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斯金《諧謔曲》創作背景和演奏
時間:2022-07-08 17:58:13
導語:佩斯金《諧謔曲》創作背景和演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佩斯金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創作的《諧謔曲》是一首高難度的小號炫技作品,至今被很多小號演奏家和小號學習者所追捧。文章是筆者留學俄羅斯進行小號學習與演奏中對弗拉基米爾?佩斯金本人及《諧謔曲》的心得體會。希望通過本人對這首作品中出現的高難度技巧及難點的分析,能更好地提高演奏水平。
【關鍵詞】佩斯金;《諧謔曲》;小號;技巧
一、作曲家生平簡介
“在巴拉萊卡樂團,我遇到了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阿納尼維奇?佩斯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相識不僅對我的演奏技巧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小號作品許多重要的創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對小號曲目的創作貢獻是無價的,尤其是在那個‘饑餓’時期”——這出自于季莫費?亞歷山大洛維奇?多克希采爾在《馬背上的小號手》一書中對于俄羅斯著名作曲家弗拉基米爾?佩斯金在俄羅斯小號作品創作中杰出貢獻的稱贊。弗拉基米爾?阿納尼維奇?佩斯金(AnanyevichVladimirPeskin),俄羅斯20世紀著名作曲家,也是較早為小號創作大尺度作品的俄羅斯作曲家之一,1906年4月22日出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伊爾庫斯克,由于當時俄羅斯社會動蕩人民生活窮困潦倒,導致他的父親成為一名流亡的革命者。所以,1914年,8歲的佩斯金跟隨家人一起移民到瑞士日內瓦生活,并在日內瓦音樂學院開始了專業的學習。1917年,俄國革命戰爭爆發,推翻了沙皇專政的封建帝國,經過十月革命戰爭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當時的蘇聯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1歲的佩斯金經過日內瓦三年的學習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俄羅斯伊爾庫斯克,并進入伊爾庫茨克音樂學院,直至1922年他被錄取到莫斯科音樂學院鋼琴系學習。在學習期間,佩斯金已經開始嘗試音樂方面的創作,但那時的他通常是運用自己所寫的詩,為聲樂專業創作作品。他的母親維拉?伊薩耶夫娜是一名女高音,也是他作品的第一個表演者。但不幸的是佩斯金在畢業的時候,因突患手疾未能從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剛剛走出音樂學院的佩斯金,父親因革命被壓制,母親被流放,并且還有一個正在讀書的弟弟,家庭幾乎毀于一旦,為了生活他開始尋找工作。由于佩斯金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疾病及生活的艱難并沒有阻擋他繼續進行鋼琴伴奏的工作,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使他逐漸走上音樂創作的道路在20世紀30年代,年輕的佩斯金已經創作了多部管樂器獨奏作品和聲樂作品,在那個管樂作品極為匱乏的時代,佩斯金被稱為“當代音樂小號創作者之一”。偶然的一場音樂會中,佩斯金作為鋼琴伴奏與一位小號演奏者相結識,這位小號演奏者就是后來成為世界管樂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被授予“俄羅斯人民演員”(這是俄羅斯給予表演藝術家的最高榮譽)的小號演奏家、教授、指揮家季莫費?亞歷山大洛維奇?多克希采爾(TimofeyAlexandrovichDokshitser)。兩人的相識與合作也使俄派小號在歷史的音樂舞臺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個時候俄羅斯的小號作品極為稀缺,作品質量也不算太高,所以急需一些技巧性強、質量高的作品來改變當時俄羅斯小號演奏的困境。年輕的佩斯金已經開始大量地為銅管樂器進行創作,由于佩斯金與多克希采爾兩人的相互交流與學習,更豐富和激發了佩斯金對管樂作品的探索性創作,其中為小號創作了多部作品,如三首小號與管弦樂團的協奏曲、小號與鋼琴變奏曲、諧謔曲、圓舞曲(多首作品小樣如浪漫曲、幽默曲等)。除了小號作品外,佩斯金還創作了單簧管協奏曲和即興曲、圓號協奏曲,以及許多聲樂和鋼琴作品。
二、《諧謔曲》創作背景
《諧謔曲》就是佩斯金創作的第一首小號杰作。在《諧謔曲》創作初期,佩斯金根本沒有考慮小號樂器本身的音域和樂器的演奏技巧等問題,作品中的旋律及技巧對于當時的小號演奏技術來講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佩斯金創作出了這首高難度的小號炫技作品。但這首《諧謔曲》至今都被小號愛好者所追捧還要歸功于偉大的俄羅斯小號演奏家多克希采爾。時至今日,在《諧謔曲》的原譜中始終標記著“timofeidokshitsergewidmet”(獻給季莫費?多克希采爾)。多克希采爾這樣回憶這部作品:“當佩斯金拿出剛創作出的這些音符給我時,我看完很驚訝,其中某些高難度演奏技巧真的把我嚇到了,在那個時候我甚至認為這首作品不適合運用小號演奏,樂曲的結構更適合運用長笛或是小提琴去演奏。但整首作品的旋律卻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開始嘗試著練習這首作品,漸漸地我越來越喜歡這首曲子,并且在練習時我發現了自己在演奏上的一些技巧缺陷,雖然佩斯金不是我的老師,但我與佩斯金共同討論作品中那些高難度技巧的演奏問題。我們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并且在不斷地討論和練習中我學到了很多能豐富和激發音樂創造性的東西。”當多克希采爾能精彩地演奏這首《諧謔曲》時,他將作品完美地演奏給了他的老師米哈伊爾?塔巴科夫教授(MikhailInnokentievichTabakov,多克希采爾的第二任老師,蘇聯著名小號演奏家,格涅辛音樂學院的小號教授),當塔巴科夫聽完這首作品后,他被季莫費?多克希采爾的演奏震驚了,并直言不諱地大聲說道:“如果一百年前人們聽到了你演奏的這首《諧謔曲》,那么你就像帕格尼尼一樣,會被他們認為是魔鬼。”就這樣《諧謔曲》成功地開始在俄羅斯小號演奏的舞臺上展現并被世人所追捧。1937年,蘇聯軍樂團首席指揮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米哈伊洛夫(NikolaiMikhailovich)運用銅管樂團伴奏,由季莫費?多克希采爾演奏,才將這首作品完美地錄制出來。
三、演奏技巧解析
(一)吐音
對于小號演奏者來說,吐音的吹奏尤為普遍,從學習小號開始,吐音練習就一直伴隨著我們。也可以說吹奏小號是離不開吐音的,可見吐音吹奏在小號作品中的重要性。在小號作品中吹奏吐音的范圍大體可分為單吐,雙吐及三吐這三種形式。根據作品要求選擇吹奏方式,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單吐和雙吐。在吐音練習中,可分為同音重復性練習和音階及音程性練習,單吐、雙吐及三吐都適用其中,單吐和雙吐的運用在小號作品里是較為常見的。這首《諧謔曲》中大部分運用到了雙吐的演奏技巧,所以在練習這首作品時,一定要注意舌頭與氣息的完美配合,練習時一定要達到聲音干凈短促并具有顆粒性。但小號中干凈的吐音卻不是光靠舌頭的力量完成的。在練習吹奏雙吐時我們會發現,如果突出舌頭的力量來進行練習,吹奏雙吐時就會出現速度慢、聲音笨拙、舌根僵硬、耐力支撐不足等問題。想要解決此類問題就需要我們在練習雙吐時,首先要選擇一個能夠穩定吹奏出干凈清晰吐音的速度,然后循序漸進地練習,并一定要確保吹奏時的吐音清晰干凈。一定要注意吐音吹奏時舌頭“tu”和“ku”發聲方法的結合運用。其次要學會利用氣息帶動舌頭,把練習雙吐的注意力放在氣息上,而不是舌頭上,從而放松舌根部位的力量,提高作品的演奏速度,使吹奏出來的雙吐干凈清晰且顆粒性強。
(二)連音
連音是所有學習器樂的同學最為常見的一種演奏方式,雖然連音技法在譜面上較為普遍,但能在作品中完美地演奏好連音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小號作品演奏中的連音吹奏對于初學者來講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在小號練習中如何運用正確的吹奏方法演奏連音也很值得思考。小號的連音吹奏主要依靠的是氣息控制和嘴唇肌肉的松緊變化的配合。連音多為音階及音程關系練習,所以根據音高的變化要求,控制嘴唇肌肉松緊度改變口風大小,運用腹部肌肉的支撐力控制氣息的流動速度,運用氣息帶動嘴唇震動發聲,這和長音練習基本相同。為了在作品中更好地演奏連音樂段,就需要更深刻地了解連音的演奏技巧和不斷練習。
(三)氣息
對于正在學習銅管樂器的吹奏者來講,在吹奏中學會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呼吸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但對于吹奏管樂來說,尤其像演奏小號這種需要很大氣流量才能吹奏的銅管樂器,想要現場演奏出完美的音樂,在練習小號開始前,就必須要學會運用科學且快速的呼吸方法來吹奏樂器,這樣演奏時才能更好地控制小號高亢且嘹亮的聲音。在學習小號的實際練習中,呼吸訓練可分為三種方法:一、胸式呼吸法;二、腹式呼吸法;三、胸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顧名思義就是運用橫膈膜以上的胸部進行擴張和收縮式呼吸。但使用這種方式吸氣時胸腔內儲藏的氣息量小,不能更充足地滿足演奏時所需要的氣息。腹式呼吸法就是吸氣時氣流直接進入橫膈膜以下的腹部,腹部內腔進行擴張及收縮式呼吸,在我們進行深呼吸時就是運用這種呼吸方法。雖然腹式呼吸法能更大地吸入氣流,但是腹式呼吸法在吸氣時增加了吸氣的時間,不利于我們在演奏時進行快速換氣。胸腹式呼吸法是在吸氣時,將橫膈膜上下的胸腔和腹腔同時快速擴張,達到較強的氣息量存儲,然后再進行呼氣。在經過眾多科學的研究后,我們發現對于管樂吹奏和聲樂演唱者來說,運用胸腹式呼吸法吹奏樂器和聲樂演唱是最為科學和快速的呼吸方式,所以小號學習者一定要先明白呼吸的原理,學會運用正確的胸腹式呼吸方法然后再進行小號練習,這樣才能在今后的演奏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四、作品演奏重點分析
作品的第1-9小節是整首作品中比較有特點的樂段。第1-5小節為作品主題開始部分,其中的演奏特點也是《諧謔曲》中具代表性的節奏特點。開頭是以弱起雙吐的十六分音符開始,注意不要將重音顛倒,一定要運用氣息帶動舌頭將重音放在第二小節八分音符的重拍上,這樣才能突出作品開頭急促與寬廣的音樂表達力。第16-20小節中,同樣運用了這種節奏型,但是應注意的是此樂段音域較高且按鍵指法相對復雜,那么在練習時一定不要追求速度,在使用單吐練習時一定要用氣息帶動舌頭吹奏,循序漸進地練習。注意舌頭、氣息和手指之間的默契配合,在確保吹奏時的音準節奏都正確的情況下,由慢至快運用雙吐練習,才能完美地演奏此樂段。第29-30小節為作品的連音演奏部分,此處要突出作品中音樂的表現力,演奏作品的情緒處理應如春天潮水般連綿起伏,音符旋律為上下起伏式的半音階進行。所以演奏者要注意運用氣息及嘴唇肌肉變化使氣息和嘴唇肌肉同時進行松緊變化才能演奏出最松弛的音響效果,并且加上靈活的按鍵指法,確保演奏出的每一個十六分音符都干凈均勻,從而才能處理好此處演奏。第64-73小節為整首作品的結尾部分,是佩斯金《諧謔曲》中最為輝煌燦爛的樂段,這也是每一位演奏過佩斯金《諧謔曲》的小號演奏者最為“恐懼”的樂段。此樂段對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要求極高,其中吹奏跨八度高音時的準確性、快板速度吹奏雙吐的顆粒性及整體樂段的完整性都是此樂段的演奏難點。因為樂段中涉及的音域較高,并且要在快板的速度下運用雙吐演奏,所以在練習時一定要注意運用單吐慢速地練習此處。在能準確及完整地吹奏后,使用雙吐運用正確的氣息并控制嘴唇松緊度,配合指法按鍵逐漸加快速度進行練習。特別應該注意的就是這三者之間的配合問題,如果在演奏時不能達到很好地配合,那么在音色、音準以及節奏上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經過多次的練習后吹奏者的氣息、雙吐及按鍵指法能同時快速地默契配合,才能演奏出作品中氣勢磅礴的音樂表現力。以上是筆者對這部作品中較難的演奏技巧的解決方法及分析。佩斯金《諧謔曲》是一首高難度的炫技作品,我們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專業基礎,擁有嫻熟的演奏技巧及豐富的音樂處理能力才能將這首作品完美地演奏出來。作為一名小號演奏者,就需要在專業練習時運用正確的氣息方法吹奏雙吐、連音等基本功,將這些基礎的演奏技巧吹奏正確才能更好地完成這部作品。作曲家弗拉基米爾?佩斯金的音樂創作風格接近浪漫主義時期,猶如那個時代的門德爾松一樣。但這首《諧謔曲》以快板的音樂節奏特征詮釋出了整首作品要表現的音樂特點。由于俄羅斯長時期的戰爭歷史原因,作曲家創作時以氣勢磅礴的節奏感為主要的音樂風格且加入了優美溫和的慢板旋律,充分體現出了時代的悲壯與無奈,但又展現出了人們向往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期望。作品以小號這種高亢的銅管樂器進行表現,充分展示出作曲家內心深處的激昂與期盼。
作者:李品良 于歡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 上一篇:兒童鋼琴教學方法的分析思考
- 下一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