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區域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分析

時間:2022-08-16 09:24:57

導語:青藏高原區域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藏高原區域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分析

摘要:青藏高原區域地廣人稀,溫差較大,尤其冬天氣溫較低,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處于青藏高原區域的青海省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抽樣調查,分析生活污水排水現狀及其特征,為青藏高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處理技術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西藏高原;青海省;農村生活污水

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大農村污水治理是“十四五”期間重要任務之一,農村生活污水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突出短板,尤其在地廣人稀、居住分散、農牧結合的青藏高原區域。一個地區的污水處理技術需根據地域特點和處理目的來進行相應的選擇,尤其在高寒地區,其治理應根據區域農村生活污水實際特點,因地制宜進行分類處理。本文旨在通過青海省農村生活污水調研,通過對污水排放現狀及水量特征進行分析,以對青藏高原地區農村生活污水取得一定了解。

1研究與調查

1.1調查范圍選擇青海省五個典型區域,即西寧市、海東市、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每個調查區選擇5戶(用1-5號表示),共25戶,作為農戶直排生活污水調查對象,選擇三個典型污水處理設施,即西寧市、海南州、海西州,作為區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調查對象。調查采用入戶調研、現場測量的方式,對污水特點、排放方式、水量等現狀進行調研及采樣分析。

1.2調查方法

本次采集水樣為農戶24h產生的餐廚、洗漱、房屋清潔、洗浴、洗衣等全部一般生活污水的混合樣,由于區域為旱廁,本次調研不包括廁所污水,每次調研采集樣品3天。

2結果與討論

2.1農村生活污水水量排放特征

研究水樣主要包括農戶的洗滌、餐廚、洗漱、洗浴等全部一般生活污水。根據調研,青海省大部分區域采用旱廁,故本次調研對象不包括廁所污水。第一期(a)、第二期(b)人均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特征見圖1。由圖1可知,總體上青海省生活污水排放量較低,遠低于南方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西寧市、海南州兩個點位人均排水量較多,5戶農戶均值大于10L/d,其他三個點位排水量較低,均值小于10L/d;25戶農戶兩期人均生活污水水量分別在2.32~28.12L/d和2.24~20.27L/d之間,第二期(冬)較第一期(秋)人均生活污水日排放量平均減少0.93L,總體上呈減少趨勢,這與郝目遠等對于冬季生活污水排水量有減少趨勢研究結果一致。受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經濟發展程度等條件的影響,農村生活污水水量存在地區差異。由圖1可知,青海省五個選點市州生活污水水量差別較大,同一點位不同期生活污水水量亦存在差別。五個選點市州生活污水產生量大小為:西寧市>海南州>海東市>海西州>海北州,該水量大小可能與當地居民經濟情況相關,經濟條件較好點位相應排水水量較多,反之較少。西寧市、海北州兩個選點區農村居民兩期的污水量波動較小,且有增加趨勢,海西州、海北州和海南州三個選點區農村居民兩期污水量則波動較大,且有減小趨勢,這可能與當地居民生活規律性及經濟狀況有關??梢缘贸觯粎^域農戶不同季節排水量不同,同一季節不同區域農村排水量也不同。

2.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特征

根據調研目前青海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較少,基本采用地埋式生化處理技術,本次選擇了3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點號1-3表示,其COD、BOD5、動植物油類、總磷、氨氮、總氮去除率見表1。由表1可知,一期(秋)生化處理對6種污染物均有去除效果,在1號點位處理效率較高,可能是平均溫度較高,越往西溫度越低,使2、3號點位處理效率較低;二期(冬)生化處理對6種污染物大部分無去除效果。由于污水處理站采用生化工藝,青海的冬季溫度普遍較低,效果較差可能與污水處理站冬季溫度太低運行溫度較低有關。

3結論

(1)青海省選點區域農村生活污水人均水量在2.24~28.12L/d之間,總體上排放量低于南方,排放量較小,水量波動較大。(2)青藏高原區域海拔高,冬季寒冷,且大部分區域為農牧結合地,均為區域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提出了較高要求。綜上,我們應針對相應地域特征及排放特點開展試驗性分析,提出一種能抗寒、高效的適合青藏高原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

參考文獻:

[1]向衡,潘瑞玲,曹萍萍,等.北方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系統設計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8,44(09):43-46.

[2]孫加輝.西北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7,42(05):90-93.

[3]郝目遠,馬寧,劉操,等.北京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適宜模式研究[J].北京水務,2019(01):20-24.

[4]謝博伊.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探討[J].節能,2019,38(02):87-88.

[5]李陽忠.探究上海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形勢及關鍵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18,30(05):106-109.

[6]劉俊新.因地制宜,構建適宜的農村污水治理體系[J].給水排水,2017,53(06):1-3.

作者:高冬香 單位:白銀市水電勘測設計院 青海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