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青年編輯的自我修養及覺悟

時間:2022-10-11 08:51:14

導語:新入職青年編輯的自我修養及覺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入職青年編輯的自我修養及覺悟

摘要:為了和更多的青年編輯分享編校工作快速上手的經驗,文章以作者親身經歷為例,分析了一個編輯的“門外漢”如何通過自我修養轉型為一名合格責任編輯,提升編輯自我價值的過程。據此得出青年編輯要先通過提高對自刊的基本認識、提升編輯必備基本功、積極參與行業交流學習和取得出版專業資格證書,實現作為編輯從業人員的初級目標;之后通過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投身社會服務行業,為促進行業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實現中級目標。不斷制定目標并實現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因此,提出青年編輯入職后應不斷提升自我修養,直面編輯工作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挑戰,主動加強學習與實踐,努力做好科學研究,切實履行學術“守門人”的崗位職責,旨在為科研隊伍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青年編輯;主觀能動性;自我價值;中國農業期刊網;挑戰

近年來,越來越多高學歷的青年進入了期刊行業,擴大了編輯從業人員的規模,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初入期刊行業的青年編輯大多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科研經驗,獲取信息、查閱文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均比較強,但是普遍缺乏編輯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1]。和大部分青年編輯一樣,筆者也曾是外行,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的招聘,于是按照要求,經網上申請、筆面試等環節,最終進入了編輯行業。初入編輯行業,筆者對其一無所知。迄今為止,筆者參加編輯工作已有兩年時間,從一個編輯行業的“門外漢”,通過不斷摸索快速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責任編輯。本文通過自身的學習經歷,結合身邊的優秀示例,分享一些能幫助青年編輯快速成長的方法,以期與青年編輯共同進步。

一、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主動接觸新鮮領域

(一)深入了解所在期刊的基本情況

編輯的自身成長與所在的期刊緊密相連,期刊的創新需要編輯的與時俱進,編輯的成長需要期刊提供平臺。因此,新入職編輯需要對所在期刊有一個全面又深入的認識。筆者入職的《中國農業大學學報》于1996年創刊,是綜合性農業期刊,月刊。主要刊登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動物科學與醫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和農業機械工程等學科的學術論文。《中國農業大學學報》作為農業高校學報類的領頭期刊,影響因子以及總被引頻次等指標逐年上升,2019年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農業科學綜合類期刊中學科排名第33位,位于《期刊引用報告》的前25%;2020年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農業科學綜合類期刊中學科排名35位,學科排名基本穩定,但在《期刊引用報告》中僅位于前50%?!吨袊r業大學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曾獲高??萍计诳芯繒C發的“百佳期刊”和“中國農業期刊網”頒發的“領軍期刊”獎,被多個國外重要檢索刊庫(俄羅斯文摘雜志來源期刊、美國化學文摘來源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網站來源期刊、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和國際農業和生物學中心等)收錄,是農業高校學報類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之一。通過對自刊的認知,了解到自刊具有的優勢以及與同類期刊的差距與不足,從而作為規劃自身發展的切入點,為做好編輯工作樹立良好的開端。

(二)掌握編輯必備的基本功

一名合格的編輯需要掌握出版規范知識、語言文字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等[2]。筆者在正式接觸稿件前,重點學習了語言文字知識和出版規范知識,借助陳浩元先生的《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和《出版專業基礎·初級》《出版專業實務·初級》《量和單位》等書籍,快速對編輯工作內容有了初步的認知,也為后續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但是光靠理論學習是不夠的,理論還需實踐證明,因此,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青年編輯參加編輯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于是筆者先通過借閱資深編輯修改過的一校稿件仔細揣摩修改要領,分析資深編輯對稿件整體結構、圖表、字詞句和標點符號等修改的原因,著重記下之前寫作中會疏忽的問題,通過反復訓練才能不斷積累經驗。遇到不清楚的問題,及時向資深編輯請教,邊校對邊學習,是快速提升編輯能力的有效途徑。編輯學習是一項漫長的終生的事業,活到老學到老也同樣適用于編輯職業。因此,青年編輯入職后要不斷提升自我修養,主動加強學習與實踐,力爭做好學術“守門人”。

(三)積極參加編輯行業的交流學習

《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指出,出版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90學時[3]。為響應和落實國家政策,國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學會)等每年都會開展一系列培訓活動,青年編輯要有選擇地參加培訓活動,多學習多交流,讓自己快速積累經驗。如筆者曾參加中國農業期刊網在河南鄭州舉辦的“中國農業期刊學術年會暨繼續教育培訓會”,會議匯集了來自全國農業期刊界的百余名代表。本次會議對中國農業期刊的創新發展路徑展開交流,為做好農業類期刊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通過這次會議,筆者第一次認識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意義,做好本職工作為國內期刊提供高質量文章僅僅是其中的一小步,往更深層次挖掘,是為國家鄉村振興做貢獻,為提升國內期刊的國際傳播力做貢獻。編輯的工作千篇一律,很容易產生消極懈怠心里,舉辦培訓活動不僅提高了編輯業務能力,更樹立了青年編輯正確的價值觀念。只有從編輯工作中找到樂趣、發掘意義,才能不斷實現自我增值,使自己成為專家和行家。

(四)及時參加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國家考試

出版制度明確要求,“凡在出版單位從事出版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必須在到崗兩年內取得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證書”[4]。新入職編輯應根據文件規定,提前了解考試相關資訊,有計劃地學習,盡早準備,持證上崗,做一個真正的編輯從業者。筆者入職至今已有兩年時間,學歷和工作經歷符合報考中級條件,通過提前對考試充分了解以及報名后認真準備,于2021年順利通過了出版專業中級考試,取得了中級出版專業資格證書,正式成為《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的責任編輯,實現了成為一名真正的編輯從業者的職業目標。而作為編輯,取得出版資格證書只是初級目標,接下來要制定更為長遠的中級目標,提升自身眼界并努力為行業發展做貢獻。

二、借出版業改革的春風,積極投身行業社會服務工作

(一)時代呼喚青年編輯投身行業社會服務工作

近幾年,國內各種編輯出版行業協會都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員會,急需青年編輯加入,充分發揮其年輕有活力的優勢,帶動整個出版行業的發展。如中國高??萍计诳芯繒椭袊茖W技術期刊編輯學會都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員會,以搭建青年編輯交流探討的平臺并凝聚優秀的青年人才,共同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做貢獻。2019年8月,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為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意見,發展人才是其中重要的一項[5]。青年編輯現在正處于一個國家高度重視出版行業的時代,在這樣前所未有的利好條件下,廣大的青年編輯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行業的社會服務工作。在服務過程中,發揮雙向導向作用,不僅要吸收他人成功辦刊經驗,傳播自刊的先進成果,更要和其他行業的辦刊人溝通交流,拓寬交際網絡,共同為提升國內期刊的國際傳播力做貢獻。這種信息的傳播與交流,對青年編輯來說無疑是非常寶貴的。

(二)青年編輯要積極促進學術期刊的改革與發展

《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提出,“推進期刊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團化建設”,“鼓勵集群化發展”[5]。我國已有的期刊集群,如中國光學期刊網、中國地學期刊網和中國力學學會期刊網等通過“共享資源、抱團取暖”從而做強做大[6]。借出版業改革的春風,由《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牽頭,聯合《中國農業科學》編輯部、《農業工程學報》編輯部和《中國農學通報》編輯部等國內權威期刊一起,構建了中國農業期刊網。該網站發揚了中國農業期刊編輯行業30多年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已經聚集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一批行業專家和學者,覆蓋全國近500種農林牧漁等學術期刊。中國農業期刊網提供的交流平臺,讓農林牧漁行業的編輯人員匯集在一起,同心同力,共同為建設國內一流期刊出謀劃策。中國農業期刊網建設的重點方向之一是培養高素質的青年編輯隊伍。在中國期刊協會、中國農學會及中國高??萍计诳芯繒闹笇拢袊r業期刊網每年定期組織召開中國農業期刊學術年會等會議,在進行學術交流的同時,還開展了研究基金項目申報、行業評優結果表彰、編校知識競賽及行業編輯培訓等項目,為青年編輯提供了展示平臺。如第三屆中國農業期刊編校知識競賽的舉辦發掘了一批具備較強編校能力的青年編輯;2021年度中國農業期刊網研究基金項目的申報,為很多青年編輯做研究提供了支持。這些活動的舉辦使得很多青年編輯嶄露頭角,個人能力得到展現,同時也讓部分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活動意義重大。青年編輯應珍惜改革帶來的利好政策,積極參與活動,為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想法與能力。通過參加活動,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開闊眼界。

三、直面挑戰,有所作為

(一)青年編輯面臨的挑戰

中文科技期刊面臨國際傳播能力不強、在國際上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較弱的窘境,要建設世界一流的中文科技期刊,我國的期刊工作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國際傳播力,在現階段提高稿件質量十分關鍵。目前高質量研究成果更傾向于在國外期刊上發表,優質稿源流失嚴重,且許多高校機構對中文文章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職稱和獎學金評審時優先考慮科學論文索引文章,而不是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提升國內中文科技期刊質量的重點在于優秀的編輯業務能力和優質稿源。首先要保證優質稿源不外流,目前很多期刊以約稿方式爭取更多優質稿源,通過和權威專家以郵件、電話和上門拜訪等形式溝通交流,為自刊爭取優質資源;爭取到優質稿源后還需要編輯的專業水準為其“錦上添花”;最后要利用現有的多媒體平臺,通過短視頻、公眾號推文或朗讀文章摘要等音頻方式推送優秀論文,讓不同閱讀習慣的讀者能更靈活地獲取文章信息,將單向傳播轉變為雙向互動[7]。編輯的工作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自己工作的意義,主動迎接挑戰,通過加強學習成長為編輯部或行業的領軍人物。

(二)做有所作為的青年編輯

青年編輯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因此青年編輯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除了要練好編輯必備的基本功外,還要不斷開拓思維,學習新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技術。一方面,可以通過瀏覽專業網站、關注微信群和新媒體平臺等方式主動獲取相關信息,如在國家新聞署網站、“農業期刊編輯在線”微信群和公眾號(“期刊強國”“科技與出版”“中國高校期刊研究會”等)等平臺了解業界最新信息和相關會議資訊,時刻走在行業的最前沿;另一方面,還應當努力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提升自我。事實證明,在編輯做研究、寫論文的過程中,個體成長與期刊發展是互相促進和相輔相成的。通過不斷設定目標并實現目標,做有所作為的青年編輯??萍计诳袚龀趾团嘤嗄昕萍既瞬诺呢熑?,編輯人員常被贊譽為“善識千里馬的伯樂”,這反映了社會對編輯人員的期望和要求。中文科技期刊為眾多初入科研領域的研究生和青年學者的研究產出提供了展示平臺,他們處在科研工作的起步階段,可能存在論文寫作不熟練等問題,這就需要編輯在論文編校過程中積極鼓勵、正向引導,發掘科研人員的潛力,培養優秀的科研隊伍[8]。青年編輯要充分發揮主動性,增強責任心,不辜負社會對編輯人員的期望。

四、結語

青年編輯是中文科技期刊未來的希望,正如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青年編輯要不斷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質修養,主動加強學習,始終把促進科技期刊發展和科研隊伍建設放在首位,以提高論文質量為己任,將建設一流學術期刊作為目標,以飽滿的熱情和充實的干勁迎接挑戰,力爭做一名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并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編輯。

作者:董金波 袁文業 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