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版畫創作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6-17 14:44:34
導語:高校版畫創作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建黨百年的偉大機遇下,全國高校都積極響應國家開展黨史學習的號召,在美術院校中,探索如何使黨史教育與版畫教學相結合,是一個教學新命題。本文針對高校版畫創作教學的特征,反思當今的教育現狀,提出以黨史學習帶動版畫創作教學的策略,探索主題引入下的高校版畫創作教學新思路,以期尋找到一種更為系統全面的版畫人才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建黨百年;黨史學習;版畫創作教學;教學策略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亦是開啟教育現代化征程,譜寫新時代教育追趕超越新篇章的戰略機遇期。對中國高校美術學科版畫專業而言,版畫創作教學的成功與否是檢驗版畫教育質量的重要體現。在這項教學中包含了主題引入和技術過程實施兩個層面,主題引入是指母題方向和創作觀念的確立,技術過程實施則是指版畫技法學習和漸進有序的技術活用。高校創新性教改中關于版畫創作教學策略的研發,其實質是建立在藝術創作選題方向和方法論上的創作教學活動。在建黨百年之際,教師可將思政教育與創作教學有機結合,將黨史學習納入版畫創作課堂教學,以創新美術教學形式。
建黨百年主題版畫創作教學開展的背景及意義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高校版畫創作教學的發展多從本體語言上尋求突破口,積極探索版畫概念拓展的可能性,有意無意地放棄或回避了自新興木刻運動以來的革命文藝主題,改變了版畫在中國半個多世紀的固有文化形態。文藝主題傳承的斷層使版畫喪失了原有的宣傳教育作用和教化功能,乃至于出現了當代中國版畫藝術“形式繁榮”“內容空泛”“精神缺失”的尷尬現狀。追根溯源,產生這一現象的本因在于學術界對西方藝術學理論的全面接受和藝術教育思維與方法的全盤西化。但是,目前這種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下國家對文藝發展的要求——文藝創作要表現偉大民族和偉大時代的新需求。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高校版畫創作教學應秉持“雙管齊下”的教學理念和開闊的視野。所謂“雙管”,既包含版畫技藝的有效傳授,又能對學生的創作思想加以正確引導,使其在積極向上的精神作用下主動學習,這是立足于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環境和文化建設語境下,對高校版畫學科發展的重新定位與思考。高??梢越h百年為契機,開展主題版畫創作教學,突破當前教學的困頓與瓶頸。通過黨史學習開展版畫創作教學的意義在于:(1)傳播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弘揚中華文化。這既是版畫創作教學的研究內容,也是版畫學科新的研究方法,學生可在創作實踐中更好地理解和表現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2)打破當前常規的以本體語言探索為目的教學模式,用黨史主題帶動創作,推進教育教學的創新性改革。(3)重新熟悉中國近代史,通過黨史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4)促使學生熟讀中國現代版畫史,豐富其大腦圖譜庫存,增強對經典主題藝術作品的學習和理解。(5)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其活化版畫技藝、增強造型能力,能夠創作出具有時代氣質和感染力的優秀作品。(6)逐漸形成基礎扎實、方法合理的主題性創作教學體系。
建黨百年主題版畫創作教學的開展策略
1.全面宣介黨史學習與創作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薄包h的歷史是最生動、最好的教科書,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敝袊咝K囆g類學生應深入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把學習黨史融入美術專業學習,這是作為美術事業接班人應有的責任和信仰。高校學生在將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化作內心時代理想的同時,要用迸發的藝術創造力和飽滿的創作激情為新時代譜曲與造像。在美術創作教學領域,各個時期都涌現了一批名師和名作,這些先輩無不將社會主義事業作為自己的理想信念,以時代精神為己任,用自己的畫筆書寫了一件件振奮人心的偉大力作。同時,他們在培育新人的教學實踐中,用廣博的知識和深厚的學識不斷摸索新觀念、新方法,用崇高的人格和精湛的繪畫技藝影響著后人。例如名作《開國大典》的作者董希文,將新中國的理想與中西教學方式相融合,培養出李化吉、袁運生等一大批舉足輕重的教育家。再如一生為人民創作的中國著名美術教育家劉文西,他帶領學生采風于陜北各鄉鎮,用堅定不移的社會主義信念和勤奮刻苦的研學態度,為西北美術教育事業樹立典范。新時代要求高校在立德樹人與鑄魂育人的思想指導下,培育出一批真正熱愛人民、熱愛生活,愿意為時代而創作的優秀藝術人才,這需要依靠黨史教育把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作為營養,去滋潤青年學子,對此,可以主題創作的教學特色來增強學科的影響力,使年輕一代能創作出更多具有“奮進中國夢”主題的優秀藝術作品。2.追溯教學譜系,填補教育傳承缺失中國主題版畫創作的教學譜系有一條鮮明的演進脈絡,其指導的核心思想是時代性與民族性?,F今重新回顧這段歷史,對當前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1)版畫創作教學的來歷實際是從20世紀30年代魯迅舉辦的木刻講習所開始的,教學的視野和主題緊緊貼合著當時中國社會各界的愛國運動,它是站在社會立場和人文關懷的角度來促成版畫作為“武器”的功用。此時的版畫創作教學從愛國立場出發,用極具視覺張力的黑白木刻圖式和可復數的版畫功能,抒發和傳遞人民對革命與斗爭的吶喊。(2)延安時期的魯藝木刻工作團繼承了新興木刻版畫創作教學的“革命”旗幟,繼續用思想和信仰來發揮版畫的宣傳作用。1942年,在毛澤東同志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號召下,版畫創作教學的重心逐漸開始轉向大眾化、民族化題材,延安的愛國青年在那個特殊時代創造了具有中國氣魄和民族氣質的版畫新面貌。(3)新中國成立后,各大美術學院分別開設了版畫專業課程,版畫創作教學在主題上依然秉持“為大眾而藝術”的創作思想,風格上既保持本土民族化特色,又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建設的題材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隨后的近30年時間里,反映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工農生產生活題材成為版畫作品的主旋律。(4)改革開放后,隨著西方藝術思潮的引入,一直以宣揚政治主旋律的版畫創作教育戛然而止。與此同時,教學朝著版畫本體語言建設與版畫概念拓展摸索的領域極速轉向,從而形成了與紅色主旋律創作教學的斷層,而高校主題創作教學體系的崩塌、教學方法的丟失等問題則顯得更為突出。長此以往,使得學生的專業能力得不到全面培養,知識結構較為片面。3.確立以建黨百年為主題的版畫創作教學目標開展建黨百年主題版畫創作教學的目的有:(1)版畫主題創作實為主旋律題材的創作,通過學習黨史和主題性版畫的創作方法,讓學生掌握從素材轉換成創作的過程,使其能準確把握時代氣質與畫面的整體特征。(2)以繪制多幅同一主題草圖的手段為前期訓練方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使其在圖式結構轉換中學會多種創作手法的空間思維。(3)創作以黑白木刻為主,通過解析黑白木刻的圖式特征,讓學生掌握和理解構圖布局、點線面構成、黑白灰安排及人物造型等知識。(4)最終創作出具有建黨主題的優秀版畫作品。4.建黨百年主題版畫創作教學的實施步驟(1)研讀黨史,以黨史為創作主題。要求學生從研讀黨史資料開始,同時邀請黨史專家進行多場專題講座輔導。關于黨史的研究,可先聚焦地區黨史,著重學習地區黨史的歷史特點及貢獻。在開展主題版畫創作時,畫家應對時代氣息、人物特征、相關環境以及重要事件等一系列內容都有充分的認識與理解。只有這樣,創作時才能對畫面的元素與細節有準確的把握和肯定的描繪,因此讀通史料是創作的前提。(2)深化選題,以重點人物和事件為創作母題。通過前期黨史研讀,學生已對黨史有一個宏觀的了解,此時在教學上可靈活推進創作母題的確立。首先,教師可設定多項創作命題供學生選擇,學生也可在主題范圍內自主設定命題。其次,每個學生有了初步選題后,應通過分組討論、選題故事講述的形式深化自己對黨史命題的理解。這個階段多以啟發、互動為主,用富有趣味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課堂思維和學習積極性。(3)構思選題,用素描方式繪制創作草圖。草圖繪制是創作的重要過程,要求學生能用嚴謹的素描造型進行表現。在教學中,教師應重點對選題的畫面構成進行輔導,不但要強調作品直觀醒目的視覺效果,還要鼓勵學生在保持畫面時代氣質特征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同時,這項教學還堅持量質并舉,教師應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反復強調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的重要性。在未來的教學建設中,高校要不斷夯實教學基礎,深耕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培養,用打造精品課程的方式來推進版畫學科的良性發展,提升高校培養藝術人才的質量和競爭力。建黨一百周年影響巨大、意義深遠,在新時代的號召下,中國高校已逐漸意識到打造主題性藝術創作教學體系的必要性。不久的將來,藝術領域會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及各專業優秀人才集結,他們將運用各自的學識和團隊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的藝術教育事業添光增彩。
結語
以建黨百年為主題的版畫創作教學不只是簡單地以黨史知識為基礎的普及鋪陳,而是要在黨史學習中讓學生對共產黨員的英勇事跡和黨的偉大成就有所感悟。同時,主題版畫創作教學也不會只停留于過往,即對歷史題材創作的簡單延續上,它將通過激發年輕個體的愛國主義情感來帶動他們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感,使其形成一種創作自覺,讓個體審美向集體審美跨越,這才是順應時代需求的高校版畫創作教學。版畫創作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不單是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同樣也肩負著國家文藝繁榮發展的責任。對中國高校而言,只有加快教學的創新性改革,打造多類型課程,才能培養出更多全面發展的高質量新型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北京日報出版社,2014,5.
[2]梁星亮,楊洪,姚文琦.陜甘寧邊區史綱[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2,3.
[3]陳履生.紅旗飄飄——20世紀主題繪畫創作研究[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12.
作者:俞滔 單位: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
- 上一篇:材料成型工程設計課程教學與實踐
- 下一篇: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