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證書制度背景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
時間:2022-06-09 16:05:54
導語:1+X證書制度背景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創新團隊是有效推進1+x證書制度的關鍵力量,1+X證書制度對教學創新團隊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完善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以及營造內生動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分析,提出從科學制訂目標、組建合理團隊、開展能力培養、營造內生動力四個方面來建設高效的教學創新團隊。該建設路徑對于高職院校順利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內涵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1+X證書制度;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并指出要“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同年,《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方案》《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相繼出臺,進一步對1+X證書制度試點以及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提出了具體實施要求。教學創新團隊是專業建設和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順利推進1+X證書制度的關鍵力量。同時,1+X證書制度對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1+X證書制度背景下如何建設一支高效的教學創新團隊顯得尤為重要。
一、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意義
1+X證書制度是一個具有層次性、開放性的復雜系統[2],其中,院校是實施主體,建設教學創新團隊是有效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關鍵力量。1+X證書制度是為了進一步滿足社會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改革。這其中既要做好“1”中的學歷教育,又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及就業方向需求,靈活且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掌握“X”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顯然,1+X證書制度人才培養模式下,要做好“1”和“X”的有機銜接,完成教學、培訓和考核評價等工作,單憑教師個人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凝聚專業教師形成合力,將擁有各類專長的教師集中起來并進行有效分工,創新協作完成1+X證書實施過程中各環節的工作,對于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新要求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1+X證書制度下,要求教學團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即為什么教的問題。專業教學創新團隊要關心專業所對接的行業新發展、新動態,并及時更新觀念、轉變思想,將職業教育與社會行業發展緊密相連,結合本專業的辦學優勢,有針對性地對人才培養目標中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畢業標準、課程設置、教學安排、實踐安排、學時學分要求、考證培訓和考核等進行重新論證和規劃,既做到兼顧學歷證書的人才培養需求,又做到兼顧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才培養需求,從而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和創新。
(二)對接職業技能標準,完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
1+X證書制度下,要求教學團隊積極完善課程體系,即教什么的問題。專業教學團隊要重視X證書所帶來的根本性課程體系變化,明確與傳統的僅有學歷證書的課程體系相比,X證書的增加,不是單純的疊加,而是要在學歷證書的培養中及時增加和融合X證書所要求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對接企業崗位職業標準和職業能力需求,根據X證書不同等級的考試標準、行業的新理論、新技能,及時對1+X證書的理論及實踐課程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和完善,進一步明確應該安排什么課程,讓學生掌握什么知識,配套做好教材開發、實訓基地建設等,最終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三)改革課程教學方法,構建模塊化的教學體系
1+X證書制度下,要求教學團隊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即怎么教的問題。專業教學團隊要化繁為簡,將復雜的系統工程1+X證書課程體系分模塊實施教學,即做到統籌專業(群)資源,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根據教學團隊成員的專長及本專業所擁有的教學資源情況,進行模塊化任務分配,從而最大效能地完成好各模塊的子培養目標。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各教學模塊的有效銜接,不能孤立,也不能重復,應以服務于1+X證書這個整體來進行規劃,運用新設備、新教法有序開展教學組織,發揮1+1>2的效能,從而真正構建起模塊化教學體系。
(四)保持內生創新動力,持續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1+X證書制度下,要求教學團隊要持續培養和擁有相應的教育教學改革動力。因為,只有保持改革動力,才能有效、持續地開展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通過改革的拉動,才能更好地與時俱進推進教學團隊理論知識的更新、實踐培訓的開展、教學資源的開發、教學能力的提升、實訓條件的改善等,只有教學團隊發展得足夠優秀,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這種良性的循環推動,才能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好地適應行業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
三、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路徑
(一)科學制訂團隊目標
一個團隊要共同去做好一件事情,必須有明確且科學的目標。只有明確了目標,團隊才能更好地為之奮斗。教學創新團隊要深入關注職業教育與行業發展的動態及需求,充分了解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開展的政策要求,結合團隊優勢和學生發展特點,科學地制訂目標,即制訂符合時宜且團隊可操作完成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其中培養方案中涉及要達成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畢業標準、課程設置、教學安排、實踐安排、學時學分要求、考證培訓和考核等要與時俱進地進行科學規劃和論證,進而更好地指引團隊有效、順利地開展后期的教育、教學、培訓、考證等工作。另外,在X證書的選擇上,要注意選擇行業認可度高、實用性強的等級證書,切忌以高收益、高通過率為選擇標準,否則,將無法真正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還要鼓勵團隊成員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融合,在個人發展和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從而增加團隊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增加團隊達成目標的可能性、保障性。
(二)組建專兼結合團隊
為了更好地完成1+X證書各環節的教育教學等工作,教學創新團隊的人員結構不應是簡單的組合,而應在各方面因素中加以考量,比如學歷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研究領域等方面設置不同的搭配比例,這樣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個人特長以及團隊成員傳、幫、帶的作用,還能使團隊成員有效地互補合作完成1+X證書各個方面的工作,將效益最大化。教學創新團隊還要引入高層次企業兼職教師,如高級工程師、優秀技術專家、大國工匠等,因為企業兼職教師掌握最新行業信息,社會實踐能力強,通過行業企業領軍人員的加入,能有效提升團隊教師的實踐水平,與校內教師共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為了在教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企業兼職教師的實踐特長,彌補可能在理論講授以及教學實操方面的不足,需要安排校內教師協助企業兼職教師進行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有效開展能力培養
為更好地開展1+X證書的理論及實踐課程,做好相關培訓與考核工作,需要教學創新團隊成員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四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培養。1.加強內部交流利用校內已有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和幫帶作用,通過師徒結對的形式,進行觀摩研討、共同備課等幫扶并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同時,還應鼓勵教師跨團隊進行團隊與團隊間的交流,以更好地達到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合作的目的。2.擴大校際交流兄弟院校間不同的政策方向、環境資源、人員搭配所產生的教育教學效果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和優勢。教學創新團隊應加強校間交流,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交流和學習,從而開闊眼界、更新觀念、提升自我。3.深化企業實踐高職院校應增加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機會,通過輪訓機制,采用全脫產、半脫產等方式,深入企業的實際崗位中了解企業最新發展技術和發展趨勢,使教師在做中學,學中做,增強和提高實操技能,了解和掌握行業企業的新理念、新標準、新技術。4.強化專項培訓針對1+X中X證書所帶來的新要求,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考證培訓和考證評定能力,故應通過專項培訓,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高教師相關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四)持續營造內生動力
為了更好地保持教學創新團隊的活力與動力,持院校治理課題續積極地做好1+X證書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教學創新團隊要注重內生動力的營造。1.保持自我更新能力保持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的更新,可通過如共同備課、觀摩研討、參加培訓、開展競賽、企業實踐等各種方式進行,必須跟上社會行業企業在知識、技能等方面不斷發展和更新的步伐,從而在教學、教法等方面進行更新和改革,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授學生掌握就業崗位真正需求的專業理論和職業技能。2.健全教師激勵機制健全教學團隊激勵機制,從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給予教學團隊教師獎勵。物質激勵方面,對學習、交流、培訓、考證等個人能力提升方面給予保障;對于有特殊貢獻的人,要提高績效獎勵系數、評審職稱權重、升職機會等;探索以崗位績效為主,輔之以項目工資制、協議工資制等方式進行激勵,從而有效解決1+X證書培養過程中教師階段性參與或在不同教學模塊發揮優勢的現實情況,達到多勞多得的激勵效果。精神激勵方面,既要評優評先,表彰鼓勵,又要融入人文情懷,加強學校與教師的雙向溝通,將學校的方針、政策及時有效地傳達給教師,教師也應及時將團隊或個人的一些好的建議或意見反饋給學校,形成良性溝通,從而合力推動1+X證書制度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3.完善教師考核機制對教學創新團隊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培訓能力、考評能力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還應從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事互評、企業評價等不同評價主體進行多角度的客觀評價,適當采取團隊成員淘汰制,對適合且有利于教學團隊發展的成員進行人才引進,對不能完成團隊工作任務的成員進行適當刪減,從而保障團隊成員的戰斗力。
四、結語
1+X證書制度背景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是一個動態的、不斷修正的過程,科學制訂團隊目標、有效開展技能培訓、組建專兼結合團隊、持續營造內生動力,無疑是建設一支高效的教學創新團隊的理想之路。當然,建設的過程中各個學校也要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擁有的資源等實際情況重點在目標制訂、團隊組建、教師培養、動力營造上下功夫,以期建設的教學創新團隊所開展的教學、實踐、培訓、考證等教育教學工作能滿足1+X證書制度試點的要求,進而更好地達到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陳偲捷 盧飛躍 代慧 朱洪雷 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OBE教育理念混合式俄語教學探討
- 下一篇:PPP項目建設期經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