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高職英語教學創新途徑

時間:2022-06-02 09:19:03

導語:信息化背景高職英語教學創新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背景高職英語教學創新途徑

[摘要]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高職英語教育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基于職業院校教育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教育模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還能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與自身的專業技能相結合。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發展,還滿足了用人單位和行業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從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英語教學實踐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以信息技術為切入點實現英語教學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英語;教學應用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高職教育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陣地,承擔著為行業輸送具有高等職業技能的高素質、綜合應用型人才的重任。隨著我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我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這樣的發展更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掌握較強的英語應用技能,對于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也會產生積極影響,因此高職英語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一些弊端,極大地影響了高職教育的功能發揮,難以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因此,基于當前的信息化時代背景,積極運用信息技術,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以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創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發展,使學生能夠在職業崗位上更好地發揮自身的職業價值。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轉變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高職英語更多的作為一門通識類課程開展,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按部就班地展開教學,沒有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導致高職英語教學缺乏適應性,無法為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而服務。在英語教學方法上,教師更多地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應對考試,英語教學沒有從聽、說、讀、寫四大能力來進行教學,也沒有建立有效的培養模式,這導致學生難以對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新時代以來,隨著高職教育教學的改革,持續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的認知,針對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持續深化,在這一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成為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突破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也能夠整合更多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也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推動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不僅為推動高職英語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契機,還帶來了一系列挑戰。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不僅可以從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兩方面構建完善的教學環境,搭建有效的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是教師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持續推動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而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對教師來說要想發揮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與教學管理能力,才能夠將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并且使之更好地服務于英語教學。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有待提高,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難以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影響了信息技術的功能發揮。一方面,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分清主客體,導致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中本末倒置。一些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完全依賴信息技術教學,而忽視了自身的講解與引導,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無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形式化,久而久之也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枯燥無味的印象,課程教學缺乏吸引力,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被進一步削弱。因此,只有教師認識到這樣的弊端,才能夠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組織與管理能力,并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教學課程,從而持續推動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

(三)信息技術的應用具有較強的優勢

教師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依托信息技術使英語課堂知識變得更加立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能夠使枯燥的圖像轉化為動態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學生在包含聲音和視頻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英語知識,與此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從而對抽象性和情境性較強的英語知識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構,在英語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以英語作為切入點,豐富自身的認知,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通過與專業的結合,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職業素養,進一步彰顯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二、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從高職院校學生生源質量來看,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儲備不足,英語學科水平較差,大多數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具體來說,高職英語教學的問題和現狀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未能突出英語教學的職業化特點

高職階段的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主,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與職業素養,因此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積極結合學生的專業,針對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高職英語教育體系與學生的成長發展不相匹配,英語更多的作為一門公共課教學進行,而教師在教學中也只是為了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導致英語教學與學生的專業結合不深,學生難以認識到英語教學對自身的重要意義,自然也難以進行積極的學習。

(二)高職英語教學未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只有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才能根據高職階段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英語學習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但實際上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行知識教學,這導致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只是為了應付英語考試而進行英語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學習興趣,放棄英語課程的學習,轉而將注意力只集中于自己的專業課程學習,但實質上這樣的教學弱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三)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單一、僵化

大多數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傳統的教學機制,將單一化的重復性的真實內容反復教學,這導致學生對英語課程缺乏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在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未能積極探討信息技術與高級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針對信息技術應用過于形式化,沒有結合信息技術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只是在課堂上淺嘗輒止;另一方面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在教學設備方面缺乏有用的教學設備,難以滿足教學工作開展的需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策略與路徑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體現信息技術應用的多媒體,是最為基本的教學形式和最為基本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教師能夠通過電子課件進行教學,將教學中的重難點以PPT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來,這樣可以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直觀,使得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清楚本節課程的知識內容和學習任務,學生在明確的學習目標下進行學習,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質量,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視頻展開英語教學。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視頻展示教學內容,能夠以更加深入而靈活的形式引發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這樣的狀態下進行英語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能夠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從而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首先在課前導入階段,可以根據課文教學內容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的直觀引導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做好課前準備,在課前準備中分析學生的學情,探討英語教學的知識內涵和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靈活地制作英語課件,在教學中目標清晰,主次明確地展現教學內容,這樣能夠更好地帶領學生學習知識,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集中體現,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就翻轉課堂的構建進行深入的探討。首先,教師應當明確翻轉課堂的應用優勢,翻轉課堂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更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了重要意義。其次,教師應當明確翻轉課堂的構建方法,并且在翻轉課堂構建中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從而更好地體現翻轉課堂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依托翻轉課堂首先要為學生提出具體而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學習任務,在學習任務制定之后以微課的形式為學生推送學習資源,讓學生在在線平臺中進行自我學習,在自我學習結束之后反饋自己尚未解決的問題。接下來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結合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與合作討論,讓學生在相互學習、相互帶動的過程中,突破重難點知識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實現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是信息技術利用與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混合式教學中打破了傳統的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需要通過對教學平臺的搭建,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并且確保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形成無縫銜接。具體來說,教師在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根據課程教學的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然后同步發送到學校建設的智能平臺中,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在線學習,在線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隨時隨地展開學習活動。在線下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交流與引導,通過對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以及指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在與教師溝通以及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實現英語知識的深度融合,這樣的高職英語課堂才能更好地體現信息技術的價值,并且逐漸構建完善的信息化英語教學生態。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各個環節中都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資源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探索,這樣不僅延伸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廣度,更能夠培養學生整合資源、利用資源的能力,這樣的英語課堂是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培養的集中體現,深刻地展現了職業教育的特點。

(四)基于信息技術,構建課程評價體系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構建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能夠發揮教育評價的激勵作用,讓學生在這種激勵作用中不斷地學習與成長。具體來說,教師要先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也要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所謂觀察能力就是要求教師能夠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的觀察總結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把握學生的優勢與長處。這樣的觀察活動能夠為構建課程評價體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導,使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更為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電子成長檔案”,教學生將每一節英語課中的學習表現記錄下來,在學期末或其他時間將學生的電子成長檔案發送給學生,學生通過觀看自己的成長檔案,能夠一目了然地發現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從而為學生樹立強大的學習自信。另外,電子成長檔案也能夠使學生理性而冷靜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在教師的有效引導與評價下,學生今后能夠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體現數字化下的英語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環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為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教師應當積極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探討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弊端,這樣才能依托信息技術搭建有效的教學模式,并且積極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斷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廣歡.聽說教學改革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的現實意義與方法探討[J].國際公關,2020(10):50-51.

[2]馬嶸.基于社會需求的中高職英語教學有效銜接途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38):212.

[3]汪雅雪,趙謙.信息化教學大賽驅動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20(4):66-68.

[4]李靜,潘靜芝.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20(12):106.

作者:張永勝 單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培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