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工程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5-07 10:04:09
導語: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工程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國家及社會各領域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各地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而傳統的工程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和新時期倡導的綠色環保理念不相符。文章結合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概述,分析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原則,探究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融合應用策略。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建筑工程;融合應用
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節約能源消耗,減少污染,使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具自然感、舒適感,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環境。為在建筑工程設計期間合理滲透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需要設計人員深刻認識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內涵,堅持一定原則,并采取有效策略融合應用綠色建筑設計,促進建筑工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1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相關概述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指建筑設計不會對周邊生態及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其主要特征有低碳、環保、節能、自然、生態等[1]。根據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要最大程度地保護環境,減少自然資源消耗和浪費,并充分利用有限資源,降低生態環境的受破壞程度,促進可持續發展,所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是建筑工程領域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通過應用此理念,可有效實現綠色環保施工,并在理念引領下保證施工材料具有良好的環保性能,既達到環保標準,也和施工要求相符,同時還有助于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在合理規劃施工環節基礎上提升施工效率,節約施工材料及各種資源、能源,促進建筑工程整體經濟效益提升。
2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原則
2.1因地制宜原則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基礎的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并開始廣泛追求精神享受,同時也關注用更高標準來評價居住及工作環境,要求相應建筑不僅要有完善的實用功能,還需滿足舒適性要求,此外也要兼有美觀性。要使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全面貫穿于建筑工程設計當中,要求設計師合理、充分地利用既有自然資源,在保證建筑質量前提下合理提升建筑工程的舒適性、美觀性[2]。對此,要求設計師充分了解當地地理環境和特有的民俗習慣等,科學規劃設計方案,使建筑設計更加科學、合理,滿足使用者多方面需求。
2.2協調性及全面性原則
設計者在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期間,還要堅持協調性及全面性原則,具體要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嚴格把控各個環節,在整體設計流程當中貫穿落實低碳環保理念。對此,要求設計人員在建筑工程設計之前對建筑現場進行全方位的勘察,結合相關調研資料優化設計細節,合理選擇施工技術,促進建筑和周邊環境的協同共存。
2.3舒適性原則
人們要求居住環境不僅要穩定,還要安全,具有良好的舒適感,所以在建筑工程設計中要全面貫徹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項目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對項目相關因素進行全方位考量,立足多個角度合理分析建筑項目當地氣候環境數據,并結合相關結果優化設計,確保建筑工程投用之后既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惡劣影響,也不會受到自然環境干擾。此外,建筑工程在進行設計之前還要求全面勘察項目周邊環境,科學監測環境中的污染物、放射性元素含量,了解周邊噪音、電磁波等影響情況,保證用戶入住后始終處于穩定且安全的環境中,有效提升居住和生活體驗。2.4先進性原則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要求建筑工程領域也應走在時代前沿,在工程設計中滲透融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同時堅持先進性原則,巧妙地把各種現代化技術及智能化系統等融入到建筑環境當中,促進相關系統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比如在建筑工程設計中,設計者可積極應用智能化管理技術設計建筑安防系統,通過科技手段合理分析項目周邊環境變化情況,自動化、智慧化地實現資源調整,減少消耗,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并提升居住環境的整體舒適度。2.5經濟性原則建筑工程設計在融合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期間,還要關注提升能源利用的高效性、經濟性。對此,要求設計者在設計中嚴格把控造價成本,合理配置能源及資源,在應用綠色建筑理念的同時提升項目設計經濟性和資源利用率。
3建筑工程設計中融合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策略
3.1完善的搭建設計框架
要在建筑工程設計中融合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求設計人員先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詳細分析建筑物整體結06構,完善設計框架,并對結構設計加大掌控力度。在建筑工程設計之前,需要設計人員先充分掌握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分析工程所處地區的特點,根據項目地理位置,結合相關數據分析結果明確項目所在地及周邊自然環境情況及變化趨勢,同時還要注意了解工程周邊建筑群落與河流等的分布情況及覆蓋面積等,在對各種因素進行全方位考量前提下科學劃定項目施工位置,盡量使建筑工程處于河流和其他建筑群落之間交匯部位,以滿足建筑用戶對周邊環境提出的生態需求,并更加方便、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3]。在建筑工程設計中,還要考慮使用戶居住環境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與采光效果,使建筑用戶能夠充分、方便的享受優質自然環境。設計人員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建筑工程設計,要考慮通過優化設計節約資源消耗,促進工程建筑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協調。如設計人員在設計高層建筑工程期間,要注意使建筑物和當地自然風俗習慣相適應,所選建筑材料和材質應符合當地使用要求,并在多方考慮影響因素基礎上設計建筑物整體結構,關注成本管控,保證項目設計更具經濟性。另外,設計中還要注意合理應用各項資源,在設計全過程貫穿滲透綠色設計理念,促使建筑工程和周邊地理環境協調統一。在建筑房屋朝向設計中,也要對周邊地理環境特點有充分地了解,在此基礎上確保建筑物和當地生態氛圍相適應。
3.2優選節能環保型材料
要在建筑工程設計中融合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求設計人員在選定施工材料期間綜合考慮,結合自身豐富的設計經驗,優選節能環保型材料。首先,要求設計人員科學構建工程施工體系,并在各項設計環節全面貫徹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以最大程度發揮能源價值。同時,還要優選對自然環境影響較小的建材,以有效控制環境污染,具體是在施工材料選擇期間注意結合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合理選定材料規格,確保各施工環節所用材料均符合實際要求,減少資源浪費,并充分發揮建筑材料價值。同時在材料應用中,也要采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對此要求設計人員統一、規范的選用施工材料,結合工程設計詳細的情況確定施工材料各項參數,為材料采購人員提供完整的材料購置標準,保證后續施工材料采購環節順利進行,以防購入質量不合格或規格不匹配的施工材料。但需要注意,在建筑工程設計環節不能盲目的壓縮工程造價,應在確保施工質量可靠前提下優選具有更高經濟性的綠色施工材料。此外,在建筑工程設計中,還要求設計人員通過優化設計提高綠色資源利用率,如可在建筑工程設計環節合理應用太陽能光伏幕墻技術,以便后續建筑工程投用之后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并使用戶居住生活環境有良好的采光條件,相關設施還能發揮隔熱及保溫等作用?;诰G色建筑設計理念優化工程設計,不僅可提升自然資源利用率,還可有效保護自然資源,促進建筑行業朝著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方向發展。
3.3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
要在建筑工程設計環節融合滲透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還應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地熱能等。比如設計人員在暖通空調設計期間,可通過被動式設計理念合理應用太陽能,以打造綠色建筑、具體可結合工程建筑情況以及所在地光照條件選擇恰當的位置設置太陽能接收板,以便采集太陽能,同步將太陽能進行轉化處理獲得熱力能源,應用在建筑物的采暖系統中,實現綠色采暖。在實際設計中,要先建立以太陽能為基礎的暖通空調系統,同步配備熱交換設備、熱導循環系統以及溫度控制器等硬件設施,在相關設備功能作用發揮下促使太陽能轉化成熱能,而后經熱導循環系統向換熱設備方向傳輸熱能,之后經溫度控制器對室內溫度進行合理調節,為建筑用戶營造舒適、自然的居住環境[4]。而到了陰雨天,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將自動化的切換到普通供熱設備,保證建筑物能夠長期、可靠的供暖。在大型綠色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還要根據建筑結構特點以及太陽能的優勢,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把常規窗戶玻璃替換成雙層玻璃,其中內置惰性氣體,以增強熱量吸收力,合理降低暖通空調使用頻率,有效節約能源,達到節能降耗目標除此以外,還可合理利用地源熱泵,其在暖通空調系統當中有更多功能,不僅可發揮采暖作用,還有制冷功能。所以,設計人員可結合實際情況將地源熱泵應用于暖通空調系統當中,并配合使用換熱器,更自動化、有效地對建筑內部溫度進行合理調節。一般情況下,在地下約30~100m的部位安裝地源熱泵,不會對地下水流動以及地表建筑物的可靠運行產生影響。通過應用地源熱泵,可在夏季應用相關設備對換熱器所傳輸能量進行有效存儲,促使建筑內部溫度下降;而到了冬季,可通過地源熱泵經換熱器將所存儲的熱量輸送至建筑物,促使建筑內部溫度上升,由此控制暖通空調系統運行負荷,減少能源消耗。設計人員在暖通空調設計過程中應用地源熱泵,要注意相匹配的設計生活熱水系統、中央空調系統以及地板采暖系統等,使地熱能具有更高利用率,進而達到循環利用以及節能減排等目標。
4結束語
在我國建筑行業不斷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關注節能環保,同時人們對居住環境也提出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建筑工程設計也要與時俱進,根據行業發展趨勢,關注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全面滲透于工程設計中,促使建筑物不僅具備實用性,更突顯節能性,還兼具舒適及美觀性。建筑工程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引導下,應始終遵循先進性、舒適性、協調性、全面性、因地制宜以及經濟性等原則,合理搭建設計框架,優選節能環保型材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關注使用綠色植物,為建筑用戶營造穩定、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葉財華.建筑工程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21):32-33.
[2]馬澤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與節能技術應用[J].陶瓷,2021(12):91-92.
[3]竇金楠.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0(2):92.
[4]楊小江.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結構,2020,50(11):154-155.
作者:廖江川 單位: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設計公司
- 上一篇: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轉換層設計分析
- 下一篇:管理技術在林業育苗環節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