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創新教學方法
時間:2022-08-17 11:48:32
導語: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創新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高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特點分析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以“項目驅動”教學為主導的“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的人物發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分別從教學改革理念的深化、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教學方法的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和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創新等多方面來探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并通過實踐總結出具體的教學改革方法,以期能將研究成果推廣到其他專業課程中。
關鍵詞:人物形象設計;技術與藝術;教學改革;項目驅動;混合式教學模式
近年來,各類人物形象設計工作室在市場上層出不窮,人們對形象設計的需求涉及美容、美發、美體、美甲、養生等各個方面。對行業的高水平要求意味著對行業人才的高標準需求。因此,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應運而生,既滿足了社會的需求,又填補了相關教育的空白,培養大量職業素質較高、專業技能較強的高學歷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我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開設6年來,從一開始借鑒美容美體專業和影視戲劇類攝影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探索出具有高職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特色,落實學?!拔逵⑴e鑄魂育人,歌黨頌國筑夢雙高”實施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與藝術類學科相通但又特色鮮明,它綜合了化妝、發型、服裝的造型、質地、色彩以及風格等因素的綜合表現效果,是實用性與審美性的完美結合。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有很強的時尚性、系統性、應用性、創新性和實踐性。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生活方式、文化市場等因素的不斷變化,要求我們必須加快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探索[1]。因此,在加強高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中,以人物發型設計課程為例,科學地提出了以“項目驅動”教學為主導的“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的人物發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并通過實踐總結出具體的教學改革方法,以期能將研究成果推廣到其他專業課程中。
1人物服飾形象設計專業課程特點分析
人物形象設計是根據人物的基本特征、性格特點、心理需求和所處場合需要,運用專業設計材料和造型工具,對人物整體形象進行設計和改造,讓人物在面妝、發型、服裝款式、風格特色等方面達到完美和諧的整體造型。
1.1實踐性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如人物造型化妝、人物發型設計、形象藝術設計等都是實操性很強的課程,只依靠教師課堂上的理論講解和示例操作是無法實現教學目標的,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反復進行實操練習。學生課后的實操練習可以檢驗課堂練習的成果,同時強化和驗證老師的理論教學成效。針對本專業的社會實踐要求,需要在社會實踐崗位教學中加強實操訓練,讓學生在崗位實習與現場參觀等教學活動中,了解本專業的社會實際需求,加強對本專業的市場需求和技術技能要求方面的訓練,拓寬學生的眼界,提高審美藝術設計能力。這樣從理論到實踐,又從實踐到理論,能使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得到提升[2]。
1.2時尚性
人物形象設計是一門新興時尚產業,在時尚流行趨勢和審美變遷理解方面對從業人員有極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不但應加強學生技術技能的訓練,還要注重對其審美藝術眼光的培養。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制定了詳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加強學生在妝容、發型、服飾搭配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另一方面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時尚流行和審美文化,并將其應用到人物造型設計創作中。用健康的時尚藝術審美去引導技術,培養出擁有精湛技術、高雅藝術、崇高審美、精益求精,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高水平的人物形象設計師[3]。
1.3綜合性
在新型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為培養符合1+X人物化妝造型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人物形象設計師,就不能按照傳統的課程體系將妝容、發型、服飾搭配分開教學,而是需要建立一套能培養出在妝容、發型、服裝,飾品等人物形象整體造型中凸顯成效的課程體系,注重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即需要加強對學生各方面造型能力設計的培養,又要兼顧妝發、服飾等整體造型能力的搭配,避免學生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但設計出的人物整體造型卻不盡如人意。因此,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需要注重綜合性和系統性的課程體系設計,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1.4應用性
人物形象設計是為人服務的,應用性極強。為了設計出令顧客滿意的作品,人物形象設計師需要與顧客實時溝通交流,需要在短時間內,了解顧客的性格、愛好和對造型的接受程度。因此,溝通能力對人物形象設計師來講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融入情景,設置各種性格的顧客,讓學生在實踐訓練中通過溝通了解顧客的需求,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服務意識,調整學生的心態,使之能從容應對在實際工作中可能發生的矛盾沖突,及早地適應工作環境,盡快融入社會崗位工作任務中。這樣,培養更多貼近企業實際需求的技能人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就業,其技能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應用[4]。
2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2.1教學設計沒有體現課程本質
人物服飾形象設計是對技術性和藝術性兩方面要求都很高的課程。在過去的教學中,大都以T臺秀或影樓造型的方式來設計模特的妝容造型,讓學生臨摹照搬照抄,只一味追求在技法上的相似度,沒有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情感,不關注人物服飾形象造型與人物所處的環境、歷史背景的關系。因此,學生所設計的人物造型只停留在表面的漂亮,而且過度追求時尚和流行,沒有體現人物造型的深刻內涵,往往使得人物造型與故事背景不匹配,很難產生好作品。
2.2教學目標不明確
人物服飾形象設計專業課程在教學中主要以實際操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對學生的操作技法強調甚多,很容易忽略人物造型分析的時代背景、性格特點、應用場合等理論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將很大精力投入到追求精湛的技法,用大量的時間刻苦訓練技術,追求人物面妝的精致和完美,從而忽略人物角色的內涵與外在造型的聯系,不能體現人物造型的唯一性和深刻內涵。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產生很多困惑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導致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2.3學生缺乏真正的動手過程
人物整體服飾形象設計時,學生只追求面妝的獨特性,而對服裝、配飾的制作懶于動手,只用現成的拿來主義湊數,有的隨意選擇現成的服飾來搭配,導致作品不倫不類;有的拿著設計圖請人幫忙加工制作,對制作服裝的過程不聞不問。這樣導致學生對服裝款式的裁剪缺乏全面而細致的了解,甚至對服裝款式、服裝布料、材質的特點也沒有很好地掌握,嚴重影響了人物形象的整體設計思路和效果。
3人物服飾形象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教改理念的深化
在人物服飾形象設計專業課程中加強“技術”與“藝術”兩方面內容的培養,首先要使“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的教學改革理念深入人心。讓教師和學生都要明白“技術”指的是學生在進行造型設計時要使用現代先進的高科技方法和高效率手段;“藝術”是指要有前瞻性的審美和高素質的品位,在思維和眼界上要符合現代流行趨勢,能夠引導消費者正確審美和價值觀,“技術”與“藝術”兩者互為依托,缺一不可。如果缺乏優秀的藝術審美,再熟練的技術也只是技工層面;如果缺乏優良的技術技法,再高尚的時尚設計也得到完美的體現。
3.2教學設計的統籌與實施
高職教育需要加強實踐性教學,以適應現代化市場的高標準要求。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堅持按照職業能力分析→教學目標確定→崗位能力與素質分析→能力模塊分解→知識模塊概括→課程內容要素設置→課程整合→課程結構細化→形成符合培養目標的課程設置與教學設計,圍繞三全育人,強調技術應用能力和藝術審美素質培養。在實施過程中基于人物形象設計行業崗位要求來設計教學內容,按照工作邏輯順序,從人物角色設定,分析角色所處環境和時代背景,進行人物形象造型創作,堅持從認識到實踐再到應用,教師采取分組進行教學,設定小組成員的分工,每項工作之間又要有聯系合作,同時強調團隊合作完成工作任務,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意識。
3.3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采用創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課前預習,導入新課、情景導學、任務驅動、完成任務、評價任務、拓展任務7個教學環節及合理的安排,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的教學模式。在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中以人物發型設計課程為例,將項目驅動環節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將教學過程完全融合于真實的工作崗位上,以情景導學、任務驅動、完成任務、兼顧“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形式來組織課程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機械性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實現了課堂即是工作,教、學、做三位一體的現代新型教學模式。使教師的“講”向“導”轉變,使學生的“學”向“做”轉變從,而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與實際應用環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僅創新了教學模式,同時體現了高職專業教育的特色。
3.4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更多地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頭腦風暴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暗示教學法、演示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情景導學、案例啟發、項目驅動、問題探究、活動研討、趣味參與等理實一體化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面對如此多的新型花式教學法,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到專業課程教學中,需要結合專業特色,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設計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才能得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教師需要革陳出新,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把靜態的教學內容通過計算機輔助軟件生動、形象、逼真地演示出來,激發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將信息技術有效地使用在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學習方式得到提升,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師教學方式更多樣化,師生互動方式層出不窮,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利用情景導學創建任務驅動、思維導向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課前、課中、課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學生反復牢固掌握知識點。讓學生從被動的聽轉換為主動的做,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3D虛擬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網絡資源的使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探索、發現獲取知識,做到理論實踐一體化,實現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策略。
4結語
通過以“項目驅動”教學為主導的“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的人物發型設計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實施,技術結合藝術,理論結合實踐,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深度和廣度,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案例啟發式、思維導向式、問題探究式、自主合作式等學習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體現。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動手操作容易吸引學生的參與,既豐富了學生的感知,發展了思維,又是培養學生探索規律的有效途徑[5]。將“項目驅動”教學為主導的“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的教學理念引入到課程改革中并付諸實踐,邏輯化重構教學內容,創新設計混合式教學模式,新型花式教學手段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傊?,課程改革還需要我們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并在后續的教學中將研究成果推廣到其他專業課程中。
參考文獻:
[1]蔣純.《人物形象造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02):148-149.
[2]袁穎.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化妝造型設計的教學新模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3):125-127.
[3]陳良雨,周藝,李曉峰.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特點分析及教改探討[J].藝海期刊,2011(05):154-155.
[4]侯曉明.高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探[J].民族藝術研究期刊,2013,26(02):120-124.
[5]雷振華.職業形象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以高職文秘專業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7(12):151-152+155.
作者:魏曉娟 馬輝 李泊雯 單位: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工程造價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研究
- 下一篇:課程思政融入中職專業課教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