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學如何滲透傳統文化

時間:2022-05-13 10:57:18

導語:高職英語教學如何滲透傳統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英語教學如何滲透傳統文化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英語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指出此舉有利于提升大學生文化修養,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愛國熱情,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跨文化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礎上論述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應該遵循的主要原則及有效路徑,希望能夠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使之清楚認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成為傳統文化的忠實擁踅,從而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關鍵詞】高職教育;英語教學;傳統文化;文化滲透

課程改革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必須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精髓,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辨識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始終堅持本心不動搖,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專業知識學習中,成為社會迫切需求的現代化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充分明確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積極實施教學改革,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傳統文化的熱情,避免優秀傳統文化走向沒落,將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對當代大學生起到激勵和鼓舞的作用。學生展現出新的面貌,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助力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經過了無數人的努力向當代民眾還原了我國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以歌曲、故事、影視作品等為載體可以展現不同時期的社會風貌,了解不同地區的特色風土人情和美食,從而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學會從辯證的角度看待中西方文化,產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學生的文化素養大幅提升,也有利于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生會更加客觀地分析問題,嘗試利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不會偏聽偏信,一葉障目,這是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根本意義所在。(二)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傳統文化的價值不可估量,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將傳統文化元素滲透到高職英語教學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三觀,使學生的思想受到熏陶,加強反思,對自身予以準確定位,堅定個人信念,樹立遠大的理想,將“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列為學習目標。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會更加專注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會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輕易產生放棄心理,爭取掌握一技之長,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來報效祖國,建設家鄉,為社會主義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三)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絕大多數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倘若教師一味地復述書本內容,講述的話題學生可能興趣不是很大,或者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關聯性不大,那么學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高職英語教學質量不佳將成為一種必然。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將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及其鮮為人知的故事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分析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比較,思索文化差異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主動積極,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大有助益。(四)強化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與外國友人交流時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文化的精華部分,與傳統文化予以有機融合,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此過程中還要將傳統文化精髓傳遞給國外友人,向他們展示泱泱大國海納百川的風范,實施文化的雙向交流。而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進行訓練,大學生能夠生動形象地描述傳統文化,準確理解西方文化內涵,文化雙向交流以及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由此得以實現。(五)增強大學生家國情懷。西方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侵蝕體現在較多方面,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知之甚詳,容易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腐蝕,拋棄了中華民族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導致產生一些不良風氣,如攀比之風、不思進取等。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增加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和精髓的了解,使其認識到身為中華兒女在新時期應該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任,培養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大學生在校期間勤懇治學,畢業以后為國家、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擁有了大批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技能型人才,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勢必會顯著提升。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需要遵循的原則

(一)適應性原則。為了保證傳統文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興趣愛好科學設計教學內容,結合傳統文化元素,使學生逐漸適應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融入,從新穎的角度分析課文,閱讀英語文章時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元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化素質將會不斷提高。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引申含義,將英語教學重點從詞匯和語法教學逐漸過渡到文化知識傳授,拓寬學生的眼界。(二)階段性原則。傳統文化的滲透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從學生普遍了解的、較為簡單的文化知識著手,當學生牢固掌握以后再講授那些他們尚未接觸的、不易理解的內容,可以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降低教學難度,增強學生的文化鑒賞力。比如說剛開始講授傳統文化時可以對比中西方節日由來、慶祝方式,然后介紹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與我國各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加以比較,找出其中的異同點,英語課堂會充滿無窮的生命力,每個學生會將自己知道的文化知識分享給他人,順利實現了學生從被動式接受到主動式學習的轉變。(三)實用性原則。學以致用是高職英語教學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這就意味著在融入傳統文化時要注重加強與學生所學專業及日后從事職業的聯系,設計多元化的職業場景,促使學生掌握不同職業場景下的文化交流要點,增加傳統文化知識儲備,靈活運用英語語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促進高職學生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協同發展,為各個領域輸送優秀的技能型人才,推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重現文化產業的繁榮,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路徑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直接關系到學生三觀及文化自信的塑造,積極抓住教學改革契機,優化設置英語課程體系,更新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和模式,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拉近師生之間距離,激發英語課堂活力,培養專業素質過硬的復合型人才,是高職英語教師不容推卸的使命,具體而言,傳統文化的滲透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更新英語教學理念。高職英語教師要對教學理念予以更新,明確傳統文化的滲透是端正學生語言學習觀,改善文化缺失現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措施,自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將弘揚傳統文化列為新時期高職英語教學必須達成的目標。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定期組織教育培訓活動,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先進教學理念在教師隊伍中的傳播,加深英語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參與各種培訓之中,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實施英語教學的創新,致力于增強英語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促使學生積極適應跨文化交際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二)優化英語教學內容。以教學目標為指導依據編寫高職英語教材,促進中西方文化的緊密交融,引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關注,確保學生能夠用英語知識表述中國文化,將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從教材選擇、內容設定、課時規劃等多個層面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運用好網絡教學資源,豐富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加強資源整合和利用,以便更好地呈現傳統文化精髓。比如說,可以在教材內設置有關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課文,讓學生基于語法、詞匯、文化等角度進行對文章內容和情感的分析,結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閱歷用英語進行表達,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和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三)擴展英語教學方式。英語課堂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主陣地,組織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滲透文化元素,讓高職學生接收中西方文化的洗禮,基于相應文化背景理解語言,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錯誤,產生分歧。高職英語教學中,任課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將任務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現代化教學方法加以運用,讓學生更為清晰深刻地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例如,圍繞著中國的春節及西方的圣誕節開展辯論,讓學生對比中西方節日背后的文化背景,并將符合主題的視頻、圖片等素材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以營造開放式的課堂環境,調動學生思維活躍性,增進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促使學生正確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四)加強英語翻譯教學。以往高職英語教學中詞匯和語法教學通常被擺在重要位置,教師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傳授學生英語知識,卻很少解讀背后的文化內涵,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處于較低層次,擔心自己的錯誤會受到他人的嘲笑,不敢開口說英語,英語交流活動往往敷衍了事,英語學習熱情更是大打折扣。將英語翻譯教學作為滲透傳統文化的切入點,鼓勵學生基于文化結合的角度進行英漢互譯,提高學生英語翻譯的準確度,對學生給予充分肯定。那么傳統文化就會迅速傳遞,學生的錯誤率大大下降,產生了較強的自信,愿意與他人用英語交流,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這一教學改革突出了英語語言的功能性。(五)合理運用選修課。由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有著一定差異,過多地在英語課堂上講授傳統文化可能會起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高職院校要將英語課程體系予以細分,科學設計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內容,鼓勵那些對傳統文化興趣濃厚的學生選修相關的選修課程,在選修課上深入講解我國傳統文化,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鑒賞能力。這些學生在英語公共課上將會有十分出色的表現,對中外文化侃侃而談,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將會被其他同學視為榜樣,這樣傳統文化就會更為迅速地滲透到學生群體中,文化育人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出來,使得大學生心靈受到持續凈化,思想觀念更加積極向上。

四、結語

新常態下,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亟待提升,加強傳統文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融入勢在必行,應該積極更新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圍繞著文化融合目標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將英語翻譯教學設為重要切入點,充分利用英語選修課實施文化傳遞,多管齊下,協同發力,在此情況下學生的文化素質將穩步提高,能夠勝任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貢獻最大力量。

【參考文獻】

[1]杜璇.文化自信視閾中“抗疫精神”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價值意蘊及實踐理路[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7):148~153

[2]樓青.中國傳統文化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5):65~67

[3]胡夢蝶.輸出驅動理論視域下大學英語融入中國文化促成環節設計研究[J].大學教育,2021,3:161~163,173

[4]黃孜雋.大學英語教學融入中國文化的有效途徑研究[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20,41(6):106~109

[5]符婭.文化自信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英語廣場,2020,6:57~58

作者: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