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規模養牛場疫病管理研究
時間:2022-07-27 09:16:15
導語:適度規模養牛場疫病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規模養殖場牛發生疫病的原因
1.1專業技術不過關
規?;B殖場往往多關注農場硬件設施的建設,而忽視專業育種者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不能提前預防流行病的發生。
1.2衛生不達標
大型牛舍的衛生管理非常重要。日常如果不定期清理牛糞,很容易滋生細菌,這些細菌是病毒暴發的關鍵誘因。
1.3選址不當和多種動物混養
大多數養殖戶選擇在居住地或附近建立農場,設施容易受到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和空氣污染的影響,誘發流行病。另外,農村畜禽多,多種動物混養的養殖現象普遍,這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增加流行病的發病率。
1.4免疫工作不到位
一般養殖戶認為牛不發病就沒有病,缺乏提前預防意識,對免疫工作認識不足,未及時對牛群進行疫苗接種,一旦發病,就很難控制。
1.5隔離措施不完善
全國大部分養殖場的檢疫設施建設都跟不上,當發現有病牛時,不能及時有效的隔離。在選擇和引進牛種方面,不注重初期隔離觀察,未引進優質品種,這些都為疫病傳播提供了機會。
1.6飼養管理不當
養殖過程中忽視對牛群的觀察,在疾病早期沒有發現任何癥狀。飼料結構單一,營養不均衡,飼料質量差,導致牛長期營養不良和抵抗力下降。飼養環境、通風、飼養密度、光照、溫度、濕度等細節管理不到位,難以為牛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2各類牛疫病的防控管理
2.1病毒類疫病的防控
直接和間接接觸都可能導致病毒傳播。鑒于目前對牛病毒性疾病尚無完全治愈的方法,故以疫苗免疫為主,并加強養殖場消毒管理,控制疫情蔓延。養殖場應建立科學的免疫計劃,嚴格執行和遵守疫苗免疫工作,制定嚴格的消毒計劃,每天進行消毒和通風,以控制疫病蔓延。
2.2細菌類疫病的防控
養殖場需要加強疫情監測,做好細菌分離鑒定,尋找適合的抗生素。除了提供抗生素外,定期接種疫苗也有助于預防細菌感染。
2.3支原體類疫病的防控
支原體會引起牛的呼吸道疾病。支原體易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故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或陽光下可以殺死病原體。做好養殖場的消毒管理,消毒劑能有效殺滅病原菌。此外,必須定期清理牛糞,確保場內空氣流通。對于已有感染,可用鏈霉素治療。
2.4寄生蟲類疫病的防控
雖然肉牛感染寄生蟲病后的死亡率較低,但會使肉牛的生長性能降低,影響肉牛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需要定期驅蟲管理,采用體內外驅蟲方法可以控制寄生蟲病的發生。
3綜合管理措施
3.1做好養牛場地的清潔消毒工作對養殖場
一般先清洗,再定期用生石灰等消毒劑消毒。傳染病暴發后,養殖戶需要進行緊急消毒,噴灑有效消毒劑,對養殖場的垃圾、糞便等進行凈化處理,最后使用消毒劑再次徹底消毒。
3.2定期驅蟲防御
牛寄生蟲病多發于換季時,只要一頭牛出現疾病癥狀,就不可避免地會傳染給另一頭牛。為防止因寄生蟲而致的疾病蔓延,養殖戶應根據養殖場的飼養情況制定驅蟲方案,在春末夏初、深秋初冬時期,放牧季節過后,轉移到室內養殖。丙硫咪唑、硫氯酚、吡喹酮是最常使用的驅蟲藥物。丙硫咪唑對牛新蛔蟲、胃腸道線蟲和肺線蟲有極好的殺滅作用,而吡喹酮主要針對血吸蟲病。
3.3做好日常檢疫工作
日常檢疫作業需要經常觀察牛的狀況并定期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時,要牢記以下幾點:(1)要確保疫苗的安全性,疫苗來源正規,一切都要符合國家動物檢疫部門的要求;(2)疫苗應按國家標準進行接種,按科學劑量注射,劑量不可任意增減;(3)定期檢查,如果發現牛有異常,應及時隔離病牛,及時治療并保留日常記錄;(4)養殖戶必須在12月至次年2月給牛皮下注射第二次炭疽孢子疫苗,一般來說,免疫抗體可以在注射后14d產生。
3.4提升養殖人員的飼養管理能力
養殖戶可以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防病治病,同時定期培訓飼養員,讓他們掌握科學的養牛技術。
3.5科學選址,避免混養
在選擇生產區時,要避開污染區,遠離村莊、工廠、生活區,保證水源安全,保證沒有污染,空氣質量好。同時,避免與其他畜禽混合養殖。如果其他畜禽出現流行病,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
提高防疫工作意識,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定期給牛接種疫苗,尤其是春秋兩季。每天早晚清洗牛舍,確保牛舍干凈并定期消毒,使用的工具必須經過消毒。消毒后,設施內的用具必須用清水沖洗干凈。夏天是細菌滋生的高發期,必須做好驅蟲工作,同時注意防鼠,減少不必要的病毒感染。在隔離后返回牛舍之前,必須對治愈的牛多觀察幾天,然后給牛舍消毒。
3.7疫病防控
3.7.1規范引種工作如果從外地引種,則有必要了解當地的疾病流行病學和牛群的健康狀況。在引入之前,必須將圈舍徹底清洗和消毒,并做好隔離養殖,在檢疫過程中加強免疫和驅蟲管理。此外,在引進過程中必須對運輸車輛進行徹底消毒,并做好防護措施,還必須注意車輛通風、光照和降雨等因素,以防止牛發生應激反應,同時提供足夠的清潔飲用水。3.7.2科學接種疫苗在規?;B殖中,應結合當地牛群的健康狀況,制定詳細且科學的疫苗接種計劃。疫苗接種完成后,應定期監測免疫效果,如果免疫失敗,則應補充免疫。3.7.3隔離觀察病牛如果體檢發現病牛,要及時隔離,重點觀察和治療。如果不能確診疑似感染,應收集疾病數據,送有資質的防疫機構診斷,對其他牛應有至少45d的隔離觀察,然后進行圈舍消毒。對病死牛進行無害化處理時,應在低地干燥處挖3~4m深的坑,將病死牛填入,然后撒上生石灰粉消毒。
作者:張文旺 寧興安 單位:甘肅省皋蘭縣農業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建筑工程測量的應用
- 下一篇:水利防汛信息技術對水利工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