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及寫作能力提高策略

時間:2022-07-21 08:59:47

導語:小學作文教學及寫作能力提高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作文教學及寫作能力提高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很大進步。但是通過對小學作文教學的了解發現,有一些問題雖然已經被相關人員多次提出,尚未得到根本上的解決。比如,大部分學生在進行時,通常不知道應該如何下筆,缺乏寫作的思路。對此,語文教師需要將作文教學放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之上,采取針對性、可行性的作文教學策略,為小學生寫作能力提高提供有利條件。

一、以教材為導向,激發學生想象力

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小學生所學習的寫作技巧、方法主要來源于教材。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寫作技巧,或者提高作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主要是系統性地對教材知識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看似比較簡單、高效,能夠起到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作用。但是長此以往,作文教學模式僵硬,教學氛圍嚴肅,學生很容易對作文產生厭煩心理,作文教學效果較差。與此同時,還有部分語文教師會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寫作思路、寫作的大致框架,導致學生在寫作時容易受到語文教師的影響,不再進行過多思考,思緒被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作文內容陳舊,缺乏創造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雖然其寫作能力還不夠,但是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通過對現階段語文教材的了解不難發現,在教材中有不少有趣的插畫,語文教師也可以根據教材,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搜集相應的視頻、音頻文件,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觀看。信息技術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且內容比較豐富,能夠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語文教師要以教材為切入點,對教材進行延伸,使學生的想象力有發揮的空間。通過引導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從而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運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心中所想,達到作文教學的教學目的。比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課文時,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生字生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篇課文是故事題材,對于小學生來說吸引力較強。在上課時,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題目來猜一猜課文寫了什么樣的事情,使學生帶著好奇心進入學習。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可以搜集關于課文的視頻,以動態的形式展示故事內容,這種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小學學生接受。在這篇課文學習完成之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還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故事進行續寫或者改編。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站起來為大家講故事,然后再通過作文的形式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通過這種形式,能夠使學生有想要寫作的欲望,降低寫作的難度,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使作文教學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通過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在目前的寫作中,小學生通常會出現語言上的錯誤,或者無話可寫,這種情況比較普遍,且長期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小學生缺乏寫作素材,在寫作時比較容易出現“詞窮”的現象,不能更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認為課堂中的時間十分有限,沒有必要將過多的時間消耗在閱讀環節。與此同時,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進行課外閱讀會占用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再加上家長的不支持,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難以順利進行下去。此外,雖然有部分語文教師比較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是沒有為學生傳授一定的閱讀方式、閱讀技巧,學生在閱讀時僅僅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還有一些學生抱著娛樂的態度進行閱讀,對閱讀存在敷衍、應付心理,導致課外閱讀難以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夠使學生的素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文字中的情感,從而使學生對于情感的表達更加細膩、真實,掌握語言的正確表達方式,避免寫作中出現一些基礎性的錯誤。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傳授閱讀的技巧,精讀、略讀等,使學生知道應該如何閱讀。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建立專屬自己的閱讀筆記,在閱讀時將優美的句子、或者自己喜歡的文章摘抄下來,在閑暇時間可以進行熟讀,在寫作時可以直接拿來為自己所用,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學習《獵人海力布》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意思的基礎上,掌握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這篇課文屬于神話故事,小學生比較感興趣。在這節課學習結束之后,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類似題材的課外閱讀。例《海底兩萬里》《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等,讓學生在課外進行閱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語文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書籍,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一小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為了使學生對閱讀引起重視,語文教師可以定期讓學生進行作文,將自己的閱讀感悟寫下來。對于寫作優秀、進步較大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對其進行表揚,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將閱讀當成一種習慣,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寫作欲望

通過對語文教材中優秀文章的研究發現,其中的大部分素材都來自于生活。由此可見,想要寫出高質量的作文,需要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的靈感。在作文教學中,雖然比較重視學生想象力的發揮,但是一些學生的作文比較容易胡編亂造,導致作文的質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的想象力缺乏依據,完全脫離了實際生活。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完全接觸社會,生活經驗較少。為了使學生可以寫出高質量的作文,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多了解學生,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圍繞學生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情,或者學生在生活中比較關注的話題展開作文教學。一方面,能夠在學生的作文與實際生活之間建立聯系,拉近作文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消極心理;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展開寫作,能夠使學生有話可寫,避免出現無話可寫的情況。比如,在學習語文《爬山虎的腳》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寫作手法,使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可能沒有見過爬山虎,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比較吃力。語文教師可以讓比較熟悉爬山虎的學生站起來說一下爬山虎的形態和自己對爬山虎的了解。然后,可以出示關于爬山虎的圖片、視頻等,展示爬山虎的細節,讓學生進一步進行學習。在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之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在生活中自己最喜歡哪種植物?這種植物有什么樣的特點?為什么喜歡這種植物?讓學生在課下再次進行觀察,仔細觀察身邊的植物,以“我喜歡的植物”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手法進行寫作。在這種寫作教學模式下,能夠使學生有寫作的思路,以文字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是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四、重視作文批改環節

通過作文批改,能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寫作中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由此可見,批改環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批改環節是容易被忽視的關鍵環節。由于班級中的學生過于多,語文教師需要應對各種教學問題,受到時間、精力的限制,語文教師在進行批改時往往比較隨意。比如,比較常見的為“一般”“良好”“優秀”等類似的評語,比較大眾化。這種批改方式雖然比較簡單,但是效果卻大打折扣,學生無法意識到自己作文習作中的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長此以往,很容易打擊學生作文寫作的自信,甚至有部分學生直接放棄了作文學習,后果十分嚴重。對此,語文教師要摒棄以往單一的批改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批改方式,提高批改環節的科學性、合理性。比較常見的批改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學生之間的互相批改。在批改環節時,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小組,為學生傳授相應的批改方式、批改標準,讓學生以小組為形式進行互相批改。在學生進行批改時,語文教師可以進行來回巡視,為學生提供指導意見,使學生知道應該如何批改。學生在批改的同時,看到其他人寫作中的優勢,從而針對性的提升自己。這種批改方式可以節省語文教師的時間,且批改效果較好。第二,學生自行批改。在學生掌握了批改方式之后,語文教師課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批改,為自己的作文打分。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進而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第三,教師批改。在學生進行批改之后,語文教師可以再次進行總結性的批改,抓住學生寫作中的問題進行重點批改。此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短時間內幾乎無法實現,不僅僅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并且是一個長期性的學習過程。對于作文學習中比較自卑的學生,語文教師要避免急于求成,或者對于學生的要求過于高,可以為學生細化作文寫作的目標,使學生一步一步實現。對于學生在寫作中的進步,語文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使學生相信付出就會得到努力,在不斷的激勵中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綜上所述,在教育不斷改革的新形勢下,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對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尋求多種寫作教學手段,保證每個學生通過寫作教學,都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提升、有所收獲,在激發學生寫作潛力的同時,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貢周瑪 單位:甘肅省碌曲縣郎木寺波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