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探究
時間:2022-12-20 08:51:50
導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對于國有企業發展也形成了巨大影響,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需要不斷深化自身的改革,實現混合所有制發展,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國有企業擁有龐大的國有資產,而且資產結構復雜,改革能夠為其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但同時也會導致國有資產出現流失的情況,這反而會對企業發展產生制約。對此,基于國企混改的背景,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至關重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措施,以期為國有企業深入改革與發展進步提供更多有利條件。
關鍵詞:國企混改;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背景下,國有企業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其注入了諸多活力,實現了企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更好地保障了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并提高了資產收益。但也由于改革影響,導致國有企業改革中面臨著更多的困境,對于國有資產的使用出現了不合理情況,導致資產流失現象嚴重。隨著國企混改的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只有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才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本支持,進一步推動企業的改革升級,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一、國企混改分析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指國有、集體、非公有等資本出現了交叉持股現象,并且相互融合,進而形成一種新的經濟發展體制,這是我國基本經濟發展并形成完善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方式。當前階段,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對象主要是指國有企業,通過在公有制經濟當中引入非公有制經濟,能夠實現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這樣不僅能夠在國有企業中引入非公有資本,從而對國企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為企業經濟注入發展活力,并且有效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這對于提升國企經濟發展水平及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當前面臨激烈市場競爭國有企業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與此同時,通過引入非公有制經濟,也能夠為這部分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機會與空間,以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經濟結構優化的同時,提升我國的綜合經濟發展實力。由此可見,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促進企業長遠發展與快速進步的關鍵?;诋斍凹ち业氖袌龈偁?,國有企業的發展壓力也越來越大,只有促進自身的混改與升級,才能夠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真正地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但是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導致國有企業面臨著諸多的改革變動,再加上國有資產數量龐大且結構復雜,導致改革當中對于這些資產的處理也缺乏合理性,甚至出現了資產被賤賣的情況,導致資產流失嚴重,這不僅會對國企改革產生嚴重制約,也會導致國家利益受到損害,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
二、混改背景下國有資產管理現狀
在國務院所頒布的關于國有企業混改的意見當中,提出了要對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行分類推進,以營造出國有企業混改的良好環境。在此發展背景下,國有企業的資產便屬于了不同所有者,而且在混改過程中,國有企業還引入了非公有制資本,這樣便形成了新的國企發展形勢。因此,對于國有資產的配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國有資產數量龐大,而且結構復雜,再加上混改的深化,導致國有資產的使用出現了效率低下的問題,而且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對于資產的使用缺乏規范化,管理者對于資產使用及管理的決策也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由此導致國有資產出現了嚴重的被侵占問題,無論在體制上還是經營上都出現了嚴重流失,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沉重損失。國有資產的流失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體制性流失,主要是指由于企業內部的治理機構不夠完善,而且改革制度不夠健全,對于混改的實施缺乏有效的制度規范和約束,導致企業當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出現分離的情況,這樣就導致國有資產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也出現了分離,在具體應用國有資產時,難以實現對雙方利益的考慮,進而導致資產的使用效能無法最大化。一些管理者為了短期業績,對于資產的使用決策較為盲目,由此使得資產流失嚴重。再加上其對于資產保護的意識匱乏,導致國有資產出現被隨意處置和浪費的情況,既無法保障資產的現有價值,更不能實現資產的有效增值。要想改善此種現狀,就必須要針對企業內部強化監督與管理,在政策的制定及操作程序的規范方面強化改革。另外一種是經營性流失,主要是指在混改過程中國有資產表現出了不同的流失方式,例如產權轉讓、資產重組或者股權分割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產流失。在改革之前,對于國有資產的價值評估不正確或者不評估便進行入股處理,而在改革之后,由于股權結構出現了變化,導致企業實際的經營控制權出現變化,被掌控到了非公有制股東手里,這部分主體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經營決策和投資對于國有資產的合理使用考慮不周到,甚至出現隨意折現的情況,將國有資產低價轉讓,進而導致資產流失嚴重,而且也不能夠真正地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最終只會對企業發展造成制約。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資產大部分都分布在國有企業當中,可以說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如果出現資產流失,必然會導致國家經濟發展受到損失,也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無論是哪一種資產流失情況,都給國有資產的合理使用及保值增值造成了嚴重制約,在此種背景下,加強對國企混改過程中的國有資產監督與管理,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尤為重要,這不僅是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要求,更是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國民經濟水平提升的關鍵。
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措施
國有資產的合理使用是促進其保值增值的關鍵,更是保障我國經濟長遠發展、長治久安的關鍵,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實現資產的科學規劃與監督管理,提高使用價值。
(一)構建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
在混改背景下,國有企業要想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就必須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形成統一化的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夠保證內部運行的高效性,從而強化對國有資產的監督與管理。首先,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建立完善的公司章程,并基于此作為核心進行治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在章程當中要對公司內部的股東、董事、監事、管理等各個層級所應當承擔的職責與義務進行明確,以便于在內部運營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找到責任部門,進而采取有效的治理對策。其次,建立健全內部治理機構。對于內部治理工作開展,企業應重視對會計核算、成本核算等工作的開展,尤其是針對內部的財務工作,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建立起信息化平臺,并且由專門的網絡中心對這些業務的開展進行統一監督與管理。這樣便能夠收集企業運行當中所有的財務數據,進而實現對這些信息的合理歸納,并且能夠充分明確各項資產的來龍去脈,以實現對國有資產的科學監督管理。最后,針對涉及國有資產的企業產權,應當進行明確標記,而對于不屬于國有資產的部分也應當做好記錄,這樣可以在實現科學管理的基礎上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從而促使其能夠盡心盡責服務于企業發展。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對于國有企業中的國有資產使用與管理,必須要加強約束,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以確保對資產的監督與管理有法可依,并充分發揮出國有資產的應有效能。當前,關于國有資產的應用與處置已經有了相關的法律規定,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規范作用,但是對于尚未作出法律規定的地方,在具體的企業混改當中仍舊會出現監督管理不到位的情況,這樣就會影響到國有資產的科學應用,給國家帶來資產損失。對此,在國有企業運營當中,法務部門應當加強對資產管理的使用記錄情況,對于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法律空白,法務部門應當做好相關統計,尤其是對于存在資產管理爭議的地方要做好記錄,并且向立法部門進行反饋,以促進這些方面的法律規范完善與補充。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才能夠對企業混改過程中的國有資產使用流程進行規范,避免出現違規使用情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資產損失。另外,對于國有資產當中能夠增值的部分,企業應當建立相關的激勵制度,鼓勵員工積極為資產增值進行服務,以提升員工的工作效能,并更好地滿足企業的改革發展要求。而對于違規使用國有資產的情況,則要對相關責任人按照法律法規進行懲處,以確保資產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從而更好地滿足后續企業發展對于資產的合理規劃與使用。
(三)優化國有資產結構
隨著國有企業混改的深入進行,對于國有資產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改革背景下,如果缺乏完善的資產管理結構,就會導致資產的安全性及穩定性受到影響,而且收益也無法提高,進而影響到左右資產的增值保值效果。對此,要想保證國有企業的順利改革升級、深化發展,就必須要對現有的國有資產結構進行優化和完善,以確保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效能支持。首先,針對企業內部的股東持股情況進行優化和完善,對于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發展情況,可以劃分為普通和重大兩類事項,如果是針對普通事項進行表決,所有股東都能夠參與到其中進行持股表決,而對于企業發展中遇到的例如企業合并、重組、分立等情況則需要對股東的表決權進行限制,對于持續比例不符合表決要求的則應當去除其表決權,這樣可以更好地保障企業發展符合大多數股東的要求。另外,對于國有資產的使用及管理中,可以設立特殊股東,并且給予其特殊表決權,確保其能夠針對國有資產的使用及管理作出正確表決,從而提高資產使用的合法性與可靠性。除此之外,在當前混改的背景下,國有企業還要實現股權多元化發展,注重對非公有制的股權占比進行一定提升,這樣可以充分激發這部分經濟的發展活力,在保障混改成功的同時也更好地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加強企業混改監管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的發展必然實現變革,這樣就會融入更多新的發展資本,對企業發展與進步起到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關于國有資產的使用與管理也面臨著更復雜的環境。對此,國有企業必須要注重在內部運營過程中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注重強化對于國有資產的有效監管,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對于監督機構的成員選擇,可以從財務、人力、資產運營等部門抽調專業人員,以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而且這個部門應當保持充分的獨立性,這樣可以更好地保障其后續的監督管理效果。在使用國有資產的過程中,要由監督小組對使用方案、使用主體、使用流程進行合理審批,并且要做好相關的監督與登記工作。如果發現國有資產的使用無法實現效益最大化,則應當及時停止這種使用行為,以免出現更多的資產流失,實現從源頭上對于資產流失的遏制。另外,在對國有資產進行使用的過程中,監督人員應當注重對資產去向的跟蹤,并且對具體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與控制,規范使用流程,從而保障資產使用效果。監督人員還要不定期地開展相關的抽查審計工作,從而對國有資產的用途進行明確,并且統計資產使用為企業發展帶來的效益,以實現對后續資產使用的合理優化調整,保障國有資產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四、結語
隨著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經濟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由于國有資產的特殊性,導致其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資產流失的情況,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對此,必須要針對國有資產的使用加強監督與管理,針對國有資產結構進行優化與完善,通過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并且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以促進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在提升國有資產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我國的國民經濟長遠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代瑩瑩.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國有企業審計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06):169.
[2]陳海波.混合所有制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商論,2021(13):120-122.
[3]侯霽珣.“承包+混改”新模式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途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06):110-111.
[4]李峰.淺析資產重組對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影響[J].財經界,2021(14):33-34.
[5]廖志超,王建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對國有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影響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1):126-135.
[6]溫友艷.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中的法人獨立人格———基于某公司國有資產保值增值[J].區域治理,2019(47):105-107.
[7]梁艷,蒙圻,唐勇.論公立醫院非創收部門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思考———以某大學直屬綜合醫院為例[J].現代醫院,2020(06):863-866.
[8]沙乃強.關于做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J].財會學習,2020(17):276-277.
[9]程瑩.探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如何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J].財經界,2020(16):237-238.
[10]王艷艷,王迪,李文濤.政府審計官員任期會影響國家審計效率嗎?———基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經驗證據[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2):105-117.
作者:邱培煌 單位:廣東省廣晟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業經濟管理中資金運作的作用
- 下一篇:媒體企業資產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