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機制分析

時間:2022-05-06 15:39:40

導語: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機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機制分析

摘要:本文以陜西科技大學為例,分析了當前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現狀及存在問題,列舉了我校推行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以來采取的5項有效措施及取得的4項成效,為各高校進一步探討開放共享新思路、新舉措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機制

大型儀器設備是高等學校開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重要條件保障,也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建立完善的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是當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與難點。陜西科技大學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于2015年正式啟用,經過7年的實踐與探索,儀器設備利用率大幅提高,對我校學科發展、教學及科研水平、高層次人才培養及服務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我校共有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695臺,總價值2.7億元,占全校儀器設備資產總額52%,4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61臺,總價值1.7億元,占全校儀器設備資產總額33%。其中,納入校級開放共享平臺的大型儀器設備有179臺,涵蓋透射電鏡、掃描電鏡、色譜、X-射線衍射儀、質譜、光譜、紅外、紫外、電化學工作站等不同類別。本文將結合我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實際,從存在問題、管理模式、取得成效三個方面介紹我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的一些舉措,為其他高校提供借鑒參考。

1當前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存在問題

1.1資源統籌力度不足,設備共享程度低

近年來,各高校整體開放共享意識有所提高,但是,人員獨享、重復購置、購而不用、利用率低等問題還在不斷出現。比如,我校共有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695臺,4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61臺,但是,納入校級開放共享平臺的設備僅有179臺。究其原因,有些科研團隊認為,自己團隊科研經費購置的設備應當由自己決定使用權,所以希望保持自己團隊的資源優勢;同時,也擔心別人使用會造成儀器設備的損壞,所以不愿意共享。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團隊可能就會購置同類別的設備,進而阻礙了學校整體的共享率。

1.2大型儀器設備供求冷熱不均

一方面,科學研究和廣大師生對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需求迫切;另一方面,高?,F有的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不高。結合我校運行實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通用設備預約量高,部分專用設備使用率很低。我校預約量較高的設備為透射電鏡、掃面電鏡、X-射線衍射儀、紅外光譜儀,這幾類設備即使在周末和節假日也是滿負荷運作。而一些科研團隊購置的專用設備,由于專業性太強,主要是課題組內部測試用,共享率很低。二是配置不同的同類設備收費差距較大,預約量不均衡。比如,我校共有2臺透射電鏡,一臺為普通透射電鏡,收費為150元/小時,預約人數非常多,需要排隊預約,目前已經滿足不了師生的使用需求。另一臺為雙球差校正透射電鏡,收費為2000元/小時,收費較高,預約人數很少。因此,建議機組適當調整收費標準,先將設備用起來,不能因為開機成本高將設備閑置。三是設備更新快,購置新設備后,同類別的舊設備預約量明顯下降。比如,我校共有6臺掃描電鏡,功能相差不多,師生都會優先選擇精密度更高、更新一代的設備,這就導致同類別的新設備預約滿負荷,舊設備逐步被淘汰。因此,建議師生先判斷自己的測試需求,理性選擇設備,不要一味追求設備原值、廠家、精密度等。

1.3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對社會開放不足

2014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對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總體要求、重點措施等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各儀器設施管理單位加快推進大型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提高資源利用率。目前,盡管許多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也納入了省、市儀器共享平臺,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統籌力度不足、管理體系不完善,績效考核機制不明確等原因,導致開放共享效能不足,存在開放共享形式化、碎片化現象。

2創新管理理念,建立科學化開放共享運行機制

2.1建立開放共享平臺,實現大型儀器設備的統管共用

2015年,本著“統籌規劃、共享公用、有償使用、績效評價”的原則,我校建立了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校級平臺,面向全校師生及社會開放。平臺具有儀器設備信息查詢、在線預約、預約審核、設備使用動態、收費情況查詢、報表統計等功能。目前,平臺共納入179臺大型儀器設備,涵蓋透射電鏡、掃描電鏡、色譜、X射線衍射儀、質譜、光譜、紅外、紫外、電化學工作站等不同領域。校級平臺自建立以來,給師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平均每年預約量為15000人次,平臺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和人員的共享意識,降低了設備重復購置率及設備閑置率。

2.2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制度及考評體系

在開放共享平臺搭建的基礎上,建立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機制,促進大型儀器設備的科學管理,保障共享平臺可持續運轉,有效實現資源共享。為此,我校制定了《陜西科技大學大型通用儀器設備管理規定》《陜西科技大學儀器設備管理規定》等管理制度,保障設備的合理使用及維修維護。同時,參考2000年印發的《高等學校貴重儀器設備年度效益評價表》,制定了《陜西科技大學大型通用儀器設備年度考核評價表》,考核內容包括設備完好率、機時利用、人才培養、服務收入、管理狀況5個方面,其中機時利用率占比30%,設備完好率占比10%,其他各占20%。對于考核優秀的單位,給予一定的表彰和獎勵,比如,在年度績效獎勵、儀器設備維修補貼等方面給予優先重點支持。

2.3實行有償使用,設立共享基金,制定激勵政策

為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我校大型儀器設備實行專管共用、有償使用制度。我校出臺了《陜西科技大學大型通用儀器設備管理規定》,在規定中對有償使用的儀器范圍進行了明確規定。費用總收入的20%劃入學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專用賬戶,用于設備維修、平臺運作維護、人員培訓等;收入的80%劃入各二級單位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專用賬戶,用于日常運維、設備維修和人員績效獎勵,由設備所在單位自行支配,同時,建議各二級單位拿出部分收入獎勵設備管理技術人員。有償使用制度的實行極大地調動了各二級單位和設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共享基金的建立有效解決了設備維修維護經費,保證了設備完好率與使用率,為我校師生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扎實保障。

2.4探索新思路,引入維保業務,提高設備維修保養效率

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逐漸擴大,大型儀器設備維修面臨數量多、難度大、費用高、監管難等問題。為此,我校積極探索新思路,引入第三方維保業務。2020年,我校以分析測試中心為試點,為16臺價值2700萬的設備購買保險,目前已取得了明顯成效。維保業務的引入,一是能夠及時對儀器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確保設備正常運作;二是實踐證明維保業務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為學校節約了成本,2020年,我校投入保險費51萬元,實際獲理賠61.2萬元,而2019年同批設備維修費用為69萬元。

2.5合理進行機時劃分與統籌,加大開放共享力度

為了更好地促進開放共享,我校將被更替的利用率不高的大型儀器設備免費向學生開放,用于學生開放實驗、畢業設計等,測試數據可能不是特別精準,但用于培養學生掌握理論原理、操作能力具有實際效果。另外,我校加入了陜西省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服務平臺,在滿足校內測試需求的前提下,將空余時段面向社會開放,為社會服務。

3取得成效

3.1促進教學科研、人才培養

通過建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對全校大型儀器設備進行統管,師生可以方便、快捷地預約所需設備,減少了由于儀器使用不便造成的實驗進度耽擱。目前,平臺中的80%大型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均達到或超過教育部規定的年使用機時數800小時/年。其中透射電鏡、場發射掃描電鏡年使用機時超過2300小時以上。在教學科研方面,為各個教學科研項目提供測試,包含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近三年來,年均預約人次數為15000,累計發表論文3360余篇。在人才培養方面,每年培訓研究生超過300人次,研究生已經成為科研工作的主體力量,他們是大型儀器設備的主要使用者,通過培訓,學生不僅掌握了所在領域的大型設備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具備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了科學嚴謹的實驗習慣,為其今后從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2共享基金的設立,有效補充了儀器設備運行經費

共享基金的設立,保證了大型儀器設備的維修維護及實驗耗材費用,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機時與效益逐年提高。近三年,我校每年的有償使用費約200萬元,校級共享基金每年約收入40萬元,二級單位共享基金每年約收入160萬元,共享平臺設備維修費由學校支持50%,學院自籌50%,共享基金的收費基本上可以解決大型儀器設備的維修費與日常運行費用。

3.3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共享意識與實驗人員的技術水平

激勵政策的制定,有效調動了二級單位、設備所在課題組以及實驗人員的共享意識和積極性,部分使用頻率較高的設備在周末及節假日也正常開放。另外,測試樣品與測試項目多種多樣,涉及很多學科,這就促使設備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對儀器設備測試原理、測試方法等進行深入探究,不斷開發設備新功能,提高樣品檢測效率,提高了實驗人員的分析檢測技術和管理水平。

3.4為設備購置提供決策依據

通過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各級管理人員可以及時掌握設備的預約情況與運行狀況,了解不同廠家、不同型號設備的使用效率、數據精確性、故障發生率等信息,從而為新設備的購置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有效避免設備重復購置現象的發生。

4結語

經過7年的實踐與探究,我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和服務已初見成效,形成了“以機養機”的良性、可持續發展共享模式。今后,將繼續加大開放共享力度,不斷探索,不斷完善改進,充分發揮高校共享平臺的社會價值,最大限度地實現大型儀器設備優質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武向俠,白楊.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01):250-253.

[2]潘蕾.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05):164-166.

[3]崔永健,盧濤,王波,鎖毅,董偉.高校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工作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3):8-10.

[4]丁小麗,劉陶,郭玲,曹冰,閆亞平.大型儀器平臺安全管理系統的構建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03):286-289.

[5]趙玉茹,馮建躍.提高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利用率的策略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06):120-124.

[6]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04):16-19.

[7]農春仕,孟國忠.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機制的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04):249-252+284.

[8]黃鶴燕,鄭奎,索志榮,霍冀川,王熙.探索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高教學刊,2020(21):99-101.

[9]張琳霞,周宜君,胡吉成,岳麗君.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的措施與成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0):135-138.

[10]李小寒.大型儀器開放測試基金建設及成效分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08):151-154.

[11]羅堃,夏新華,裴剛,王煒,江星明,劉樂平,嚴建業.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臺的建設與實踐[J].廣東化工,2021,48(04):230-231+233.

作者:張艷麗 王京 管艷紅 張海寧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