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社會化服務分析
時間:2022-08-18 11:25:16
導語: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社會化服務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獻傳遞服務源于傳統的館際互借服務,是提供者通過互聯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設備,將文獻傳遞給用戶的一種服務,也是網絡信息條件下對傳統館際互借服務的延伸和拓展。普通高校圖書館以文獻傳遞服務地方的基本策略包括:轉變管理觀念,拓展文獻傳遞的資源渠道,建立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特色的文獻信息數據資源庫,多渠道開展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的宣傳推廣。
關鍵詞:文獻傳遞;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社會經濟
高等教育的發展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各省市區新辦或者升格辦學層次的高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發展高等教育是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普通高校應盡之義務。作為高??蒲泻徒虒W工作文獻信息中心的圖書館要與時俱進緊跟學校發展的步伐,改變文獻信息資源“束之高閣”、服務方式“故步自封”的管理和服務模式,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從封閉管理向開放服務轉變,讓“養在深閨”的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地方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現狀
文獻傳遞是將師生所需要的文獻通過特定的方式傳遞給用戶的一種文獻服務。地方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文獻傳遞服務,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學的發展、解決文獻短缺與日益增長的文獻需求之間的矛盾,擴大本館的文獻資源,也有利于優化文獻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共享,使讀者更方便快捷地獲取國內外的文獻信息資源[1]。同時,也為學校的科研服務提供有力支撐。隨著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地方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存在以下問題。
(一)校外學科文獻服務的宣傳推廣工作做得不夠
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的宣傳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還是在校園內通過開辦講座和印發宣傳手冊等方式對新生進行入館介紹。近年來,在圖書館主頁宣傳的基礎上開發了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也主動到各二級學院進行文獻傳遞服務的宣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校外宣傳推廣方面基本上還是空白,導致地方上有文獻信息需要的單位和個人無法及時得知駐地的高校圖書館還提供文獻信息傳遞的服務,未能滿足校外用戶多樣性的信息需求。
(二)文獻傳遞服務的對象和服務范圍界定不夠明確
對校內師生讀者提供文獻傳遞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的基本職責,據了解,校外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雖然校外讀者也可以瀏覽圖書館的相關網頁,但不能像校內讀者一樣享受相關的文獻信息下載和其他服務。圖書館主頁上也未明確列出文獻傳遞的服務對象以及可以提供文獻服務的范圍。因此,校外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認識不夠,導致校外讀者對高校圖書館的理解還停留在借書和還書層面。
(三)文獻信息來源有欠缺,文獻傳遞后的處理方式規劃不夠長遠
地方高校傳遞的文獻信息主要來源集中在文獻信息情報機構或者圖書館,利用國外文獻信息資源傳遞的還是非常有限。以北部灣大學圖書館為例,目前校內讀者申請傳遞的大部分文獻還是圖書館館藏的文獻資源,由于科研課題內容的影響,這其中有不少的資源是相近或相同的。與其他地方普通高校一樣,北部灣大學圖書館的文獻傳遞信息來源主要還是CALIS文獻傳遞服務網所獲取的信息源。
(四)文獻信息服務地方的觀念過于保守
普通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傳遞服務著眼點基本還集中在校內,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地方高校堅持圖書館是“藏書閣”“知識寶庫”的觀念,將文獻資料收納整理保存以及圖書館的借、還作為唯一的職能,主要面向校內師生讀者開放,只為校內教學科研服務,甚至擔心信息資源對校外開放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是對圖書館文獻信息中心的職能理解不夠的具體表現,在某種意義上使文獻信息服務地方的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2015年12月31日,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四條關于普通高校圖書館的任務就包括:“積極參與各種資源共建共享,發揮信息資源優勢和專業服務優勢,為社會服務?!边@實際已經明確了普通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的基本職能[2]。
二、地方文獻信息服務的實際需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地方各行各業對個性化、智能化的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系統、文獻信息資源有迫切需求。因此,滿足各行各業的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和知識儲備的需求,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務效能。
(一)黨政機關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在增加
創新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建設創新型服務型政府、利用多元化信息服務手段與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為機關工作人員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信息服務,成為當前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政府在研究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戰略規劃和管理及相關指導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一套科學、準確、全面、及時的信息系統,從而實現科學決策與科學管理。因此,面對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現象和日常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黨政機關公職人員對信息資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文憑和學位,“真學問”成為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個人綜合能力提升的一個新的努力方向。他們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政策法規、行業動態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最新信息。
(二)醫院等事業單位對數據信息資源的需求加大
我國醫院信息化起步相對較晚,很多地方醫院沒有從宏觀高度統籌規劃和系統設計信息化工作,沒有共享信息平臺,更沒有國家規范與標準。因此,醫院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3]。地方醫院及文化事業單位最突出的問題是申報職稱需要有更強的科研成果支撐,特別是醫院醫生的工作性質決定他們科研時間相對少,只有抽出下班時間做研究。同時,所在單位的信息資源條件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谝陨显?,高校圖書館利用文獻傳遞和資源優勢進行拓展服務應運而生。例如,高校圖書館可根據醫院的需求制定深層次的信息情報跟蹤課題服務,了解醫學界前沿學術成果,提供相關課題研究資料,使研究者從圖書室或資料室僅限實際工作需要中解脫出來。充分發揮高校人才資源優勢,為地方醫院及文化事業單位提供有效的個性化服務。
(三)公司企業對行業相關的信息需要更專業
進入信息時代后,企業如何利用信息資源為企業的高效經營管理服務以及挖掘信息的重要價值,成為當下企業關注的焦點。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于信息篩選、信息研究、信息解讀的需求已呈逐漸上升趨勢。例如,深入挖掘與經濟相關的信息,準確快速提供給公司企業,使企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資源,精準的信息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有市場的占有力。搜集和檢索信息的能力的高低,將成為衡量企業能否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決定性因素。
(四)農業科技信息的服務需求
農業發展進入現代化時代,需要不斷更新現代化技術,為了適應當下的農業生態發展,發揮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職能,多方位提供信息資源,了解全世界前沿性的知識點,個性化提供給農業科技人員,從而滿足科技人員的需求。從發展的視角看農業,我國都不能跟發達地國家相比。因此,我們必須要從科技開發做起,發展農業,將靈活務實多樣化服務如文獻傳遞和文獻復制、網上信息咨詢、文獻外借、文獻資源服務等推送給農業科技人員。
三、北部灣大學圖書館文獻信息傳遞的優勢
(一)紙質圖書館藏豐富
北部灣大學圖書館目前館藏紙質圖書170余萬冊,2011年3月,正式成為CALIS成員,開始了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共建的工作,館藏文獻總量也超過了250萬冊,文獻傳遞工作也在穩步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工作也在有序開展,2019年為校內教師提供課題文獻11372篇,積累了一定的文獻傳遞的工作經驗。
(二)擁有充足的電子信息資源和中外文檢索數據庫
目前,通過電子信息資源獲取文獻資源是最簡便、高效的一種方式。北部灣大學圖書館購買或者自建了大量的電子信息資源和中外文檢索數據庫,現有館藏電子文獻資源80余萬冊,中外文檢索數據庫25個,另外還有試用數據庫48個,基本能涵蓋所在學校的教學專業和科研方向。利用資源共享,能夠滿足地方單位人員對資源信息的需求,體現文獻傳遞服務的價值。
(三)實現了區域高校圖書館之間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
為了彌補文獻信息資源的不足,地方普通高校一般都參與區域高校圖書館聯盟,開通館際互借功能,互相進行文獻傳遞。北部灣大學圖書館于2014年7月獲廣西大學圖書館(該館為教育部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授權,在本館設立廣西大學圖書館科技查新代辦點,為教師及校外企業提供科技查新代理服務,出具查新報告。北部灣大學圖書館和廣西大學等區內主要高校圖書館之間開通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業務,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簡稱CALIS)成員,文獻信息資源來源廣[4]。
(四)擁有專業專職的管理人員,文獻信息管理規范
為了更好地獲取文獻信息,北部灣大學圖書館配備了專業的文獻信息管理人員,專職負責文獻收集整理和文獻傳遞,些舉保證了文獻信息的科學傳遞和使用指導能夠具有更好的成效。
四、普通高校圖書館以文獻傳遞服務地方的基本策略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資源高度共享,信息來源具有多樣性與廣泛性,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在服務模式上下功夫,重在實現從圖書館專用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向大眾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轉變,從而實現圖書資源信息化的高效共享。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應把握信息發展的趨勢,調查了解公司企業對生產、銷售、管理、經營相關的政策和法律行規、行業動態、競爭情報、專利信息等需求,以及行業動態和基本走勢,為企業提供高效而精準的信息服務。
(一)轉變管理觀念,建立健全以文獻信息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
切實轉變“誰投入誰受益”“圖書館只為學校師生服務”的固守觀念,確立普通高校圖書利用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理念。把文獻傳遞的方向從高校師生轉到地方各行各業,樹立文獻信息共用共享的觀念。為了保證文獻傳遞工作的高效規范開展,普通高校圖書館還應該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北部灣大學2016年與教育部規建中心簽訂了“高等學校產教融合創新實驗項目基地院?!眳f議,學校要全力建設成為支撐廣西海洋經濟和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海洋科技研發基地、地方決策咨詢智庫和文化研究中心。北部灣大學圖書館把文獻信息服務的眼光轉向地方經濟發展,與欽州市圖書館開展共建共用文獻信息的合作,邁出了以文獻信息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步,北部灣大學圖書館成為欽州市第二圖書館。
(二)結合地方特色和學校專業發展的方向,進一步豐富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拓展文獻傳遞的資源渠道
建立區域各類圖書館資源共享聯盟是豐富館藏信息資源的基本策略,各普通高校由于辦學特色和專業發展方向不同,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各有側重和特色,建立共借共用聯盟開通館際互借有利于互相補益、互通有無。充分利用CALIS和其他科技文獻共享平臺信息資源也是拓展文獻信息資源的一個重要策略。
(三)建立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特色的文獻信息數據資源庫,保證文獻傳遞資源的地方特色
北部灣大學位于廣西南部的沿海城市,海洋、港口、航運、貿易、東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詞。學校重點專業設置充分結合了地方經濟特色,把涉海類專業作為學校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北部灣大學圖書館緊緊圍繞海洋科學與管理、海洋運輸與工程、石油與化工和經濟管理等學校重點學科專業群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逐漸形成具有地方性、海洋性、綜合性的圖書館館藏特色。
(四)多渠道開展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的宣傳推廣
要使文獻傳遞服務更好地服務地方社會經濟,首先把宣傳的方向從校內轉向校外,通過走訪調研深入到地方各行各業各部門進行文獻資源服務內容的宣傳,通過到地方開展專題講座、派發宣傳資料等形式,以及推廣公眾號等新媒體策略,讓地方服務對象對學校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的內容有充分全面的了解。還可以在需求明確的單位或企業設立文獻信息服務兼職聯絡員,保證實施文獻傳遞時渠道通暢快捷。
五、以文獻傳遞服務地方的幾點建議
以文獻傳遞服務地方的工作應該以學校層面的支持為基礎,普通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本質上還是以服務學校教學科研為根本,保證師生需要是第一要務,在此基礎上才能向校外提供文獻信息服務。一是要明確支撐文獻傳遞的制度,特別是涉及收費的問題。紙質圖書的借閱是免費的,文獻信息的傳遞是要收取合理費用的,在進行服務宣傳推廣時要明確。二是保證必須的硬件支持。地方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管理基本實現了網絡化和智能化,實現校外文獻傳遞時,校外讀者查閱檢索還需要一定的網絡平臺支持??傊咝D書館的信息服務人員要快捷、準確、高效地融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深入探索社會化服務的新模式,從而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提高社會化服務效率,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紅霞.知識管理視域下的圖書館工作初探[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120—122.
[2]張鳳云.高校圖書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角色定位[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5):59—61.
[3]劉敏超.讓數據活起來,讓信息串起來[Z/OL].搜狐網,2016-08-29.
[4]徐速,王金玲,王靜芬.DRAA引進數字資源的長期保存與利用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6):70—77.
作者:張華 零芷婕 單位:北部灣大學
- 上一篇:當代美術館建筑設計研究
- 下一篇:低碳理念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