標準化、規范化新線資產移交接收流程,以確保整個資產移交接收過程井然有序,為后續“三權移交”中的設備使用權順利接管提供了保障,也將為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快報.2020年中國內地城軌交通線路概況[Z].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信息,2021-01-01.

[2]王耀,葉小春,吳珂琪.倫敦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管理經驗啟示[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4,14(6):219-222+230.

[3]田振清,梁衡義.北京市軌道交通資產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城市軌道交通,2010(7):554-557+562.

[4]栗云龍,袁爭.合肥軌道交通實物資產移交體系創新與實踐[J].安徽科技,2020,378(8):46-48.

作者:栗云龍 袁爭 單位: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