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在學前教育的影響
時間:2022-06-06 09:57:03
導語:數字媒體在學前教育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孩子們可以很容易地在生活中接觸到更多的數字媒體。因此,數字媒體對幼兒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有很大的影響。目前,雖然在幼兒園數字媒體設備并不少見,但這些設備的使用者僅限于教師,也許有些家長和老師會擔心幼兒經常使用數字媒體會對幼兒的發育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但孩子不能孤立于這個時代的發展。數字媒體教學方法可以以其科學性和形象性促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提高教學效率。數字媒體介入學前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家長和教師應該認識到數字媒體對幼兒發展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數字媒體;教育現代化;多媒體教學
一、幼兒接觸數字媒體的現狀和原因
首先,環境對兒童的早期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萍嫉钠占笆沟么蠖鄶导彝V泛使用電子產品,這使得幼兒從出生起就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數字媒體工具。此外,數字媒體的數量和類型都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不斷增加。[1]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認為幼兒善于模仿他人,兒童可以通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進行學習,因此班杜拉強調模型示范效應。對于學前兒童來說,父母的行為可能對他們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目前,由于大多數父母的工作和日常娛樂都離不開各種數字媒體,因此,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由于幼兒的好奇心,他們非常愿意嘗試使用這些數字媒體,最后,數字媒體逐漸變成幼兒的玩具。兒童總是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數字媒體順應了信息高速發展的趨勢,可以給兒童帶來新鮮的體驗。因此,數字媒體逐漸成為孩子們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數字媒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兒童的發展,加速了兒童認識世界的進程。雖然幼兒不再有更多的時間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如何成長,但他們可以通過使用數字媒體來獲得間接的體驗。教育者應該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數字媒體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
(一)數字媒體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數字媒體的廣泛應用對幼兒身心發展有積極影響、消極影響和既有積極又有消極效果。數字媒體使用對幼兒身心發展產生的影響是有條件的,每種影響產生的背后均存在其特定的原因。[2]研究調查顯示,動畫片會對幼兒的認知發展以及社會情感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3]但布朗分布倫納的生態系統理論認為,即使是再優秀的節目,倘若不控制觀看時間,兒童過于依賴數字媒體,也會導致孩子無暇與父母、親人共度美好時光。過度使用數字媒體會影響他們的社交技能和性格發展,給孩子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根據調查結果可以推導出:媒體使用時間是數字媒體使用對兒童發展影響的決定因素之一。[4]但幼兒通過觀看與他們年齡與心理發展相適應的教育類節目,如啟智性動畫片能夠提高幼兒的詞語與早期語言運用能力;對促進親情與關愛、規則遵守、文明禮儀與社會公德教育等有積極影響;孩子可通過接受一些動畫片中積極角色的影響來提高自身解決問題能力、學會與他人分享、敏感性等,促進孩子親社會行為的形成。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可以推導出:媒體內容是數字媒體使用對兒童發展影響的決定因素之一。對于兒童來說,首先合理使用數字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電子產品有強大的資源支持,它包含大量的信息來擴展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可以獲得間接經驗,可以瀏覽到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東西。例如,孩子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下載各種軟件,瀏覽他們感興趣的網頁。[2]其次,皮亞杰認為幼兒的認知發展從感覺運動階段過渡到前運算階段中幼兒的行動和活動在其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孩子可以通過與環境的積極互動來發展從而發揮其主動性,促進其主動學習的意識的發展。因此,設計一些多媒體游戲可以讓兒童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反應能力和用腦用手的能力。對于父母來說,首先,使用數字媒體可能會減少孩子的教育負擔。維果斯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他認為家長和老師應該給孩子一些較難的知識和技能,這有助于孩子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潛能。然而,一些家長因為知識儲備和教育水平有限,他們不知道如何在教育中幫助幼兒有效地學習。此外,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們經常會問父母大量的問題,大多數父母會因為這些問題而心煩或不耐煩。然而,數字媒體可以解決家長的麻煩,一些家長認為數字媒體可以被視為電子教師。其次,數字媒體可以增加親子活動的時間和方式。父母可以陪孩子看一些好的卡通片或電影,用這種方式來教孩子如何更好地成長。此外,父母可以與孩子交流卡通片和電影的內容,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心。維果斯基認為環境對孩子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父母有必要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接觸新事物。
(二)數字媒體推動幼兒教育專業化
傳統模式下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會采用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以教育學、心理學為理論基礎,輔之以聲樂、美術、舞蹈等技能課,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媒體資源可以彌補傳統學前教育育人模式的一些不足,通過數字媒體可以將幼兒在現實中難以接觸到的物體或現象生動形象地呈現在數字媒體上,使得幼兒對新鮮事物的理解和記憶變得更加容易。所以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字媒體應用能力,才能適應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為促使學前教育現代化發展,培育完備的學前教育專業化人才,在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育中所要與時俱進地增加數字媒體相關課程。學前教育畢業生作為職前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數字媒體設備操作能力,才能在就業競爭中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從數字媒體教學應用角度分析,5G時代到來,數字媒體在許多國家的幼兒園教室中被廣泛使用,例如電視、電腦、投影儀和白板。因此,教師可能逐漸熟悉了數字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用照片和視頻來記錄孩子的學習過程,還可以制作各種形式的教學課件來輔助教學。然而,在幼兒園,數字媒體的運作僅限于成人,兒童只是觀眾。所以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改變觀念,讓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操作數字媒體,引導學前兒童從數字化教學資源中汲取積極的發展要素,形成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教師需要繼續學習新的數字媒體技術,因為教師可能不是數字媒體的專家,但可以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6]數字化學前教育資源建設及應用是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部分,學前教育數字媒體資源可以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場景以培養其感性認識,激發幼兒探究興趣以提升其理性認識水平,減輕幼兒教師負擔,提升學前教育教學效率。
(三)引導兒童正確使用數字媒體
數字媒體對兒童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因為兒童過度使用數字媒體。家長和老師過度縱容或嚴格禁止孩子接觸數字媒體是不理性的,所以家長和老師應該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數字媒體。首先,孩子沉迷于數字媒體可能是由于生活方式的單調。父母要花更多的時間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或讀書,而不是讓孩子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里。當孩子體驗到更多有趣的生活方式時,他們就會逐漸擺脫對數字媒體的依賴。其次,教師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數字媒體的發展歷史和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作用,讓孩子了解人們如何使用數字媒體來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去探索世界,這樣就可以引起孩子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再次,父母要樹立一個好榜樣,引導孩子將數字媒體視為學習和工作的助手,而不僅僅被用于娛樂消遣。[5]布魯納的動機理論認為,兒童需要獲得一種成就感來激勵自己繼續學習,兒童的成就感往往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支持。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鼓勵孩子探索數字媒體的不同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玩數字媒體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最后,父母應該控制孩子接觸數字媒體的時間,調查顯示,3~6歲的兒童平均每天在屏幕前花費123分鐘。因此,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屏幕時間的概念。父母可以制定在家的時間規則,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遵守,父母也不例外,讓孩子感到尊重而不是被約束。在學校,教師應教給孩子時間管理的概念,教給孩子時間管理的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數字媒體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對孩子的發展有益多于有害。當幼兒經常接觸數字媒體,從而影響身心健康發展時,他們的父母應該對此負責。就像玩游戲是人的天性,但是孩子們不是成熟和理性的人,所以父母和老師的指導對于年幼的孩子是必要的。
二、數字媒體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
數字媒體是現代學前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幼兒園。數字媒體可以向兒童發送信息,教師可以通過數字媒體接收兒童反饋的信息,實現教師和兒童之間的信息交流。因此,數字媒體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工具,也是兒童的認知工具,它可以將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融合在一起,這有助于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一)數字媒體教學法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首先,由于兒童處于身心發展的早期階段,注意力難以集中,不能長時間保持。此外,孩子的好奇心很強,愿意接近新生的事物。因此,數字媒體教學方法以豐富多彩的生動形象和悅耳的音樂來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由于幼兒通過形象思維的方式學習知識,數字媒體教學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可視化和物化。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孩子們會被動畫所吸引,數字媒體利用高精度的視聽效果和生動的動畫形象,喚起兒童的視、聽、說等各種感官,使孩子快速專注學習。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孩子更愿意學習知識,而不是被老師灌輸知識。
(二)數字媒體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互動性差,忽視了兒童的參與。此外,由于教室容量的限制和教學方式的不足,傳統的教學模式可能對幼兒無效。為了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探索和實踐讓他們學習,教師可能需要使用白板和投影呈現知識,讓孩子快速理解知識。此外,教師和孩子可以在課堂上一起使用數字媒體,這可以提高孩子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使用數字媒體可以培養兒童的視覺認知,讓兒童通過觀察、思考和想象來學習。
(三)數字媒體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和空間內,教師需要提供盡可能直觀的材料來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思維和創造力。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媒體幫助兒童建立一個自由、輕松的環境,鼓勵兒童發散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孩子去思考和制作,所以使用數字媒體可以降低制作的難度,讓孩子的思考更容易實現。當孩子作為創造者的時候,使用數字媒體可能更容易滿足孩子的成就動機,可以激發孩子更多的創造力。例如,地面交互投影結合了虛擬仿真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孩子可以通過動作或腳與虛擬場景進行互動,他們根據腳下的圖像情景進行舞蹈。當圖像是大海時,孩子們模仿小魚,當圖像變成草園時,他們想象自己是羊羔或小馬。各種互動投影變換能夠激發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得益于數字媒體不僅是一種教學工具,還成為學習環境的一部分,這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更仔細地感知和理解他們生活的世界。這種新型的課堂模式使幼兒在探索和發現中學習,能夠更好地開發幼兒的潛能。結語對于幼兒來說,數字媒體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由于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較低,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幼兒的監護人需要在幼兒接觸數字媒體時對其進行引導和監督。作為父母,首先應該意識到數字媒體對幼兒的發展并不是完全有利或有害的,所以如果父母不限制孩子接觸數字媒體的時間和頻率,或者完全禁止孩子接觸數字媒體,這是不可取的。其次,父母需要樹立平等的觀念,同孩子一起遵守使用數字媒體的時長和頻率。最后,父母需要為幼兒選擇合適的數字媒體。在一些數字媒體中存在著一些可能對幼兒發展不利的信息,但是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道德發展水平處于較低的階段,他們難以區分信息,所以父母需要幫助年幼的孩子避免接觸不良信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幼兒教育面臨著必要的改革,數字媒體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數字媒體可以對幼兒園的教學起到積極的影響,給教師帶來便利,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但是,教師應該正確看待數字媒體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首先,教師將數字媒體應用于課堂,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數字媒體教學方式以其科學性和形象性促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提高教學效率。但教師應意識到數字媒體教學方法不能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結合這兩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其次,在使用數字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兒童的主體作用,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當幼兒利用數字媒體取得一定成績時,教師需要給予鼓勵和表揚。數字媒體促進、整合學齡前兒童發展有效實現學齡前兒童數字生活與現實生活平衡的應用方法與應用模式。
參考文獻:
[1]李卉,王福興,范穎平,周宗奎.媒體與嬰兒的認知發展[J].心理科學,2012,05:1113-1118.
[2]李卉,周宗奎,伍香平.3~6歲兒童使用媒體現狀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05:57-59.
[3]楊曉輝,王臘梅,朱莉琪.電子媒體的使用與兒童發展———基于生態科技微系統理論的視角[J].心理科學,2014,04:920-924.
[4]孫梓琳,李世國.移動端兒童娛教軟件交互設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06:48-54.
[5]吳蘭岸,劉延申,劉怡.促進還是妨礙:全球視域下信息技術早期教育應用的SWOT分析與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6,10:1-17.
[6]邢西深,許林.2.0時代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5):49-55.
作者:王晗曉 單位:鄭州西亞斯學院
- 上一篇:數學師范專業近世代數課程教學研究
- 下一篇: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