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行業監管對策
時間:2022-07-10 15:51:27
導語:二次供水行業監管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滿足城鎮居民對水質、水壓、水量的要求,提升二次供水行業管理水平,解決因二次供水前期設計、設施建設、后期運行管理等方面造成的影響二次供水管理水平的問題,文章從行業監管部門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從二次供水日常監管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修訂標準、加強監管力度、擴大宣傳培訓、創新監管方式等手段,實現從源頭到末端嚴把關的效果。
關鍵詞:二次供水;管理水平;日常監管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增長速度快,高層建筑日益增多,城市供水壓力不斷增大,水質安全難以保障,市政直供的供水方式已滿足不了高層住戶的用水需求,需增設二次供水設施來達到相應要求。但目前,水質、水壓、水量等問題造成的投訴事件日益增多,因此有效規范二次供水行業管理行為,已成為二次供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1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現狀
二次供水是指用戶對供水的水量、水壓等需求超過了市政公共供水管網或自建設施的供水能力,采用加壓、儲存等設施進行供水的一種供水方式。[1]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高層建筑物的日益增多,二次供水方式也已成為目前主要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管理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是民生保障的基礎。因二次供水管理工作起步較晚,目前還普遍存在著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主體多元化,各方責任不明確,日常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不到位,老舊管網設施等漏失率高、安全防范等級低等問題。4部委(建城〔2015〕31號)文件中指出要將保障二次供水安全提升到改善民生和國家反恐戰略的高度,拓寬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維度,提升管理能力已迫在眉睫[2]。
2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短板分析
結合西安市二次供水行業監管部門日常監管工作實際,發現二次供水日常管理工作之所以不規范,是由于以下幾點問題:
2.1前期建設問題
2.1.1二次供水前期設計不規范
設計單位未按照相關規范進行設計或設計不合理,對后期二次供水設施建設造成影響[3]。比較常見的問題有:(1)泵房設置位置不合適,周圍存在污染源、污染物、污水管線等或與污染源之間的距離不在安全范圍內。(2)水箱進出水口設置不符合要求,進出水在同一側,造成水流短路,形成死水區,對用水安全造成影響。(3)水箱溢流管、泄水管與排污管道等排污系統直連,沒有留足適當的空氣間隙,不符合衛生的要求,造成水質污染。(4)水箱頂部有排污管,一旦排污管道出現爆裂、滲漏的情況,污水就會進入生活水箱,供給居民使用,造成一定的水質安全隱患。(5)水箱四周與建筑內部結構間距不夠,沒有足夠的維修操作空間,對后期設備的維修保養造成影響[3]。(6)蓄水設施未設置通氣孔,或未按照規定設置足夠數量的通氣孔,通氣孔高差不足,管徑大小不合適,造成水箱中的空氣不流通,帶來水質隱患。(7)未設置溢流、泄水孔,或進水管的管徑大于溢流管,容易造成水箱水滿溢,帶來安全隱患。(8)二次供水設施沒有設置獨立的泵房,其供水管網、水箱(池)、水泵控制系統和管理用房等與消防供水系統、熱水供水系統等混用,不僅生活用水水質不能得到保證,也容易造成后期管理混亂的情況[4]。(9)供水分區設計不合理、供水方式選用不當或水箱容積不合理,導致小區后期用水水壓、水量不足,居民用水困難。
2.1.2前期建設標準低
因前期無統一的建設標準,有些建設單位為節約成本,二次供水水泵房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標準較低,導致投用的二次供水設施質量低,為后期運行管理帶來安全隱患。如蓄水設施采用混凝土水池,二次供水的設施產品及二次供水所采用的材料、設備不符合安全及衛生要求,供水設備達不到到節能降耗的作用等[5]。
2.1.3施工過程不規范
二次供水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不符合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某些施工單位未嚴格按照施工圖進行施工,甚至有些單位為了節約成本、節省空間,私改二次供水設施,私自將供水設備改換管道泵,水箱、供水設備等與原設計不符,原本設計中有的設施后期未建設安裝,供水分區與原設計不符,帶來安全隱患[6]。2.1.4設備落后缺位二次供水設施設備落后,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防范措施缺失、水質在線監測設備、消毒設備缺位[7]。
2.2后期管理問題
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未按照工作要求進行管理,管理行為不規范、不完善,存在管理漏洞[3]。
2.2.1管理單位重視度不夠
有些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對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的認可度不高,思想上不重視,沒有成立專職二次供水管理機構,沒有專職供管水從業人員,存在應付行為,讓某些未經過體檢和培訓的臨時工作人員違規上崗作業[8]。
2.2.2操作行為不規范
主要表現為:(1)水泵房環境差,水泵房內部存在污染物,未定期進行清掃、整理,有的設施管理單位甚至將廚房等廢水排入水泵房,統一由排污泵抽取后排出,污染供水環境。(2)水箱“四孔”管理不規范,水箱檢修孔未加鎖、不嚴密,溢流口、泄水口、通氣孔未加裝防護細紗網,導致某些小動物、臟物等落入蓄水池或水箱,對水箱水質造成影響。某些犯罪分子為了報復社會,甚至向生活水箱進行投毒,造成人身傷害[9]。(3)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未按照要求對二次供水水池(箱)進行清洗消毒,有的單位1年僅清洗消毒1次,有些單位甚至多年不清洗消毒,造成微生物滋生,帶來用水不安全問題。(4)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應急管理措施缺失,應對突發事件準備不足。(5)未履行相關手續投入使用,達不到使用標準,帶來安全隱患。(6)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未按照規定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定期維護(日維護、月維護、專項維護等),未按規定對設施進行保養。未委托專業公司進行維修保養,或維修保養未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未建立維護工作臺賬[10]。(7)安全防范缺失。泵房無人值守,泵房門無鎖,無關人員隨意出入,監控設施缺位等。(8)為減少運行成本,私自將設備停用,造成小區用水問題。
3監督管理措施
3.1修訂二次供水相關技術規范
造成二次供水諸多問題的關鍵因素是二次供水行業標準的缺失和空白,因此為了提高二次供水管理水平,統一工作標準,急需修訂、完善現有標準,以標準為抓手,搭建標準化管理框架,以標準來規范二次供水前期建設、后期維護管理行為,為二次供水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3.2加強二次供水監管力度
二次供水監管部門可以靈活采用日常檢查、不定期巡查(電話抽查和現場抽查相結合)等辦法,對二次供水監督管理單位進行監督檢查[11]。
3.2.1監督檢查內容
(1)泵房環境泵房是否干凈、整潔、無雜物,是否有除濕、防結露、保溫、通風、照明等防護措施,泵房周圍污染物情況。(2)設施運行情況泵、水箱、消毒設備等二次供水設施是否運行良好、水泵機組、管網、控制柜等設備是否定期維修保養。②蓄水池(箱)檢修孔、通氣孔、溢流管、泄水管等是否按照有關要求進行防護、管理(檢修孔是否密閉加鎖,通氣孔、溢流孔、泄水孔是否加裝防護細紗網等)。③水泵房是否加裝不低于50cm的擋鼠板。④安防系統的運行情況,水泵房是否有安全防護措施(門禁、監控系統等)。(3)管理單位管理情況①設施管理單位是否配備專(兼)職人員進行水泵房管理,是否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從業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工作技能。②各項管理制度(二次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外來人員登記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巡查檢查登記制度、設施操作規章制度、衛生管理制度、從業人員管理制度)是否齊全;從業人員是否定期體檢,具備有效期內的從業健康證。③蓄水池(箱)的清洗消毒情況,是否按照規范定期進行清洗保潔,是否有蓄水池(箱)清洗報告、水質檢測報告、消毒記錄等。④供管水人員對設施設備的巡查檢查、發現隱患、處置隱患情況。⑤供管水人員對水泵房水質日常檢測情況。
3.2.2監督管理工作人員要求
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時,要熟悉工作內容,檢查二次供水設施設備時,避免觸電,攀爬高處時,注意做好安全防護,確保人身安全。檢查中認真查看二次供水設施情況,進行信息登記,內容全面,真實、準確,無誤。日常的監督檢查過程中,對存在問題的設施管理單位提出整改要求,并下發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工作人員應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現場檢查和電話相結合的方式對下發整改通知的管理單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回訪,并且做好記錄工作,對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管理單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由水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處罰。
3.3加大行業管理培訓力度
定期對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講解二次供水政策文件、法規、技術規范,就二次供水日常管理注意事項、設備運行維護、安全防護、應急工作等方面進行說明,提升行業人員工作技能,規范行業管理水平,創建溝通渠道,建立工作機制,提高管理工作質量。
3.4創新監管模式
以“互聯網+二次供水監管”模式開展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基于互聯網的基礎上,一是完善更新二次供水設施,增設靈敏度高、便捷、高效的設備,提升工作效率。二是以科學的工作方法,科技的工作手段,高效開展二次供水監督管理工作。三是暢通群眾溝通渠道,根據民生需求,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監管局面。
4結語
二次供水日常管理工作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提升生活品質,提高生活幸福指數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目前,二次供水行業還存在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整體管理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二次供水行業監管部門只有在認真總結分析二次供水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從規范設計行為、建設行為、管理行為等方面入手,調整監管工作思路、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模式,提升工作能力,完善工作手段,同時發動全體人民的力量,加強部門配合,形成聯動互動監管機制,才能順應時代號召,為老百姓用水安全提供堅實保障[12]。
作者:郭金鑫 單位:西安市二次供水管理中心
- 上一篇:高密度電法和雷達法在堤塘滲漏中運用
- 下一篇:新時期縣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