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學對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時間:2022-06-21 11:49:26

導語:足球教學對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足球教學對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在足球教學中容易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性、男女生差別。因此,教師經常采用“大幫哄”形式展開足球教學,以足球技能為主,缺乏足球體能、足球規則、足球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欲望差足球水平低,足球課堂氣氛低迷。為了提高足球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能夠做到分層教學、“體能+技能+足球意識”綜合教學,讓學生不僅能踢足球,還能分析比賽現場雙方態勢,具有良好的足球意識。

一、高職足球教學的必要性

第一,提高學生體能、技能水平,為專業學習夯實基礎。高職是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的學校,其中大部分專業都有很強的技術性。例如,汽修、機修、畜牧等。這些專業都需要從業人員有一定的身體素質。高職融入足球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體質、體能,鍛煉學生身體協調性,對于學生專業學習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第二,提升學生職業素養。高職學生進入社會之后,除了憑借專業技術獲得工作機會之外,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其憑借良好的道德品質、職業精神、職業行為來獲得晉升和發展。其中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社交能力、規則意識。高職通過足球教學能夠讓學生懂得配合,能夠擁有拼搏精神,具有良好職業素質[1]。第三,踐行體教融合。體教融合是教育部提出的號召,要求各級學校創新體育教學方法,能夠做到多練、多學、多賽,讓校園體育高質量發展。高職積極開展足球教學并創新教學方法,可踐行體教融合為教育改革深度發展總結更多經驗。

二、足球教學有效性的體現

足球教學是否有效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足球技能、足球體能和足球意識。因為,只有學生擁有全面的足球技能和體能,才能于足球場上馳騁拼殺;只有學會生擁有了足球意識,才能夠與隊伍積極配合,彼此憑借優良足球技術和足球體能形成順暢的傳、轉接,可以形成一個具有攻擊性的突破路線。目前,中國足球除了技術、體能不足之外,主要是欠缺足球意識,運動員的榮辱觀淡薄,不能將足球比賽視作關于國家榮譽的一場戰斗,造成了隊員的玩忽職守。由此可見,足球意識的培養必須要納入到足球教學當中。總的來說,通過足球教學后學生只擁有良好的足球技能、足球體能,而缺乏足夠的足球意識,不懂配合和戰術,這樣的足球教學是低效的?;蛘哒f雖然有著強烈的足球意識,但是體能、技能不行,只是嘴上功夫,這也是足球教學低效的表現。

三、現階段影響高職院校學生足球學習的因素

為了了解影響學生足球學習興趣的因素,筆者特別針對幾個高職院校學生展開了小型調查,受調查者一共100人,男生50人,女生50人。通過表1可以看到影響高職院校學生足球學習的因素主要是缺乏足球氛圍、教師教學守舊、缺乏足球設備和場地、足球運動具有危險性、缺乏足球意識教育有五個因素:

(一)缺乏足球氛圍因素

筆者在交流過程中從受調者對本校足球運動評價當中得知,大部分學生反映本校缺乏足球比賽活動,操場利用率低。以A校為例,該校足球場地利用率為:每周1~3場足球賽,而該校有學生8000余人,參加比賽的人數不足100人,可見該校足球氛圍十分低迷。B校、C校缺乏足球場,學生們很少從事足球運動。D校足球場利用率為一周3~4場,全校學生6000余人,從比例來看校園足球氛圍仍然不足。

(二)教師教學守舊因素

筆者與受調者認真交流,發現教師教學守舊主要集中在教師教學一刀切,女生經常性成為觀眾,無法深入學習足球技能、技巧;教師在教學當中缺乏分層教學,不能對接學生在足球某一方面弱點展開針對性教學,無法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導致學生興趣低;教學當中缺乏有趣的交互環節,或者缺乏比賽環節。

(三)缺乏足球資源因素

這主要指足球、場地、優秀的教師。筆者調查的幾個高職院校中,有兩校沒有足夠大的足球場地。由此可見場地缺失直接影響著學生足球學習有效率。

(四)足球運動危險性因素

這一點是大部分女生和一小部分男生的認知,他們認為足球快速飛行,砸擊在人的頭以及身體上會造成傷害。這其中存在著一部分學生身體素質差、抗沖擊能力弱的原因。尤其以女生最為突出[2]。

(五)教師缺乏足球意識教育因素

反映這一點的有36%的學生,然而對于什么是足球意識,12個男生、6個女生給出的答案并不完整。大部分將足球技術、規則意識、團結合作作為主體。沒有認識到球員觀察能力、球場戰術配合、判斷準確性、行動預見性、現場應變能力等屬于足球意識范疇。由此可見,高職足球教學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足球技能、足球體能、足球意識彼此割裂的情況。

四、提升高職院校足球教學有效性的對策分析

想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足球學習,能夠擁有良好的體能、技能以及足球意識,首先,需要培養出擁有濃烈足球氛圍的校園氣氛;其次,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教學;最后,有效解決足球場不足帶來的約束,能夠帶領學生展開教學做合一的趣味性足球學習活動。

(一)建設濃烈足球氣氛的校園

高職院校一直重視技能教育而忽視體育,這就造成了高職生缺乏體育鍛煉。他們的體能、體育技能等嚴重不足。而國家在2009年開始就提出加強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號召,九年后即2018年春節之際,發改委、體育總局、教育部、足協一同制定了有利于校園足球發展的系列政策。由此可見,高職院校足球氛圍和國家頂層所希望的氛圍存在較大的差距[3]。高職院校足球氛圍釀造,除了依賴國家級、地區級高職院校足球比賽之外,最主要的還是開展校內足球比賽,要增加比賽頻次,這是保證體育教師實現以賽促學的關鍵一環。比賽可以分為班內賽、班間賽、系間賽、校間賽。比賽級別越高越容易吸引學生參與。最好讓足球比賽常態化,這既能提高學校有關資源利用效率,還能提高學生足球學習興趣,培養出拼搏向上、團結進步的良好校園風氣。

(二)積極加大教師教學創新力度

體育教師足球教學創新難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約束,故而需要高職院校積極開展體育教學改革,能夠帶領體育教師沖破傳統思想束縛,能夠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工具等方面都有所創新。第一,雙師教學。雙師教學屬于一種較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雙師教學有兩層含義:1.體育教師掌握思想教育規律,結合足球教學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確保學生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踏實的學習行為、良好的集體意識,并最終建立家國情懷、政治認同。這是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當中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高等學校必須要響應號召,體育教師有必要抓住足球課程特點,有效融入思政教學。例如,利用中國足球和他國足球的對比來激發學生愛國情操,女足力挽狂瀾打敗韓國就是一個很好的思想教育素材。融入思想教育的課堂改變了傳統課堂的呆板性,增加了體育之外的內容,對學生體育學習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4]。當然,這種思想教育必須改變強硬教育模式,需要提高思政教育親和力,教師必須要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創新融入思政元素,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2.實現“教”“學”雙師教學,形成線上線下對接。有主講教師負責“教”,包括足球技能、體能、足球規則、足球意識等,并且形成融合教學方法,即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情境下,不僅學會足球技能,還能提升學生體能,而且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里產生足球意識。很顯然這需要設定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例如五人小組足球賽,每組5人即可,便可以在體育課技能學習完畢后開展對戰。這種對戰形式不僅鞏固了足球技能,理解了足球理論,還同時充分融入各種戰術,鍛煉了學生的足球意識。對戰完畢利用剩下的時間進行體能訓練。一堂課被充分地利用起來。輔助教師主要在線上開展課程,對應主講教師的內容對學生存在的技能、體能、足球意識等方面問題給出精準解答以及線上演示,最終保證學生足球學習的效率[5]。第二,分層教學。教師在體育課上能夠做到認真觀察,綜合評價每一位學生足球技能、足球體能、足球意識的水平,然后能夠做到針對性教學,保證每一位學生能夠綜合發展。例如,1.發現某同學傳接球不穩,而且班內這一種學生有五個以上,便可以將這五人分到一組,專門開展接傳球練習,做到了針對性教學。這種單一練習會導致學生感覺無趣,教師可以增設情境,讓五人展開比賽,看誰接傳球準確、動作流暢,而且能夠形成優秀的傳球路線;2.發現一些學生在小組對抗賽中存在足球意識薄弱問題,主要是不能配合其他隊友,同時不能盯緊帶球人,無法與他人形成戰術配合,此時便需要教師對此展開訓練,通過小型比賽來提高學生的足球意識;3.對體能相對不足的學生建立科學的訓練方法。例如,中長跑、蛙跳、引體向上、往返跑、交叉跑等,同時匹配墊球、傳球、射門等練習,保證體能、技能訓練的高度融合[6]。分層教學更在于教師認真分析男女同學足球學習的不同,能夠想方設法讓女生融入學習當中。這其中包括選用軟一些足球,降低足球對人體的撞擊力。同時選用男女混練形式,去影響女生足球學習積極性。或者男女生分開教學,保證女生足球學習處在較為安全的環境之下。第三,“體能+技能+足球意識”綜合教學。前文所述通過5人小組比賽能夠實現體能、技能、足球意識綜合教學,讓學生對足球形成深度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以翻轉課堂、課上視頻等形式來培養學生體能、技能、足球意識綜合學習的習慣。例如,教師針對世界某一知名球隊展開介紹,從體能、技能、團隊足球意識三個角度分析,最終讓學生認識到綜合學習的必要性。一般利用世界知名足球勁旅,會很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代入感,從而提升學習效率[7]。

(三)解決客觀條件限制

對于高職院校足球教學而言,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還有場地、經費、師資等問題。第一,解決場地問題。沒有校建體育館,需要高職院校能夠與其他高職院校聯合實現操場共用,或向社區延展,保證廣場、公園等具有相對開闊場地的地方得到利用。再者為了符合國家關于大中小學操場規定,需要高職院校合理設計校內空間,能夠將一些體育運動項目轉移到室內。例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將一些空間節省出來,用于建設足球場。第二,解決經費問題。高職院校足球教學經費主要在于場地開發、設備更新以及教師教學獎金、福利等方面。另外,高職院校本校足球隊的建設也需要一定的資金(為了保證高職院校有良好的足球學習氛圍,培養校足球隊是非常必要的)。為了保證高職院校在足球教學上有足夠的經費支持,首先需要改變傳統經費管理模式,要提升預算水平,能夠將每年足球教學、足球活動有關經費列入預算,保證獲得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第三,解決師資問題。首先,培養體育教師足球綜合能力。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雖然畢業于體育專業院校,但并非所有體育教師都非常熟悉足球教學。鑒于此需要高職院校特聘專業足球教練來講學,培養出本校專業足球教師隊伍;其次,開展足球教學教研活動,激勵教師對創新教學展開研究,并鼓勵教學教研對接日常教學,保證研究結果轉化,為提升學生足球學習興趣做出貢獻。

五、總結

高職院校足球教學有效性受學校足球氛圍、足球場地、足球教學方法、學生足球觀念、教師足球意識教育等影響。這意味著提升高職院校足球教學效率,必須要建設一支專業教師隊伍,去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實現足球體能、技能、足球意識綜合培養。同時,在校園管理方面形成良好的足球運動氣氛,讓學生足球知識、足球技能等有用武之地。高校也要積極做好預算及校園空間開發,解決約束足球教學的客觀因素,保證足球教學健康開展。

參考文獻

[1]張劍.關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的有效性試析[J].運動-休閑:大眾體育,2021(8):1.

[2]賈一波.高職院校足球教學中的安全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7):2.

[3]丁玉旭.試析高職院校公共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改革研究[J].作家天地,2020(17):2.

[4]朱偉.“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足球教學的研究[J].大學:思政教研,2021(9):3.

[5]梁建成.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應用研究——以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足球選項課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9):3.

[6]丁玲玲.基于校園足球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足球教學改革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3):2.

[7]靳澤鵬.高職院校足球教學訓練中的方法與應用策略[J].當代體育,2022(3):2.

作者:成亮 單位: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