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下會計創新人才培養措施

時間:2022-06-01 10:00:02

導語:數字經濟下會計創新人才培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經濟下會計創新人才培養措施

摘要:對數字經濟下的會計創新人才培養進行了討論,分析了數字經濟對企業資產、企業會計核算和企業會計人員的影響,提出了適應數字經濟的會計創新人才培養措施。數字經濟時代對傳統會計工作提出新挑戰,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為了適應新經濟發展趨勢,應構建多元立體的人才創新培養模式。

關鍵詞:數字經濟;會計;創新人才培養

1數字經濟對企業資產、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1.1數字經濟對企業資產的影響

在當前的數字經濟時代,經過處理分析后形成的有價值的大數據成為企業重要的經濟投入和價值資產,數據資源日益成為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對數據資源的需求越大,數字資產就越具備確認企業資產的條件。當前及未來,數字經濟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會推動企業新的資產類型不斷涌現,數字資產將會成為最受關注的企業資產類型。數字經濟時代技術更新快,新產品不斷淘汰舊產品,包含的內容隨時間而更新,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數字資產和傳統企業中的資產在計量、計價上有著不同的性質,要根據它們的特性提出核算方法,反映它們的真實屬性。對于可以交易的數字資產,應建立統一定價標準,這樣有利于企業資產價值的確認。數字經濟時代產生的數字資產對企業價值創造越來越重要,從特征來看,它在確認、計量和信息披露方面也有別于傳統企業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無形資產。如何計量數字經濟價值,如何確定其在企業中的規模及對企業傳統業務的帶動作用,這些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企業的信息化要素資產無法準確計算,數字資產與傳統資產在生產和交易方面還存在差異,傳統的資產分析方法和業務處理不完全適用于數字經濟。數字資源在生產過程中具有復用性,它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波動,如何將其視為企業的資產,這些價值在生產中的流失應該如何計算損耗,這些問題值得思考。要準確定義企業數字內容與價值核算,體現企業真實的價值資產,把數字資產作為企業資產的組成部分,與其他資產一樣進行計量。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經濟業務數字經濟轉型的直接參與者,能夠直觀感受到數字經濟的變化和發展,會計人員的業務發展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是一致的,要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對自身進行相應調整,創新業務思路。

1.2數字經濟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數字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了解數字經濟的各種經濟活動是很有必要的,這對企業各種經濟業務核算來說非常重要。為了準確反映數字產品的使用成本和效益計算,當前企業的會計數字化不僅需要會計數據信息,還需要綜合業務數據信息,把數字資源作為一項資產納入企業的財務報告將是未來企業信息披露的必然趨勢。數字資產作為企業的固定資產還是流動資產,要根據數字資產的價值和使用壽命來進行區分。作為固定資產的數字資產要考慮價值轉移和損耗,由于數字資產更新快,更適用于采用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進行價值計提和攤銷。數字作為一項資產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存在的狀態和處理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從數字資產現有研究來看,對數字資產的會計確認、財務解讀及隱私保護都存在著不同的觀點。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企業已擁有大量的數字資產和數據資產,未來,這些企業資產將變為企業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還是流動資產,這些資產怎么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它們的數字增長、指數增長的態勢,這些都是企業會計人員需要研究和創新的地方。會計工作是激發企業管理活力、增強企業價值創造力和預防企業經營風險中的重要一環,培養會計創新人才是企業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措施。

2數字經濟對企業會計人員的影響

2.1數字經濟時代創造了會計信息共享平臺

數字經濟時代的會計人員較為容易獲得共享數據,為無紙化辦公創造了條件。企業會計人員在數字經濟環境下需要處理的信息量增加,更加注重信息的使用。根據每年經濟活動產生的數據,可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迅速算出相關的財務比率、獲利能力、償還能力和經營效率等指標,并對云計算處理過的異常會計數據進行風險評估,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2.2數字經濟時代有利于會計工作實現精細化管理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技術和新技能不斷涌現,企業管理可實現過程管控,企業會計工作可實現精細化管理。以存貨成本管控為例,企業可借助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準確進行預測和預算,使存貨的采購實時滿足企業生產需要。企業產品成本的控制管理可借助會計信息中的云平臺預算成本來完成,將產品生產和銷售環節的信息傳輸至處理器進行信息分析對比,找出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之間的差別,明確問題,采取有效的產品成本精細優化管理策略。

2.3數字經濟時代有助于會計控制職能的實現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會計業務處理可通過計算機與云端來進行,匯總所有的企業財務數據,為實現會計控制職能創造前有未有的經濟環境,參與企業的計劃、預算和目標的制訂,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大數據支撐。

2.4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員需要提高數字技能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會計人員要利用經濟活動所獲得的信息參與企業的預測和決策,以確保企業各項政策的貫徹和實施,加強企業的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掌握現代數字處理能力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有利于處理復雜的數據結果,找到有用的企業信息才能進行預測、決策、分析和考核。

2.5數字經濟時代會減少部分會計崗位

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員的部分日常工作會被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所取代,計算機的高效率與便捷的工作方式將會逐漸取代傳統的會計業務處理所設置的基礎崗位。為了滿足新經濟發展要求,會計傳統崗位的設置發生了改變,企業從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和人工成本問題的角度出發,會取消一部分會計業務流程中的崗位設置,一些沒有跟上時代步伐和沒有掌握數字技能的會計從業人員可能會失去工作。

3適應數字經濟的會計創新人才培養措施

3.1明確培養目標

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是打造數字經濟下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向集團化和多元化發展,會計業務流程不僅要體現在數字處理業務流程上,更要體現在經營活動中控制和管理的價值上,不僅是在信息技術方面優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更要注重會計人員在企業戰略發展、部門協同、業務拓展等方面職能延展的需求,即會計職能行為的轉型。應根據數字經濟需求制定分層與分型培養思路,以生源素質為基礎,根據行業特性及會計數字化要求細分培養類型,展開多維矩陣布局培養。

3.2更新會計人才培養體系

高校作為向企業輸送會計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企業會計人才的轉型,就要先從高校開始系統有序地培養適應數字經濟的會計專業人才,需要優化調整會計專業培養方案,更好地滿足數字經濟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在課程設計方面,每開一個課程都要緊跟時代步伐,增加大數據時代下新型會計管理業態模式,考慮在會計專業中增加IT基礎課、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和金融科技方面的課程,新老課程要做好銜接,打造具有特色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3.3推動會計實驗教學改革

部分高校會計實驗內容以傳統財務會計處理技能為主,注重財務知識的傳授和業務處理能力,對適應數字經濟的數據分析能力、預測能力和決策能力的實踐培養不夠重視。會計實驗教學是會計學生參與會計實踐的主要渠道,通過數字經濟的發展,會計實驗內容應該不斷發展變化。根據數字經濟時代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要不斷對會計實驗教學進行反思,不斷修正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案,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會計實驗教學中注重培養會計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運用信息技術并結合交叉學科理論及相關方法來進行會計信息的采集、處理、建模與分析。在原有以培養會計專業學生基礎性實驗能力為主的會計模擬實驗的基礎上,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商業大數據分析應用、區塊鏈應用等綜合型、技能型的實驗課程,培養會計學生的綜合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在會計實驗課程中增加會計決策模型、企業模擬運營與決策仿真等ERP沙盤模擬實驗,通過情境模擬、虛仿沉浸式學習和體驗式對抗比賽等來完成創新實驗與科技研究實驗,強化會計專業學生的系統化、流程化思維,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團隊協作意識,提高綜合素質。

3.4加強會計人員的管理決策能力

企業會計人員的職能由傳統的以核算、監督為主向管理會計的控制職能轉變。數字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會計人員的生產力,將他們從傳統的憑證處理和重復的操作性業務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積極參與到企業財務預測和企業的戰略決策中來。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是預測和決策,要加強對管理會計的應用。結合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會計人員可以對企業日常發生的業務經營活動進行預測、規劃與控制,提高會計人員的精細化、數字化管理能力,使管理決策更加智能化。

3.5提高會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

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使企業會計工作與其他業務工作緊密融合,企業的財務信息不再局限于年末的財務報告,而是時刻注重每一筆業務的價值創造和大量的經濟數據分析,使企業的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和不同部門間進行關聯和整合,數據來源從財務系統擴大至企業整個業務系統,提升了數據處理的全面性和及時性,能夠為信息時效性提供數據支持。數字經濟時代,要提高會計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從大量的經濟業務數據背后發現所蘊含的經濟現象,使企業的決策科學化、合理化。

3.6加強師資培訓,做好隊伍建設

面對數字經濟發展新形勢,會計專業教師需要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數字技能,耐心訓練并接受指導,提升適應數字經濟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高校要意識到師資隊伍提升對培養數字經濟下新型會計人才的重要性,可以組織會計教師進行數字技能培訓和人工智能進修學習,同時引進具有實戰經驗的會計專業人士入校組建會計專業教育教學團隊,通過學習與交流促進其他會計專業教師數字素養的形成,為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要推動校企協同育人,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和企業創新發展需求,與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打造一流的集成化育人平臺,讓社會優質資源為會計人才培養服務。

4結語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經營活動與生產方式不斷向數字化、平臺化、智能化的方向加速進行,企業的運營方式和競爭生態發生改變,支撐企業戰略決策活動的會計信息業務處理也必將隨之做出改變,從而適應企業的新發展和新業態。為了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高校需要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支撐落實到會計專業教育中,注重培養復合型會計人才,幫助傳統會計行業轉型。

參考文獻:

[1]張俊瑞,危雁麟.數據資產會計:概念解析與財務報表列報[J].財會月刊,2021,(11):45-46.

[2]唐潔.數字經濟下建筑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研究[J].中國中小企業,2021,(11):21-22.

[3]綦好東,蘇琪琪.會計如何更好賦能數字經濟發展[J].財務與會計,2021,(08):50-51.

[4]徐燕雯.數字經濟背景下數據資產的核算[J].商業會計,2021,(04):37-38.

[5]康萍.管理會計在中國:機遇、挑戰與對策[J].商業會計,2021,(02):66-67.

[6]黃世忠.新經濟對財務會計的影響與啟示[J].財會月刊,2020,(04):11-12.

[7]李聞一,嚴漢妮.“互聯網+”時代下會計人才能力框架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8,(03):39-40.

作者:楊淑芝 王丹 楊柳 單位:佳木斯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