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PBL教學法在藥物分析實驗的應用
時間:2022-06-10 09:40:20
導語:雙PBL教學法在藥物分析實驗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藥物分析實驗傳統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將基于問題的學習和項目的學習兩種教學模式進行交叉融合,進行基于雙pbl模式的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相關實踐。以“HPLC法測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含量”為例,通過雙PBL教學與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進行問卷調查及相關分析,實踐結果表明,基于雙PBL模式的藥物分析實驗教學能夠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有效提升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藥物分析實驗;雙PBL教學法;HPLC法;氯霉素
藥物分析實驗課程是針對我校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等專業的學生開設的一門實驗課程,是藥物分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藥物分析實驗教學是強化學生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關鍵教學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1]。這門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書本上的知識,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樹立學生對藥品質控觀念的認同,提高藥物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的實踐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從而為今后從事藥學領域相關工作打下基礎。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藥物分析實驗課程的熱情和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我們以“學生為主體,實驗為主導”對藥物分析實驗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現行的藥物分析實驗教學是按照傳統模式進行教學活動。但是,該教學模式存在一系列弊端和不足[2]:(1)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這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往往為實驗而做實驗,比較死板與局限。學生大多只是忙于完成實驗內容,而對實驗原理及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進行深入思考,無法達到應有的實驗效果。(2)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思考問題少,學生之間交流相對較少,相互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協同合作,不利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3)實驗教學形式單一,傳統教學以知識傳遞為主,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價值觀的形成關注不夠,教學顯得程序化和模式化。(4)整個教學過程對教師的素質要求相對較低,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許多高校授課教師對教學模式、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方法、考核評定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教學方法[3],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實驗課堂的教學質量。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基于項目的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PBL)都是建構主義思想的實踐模式,倡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積極引導與促進,PBL教學已被證實對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4,5]。本文以“HPLC法測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含量”為例,從項目設計、問題的提出、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問卷調查等多方面探討了基于雙PBL教學模式在藥物分析實驗教學中的可行性,并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2018級四年制藥學、制藥工程專業4個實驗組111名學生為對象。以藥學、制藥工程專業2個實驗組54人作為觀察組,采用PBL教學法;藥學、制藥工程專業另外2個實驗組57人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授課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各個組在年齡結構、知識水平和實驗操作技能等方面相同,所得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將觀察組學生分為18個學習小組,每組3人,設組長1人,負責協調匯總,制作PPT講解內容。上課前一周由授課教師圍繞實驗內容提出3個相關項目(氯霉素相關文獻查閱調研;HPLC定量分析原理;供試品含量測定)和項目相應的8個關鍵問題(1.氯霉素化學結構是什么?2.測定氯霉素的色譜方法有哪些?3.UV法與HPLC法測定有哪些不同?4.HPLC法分離原理是什么?5.如何選擇流動相?6.內標法和外標法定量有什么特點?7.如何繪制標準曲線?8.標示量的百分含量是指什么?〈見文末圖1〉)。課后組長將問題細化并將具體問題分配給個人,小組成員圍繞問題去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下次實驗課前組長組織大家將所查問題的答案進行匯總,用于課堂組織展開討論。在實驗課上,首先授課教師用10~15分鐘簡單講解原理、方法、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等。稍后授課教師就授課內容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課堂討論。我們將問題帶入實驗過程,在具體實驗操作過程中尋求答案,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學生圍繞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所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驗結果及分析討論小結等書寫完整規范的實驗報告。此外,對照組分19個學習小組,每組3人,我們采取傳統授課方法講授。
(三)討論形式
隨機挑選每組一位學生代表小組進行現場回答,將各小組問題及建議列出,授課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四)信息反饋授課過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提出實驗中遇到問題和主動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實驗結束時我們采用問卷調查形式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結果
(一)學生學習效果
評價采用問卷式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11份,回收111份,回收率100%,其中PBL實驗教學觀察組54份,傳統實驗教學對照組57份。兩組學習效果比較結果見表1。PBL實驗教學組較傳統實驗教學對照組各方面均有顯著提高,其中以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最為顯著,較對照組高近50%;在搜集資料能力、交流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協同合作能力方面比對照組分別提高46.00%、42.11%、40.74%、44.54%。表1PBL實驗教學組與LBL實驗教學組學習效果比較(人,%)內容傳統實驗教學PBL實驗教學搜集資料能力協同合作能力(1a+19b人)35.09%(17a+27b人)79.63%注:a提升很大;b提升較大。
(二)學生對PBL教學認知情況
為了做好教學反饋,開展精準教學,我們在課后對接受PBL實驗教學模式的54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見文末表2。結果顯示,7.41%的學生對PBL這種實驗教學模式的認可度感覺一般,認為只是形式的改變。11.11%的學生只能學到有限的藥物分析知識,甚至有5.55%的學生認為學不到有用的藥物分析知識。在對PBL課程的熱情是否產生變化方面的問卷調查中,有27.78%的學生認為PBL學習熱情不穩定,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反思和認真總結。
(三)學生對PBL教學改進建議
為了今后PBL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課后開展了學生對PBL教學改進建議問卷調查(見表3)。結果顯示88.89%學生(48人)建議PBL教學推廣到其他實驗項目教學,35.19%學生(19人)建議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應用于PBL教學。
三、討論
雙PBL教學在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注意項目和問題不是相互剝離的,問題的提出是驅動和引擎,多個問題之間存在內在的邏輯關系,而且項目的順利實施取決于一個個問題的解決。論文以“HPLC法測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含量”為例,所提出的3個項目和8個問題間層層遞進,存在較強的邏輯關系。教學實踐證明,PBL教學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給予學生充分地發揮想象和拓展空間,而且能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創新意識。雙PBL教學模式需花費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準備,基礎扎實的學生能較快適應PBL教學模式,在PBL教學過程中表現得積極自信,游刃有余;而基礎較差的學生盡管也花費了更多的學習時間,但效果一般,感到學習壓力很大。因此,在開展PBL教學之前需先掌握學生相關課程的學習情況,嘗試將基礎好與基礎差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通過基礎好的學生帶領基礎差的學生學習,有助于差的學生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促進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6]。PBL教學策略真正有效地在教學實踐中被運用并取得滿意的效果,這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師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較強的邏輯思維及創新能力、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與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等。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教學技能的強化訓練以及其他專業知識的儲備,持續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7]。
四、結語
教學實踐說明,雙PBL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提升交流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協同合作能力等,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需進一步通過問題的設計關聯到科學問題開展PBL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形成適合我校藥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郭琦,傅強.藥物分析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研究創新能力初探[J].藥學教育,2019,35(4):69-71.
[2]馮其紅,胡偉,王增寶.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大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2):130-132.
[3]顏爽,周綠山.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廣州化工,2021,49(17):174-176.
[4]田豐,丁保華,李允旺.基于雙PBL模式的機電綜合實驗教學研究與探索[J].課程教學,2017(30):90-93.
[5]姚運紅,熊暉,唐加步,等.創新PBL教學法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21,23(2):95-97.
[6]張夢軍,張惠靜,郭嘉偉,等.PBL教學法在藥物分析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3):3646-3647.
[7]丁克儉,晏瓊,趙穎,等.PBL教學培訓及實施[J].職教論壇,2013(32):41-43.
作者:鄧志鵬 趙盼 李靜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中學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路徑
- 下一篇: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