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數字電視信源監控系統分析
時間:2022-09-07 10:34:59
導語:地面數字電視信源監控系統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發射臺地面數字電視轉發業務技術架構中普遍存在的相關問題,重點介紹了信源監控系統改造的實施方案,闡述了故障分析研判和高效處理的具體辦法,通過列舉改進后的實際應用效果,達到不斷深入推進廣電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地面數字電視信源監控系統;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廣電
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已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數字地面電視技術作為廣播電視行業數字化發展的主流技術類型,伴隨時代發展過程已經成為信息傳播領域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按照國家廣電總局第62號令《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的相關要求,發射臺所播節目均應具備至少兩路不同傳輸路由的信號源。信號來源安全可靠,自臺監控應對自臺所有播出節目的信號源和發射信號進行監聽監看,目前部分發射臺還未滿足相關技術要求,本文針對地面數字電視信源監控系統普遍存在的技術應用問題,提出以下改進方案。
1存在的問題
1.1所播節目只具備一路傳輸路由
目前,部分發射臺站所播的地面數字電視節目傳輸路由單一,基本以衛星信號源為主,該信源易受“日凌”現象、暴雪天氣、5G信號等外界因素干擾,作為地面數字電視的單一信號來源,在可靠性方面存在安全風險隱患。
1.2監控系統對信號源監控不夠完善
受監控系統設備局限,部分臺站只對地面數字電視節目的開路空收信號做了監測,缺少節目信源和入機信號等關鍵環節的監測,當開路信號異常時,無法及時準確判斷問題出在哪個節點,加大了排查難度,增加了排查時長。
2解決方案
根據《無線發射轉播臺實施細則》管理要求,針對地面數字電視信源傳輸路由單一和監控系統所暴露出的問題,基于對相關廠家技術設備深入研究,特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2.1系統組網圖
EMR平臺2部(含DVB-S2解調卡1張、DS3適配卡2張、ASI五輸入輸出卡1張),如圖1所示;AVS+編碼器1部,多功能解碼器2部,4路AVS+解碼器1部,ASI切換器1部,碼流分配器1部,交換機1部,如圖1所示。
2.2信號流程
光纖信源適配器將適配后的ASI信號輸出至主路EMR平臺,主路EMR解復用所播節目至ASI切換器,如圖1所示。衛星信號經功分器,將兩路RF射頻信號輸出至備路EMR平臺,備路ENR解復用所播節目至ASI切換器,如圖1所示。ASI切換器將主備節目流做自動/手動切換,如圖1所示,切換后將同樣的節目流分兩路分別回傳給主路EMR和備路EMR,AVS+編碼器經交換機將主備EMR所播節目做轉碼工作,轉碼后,將復用碼流返還給主備EMR。主路EMR將轉碼后的復用節目流輸出至碼流分配器,如圖1所示,碼流分配器輸出兩路ASI信號給主發射機A、B激勵器,兩路ASI信號給備發射機A、B激勵器,一路ASI信號給4路AVS+解碼器。
2.3多畫面監測
多畫面監測將光纖信源監測、衛星信源監測、入機信源監測、開路信號監測集成在一個顯示單元內,可總體監看,也可單獨放大某路信號監看監聽。每個畫面顯示內容包含節目名稱、信號來源和該節目的伴音視頻畫面。并對視音頻黑場、靜幀、靜音、彩場、無伴音等故障實現聲光報警和提示框彈出提示,將報警信息記錄至數據庫,具備節目視音頻全程錄音、錄像和故障觸發錄音、錄像,形成播出質量直觀顯示,播出情況實時記錄,播出故障精準定位的一套完整的動態監測體系。
3故障分析
智能的監控系統不僅要具備自主發現排除故障風險,播出關鍵設備自動倒備的功能,還應具備輔助值班員快速研判定位故障節點的能力,該系統方案對主備路信源、切換器輸出信號、入機信號、開路空收解調信號進行全節點監測報警,利用故障錄像錄音、彈框信息、狀態指示等手段對各節點視音頻故障進行實時監測報警,幫助準確分析研判故障節點。(1)當光纖信號出現故障時,光纖信源監測屏會出現黑屏現象,ASI切換器會有變色指示燈告警提示。此時,ASI切換器會自動切換至衛星信源,保證播出。(2)當衛星信號出現故障時,四畫面衛星信源監測屏會出現黑屏,ASI切換器會有變色指示燈告警提示。(3)當ASI切換器故障時,ASI切換器具有斷電直通功能,也可以利用短線直連的方式,甩開ASI切換器,保證播出。(4)當碼流分配器故障時,四畫面入機信源監測屏和開路信號監測屏會同時出現黑屏,應立刻甩開碼流分配器,直接將發射機入機信號線接在主備路EMR設備的輸出口,保證播出。(5)當主路EMR設備出現故障時,四畫面監測屏會同時出現黑屏現象,ASI切換器會有變色指示燈告警提示。應立即將主路EMR與碼流分配器的連線倒在備路EMR設備上即可,保證播出。(6)當備路EMR設備出現故障時,ASI切換器會有變色指示燈告警提示。
4典型應用
隨著地面數字電視信源監控系統改進方案在我臺完成落地,歷經近一年的穩定運行,為我臺數字電視業務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改造前,大多數值班員對于地數專業技術都非常陌生,且只解調了單一的開路信號,當該音畫出現問題時,對故障點的判斷就尤為困難,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解調設備才能逐級查擺問題,這對于字字千鈞、秒秒政治的黨媒載體的安全播出工作是極大的挑戰。系統完成改造后,我臺對值班員進行了專項的技術培訓,要求值班員對整套地數信源監控系統技術架構有統籌認識,對數字發射信號來源、格式轉碼、鏈路組成等有較深入的學習,達到通過監控平臺準確判斷快速定位故障點,熟練掌握排除故障方法的目的,且該系統的運用提高了我臺的輔助運維管理能力,交出了地面數字電視高質量播出零事故的優異答卷。
結束語
地面數字電視信源監控系統改進方案只是廣電行業不斷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一個典型案例,從全新理念的提出到解決方案的落地,從技術到業務能力全方位的價值釋放,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顛覆性力量,特別是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手段的深入應用,這些新技術的演進創新進一步改變了廣電行業既有的業務,真正為推動“智慧廣電”的落地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等方面引領和驅動著廣電行業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作者:楊帆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廣播電視傳輸發射中心781臺
- 上一篇:教育政策與法規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 下一篇: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移動巡查系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