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探討
時間:2022-07-22 11:18:54
導語:大數據背景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近兩年,隨著國家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諸多風險,其中稅務風險最為突出。因此,利用大數據對信息的科學分析,廣泛應用于稅務風險管理,對優化企業生產規模、提高企業競爭力、降低企業稅收負擔等至關重要。本文闡述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演變,分析電力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及大唐發電企業在大數據背景下的稅務風險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稅務風險管理;電力企業
大數據稅務風險管理體現出“以數治稅”的稅收治理理念,是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稅務風險管理中的深度應用。通過對企業信息的獲取、共享、分析、挖掘,利用稅收大數據智能化開展稅務風險分析識別,合理計算行業平均預警值并對相關企業進行評估,得出風險提醒,清楚分析企業與關聯企業的交易和自身經營中的問題,不斷提高企業對稅法的遵守程度,同時針對稅務管理活動的有效性,稅務機關要嚴格把控稅務風險管理的質量。由此突顯出大數據背景下稅務風險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一)建立大數據稅務風險分析系統。作為企業稅務管理的主要對象,稅務部門對內利用金稅三期智能化管理系統、大數據平臺將企業納稅人的涉稅信息精細分類、合理歸類、集中整合,稅務人員利用專業知識分析企業的經營數據是否有誤;對外,通過大數據平臺可與政府等有關部門進行信息共享和交互使用,使海量數據形成閉合回路而非“數據孤島”。(二)優化風險管理生態鏈。稅務風險管理的過程是復雜的,其流程包括風險識別、任務統籌分析、風險應對等,各個環節相互支撐,缺一不可。其中,大數據風險識別是從單一的典型特征定位到復雜的綜合風險畫像轉換的過程。常用的風險識別模式是稅務人員運用專業知識將風險模型有機結合起來,對可疑點進行分析定位。大數據背景下的風險識別,將深入對收集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加強稅務機關對企業經營方式偏好的分析,試圖發現企業潛在的經營風險點,其主要分析對象為納稅人、稅種、行業、事項、區域等因素,將其運用綜合風險影像明確企業高發的稅務風險點,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三)完善風險管理模式。利用大數據對企業海量信息進行分析、整合,構建出企業自身的風險預警指標,并與自身不同時段和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有利于企業在經營前合理預估風險,在經營中有效控制風險,在經營后準確規避風險,將大數據技術完全融入風險管理的各個環節,保障企業在涉稅風險方面的不良成本降到最低。
二、電力行業稅務風險管理面臨的挑戰
國家稅務總局在2019年成立了稅務風險管理機構,以總局和省局為平臺搭建大數據云平臺,進行稅收大數據的獲取、交換共享和風險分析監控的建設、驗證和推廣應用。2020年3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過去稅收管理是以企業信用為基礎,現在主要以企業的經營和涉稅“風險”為導向機制,加快國家“以數治稅”的目標,來進行企業稅收監督管理。其現實意義為,在稅務工作中,將納稅服務部門和稅務風險管理部門有機結合,并進一步加強稅務風險管理。隨著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和改革,電力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一直在不斷改進,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部分。(一)外部環境因素。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基于政府在市場中的領導地位,對于稅收相關政策進行修正,有利于政府在新形式下的合理稅收。但企業不及時了解稅收新政,會使企業在納稅時出現少繳稅款的情況,并以此加大加收罰款和滯納金的可能性。(二)內部環境因素。大多數企業對于稅務的內部控制不完善,關注度不夠高,這會影響企業的良好經營環境,還可能會降低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及信譽程度。企業的稅務和財務人員是管理和控制企業稅務風險的主體。對于支撐國家相關企業發展的電力行業而言,生產是第一要素,使財務人員過度關注企業經營狀況,忽視了自身專業素養的培訓,導致企業對于政府新提出的納稅政策理解不到位,使企業在納稅數額方面出現少繳、錯繳的情況。
三、大唐發電企業稅務風險分析
(一)大唐發電企業簡介。大唐發電成立于2003年,是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業重新組建的發電企業,承擔著全國多個地區各種企業經營、發展的主要能源力量,并為民生發展做保障。公司主要經營電力及熱力的生產、銷售,及工程設備的監理和檢修。從經營情況和行業規模上來看,大唐發電排名第五,僅次于長江電力、三峽能源等龍頭企業。資產總額從2019年的10億元增加到30億元,大唐發電2020年營業總收入956.1億元,2019年營業總收入954.5億元,同比增長0.17%,同其他企業相比變化較小。在大唐發電的經營范圍中,由于電力的銷售、設備產品的安裝等產生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在發電過程中,需要發電站、供電站、配電所等配置,進而產生房產稅。(二)稅務風險分析1、稅務負擔率的風險識別。通常用稅負率衡量企業一定時期內實際稅收負擔。從國家和政府經營環境來看,合適的稅負能保障經濟穩定運行;從稅收層面來看,實際稅負率過低,會引起稅務機關的懷疑。本文主要通過增值稅稅負率和企業所得稅稅負率進行分析。(1)增值稅稅負率。電力行業平均企業增值稅稅負率在4.9%左右,大唐發電近幾年的增值稅稅負率約為6.27%,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國家提出將電力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6%降到13%,而隨著供電壓力的增加,單位電力價格有所上升,導致銷售額增加,進而影響銷項稅額;第二,國家增值稅法則范圍過大,市場電力設備、零件等物品價格升高,使得進項稅額抵扣的壓力也過大,這些都會影響企業增值稅的涉稅風險。(2)企業所得稅稅負率。電力行業平均企業所得稅稅負率為1.5%左右,大唐發電近幾年所得稅稅負率約為5.31%,高于市場平均水平。近幾年,電力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根據國家對電力企業在新能源發電方面的扶持,企業主管稅務人員要深入學習稅務政策,確保所得稅稅額的準確;其次,近兩年大唐發電成本費用方面雖然有所下降,但數值依然頗高,尤其表現在財務費用上,在2020年占到67.95億元,當年的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金額約為319億元和945億元,企業的財務結構會影響所得稅稅額,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稅負率。2、企業納稅評估分析指標分析。通過大唐發電主要財務指標變動率及其配比率識別稅務風險。(1)營業收入變動率與營業成本變動率。通常,營業收入變動與營業成本變動同步增長。2020年大唐發電營業收入變動率與營業成本變動率分別為0.17%和-1.6%,得配比率為10.63%。從數據看出,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相較于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變化幅度大,主營業務成本的增長速度過快。近兩年,大唐發電第二產業設備的檢修和更換需要供應大量的原材料,并且物價上漲過快,大唐發電在生產經營中可能存在多列原材料成本而引起稅務風險。(2)營業收入變動率與營業利潤變動率。通常,營業收入變動與營業利潤變動同步增長。2020年大唐發電營業收入變動率與營業利潤變動率分別為0.17%和37.53%,得配比率為0.45%,配比率相差越大,存在稅務風險的可能越大。從數據看出,營業收入的變動率遠低于營業利潤的變動率;從資產負債表中看出,企業“其他應付款”年末數額為39.47億元,與2019年51.98億元相比減少很多,但大唐發電仍需要注意,其他應付款數額過大,引起成本費用多,使得增加了隱藏利潤的稅務風險的可能。(3)營業收入變動率與營業費用變動率。通常,營業收入變動與營業費用變動同步增長。2020年大唐發電營業收入變動率與營業費用變動率分別為0.17%和65%,得配比率為0.26%。從數據看出,營業收入變動率與營業費用變動率存在較大差距,根據企業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可知,企業銷售費用近兩年占比很高,從2019年的5,065萬元增加到8,347萬元,逐年增長,反觀近兩年的營業收入增長卻很緩慢,并且企業利息費用和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的搭配不合理,可能存在銷售費用過多帶來的稅務風險。(三)稅務風險問題的根源。對于大唐發電來說,造成稅務風險的根源,首先是國家稅收政策變動引起企業銷售收入和成本的變化,引起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變動,進而影響企業增值稅額的變化,使企業的增值稅稅負率偏低,引起懷疑;其次,由于電力行業的特殊性,對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理解有偏差及企業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引起納稅核算的錯誤;最后,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對財務和資產的結構規劃不合理,使利息費用和財務費用過高,引起納稅數額的減少。
四、大數據背景下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優化
(一)企業對稅務風險管理的優化
1、企業整合內部控制,加強風險防范。在國家對能源企業的改革中,首先,電力企業要意識到稅務風險管理不僅是稅務機關的監督,在業財稅融合的當下,企業從過去依靠會計師個人專業知識和從業經驗進行記賬報稅工作,到依托企業相關部門,例如在結合會計師個人的基礎上,由銷售部門進行銷售業務報送等工作,顯示出稅務風險管理不是會計單方面的事情,而是企業每個員工共同的責任,有利于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降低企業稅務成本;其次,目前企業稅務管理趨向于利用智能化、自動化的會計核算、稅務核算方法,企業的財務、稅務管理更加標準,由此提高了整個企業的工作效率;最后,建立健全稅務風險防范制度,嚴格遵守制度條款做事,在納稅項目、可抵扣稅額、合作方的信用等級、固定資產折舊計量方法等方面做到有理可依。2、企業提高稅務人員專業素養,加強部門之間溝通。通常,企業財務核算、稅務核算出現偏差時,絕大部分是因為稅務人員在稅務知識儲備方面有欠缺,例如對新發布的規定沒有及時了解,對免稅、減稅、抵扣稅額、優惠政策等理解不到位。稅務人員作為企業稅務管理的主體,其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溝通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結果。因此,定期對稅務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和考核,加強涉稅人員的實操能力。
(二)稅務機關對稅務風險管理的優化
1、加強稅務機關對稅務風險識別的敏感度。通常,只有基層稅務機關才對企業稅務進行風險評估,并且有重稽查、輕評估的特點,在此需要對風險評估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部分人員受自身業務水平局限,對納稅人疑點數據不能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另外,從年齡結構看,目前基層稅務機關面臨人員老化問題,要加大對青年稅務人才的引進工作,更好地提高稅務意識。2、加強風險指標設定的準確性。上級推送了風險任務后,根據大數據對企業數據的綜合整理,結合當時經濟環境和相關政策,多次進行風險指標的評估,這對稅務人員有了較高的要求。例如,對內利用企業各種納稅申報表、財務報表、發票的數額、書寫形式、票號等是否準確,來驗證風險點;對外充分利用第三方數據,來加強納稅人數據支撐力度。在對風險測評企業信息不了解的情況下,利用大數據的抓爬技術整合企業相關信息,從宏觀角度分析整個行業不同時期的風險指標,再結合每個企業自身特性得出具體風險指標的設定。3、加強稅務風險監控的時效性。為了加強稅務風險監控的力度,應成立專業的風險監測部門,通過大數據對企業進行不定時的抽查,制定相關風險篩查流程,從稅種、申報和發票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取風險信息后,通過識別和匯總,分析存在疑點的風險指標與企業經營之間的相關性,對重點問題進行實地考察,完善風險預警指標設定值,提高風險應對的有效性。同一納稅戶有多個風險點的,在入戶時要統一下發,做重點標注,并增加入戶次數。4、加強稅務風險成效管理。在設定好風險指標的同時,對于稅務風險質量的檢驗也必不可少。不能簡單地用有涉稅風險預警指標作為衡量標準,而應當以努力提高稅法遵從度、進一步防范和控制稅收流失為目標。同時,考慮涉稅風險疑點是否能夠消除、后續稅務風險管理是否能實現、同一風險點是否連續出現,以此來評估企業稅務風險點??傊?,在當前的市場化經濟中,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的重要性日趨顯現。對電力企業進行有效的稅務風險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是時代的趨勢,有利于對企業自身經營狀況的監測和保護,降低稅務成本,提高經營效益,維持良好的持續經營狀態。稅務風險的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和學習,為了國家能源支柱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需要各方的努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孫烽,鄭凱.發電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以大型企業為例[J].財會學習,2019(20).
[2]高麗英.電力企業稅務風險點與有效控制方式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08).
[3]莊曉雙.“金稅三期”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如何實施稅務風險管理[J].納稅,2021.15(19).
[4]宋曄.電力企業稅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初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6).
[5]張田瑤.A制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云南:云南財經大學,2021.
作者:林佳瑤 單位:黑龍江大學
- 上一篇:產業分工對城市群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
- 下一篇:案例導學教學模式在稅收籌劃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大數據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