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數學探究性作業分析
時間:2022-07-28 11:29:22
導語:低年級數學探究性作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數學作業成了教師檢測學生知識掌握與否的重要工具。但是“題海戰術”讓學生感到十分枯燥甚至疲憊,重復機械的作業,并不能為所有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益處,一些學生因此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并且產生了厭煩心理。因此,設計出“好吃又好玩”的數學作業需要每一位數學教師關注并且花心思。
“唉,又要寫數學作業了?!毕嘈糯蟛糠謹祵W教師聽到學生的這句抱怨一定會很難過和失望吧。學生為什么不喜歡寫數學作業呢?數學作業真的這么令人討厭嗎?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數學作業都會讓學生產生這樣的想法。低年級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年紀小,活潑好動,自然是更喜歡趣味性強的事物。怎樣才能使數學作業這樣“有營養”的東西變得“好吃又好玩”呢?因此,數學教師要思考和設計出能吸引學生的探究性數學作業,讓他們用自己的文字、圖畫去“發現—思考—表達”一個又一個的數學奧秘。
一、繪玩數學
(一)數學日記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他們有著不同于成人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中跟數學有關的事物。低年級學生缺乏生活經驗,通過這樣的作業,既可以滿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生活走進數學。例如,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中“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整學期的難點。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學生看見人民幣、使用人民幣的機會真是少之又少了。不看、不接觸,學生很難對人民幣有很深的了解。于是,在一年級的寒假里,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走進生活的數學作業:各位小朋友,快要過年了,爸爸媽媽正在忙著準備年貨呢,小朋友也加入進去,跟爸爸媽媽一起準備年貨吧。拿起你手中已經認識的那些人民幣,跟爸爸媽媽走進超市、菜場等,一起去體會“購物”的樂趣吧,并請大家用視頻記錄付錢的過程或通過小日記的形式寫一寫你是如何付錢的。于是筆者收到了學生的購物小日記,其中簡簡單單地記錄了學生付錢和找錢的過程,但是學生卻能在這個簡短的過程中,把對他們來說原本很抽象的“人民幣”概念變得實實在在,并且能把學習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用起來,使學生很有成就感。二年級的學生學習了乘法,于是學生的數學小日記有了新的內容:今天,我和媽媽去義烏小商品城玩,發現了一家賣鴨頭的店鋪在做活動。1個鴨頭3元、1個鴨翅1元,3個鴨頭和10個鴨翅起賣。媽媽問我:“你知道買一份鴨頭和鴨翅需要多少錢嗎?說對了,我就買來獎勵給你?!蔽蚁肓讼?,說:“1個鴨頭3元,3個鴨頭就是3×3=9(元);一個鴨翅1元,10個鴨翅就是10元;合起來一共19元?!庇谑?,我開開心心地帶著鴨頭和鴨翅回家啦。原來,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知識哦。
(二)圖書推薦卡、趣味漫畫、繪本
數學中的一些內容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有些是比較抽象的,也是比較枯燥的。因此,筆者推薦學生讀一些有趣的數學繪本。數學繪本是一種有圖畫、有簡單文字的故事書,低年級學生讀起來輕松,并且能在趣味閱讀中收獲很多數學知識。在一年級學生認識數和數數時,筆者推薦閱讀繪本《卡卡和他的?!?,并且也為部分沒有閱讀條件的學生錄了微視頻,陸陸續續為學生推薦了各類跟教材知識點同步的繪本。學生其實都有“好為人師”的特征,于是筆者在給大家推薦了繪本閱讀的書目后,請有興趣的學生把自己閱讀的繪本內容制作成圖書推薦卡,分享給其他同學。許多學生在閱讀完繪本后,就興致勃勃地制作了起來。(部分學生制作的圖書推薦卡見圖1)低年級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可能不強,但是繪畫卻是他們極喜歡的,他們也很善于用繪畫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閱讀了一些數學繪本后,很多學生也有了靈感,利用自己的畫筆,創作了趣味小故事。雖然有的作品不是學生自己創作的,他們臨摹了別人的作品,但在制作的過程中他們很快樂,并且親手制作的內容也會讓他們印象深刻。這樣既動手又動腦,還是以學生喜歡的繪畫方式呈現的數學作業,學生能不喜歡嗎?繪本可不是只有語文學科有,數學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繪本故事。繪本是一種以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和簡短卻很生動的文字組成的“圖話本”,通過吸引人的圖片和生動易理解的文字來表述一個個小故事。低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圖文并茂的數學繪本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當一個個數學知識在數學繪本故事里出現的時候,學生會發現,其實數學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遙遠和生硬了。因此,教師可以精心挑選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數學繪本來推薦給大家。
(三)制作知識圖表
低年級的數學知識相對簡單,也沒有太多定理概念的知識需要學生用思維導圖來概括總結。但是低年級也有很多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比如“乘法口訣”。乘法口訣對他們來說,就像魔法一樣神奇,背誦口訣就能輕松地完成計算,但是背誦口訣也是一項枯燥的活動。在學生還沒學習乘法口訣、了解口訣的含義之前,教師可以在一年級的暑假里給學生布置自制乘法口訣表的任務。雖然口訣是已有的,不需要重新創作,但是學生在開心地往自己畫好的精美的乘法口訣表里抄寫口訣的時候,也是幫助其記憶的過程。自習時有學生拿出自己制作的乘法口訣表(見圖2),一臉自豪地問:“老師,我能背背乘法口訣嗎?”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時、分、秒”這一單元是本冊中比較難的內容,時間對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于是,筆者在假期里給學生布置了一項需要動手的數學探究性作業——制作一個鐘表。想要制作一個鐘表,必須先了解鐘表,知道鐘表是由時針、分針、秒針組成的,并且它們的長短、粗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制作鐘表前,學生要記住鐘表的特征。本來,時針短而粗、分針次之、秒針長且細這樣的特征對學生來說可能就是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點,但是學生動手做了一次鐘表,這樣的特征對學生來說就容易記憶了。于是,筆者收到了學生制作的各式各樣精美的鐘表(見圖3)。類似的作業還有很多,一年級的學生還可以制作20以內的加法表、減法表;二年級的學生除了可以制作乘法口訣表,還可以制作方向板等。像這樣,把枯燥的書面抄寫作業、習題作業、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點通過動手操作或創作的方式來鞏固和記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慧玩數學
數學對學生來說是一門需要動腦筋的學科,學習數學更是有方法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精于總結。
(一)算理“再”理解
低年級是剛剛接觸計算的階段,也是最需要打好計算基礎的階段。計算其實是抽象的,但是教材中通過情境、圖畫,讓抽象的數字“活”起來,學生更容易理解算理。剛開始學習計算時,如果布置大量計算作業,對學生來說非??菰?,于是筆者“反其道而行”:用圖畫表示一道算式。面對此類題目,學生就需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去完成這項繪畫作業??此平o學生布置了一項繪畫作業,其實是考查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這樣既讓學生喜歡做數學作業,又對學生學習情況有了了解,何樂而不為呢?
(二)我會反思(錯題卡)
小學生普遍存在數學錯題利用率低,且反思意識比較薄弱的問題,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其實,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收集錯題卡是反思意識培養的開始,也可以通過錯題卡的收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不過,錯題卡的制作還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不強求低年級的學生能寫出自己的錯誤原因。利用好錯題卡,能大幅度地降低學生在同一類型題目中多次犯錯的概率。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收集錯題的習慣,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得到發展(見圖4)。新課程標準下學生的數學學習應是自主性更強的,數學作業理應是豐富多彩的、形式多樣的、能輕易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并且能讓學生避免與生活脫節,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樣可以運用于生活。當數學教師同樣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觀察學生的眼睛時,就能想學生所想,設計出讓學生覺得“好吃又好玩”的“有營養的”探究性數學作業,讓學生在快樂學數學、玩轉數學作業的同時,使各項數學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靜.巧設數學作業,放飛學生潛能[J].科學大眾,2008(11).
[2]吳正憲,武維民.在“好吃”中享受“有營養”的兒童數學教育實踐探索[J].中國教師,2017(14).
[3]劉善娜.這樣的數學作業有意思[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作者:徐晨杰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龍都中心小學
- 上一篇:雙減背景體育教育全面育人實施路徑
- 下一篇:自動控制原理課程關鍵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