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戰略分析

時間:2022-08-26 09:05:04

導語: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戰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戰略分析

一、前言

鄉村建設的關鍵在于必須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政策的制定,必須以推動鄉村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充分發揮鄉村區位優勢,在利用現有技術、硬件、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基礎上,為鄉村的發展和振興插上翅膀。同時,為了破解長期發展過程中的城鄉差距問題,特別是城鄉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差距現狀,提高鄉村經濟發展水平,就必須以鄉村特有的發展資源為基礎,大力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的挖掘和建設工作,從而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取得其應有的建設成效。目前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未充分發揮先進科技對于特色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鄉村人才流失等。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需要對特色產業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設計,結合鄉村特色優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探索構建科學、合理的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戰略。

二、鄉村振興的意義所在

(一)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進農村現代化發展

當前鄉村與城鎮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且我國整體城鎮化發展比其他國家也相對落后,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發展差距較大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命題,而鄉村振興戰略就是在這一現實背景下提出并成功落實到實踐中去。借助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鄉村現代化建設,包括大力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經濟、精神文明建設等一系列具體舉措都成為夯實鄉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石,對于縮小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進而形成推動廣大鄉村高質量、現代化發展的合力,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同時,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在良好的外部大環境下,也隱形地推動了農民整體素質的提升,豐富了農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其“漣漪效應”將得到最大化的體現。廣大鄉村地區大有作為。而這一系列現實性的作用,通過內在的傳導機制又作用于我國當前鄉村振興工作,又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鄉村振興與鄉村現代化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二)激發農村發展優勢,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鄉村振興是推進鄉村與時俱進、實現鄉村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不斷提高其生活質量和生活水準的關鍵環節。一方面,鄉村振興在實踐中的推行并非一成不變的定式,其最主要的實踐應用就是要結合不同鄉村的不同特征,以此為出發點,因地制宜地在完善鄉村基礎設施配套以及大力推動其他惠及人民群眾措施配套等相關舉措的基礎上,瞄準鄉村發展的各類優勢,包括區位優勢、特色產業優勢、人力資源優勢以及傳統文化優勢等一系列利于推進鄉村振興的鄉村發展特色優勢;另一方面,鄉村振興以豐富人民群眾生活,提高其生活質量,促進鄉村產業體系完善等為建設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將使得所有的發展成果惠及鄉村的群眾,使得發展的成果,在不斷提升鄉村發展質量的基礎上推動鄉村人民生活水平的現代化發展。

(三)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和產業鏈完善

自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且相關的交通網絡不斷完善,這就為鄉村生產的產品往外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再加之當地政府以及一些社會團體的積極支持,利用直播等形式,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平臺,亦使得鄉村產業得到新的發展,特別是鄉村傳統特色產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成為人民創收的重要途徑。長此以往,鄉村振興戰略的長效化影響將不僅僅體現在鄉村建設方面,還將體現為鄉村其他產業的蓬勃發展,進而促進鄉村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激發鄉村的經濟活力,夯實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產業基礎。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特色產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廣大鄉村地區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完善,改革發展的成果越來越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當前大部分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鄉村建設和振興的支持力度不斷凸顯,對于豐富人民群眾生活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在以往鄉村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鄉村發展的基礎設施,從而實現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與時俱進,防止基礎設施建設與鄉村振興脫節的情況出現,以全新的姿態積極為鄉村產業特別是鄉村特色產業經濟發展、壯大配套相應的基礎設施,探索構建基礎設施配套的長效化機制,進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未充分發揮先進科技對于特色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當前,鄉村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本身在當地享有一定的美譽和知名度,因此當地的群眾知曉其價值且在一些情況下愿意為這些產品買單。但是必須明白,鄉村振興不僅僅是局部的振興,其本身亦具有與時俱進的內涵,要利用先進科技為鄉村特色產業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一方面,科技介入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的程度鄉村振興背景下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戰略探究還比較低。以農產品為例,在社會倡導健康生活的時代背景下,當前一些地方鄉村農產品培育仍然在純粹性地依賴經驗主義,未將先進的科技融入,必須運用計算機記載農產品的生長歷程,以此來最精確地計算其插苗、施肥以及成熟時間,從而實現特色產業的技術化發展;另一方面,特色產業經濟與先進互聯網技術的融合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經濟,未充分將特色產品與網絡直播、物流體系相融合,從而導致其產品出現滯銷的情況,這些都是亟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三)鄉村人才流失問題亟待解決

在當前廣袤的鄉村地區,人才缺乏、人才流失問題依然嚴峻,從鄉村地區走出去的學生很少回到自己的家鄉,從而導致鄉村產業的發展面臨很大的“人才瓶頸”。造成這一現實發展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鄉村地區的待遇條件和發展潛力始終是影響相關人才歸根的重要因素,且城市地區的誘惑和發展前景優于鄉村地區,僅僅依靠鄉土情懷來吸引人才收效甚微,最關鍵的還是要落實人才保障,提高鄉村人才的待遇,借助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完善人才引進、培養和優待等一系列利于吸引人才的相關政策配套;二是作為人才群體,其選擇扎根農村亦面臨家里的阻力,這是一個更為復雜的問題,也是阻礙人才落到鄉村的重要因素,必須從思想觀念上進行改善,將個人價值更好地融入社會價值當中。

四、鄉村振興下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戰略

(一)堅持市場導向,發揮特色產業優勢

特色產業的發展,在繼續發揮其鄉土優勢的基礎之上,必須充分結合市場的需求對其特色產業、特色產品進行設計優化,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以消費端的提質升級作為制定特色產業配套設施、生產策略調整的重要參考,從而使得特色產業經濟的發展始終與市場相協調,使其特色產品始終迎合市場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不斷擴大特色產業之于鄉村振興、鄉村人民群眾生活改善的巨大優勢,激發其發展潛力。對于年輕人來說,喜愛口味獨特的食物,所以他們可以開發當地的特色產品;中老年人重視養生,所以可以針對老年人的需求進行產品的開發的宣傳,例如養生枸杞、黃芪等食藥品,以市場導向不斷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經濟發展壯大。

(二)夯實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影響鄉村特色產業經濟長效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實現鄉村特色產業經濟大發展就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結合具體鄉村地區的區位優勢等一系列特征,有計劃性地開展配套設施建設工作,若當地的民俗風情較具地方特色與文化底蘊,健全與其相配套的交通、配電網、水利等基礎設施能夠促進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繁榮;另一方面,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僅體現在特色產業經濟的發展方面,還可以極大地便利、豐富、改善鄉村人民的生活質量,使得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群眾??傊?,若想積極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經濟的發展以及鄉村生活的改善就必須加強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夯實鄉村振興的外部環境、硬件基礎。

(三)產業融合,延展產業鏈

鄉村的發展,積極探索鄉村地區產業融合,延展其產業鏈是一條重要的道路。產業發展鏈并不是根據生產加工過程延展,反而是在傳統式的生產加工和交易過程上,優化產業布局、優化資源分配,快速發展種植業的同時,還能夠快速發展其他具備較高附加值的產業鏈,例如手工業等。同時,鄉村地區更具備自然區位優勢,完全可以借助當地的自然風景,結合當地鄉村特色文化景觀設計、文化藝術,從歷史文化典故中找到鄉村發展的文化契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而旅游經濟的發展又勢必會促進其他商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的融合發展,進而拓展鄉村振興的產業鏈條,推動廣袤鄉村地區的現代化發展。

(四)積極引進人才,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人才問題始終是推進鄉村振興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一方面,完善人才保障制度建設。人才待遇保障制度始終是吸引人才扎根到鄉村的重要因素,一定要結合新時代人才的心理特點以及其實際需求不斷完善人才引進及保障制度,消除人才投身于鄉村建設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發揮自身優勢,提高本村村民的綜合素質,掌握更加專業的鄉村建設知識。因此在具體的鄉村振興實踐中,必須重視鄉村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積極開展相應的職工技能培訓工作,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使相關人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素質提升,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五、結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積極推進廣袤鄉村地區特色產業經濟的發展,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利民工程。面對實際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困難,必須在充分掌握鄉村振興戰略價值蘊含的基礎上,以特定鄉村的特殊優勢為切入口,不斷夯實鄉村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基礎,加深其與現代技術的融合程度,并輔之以一系列契合當前發展實際的措施,大力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經濟的發展,為鄉村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夯實產業基礎,進而加快鄉村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作者:牟丹 古麗娜爾·吾瑪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