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設計研究
時間:2022-04-25 14:42:15
導語: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是基于網絡開發的網絡教學平臺,以數字化形式展示整個專業建設成果,為師生提供方便、高效、快捷、開放、交互的學習信息服務平臺,構建信息化教學空間,滿足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對資源的需求,通過“課堂革命”推動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關鍵詞:專業平臺;信息化;課堂教學革命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三大任務之一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十四五教育信息化規劃中指出,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持續深化網絡空間學習全覆蓋行動。引入“平臺+教育”服務模式,整合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支持系統,逐步實現資源平臺、管理平臺的互通、銜接與開放,建成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2021年《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到2025年,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統實現優化整合,一體化水平大幅提升;數據實現“一數一源”,數據效能充分發揮。教育管理信息化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基礎設施為基本要素,利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率,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進程。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是基于網絡開發的網絡教學平臺,集專業介紹、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技能大賽、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庫、校企合作、成果展示于一體,以數字化形式展示整個專業建設成果,為師生提供方便、高效、快捷、開放、交互的學習信息服務平臺,構建信息化教學空間,滿足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對資源的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而且方便學生對學習資源的獲取、處理和運用,讓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加的便捷,也有利于教師信息資源的儲存,達到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專業平臺開設了《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Illustrator圖形設計》在線課程,形成了在線學習的信息化專業平臺,充分發揮數字化資源優勢,明顯提升了教與學的效果。專業平臺的應用與開發對于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推動信息化課堂教學革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專業平臺總體功能介紹
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模塊分為專業介紹、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技能大賽、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庫、校企合作、成果展示,如圖1所示專業介紹:介紹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專業技能方向、培養目標、就業崗位、專業特色。人才培養:包括《計算機應用專業調研報告》及《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包括專任教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兼職教師。技能大賽:包括歷屆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情況、校技能大賽方案、技能大賽報道及照片等。課程建設:包括《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Illustrator圖形設計》2門在線課程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庫:包括計算機應用專業國家共建共享教學資源課程:《Coreldraw》、《Flash動畫制作》、《AutoCAD》、《美術設計基礎》、《Illustrator》、《InDe-sign》、《影視廣告設計與制作》。校企合作:包括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委員會章程、專業指導委員會章程、校外實訓基地。成果展示:展示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云桌面實訓室建設、理實一體校本教材、課堂教學比賽、“三教”改革成果等。
2專業平臺管理功能介紹
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模塊分為:資源中心,管理中心,欄目中心。資源中心主要是題庫、素材等資源的維護,對用戶上傳資源的審核;管理中心主要是進行用戶權限設置、系統字典配置等;欄目中心主要是對專業欄目的維護審核。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功能拓撲圖如圖2所示。
3系統架構
計算機應用專業平臺技術架構主要是Jquery+Asp.netMVC+ADO.Net。系統解決方案采用多層結構,主要有數據訪問層、業務層、通用層、UI層。UI層通過業務層接口調用業務層相關功能,業務層通過數據訪問層接口調用數據訪問層相關功能。通過接口隔離實現系統減少相關依賴,提高系統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系統架構如圖3所示。
4應用技術架構
4.1軟件架構
系統主要采用主流的B/S三層架構、.net(C#)開發語言來進行軟件部署。軟件架構要求具備開放性,提供完整規范的開發接口,能夠滿足主流平臺和跨平臺快速應用開發的需求。
4.2軟件兼容能力
1)要求能夠支持目前通用的各類操作系統環境,包括在正版WindowsServer2003/2008/2012操作系統平臺上正常運行。2)支持微軟SQLServer2008/2012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存儲;數據庫均采用通用關系數據庫平臺,允許異構環境下的數據共享,采用相關技術進行數據交換與呈現;在數據操作中大量采用數據視圖存儲過程;支持外部數據庫,支持目前所有大型關系數據庫。3)Web服務器支持MSIIS,NES,Apache等。4)語言支持:簡體(GBK)、繁體(BIG5)、西文(ASCII)、國際統一碼(Unicode),支持中西文混合檢索。
4.3數據處理能力
1)要求提供分布式和跨平臺的靈活配置方案,支持對關系型數據庫的文本數據和大對象類型數據檢索能力。2)能夠對各種格式文檔進行輔助加工和標引,并完成自動入庫。包括RTF、MicrosoftWord、Excel、Powerpoint、PDF、HTML等格式文檔。支持Text、RTF、HTML、XML、PDF、MicrosoftOffice等主流格式文件的轉換、標引和入庫,并具有開放結構,支持新的數據類型和文檔格式。3)要求采用XML機制提供數據服務。4)性能要求:a)系統支持并發用戶數不少于1000人;b)系統無故障運行時間大于5000小時;c)系統恢復時間:系統恢復時間小于4小時;d)因特殊原因導致的性能問題,最后性能的驗收由用戶的可接受度為標準。
5結束語
計算機專業平臺的建設服務于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促進各類資源的開放與共享,為教師教學提供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在線課程,對于推動信息化課堂教學革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作者:朱麗敏 單位:山西省工業管理學校
- 上一篇:規?;竽琉B殖對生態環境的防治措施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環境及農業經濟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