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針灸治療輕度障礙的研究進展
時間:2023-03-06 11:32:40
導語:談針灸治療輕度障礙的研究進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指一種處在正常的老化和輕度癡呆間的過渡狀態,能夠進一步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被認為是AD癡呆的前期。不少研究顯示,針灸對改善MCI患者認知功能,尤其是提高記憶力,有明顯的臨床療效,已經成為治療MCI的重要療法之一。
MCI最早是用于區分正常老化及早期癡呆的,該病臨床表現為輕度的記憶和智能損害,但普通的認知功能和生活能力仍然完好保存,還沒有達到癡呆的診斷標準。賈海玲等[1]分析其發病因素發現年齡、文化程度、飲酒等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影響較大。HongweiNie等[2]利用多個數據庫,對國內外期刊上發表的有關我國MCI流行病學調查的文獻進行識別,結果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MCI的發病率達到12.7%。王艷平等[3]通過一項針對太原市9個社區、557例MCI患者的調查發現,每年大概有6.53%的MCI會轉化為AD,而普通老年人只有1.24%發展成AD。目前AD尚無根治措施,隨著疾病的進展,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而MCI作為大多數AD的前驅階段,如何防治尤為重要。藥物治療MCI暫時沒有特效方案,大體上還是延續癡呆的治療方案,如乙酰膽堿酶抑制劑、NMDA受體阻滯劑、麥角生物堿制劑等。在觀察治療MCI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中,發現這些藥物大多數無明顯效果[4]。諸多研究發現,針灸可通過降低Aβ淀粉酶的含量、控制氧化應激反應、防止Tau蛋白過度磷酸化、調節膽堿能神經遞質等途徑改善MCI患者的認知功能[5-9],能夠減慢甚至阻止MCI向AD的轉變,成為MCI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現將針灸治療MCI的研究總結如下。
1針刺法
針刺法是以毫針作為工具,刺激人體腧穴,以達到疏通經絡、調攝氣血、調整臟腑等功效,從而改善認知功能。
1.1毫針刺法
陳悅琦等[10]選用“通督調神”針刺法,觀察組針刺百會、神庭、印堂、安眠等穴治療;對照組予假針刺;等待組僅予健康指導,不予針刺治療。結果顯示,兩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分均較前有所提高,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表明該法對改善MCI患者認知功能有積極影響且能夠排除針刺的期待效應。蔣垂剛等[11]以“腎經標本配穴”針法選取百會、復溜、腎俞、脾俞等穴對MCI進行治療。經治療各項量表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除此之外,陳健等[12]采用五行針刺療法對MCI進行治療,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6.67%,MMSE、MoCA、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ADL)積分均顯著改善。
1.2電針療法
趙凌[13-14]等使用電針治療MCI,對照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療后結果顯示:電針治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而且在改善認知功能方面效果更好,在隨訪過程中還發現電針組遠期療效更佳。周俊杰等[15]進行的臨床試驗中,對照組予基礎治療配合認知功能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電針百會、神庭治療,治療后,兩組MMSE、MOCA、生活能力評估功能獨立性評測(FIM)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2艾灸法
艾灸法是將熱量配合藥物通過經絡傳導,從而起到溫通經血、扶正補虛的作用,且本法為無創操作,能減少部分患者對針刺的恐懼。陳雪艷等[16]采用艾灸太溪、命門、神闕,對照組口服奧拉西坦膠囊,治療后,兩組MMSE評分明顯提高,且觀察組療效更佳。嚴宏達等[17]使用蘄艾條對MCI患者腎俞、大椎穴施灸,同時配合認知功能訓練,治療結果顯示:此方案可改善認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動物實驗表明:通督調神灸可通過降低MCI大鼠腦內海馬早老素-1(PS-1)mRNA、膜酸性蛋白酶-1(BACE-1)mRNA的表達水平,阻斷海馬β-淀粉樣蛋白(Aβ)的產生,通過降低血清白介素(IL)-6的水平,阻斷Aβ過度表達引發的炎性反應級聯效應,從而達到治療MCI的目的[18]。
3綜合療法
3.1針灸結合法
在治療MCI中,針灸結合多采用溫針灸法。MCI的發病是一個慢性過程,溫針灸可以發揮長久且溫和的調節作用。朱才豐等[19]以“通督調神”針灸法選取百會、風府、大椎對MCI進行治療。治療后MMSE、MoCA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hs-CRP和IL-6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顯著降低。何曉慧等[20]在百會、大椎、至陽、命門穴上施以溫針灸,通過治療,MMSE評分、MoCA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且與對照組(口服鹽酸多奈哌齊)有明顯的差異。方正[21]通過臨床研究發現,溫針灸可通過升高一氧化氮(NO)、血尿酸(UA)水平,降低內皮素-1(ET-1)水平,改善血管內皮的功能,以此改善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
3.2針灸法配合康復訓練
目前MCI更適合且更被推崇的療法是非藥物治療,如適當的身體鍛煉、生活方式與行為的干預、認知訓練等。一項關于認知訓練對老年MCI患者影響的Meta分析顯示,持續的認知功能訓練能明顯提高MCI患者的認知功能[22]。彭志華等[23]采用靳三針結合基礎認知康復訓練法治療MCI,連續治療8周后,兩組MMSE評分和CDR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佟丹等[24]采取刺激強度更大的梅花針叩刺結合康復訓練法,通過治療發現,臨床療效優于常規針刺。嚴宏達等[25]則采取艾灸配合認知訓練的療法,治療組使用蘄艾條灸腎俞、大椎,結合認知訓練,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配合認知訓練。結果顯示:治療組能更明顯改善認知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3.3針藥結合法
3.3.1針刺聯合中藥
向憲文等[26]選用地黃飲子配補腎祛痰開竅針刺法治療MCI,總有效率為92.9%。邢冬雪等[27]應用益智飲結合醒腦調神針法治療48例腦梗死后MCI,該湯劑可益氣養血、安神益智,較單一口服藥物組認知功能改善顯著。吉貞料等[28]觀察益智活血湯配合益腦針刺法對腦卒中后MCI的治療效果,評價指標除認知量表外,亦記錄了不良反應,結果表明:該治療方法不僅能改善認知,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口服鹽酸多奈哌齊組。
3.3.2針刺聯合西藥
趙延紅等多項臨床研究[29-31]均將MCI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口服尼莫地平,觀察組加用針灸治療,治療前后對比,觀察組認知功能恢復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單純口服尼莫地平治療低,這可能與針刺能明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機體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減輕腦組織的損害,對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起良性調節作用有關。梁啟放等[32]觀察針刺結合鹽酸多奈哌齊對181例MCI患者MMSE、MoCA、ADL及臨床癡呆量表(CDR)評分的影響,以及這些MCI患者是否進展為AD。36個月治療結束后,針藥結合組進展為AD較單純口服鹽酸多奈哌齊組顯著降低,且能更好改善認知功能。
4其他療法
商淑慧等[33]認為埋線治療可對穴位產生一種持久的“長效針感效應”,故采用尺膚針顱腦穴埋線法治療80例MCI,治療后發現,該法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調節SOD和MDA含量,減輕腦組織的損害。侯燕等[34]運用穴位貼敷聯合補元聰腦湯治療MCI,石強等[35]采用穴位敷貼聯合西藥的療法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MMSE評分、WMS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
5結論
中醫將MCI歸屬于“癡呆”的范疇,認為該病是由臟腑虛衰、腦失所養或腎精虧損、痰瘀互結所致,病位在腦,涉及心、肝、脾、腎等臟。針灸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簡單易行、不良反應少的方法,治療MCI的療效已被大量研究證實。針灸治療MCI以標本兼顧、扶正祛邪為原則,選穴以頭部穴為主,通常選用督脈穴及特定穴中的交會穴[36],多選用百會、四神聰、神庭、太溪等。雖然大量研究表明針灸治療MCI療效確切,但目前仍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在臨床試驗中,存在評價標準不統一、不規范、不細致的問題,目前常用的MMSE、MOCA等量表容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使結果缺少客觀性,比如在治療后進行上述量表的療效評價時,由于在治療前已經做過一次測評,個別題目患者已經知道答案,所以會導致測試結果出現誤差,因此,在今后的臨床試驗中,建議使用更為先進的方式如電位P300等作為療效評價標準;二、納入試驗的患者多為單中心小樣本,樣本量較少,且治療操作方法未能做到規范統一,導致不同的患者接受的治療存在差異,會影響療效評價的科學性,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擴大樣本量,規范針灸標準化操作手法;三、多數試驗未設置隨訪期或隨訪時間較短,難以評估針灸治療MCI的遠期療效,也無法證實針灸是否能阻止或延緩MCI向AD的演變;四、目前針灸治療MCI的機制尚不明確,觀點眾多,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進行更多機制研究。
參考文獻
[1]賈海玲,許順江,汪嵐,等.石家莊市社區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危險因素及保護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133—1137.
[2]王艷平,翟靜波,朱芳,等.太原市社區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向阿爾茨海默病轉歸三年隨訪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32(2):105—109.
[3]湯雙紅,杜艷軍,肖佳歡,等.針灸上調血清A0內化酶對阿爾茨海默病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β淀粉樣蛋白沉積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8,43(11):692—697.
[4]王俊棟.活絡聰明湯結合針刺百會穴對老年健忘型大鼠血清內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響[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18.
[5]張敏,徐桂華,王維新,等.電針調控p38MAPK通路降低AD大鼠海馬磷酸化tau蛋白表達的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3):261—264.
[6]劉靜,杜艷軍,孫國杰.艾灸預刺激對AD模型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6):1510—1511.
[7]孫赫楠,朱曼迪,張威.針灸百會、涌泉穴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對血漿乙酰膽堿、β-淀粉樣蛋白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8,13(11):2855—2857,2861.
[8]陳悅琦,吳煥淦,尹平,等.“通督調神”組穴針刺治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9,39(11):1141—1145.
[9]蔣垂剛,羅鴻宇,陳招,等.腎經標本配穴為主針灸治療腎虛痰濁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3):229—231.
[10]陳健,何乾超,張青萍,等.五行針刺治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9,34(3):1281—1283.
[11]趙凌,張富文,張虹.等.電針治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2,32(9):779—784.
[12]徐建國,彭從斌.電針治療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3):393—396.
[13]周俊杰,左軍杰,陳彬,等.電針百會、神庭對卒中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J].世界中醫藥,2019,14(2):486—489.
[14]陳雪艷,朱才豐,鐘倩,等.補腎益精灸治療卒中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21,33(1):149—152.
[15][25]嚴宏達,梅全喜,陳普生,等.蘄艾灸大椎、腎俞結合認知訓練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18,29(5):1140—1142.
[16]朱才豐,孫健健,韓為,等.通督調神灸法抗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大鼠海馬β-淀粉樣蛋白過度表達的機制研究[J].針刺研究,2016,41(2):131—137.
[17]朱才豐,蔡圣朝,徐斌,等.通督調神針灸療法治療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觀察[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4(3):55—58.
[18]何曉慧,蘇全德,蘇秀貞,等.溫針灸治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8,37(4):408—411.
作者:梁俊 豐芬 陳瑞雪 陳欣 羅睿 吳節 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上一篇:中學語文“微寫作”實踐
- 下一篇:詩歌本體的節奏詩學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