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效

時間:2022-06-21 08:52:35

導語: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效

摘要: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不能與人才培養相脫離,其改革發展方向必定是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學科競賽的功能決定其可作為推進“專創”融合的切入點。通過醫學技術與信息工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實踐,驗證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性。高等醫學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未來需在學科專業之間的平衡、醫學專業特色的體現和教師團隊理念深化等方面進一步改革探索。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學科競賽;高等醫學院校

自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后,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研究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理念在大學生就業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也得到了社會認可。普通高校、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成果豐碩,而高等醫學院校因學科專業特殊、培養年限長等特點,創新創業教育相對滯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管理、智慧醫療等產業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對醫學人才的素質、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醫學院校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也需適應時代發展。

1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

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在我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摸索、實踐和發展,逐漸形成共識,即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不等同于創辦企業的教育,而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教育。其逐漸成為一種育人理念,與高校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通,與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一致。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首要功能,而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能決定高校培養的人才能否適應社會、行業、學科、專業發展的需要。雖然目前高等醫學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推進緩慢、困難重重,但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在醫學生的專業培養和未來發展中均顯得非常重要。所以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實質是要落實到“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上,這樣的創新創業教育才不會與人才培養相脫離。

2醫學高等院?!皩摗比诤系谋匾苑治?/strong>

隨著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和“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解決創新創業教育如何在育人中真正發揮作用功能的問題,需要與專業教育緊密融合?!蛾P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各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此融合不是簡單的課程開設,或者是創業類講座、創業比賽的舉辦,應該是教育理念、體系、方法等各方面的全面融合。在創業教育開局之時,眾多管理、商科等專業運用商業模式創新的方式,順利進行了很多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而工科、理科、醫科、農科等專業的探索相對比較困難。在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仍游離在專業課程體系之外,雖然高校按照要求已將創業理論課納入了必修課程,但是創新創業的理論難以在師生中深入,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大多停留在進行創業項目實踐、參加創業比賽等,與專業課程明顯分離。這些專業打破定式走出創新創業教育困局的方法是知識的創新、技術的革新,通過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來實現綜合型人才培養這一目標,用適應社會和科技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來推動學科專業行業發展。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均應該服務于人才培養,但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兩者都不全面,如果分離會使高校人才培養缺乏動力[1]。專業教育在學生學術專長培養方面有主要作用,傳授專業基礎知識和前沿理論,訓練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但是往往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獨立人格發展方面有欠缺,同時也具有階段性的特征。畢業后的學生如何能持續在學科領域發展,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需求,其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起決定性作用。而創新創業教育如果沒有立足于專業人才的培養,便僅僅是創新理論知識的教育,也難以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真正發揮作用。所以,創新創業教育是專業教育的有力補充,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基礎,兩者相輔相成。所以,從綜合型人才培養出發,創新創業教育基于專業教育開展,用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帶動專業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醫學高等院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方向。

3學科競賽作為“專創”融合切入點的現實意義

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困難重重,主要阻礙在教育理念與認知、課程改革、實踐平臺、師資隊伍等方面[2]。從學科競賽的功能看,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有許多相通之處,同時又基于專業教育,有很強的專業性,作為切入點來推進“專創”融合可行性較強,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團隊精神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

3.1學科競賽是課堂教育的延伸

學科競賽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通過競賽的形式多方位考查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課外科技實踐活動[4]。學科競賽立足并緊密結合于專業課堂教育,又是課堂教育的延伸,以競賽的形式對學生基本專業知識的掌握、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考查。其內容廣泛、綜合性強,在競賽中學生除了需要深化專業知識,還會遇到許多非學科的具體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并且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培養有積極作用。經過多年的實踐,學科競賽自身也已經朝著制度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在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學校學科競賽的成績,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該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

3.2學科競賽為理論知識構建實踐平臺

學科競賽所構建的實踐平臺能夠推動高校實踐教學的改革發展。首先,專業課的實踐有既定的規程,學生實踐理論知識的效果也往往會因場地、設施等影響,實習有時也是走馬觀花,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學科競賽所構建的實踐平臺,需要學生在完成項目、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理論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和創造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學科競賽往往以項目小組的形式開展,與專業實踐課單人實踐為主的形式相比,更強調學生之間的協作,也鼓勵學科交叉。通過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科之間的思維磨合。

3.3學科競賽中需要創新能力培養

學科競賽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具有常規教學沒有的創新教育功能[5]。學科競賽首先提供創新必備的專業素質基礎,要求參賽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較寬廣的知識面。其次要求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具備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設計方案、文字表達等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其本身就具備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良好基礎。而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融入,可以對學科競賽在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優化建設,讓學科競賽在充分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4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成效與反思

為探索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技術與信息工程學院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利用自身的特色,多年來持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學校目前開設醫學檢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聽力與言語康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醫學信息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既有醫學類、技術類的專業優勢,又有多學科交叉的發展前景。從2015年開始,學校就提出“競賽育人”理念,立足于專業教育,將競賽育人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經過5年多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1開放的競賽平臺構建

學校以學科教研室為基礎建設競賽平臺(競賽組),如信息類競賽平臺(競賽組)由信息教研室建設,主要開展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等;生命科學類競賽平臺(競賽組)由醫學檢驗教研室建設,主要開展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綜合類競賽平臺(競賽組)由團委學生辦公室建設,并聯合各教研室師資,主要開展“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學生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大賽等。各競賽平臺(競賽組)由專門的負責教師進行日常競賽管理,指導教師和學生憑自己的興趣特長可自由加入一個或多個平臺(競賽組),鼓勵學科交叉,在平臺上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選擇,解決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匹配難的問題,使信息溝通更加高效。

4.2穩定的教師團隊建設

競賽以學生為主體,以指導教師為主導,在訓練和備賽過程中,需要教師緊扣理論知識點,不斷總結和提煉,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特長分配任務,發揮團隊優勢。為保證競賽指導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學校鼓勵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傾向性地選擇競賽指導類別,注重自身的經驗積累,同時有校級、院級獎勵制度保障,激發教師的積極性。為更好地實踐“專創”融合,學校首先在競賽指導教師層面做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普及,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創業導師培訓等師資建設,鼓勵指導教師在競賽指導中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4.3漸進的競賽團隊培育

競賽團隊的培育和競賽成績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從低年級開始就選拔和指導,持續進行培育,使學生在成長中慢慢積累經驗。2015年學校制定了“千百十”計劃,即每年至少有千名學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至少有百名學生參與省級科學競賽,至少有10名學生參與國家級學科競賽。在5年多的實踐中,學校以學科競賽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顯著,校園內競賽氛圍濃厚。2016年至2020年,學校各類競賽的獲獎人數逐年增加,獲獎項目也有了很大提升,特別是2018—2020年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的突破較大(見圖1)。在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學生整體能力素質得以提升,最直觀的成效是學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讀研率創歷史最高。從中可以看到,以學科競賽作為切入點在推進“專創”融合中有較強的可行性和實踐意義,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在人才培養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值得進一步推進和推廣。但是在實踐中也反映出一些醫學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進一步探索的難點:一是如何克服學科專業之間的不平衡。如信息類專業的學生可參與的競賽類別較多,而像聽力與言語康復學這類招生規模小的醫學類專業,至今沒有開設省級、全國級的專業類學科競賽,學生只能參加綜合類競賽,在指導教師團隊建設和學生項目培育方面均存在困難,“專創”融合度低。二是如何發揮醫學類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特色。醫學類專業本身注重實踐和經驗積累,醫學類的專業性學科競賽也多以操作手法、操作技能的形式進行,科技含量相對低,在“挑戰杯”“互聯網+”等競賽中,醫學專業特色的體現難度大,這也是高等醫學院?!皩摗比诤系碾y點。三是如何進一步深化教師團隊的創新創業理念。學科競賽指導教師的來源主要是專業教師,學院對專業教師進行了創業教育理念培訓,但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還有待加強。如綜合性競賽中,不少團隊會以“專業教師+思政教師”的方式組成指導教師團隊,相對來說創新創業理念在這類競賽中更加容易深入,但專業性學科競賽中,大部分以專業教師作為唯一指導教師,在競賽中對學生的指導也主要集中在專業方面,創新創業理念的深入還有限。

參考文獻:

[1]楊峰,楊新娟,王艷花.專創融合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基于綜合型人才培養的視角[J].高教學刊,2017(16):41-43.

[2]盧卓,吳春尚.專創融合改革的理論邏輯、現實困境及突圍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0(19):74-78.

[3]劉麗,朱曉林,馬曉琳.以學科競賽促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4,37(2):180-183,191.

[4]梁化奎.學科競賽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27(9):106-109.

[5]張姿炎.大學生學科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途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4(3):61-65.

作者:楊一令 趙潔 李志敏 羅杰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