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局文化體制改革半年總結
時間:2022-09-11 10:57:00
導語:廣電局文化體制改革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上半年,**市文廣新系統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廳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找差距,科學發展創新業”主題活動,文化體制改革有新亮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藝術生產再上臺階,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規范發展,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成績顯著,文化**建設顯示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文化體制改革有新亮點
作為全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2007年3月,我市率先實施文化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的三局合并。**年2月,**市文化行政綜合執法支隊正式組建,執法支隊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全額撥款全民事業單位,核定編制30名,隸屬**市文廣新局領導,副處級建制,內設辦公室、法制監督室、文化市場稽查大隊、文化遺產稽查大隊。文化行政執法支隊的主要職責是受局委托集中行使原由文化、廣電、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行使的行政處罰權,以及與行政處罰權相關的行政強制權和行政檢查權,文化行政執法范圍目前主要是查處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系統和文物、非遺、版權保護領域的違法行為。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年以來,為加快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文化基礎設施配套,我市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注:“文化惠民工程”列入**市政府**年度“經濟、民生、環境”方面重點突破的30項重點工作之一),進一步豐富社會文化生活,使老百姓得到更多文化實惠。重點實施以下項目:
1.市級紀念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書畫院等公共文化設施全部免費開放。
至**年4月,市圖書館、博物館、劉海粟美術館、**畫院、瞿秋白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吳青霞藝術院、洪亮吉紀念館、呂思勉故居已實現免費開放。至此,市級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已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以來,**博物館共接待觀眾59800人(次),**圖書館共新辦借閱證8500余張。
為確保免費開放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免費不減服務,免費不降質量”。一是增設引導標識牌,增加保安、保潔人員,增添觀眾休息座椅等;二是研究制定了應急預案,增設了監控、對講機、語音廣播等設備設施,確保觀眾和公共設施安全;三是結合免費開放制定相應管理制度,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努力為觀眾提供優質報務。
2.努力實現全市38個鄉鎮文化站、60%的村(社區)文化室達標目標。
召開了全市文化惠民工程推進會,由分管副市長代表市政府與各轄市區政府簽訂《**市文化惠民工程責任書》,下達落實轄市區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和責任。目前,全市38個鄉鎮文化站已有28個達標,10個不達標鄉鎮文化站臺中,5個正在建設中,5個正在置換中,年內將全部完成。全市村(社區)文化室達標率已為91%。
在三級文化館站建設過程中,采取整合資源、發揮綜合效益的工作方法。把鄉鎮文化館站建設與老年活動中心、科技服務站、職工之家的建設相結合,把村文化室與農家書屋的建設有機結合,既整合了資源,又充分發揮公益性文化設施的功能,解決了鄉鎮文化設施重復建設的問題。
3.群眾文化豐富多彩,一批群眾文化設施改造后開放使用。
**年以來,市文化館組織實施了“陣地天天演、廣場周周演、基層流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演”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群眾文化活動陣地,整合群眾文化資源,實現各級文化館站聯動,吸引群眾參與,展示城市文化精華和我市“非遺”保護項目,讓更多的人共享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成果,共享和諧,滿足人民群眾文化休閑娛樂需要。
上半年已送戲下鄉80場,其中武進區28場,金壇市18場,溧陽市20場,新北區14場。已送電影下鄉5000場,其中武進區2000場,金壇市600場,溧陽市1800場,新北區600場。
我市作為江蘇省數字電影進社區活動的二個試點城市之一,在市內五區選了10個數字電影廣場放映點,并于6月18日,在薛家鎮中心廣場舉行了數字電影進社區活動的啟動儀式。
對文化宮大成殿、市老干部活動中心進行改造,成為戲曲會館和金秋書場,為我市專業劇團、演員、戲曲藝術家、票友、戲曲愛好者提供了演出、活動、交流、聯誼的平臺。戲曲會館開館以來已經舉辦了近150場的演出,金秋書場已演出180多場次,成為廣大戲迷娛樂的家園。
4.完善各類文化場館功能,實施圖書館、美術館等改擴建項目。
按照建設布局科學合理、功能滿足需求、活動各具特色的覆蓋全市、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求,**年重點抓好五大場館建設項目:一是**文化藝術學校建設項目。完善新校區基礎設施設備,提升教育內涵和軟件建設,成為江蘇省第一所綜合類高等藝術職業學校,學校已于**年4月25日正式升格為“**藝術高等職業學?!薄6菆D書館改擴建項目。實施老城區圖書館的加層改造項目,通過改造完善圖書館配套服務功能,并增設少兒圖書館。三是實驗劇場改建項目。對原戲校小劇場進行改建,既滿足四個專業劇團的排演需求,又面向社會開放,滿足城市西區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需求。四是劉海粟美術館改擴建項目。整體改造劉海粟美術館,重點布展劉海粟精品陳列館。五是名人名居搶救保護項目。完成對瞿秋白、盛宣懷、李伯元、管干貞等名人故居搶救性保護,建成3個專題博物館。
三、藝術生產再上新臺階
在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上,我市著名畫家丁德源創作的山水畫《松間書聲遠》獲得優秀作品獎稱號。在全國首屆冊頁書法展上,我市2件書法作品獲二等獎,1件書法作品獲三等獎。書畫院畫師袁順華作品入選全國首屆線描藝術展。原創舞劇《格桑花與茉莉花》入選“2007-**年度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在第六屆江蘇省戲劇文學獎評選中,我市劇目室張軍同志的小劇場話劇《三十而立》獲得三等獎,張戩煒同志的滑稽戲《五月端陽》獲得提名獎,金壇韓獻忠同志的小品《我的地盤我作主》摘得小品獎。原創劇目《城市榮譽》、《天地良心》在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和省“五個一工程”評選中獲獎。
成功舉辦了“中國錫劇六代同堂賀歲演出”晚會,年屆九十高齡的吳派創始人吳雅童、梅派創始人梅蘭珍、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倪同芳、小王彬彬、周東亮、居亦琴、沈惠蘭參加了演出。**年元旦、春節、元宵節期間,組織籌劃了“文藝百花”——“迎新春賀新年”系列活動,活動共有67支團隊、1500人參與,演出162個劇(節)目,觀眾3萬余人次。經改編的南方話劇《五月端陽》共演出8場,觀看人數達8000人,創戲劇在常演出場次最多,觀看人數最多的記錄。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局于5月24日成功舉辦了“獻我愛心,救我同胞”——**全民捐款賑災大行動晚會,晚會共募得捐款1.75億元。
四、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規范發展
1.強化市場監管工作。至6月23日,市文化行政綜合執法支隊共出動執法人員910人次,檢查場所1952家次,接到舉報43件,處理舉報43件,立案處理63件,督查督辦案件6件,收繳非法音像制品27.8萬張,收繳違法電子游戲機、賭博機(電路板)182臺(塊),聯合取締非法經營場所45家,應交罰款額27.6238萬元。
目前,我市文化市場經營單位約5000家,從業人員10萬余人,年產值約49億元,年稅收9.8億元。其中,音像制品經營單位692家(市區200家),網吧503家(市區228家),歌舞娛樂場所248家(市區117家),游戲室229家(市區78家),美術品經營單位116家(市區100家),演出單位80家(市區42家),電影放映單位24家(市區3家),臺球室282家(市區106家),溜冰場14家(市區7家),游樂場所37家(市區6家),保齡球室6家(市區4家)。
2.加強以法行政工作。按照“支持企業天經地義,服務企業關愛有加”理念,我局努力在法律、政策、人才、信息等方面為文化企業服務,同時規范執法管理,為文化市場繁榮和產業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為影視動畫基地等版權產業重點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根據企業生產實際,提前介入版權保護;指導幫助動漫行業協會、動畫產業基地成立版權保護和版權貿易中心;整合全局力量,開展打擊盜版、維護正版的“陽光行動”,形成全市維護文化市場和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3.大力培育文化產業。**年以來,我局圍繞《**市**-2010年文化發展綱要》,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努力推進八大文化產業項目:一是動漫創意產業項目,二是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項目,三是**文化城二期建設,四是新聞出版產業項目,五是地面數字電視開發項目,六是天寧寶塔宗教旅游項目,七是亞細亞影視城綜合開發項目,八是積極培育音像、娛樂、電影、演藝、美術(藝術)品、出版物、集郵、網絡文化、文物古玩、文化藝術培訓等十類市場。
4.建設特色文化產業基地。已于**年6月18日正式開園的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暨江蘇工藝美術產業園)由市文廣新局、新北區政府、薛家鎮政府和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共同打造,園區以工藝美術產業為特色,集各類文化產業于一體,力爭將園區打造成為工藝美術產業聚集之地、創意研發之地、非遺傳承之地、人才培養之地和文化旅游之地。公務員之家
園區規劃占地898畝,分三期建設。一期占地323畝,目前已建成4萬平方米工美展示營銷大樓和1萬平方米工藝美術大師村。我市具有代表性的工藝美術產品,如亂針繡、象牙淺刻、留青竹刻等12個門類15家企業已欣然進駐。開園儀式當天又有5家企業簽訂了入駐協議,40多家省內外工美企業(工作室)簽訂了入園意向書。
五、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成績顯著
1.加強文物管理工作。**年2月公布全市第四批市級文保單位68處和1處歷史文化街區。**年6月開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野外普查,編發普查簡報10期,印發1100份。開展全市第四批市級文保單位保護范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審核工作。積極進行大運河申遺工作,目前已完成市區運河沿線兩岸文物普查工作。積極準備三大專題博物館、紀念館(太平天國歷史資料陳列館、**木業史陳列館、**古建筑構件陳列館)布展工作,目前已完成文字組稿工作。
2.加快實施文物保護工程。上半年完成了前后北岸東坡書院修繕工程,完成了前后北岸呂宮府修繕工程,完成了張太雷舊居修復工程,省級文保單位護王府大修工程按近尾聲,國保單位瞿秋白紀念館大修工程正在進行中。同時,完成了西瀛里濟美里、鄒浩祠、民元里及門樓、影壁等修復項目。
3.建立**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于新北區薛家鎮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區,是我省第一個集中展示“非遺”項目的專業性展館。展示館陳列了經專家篩定、精選出的3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展板、動畫等形式逐一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的成立,是我市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 上一篇:國際投資所面臨的政治風險論文
- 下一篇:市廣電局團支部工作半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