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現況
時間:2022-09-30 11:49:30
導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現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創業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無論在什么時候,都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在創新創業中干出一番天地,國家也出臺了不同的激勵政策來促進創新創業,創新創業者成功得越多,解決就業人數就越多,承擔的社會責任就越多,帶動各行業發展就越快,人民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通過省內高校調研了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尚未成熟,個別學校只是搭建了框架,都沒有投入良好的運營。通過網絡檢索了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也不是很多,運行情況也都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出現孤島現象
通過調研了解,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出現孤島現象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多數的創新創業平臺更新緩慢,企業參與度不高,天長日久就失去了該有的活力。出現這些現象,也不都是高職院校本身的問題,建立一個平臺容易,維護一個平臺也不難,難在如何讓平臺活起來,讓更多的學生或企業通過平臺實現互利共贏,讓更多的企業愿意參與進來。1.學校運維度不夠。通過調研了解,學校運維度不夠主要表現為平臺運維困難,沒有內容可以維護,學生利用率不高,學校運維動力不足。出現這些原因,關鍵在于平臺沒有解決好學生需求的問題,沒有解決好企業需求的問題,沒有解決好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的問題,這些問題自然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而需要學校專門的機構去開發創新創業教育校企資源,去探索互利共贏。不解決這些,自然運維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最后沒事可做,平臺不了了之。2.企業參與度不夠。通過調研了解,企業參與創新創業平臺的前提是什么,我們不難理解,企業忙于自己的生產,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參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似乎看不到任何與利益相關的信息,還要提供各種信息,完善各種平臺資料,作為企業沒有任何吸引力,自然不愿意參與。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政策的吸引、制度的保障、利益的獲取,解決了互利問題,自然迎刃而解。3.政府參與度不夠。通過調研了解,政府在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運營等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因素,也是創新創業平臺建設能不能實現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各地政府職能部門本身工作繁多,沒有太多精力投入此項工作,只是在宏觀方面出臺一些激勵政策,未能直接參與創新創業教育一線工作。
(二)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出現斷崖現象
通過調研了解,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出現斷崖現象主要表現為軟件平臺更新停滯不前、校企參與積極性不高、硬件平臺設備更新不夠、師資隊伍能力參差不齊、課程建設質量不一,這些都是導致平臺更新不下去、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1.軟件平臺更新停滯不前。軟件平臺更新停滯不前主要是依托平臺開展的校企活動、成果轉化、創新研究、課程建設等內容跟不上,很多平臺信息還停留在平臺建設初期的信息,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沒有新的活動開展,成果也沒有更新。2.校企參與積極性不高。通過調研了解,校企參與積極性關系整個平臺的運行,如何實現校企在平臺上的互動是非常關鍵的。雖然有很多政策支持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活動,但企業并不知道如何才能讓自己享受到該有的待遇,也不清楚到哪里去辦理,怎么辦理,自然就失去了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學校主動并不能改變現狀,只有雙方聯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問題除了政策外,還要考慮平臺模塊設計是否符合校企雙方的需求。3.硬件平臺設備更新不夠。通過調研了解,硬件平臺設備更新不夠已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要創新、要創業單純靠理論、靠想法、靠點子是不現實的,必須提供給學生必要的硬件資源,如設備、工具等。很多高職院校購買的設備都是針對教學的,所以用于學生創新研究、創業嘗試的設備較少,更新也跟不上。4.師資隊伍能力參差不齊。通過調研了解,師資隊伍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多數都停留在理論階段,包括如何做個創業策劃方案、如何做個產品營銷方案、如何辦理企業手續等,這些理論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雖然是不可或缺的,但絕不是全部內容。很多高職院校由輔導員授課,有些高職院校由專業課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上課,還有些學校由思政課教師授課,極少數學校建立有專職的創新創業團隊,師資隊伍在創新創業方面的能力參差不齊,很難保障授課質量。5.課程建設水平質量不一。創新創業課程歸口問題也直接影響課程的建設質量,通過調研了解,很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歸口在學生管理部門或者基礎課程管理部門,也有些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歸口思政課管理部門,也有些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歸口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課程建設均沒有專職教師,多數都以國內知名企業家為例進行課程建設,均沒有相關教師或學生創新創業案例,通過調研分析,課程建設水平一般,整體教育教學效果不理想,創新創業成功案例極少。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思考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最理想的就是政校企高度融合,由政府搭臺,高校和企業唱戲,才能實現最佳效果。在政府的監督指導下,企業需要的實惠才能夠直接快速兌現,企業參與高校活動的熱情才能夠提升,高校與企業的互動才能夠順暢。
(一)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要解決政校企關注的焦點
無論平臺由哪一方搭建,必須多方匯聚資源、整合資源,才能發揮平臺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政府最了解企業,也在幫助解決企業遇到的各種瓶頸問題。作為企業,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也都在破解難題、想辦法。在調研中,企業表示,也想解決產品研發上的問題,也想尋求好的項目賦能增產,關鍵是到哪里去尋求技術突破,找誰去尋求好的項目。在調研過程中,個別高校教師參與企業的活動也并不是很多,也不了解企業技術需求,也不知道怎么參與企業技術活動,所以平臺建設必須解決政校企三方各自關注的問題,以滿足各自的需求。在具體實踐中,企業通過平臺了解學校創新創業師資需求,為學校提供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保障學校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學校通過創新創業軟件平臺,了解企業技術需求,為企業提供科研支持、成果支持,促進企業產品升級。政府通過創新創業軟件平臺,了解企業和學校的需求,協調相關企業加入創新創業平臺,建立校企合作關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開展。
(二)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要維護政校企各自利益
我們在調研中了解,政府對企業的監管與扶持都是非常到位的,政府了解企業需求,可以調動企業參與高?;顒?,并給予激勵政策,政策的快速落地,能夠有效解決企業關注的利益,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政府可以指導高校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創新創業平臺硬件建設,高校創新創業相關設備購買才更有針對性,對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開展才更有效。學校在政府的主導下,運行軟件平臺,匯聚企業資源;企業在政府的主導下,通過軟件平臺參與高校成果轉化,參與高校創新研究,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落地。企業通過創新創業軟件平臺,獲取政府扶持紅利,獲取學校人力資源,保障企業運行生產,促進企業提升參與熱情;政府通過軟件平臺宏觀調控,保障企業人力資源需求,協調解決企業技術瓶頸,協調創新創業硬件設備,助力企業增產增效;同時,扶持高校創新創業產品、項目落地,帶動就業。政校企三方協力,滿足各自利益需求,必然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保障創新創業軟硬件平臺高效運行,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落地。
(三)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要打造專業化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直接影響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開展的效果和質量,也關系創新創業平臺能否高效運行。在師資培養具體實施過程中,多數高職院校表現為創新創業教育不專業,創新創業活動均沒有專業的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對創新創業教育發揮作用。所以在建設創新創業平臺的過程中,必須打造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要有創新創業的典型案例,要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從事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要能提供可以參考的事實依據,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調研過程中,多數高校師資隊伍沒有創新創業背景和經歷,多數高校沒有引進企業導師,造成了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滯后時代的發展,教育教學缺乏說服力和影響力。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可以采取專兼結合、互兼互聘等多樣化手段,吸引企業具有創新創業經歷的員工加入創新創業師資隊伍,讓我們的教師深入企業體會創新創業過程的艱辛,了解創新創業者的成功歷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員通過學習創新創業課程后有參考、可復制、有創新、有創業,達到創新創業目標。
(四)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要打造高質量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影響學生對創新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在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課程資源內容源于現實、近于時代,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現階段學生的特點,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在調研過程中,多數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資源內容建設不切實際,多數資源引用名人創業經歷,與時代發展不契合。每個不同的時期,社會環境和國家政策都不一樣,發展到今天的商界大佬、行業精英很多都是不能復制的,這些資源的大量運用對學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學生需要的是符合時代發展的創新,需要的是小成本、白手起家又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在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很多資源應該貼近學生,讓學生看得見、夠得著、用得上,用身邊人、身邊事去感染他們、帶動他們,這樣的資源才更有說服力,更有吸引力。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具不具備強大的吸引力、能不能發揮強而有力的作用,關鍵在于課程資源建設,資源符合學生創新創業發展需要,平臺才能被高效運用,維護才更容易,效果才會更明顯。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的建議
第一,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整合資源辦大事。建議政府機構牽頭搭建平臺或組織督促學校進行搭建,避免百花齊放地建、一枝獨秀地用,政府機構要統籌當地的教育資源和企業,凝聚力量,使政校企資源得到充分整合調動,確保政校企協同發展。第二,監督有力、執紀問責,協調發展辦成事。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并不難,建議政府部門負責監督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提升雙方合作的積極性。對享受優惠政策加入平臺的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不愿意合作、不配合發展的企業給予紀律約束和問責,確保企業參與活力。第三,保障有力、互利共贏,齊心協力辦好事。政府機構要充分保障校企各方利益,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要讓企業感受到時代發展的紅利,讓學校體會到產教深度融合的美好,讓政府融入政校企協力辦好事的發展格局,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并不難,但是想要平臺持續發揮作用、高效運行還需要政府機構的有力保障。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產教融合才能走得更深、走得更遠;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激發企業的參與熱情,煥發高職院校深入融合產業的勃勃生機;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才能發揮效能、整合資源、行穩致遠,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落地、落實,實現政、校、企、學互利共贏。
作者:董大偉
- 上一篇:工程教育認證背景大學生人格培育探討
- 下一篇:航海院校ECDIS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