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國土分局建設上半年總結

時間:2022-04-29 10:14:00

導語:市國土分局建設上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國土分局建設上半年總結

現將*市國土資源局延平分局20*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存在問題和20*年下半年工作計劃總結如下:

一、20*年上半年分局主要工作情況:

(一)、土地資源管理工作

1、耕地保護情況:抓住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機遇,全面查清我區基本農田狀況。一是完成集中連片耕地調查。共劃定300畝以上連片耕地片區92片、面積101632畝,占延平區耕地總面積的37.7%,上述耕地已列入土地整理后備資源。二是加強區、鎮、村三級土地巡查,嚴格執法監察,特別對占用基本農田的違法案件從重從快處理。上半年,共發制止國土資源違法行為通知書47份,責令退還耕地面積54.6畝,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起,拆除違法建筑1宗,責令退還耕地5.55畝,有效保護了耕地。三是加快土地開發整理進度。上半年開工建設項目5個,已完成土方837756方,完成總投資136萬元,占項目進度30%。同時積極申報省級夏道小鳩土地開發項目1個,項目規模250畝,新增耕地200畝,總投資150萬元;申報市級土地整理項目5個,項目總規模3150畝,新增耕地250畝,項目總投資781萬元,已正式批準實施,計劃9月正式開工建設。

2、項目用地工作:(1)農用地轉用征收方面:上半年,共報批3個批次9個項目用地,面積180畝,其中:部隊軍事用地項目2個、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2個、工業及倉儲項目3個、收儲項目1個,第一、二批次6個項目已通過省廳審批,第三批次項目用地已報市局審查。(2)用地預審和規劃修改方面:受理峰福鐵路電氣化改選延平段用地預審1宗。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項目12個,面積2100畝,調整規劃指標1405.5畝。(3)補辦出讓和供地方面:上半年,共補辦出讓項目3個,面積128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讓金1.5萬元。供地3個項目(劃撥1宗、出讓2宗),面積2畝,收取土地出讓金16.68萬元。掛牌出讓經營性用地1宗土地,面積12.2畝,成交價款4100萬元。

3、基礎業務工作:一是做好土地更新調查與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銜接,已完成地類銜接、權屬核查和新增地物補測等三項工作。延平區農村土地更新調查已于4月份通過省廳驗收,5月份我局選派3名業務骨干參加省廳培訓,現正在開展城鎮、村莊地籍調查準備。二是土地級別調查和基準地價修訂工作已通過專家論證和聽證,正報上級審查批復。三是做好土地登記發證工作力度。上半年共發證278宗,面積2068畝,其中國有土地38宗、面積1285畝,集體土地222宗、面積27.2畝,辦理土地抵押20宗,面積755.8畝。

4、依法保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嚴格執行征地“兩公告一登記”制度和征地補償費直接發放制度。上半年直接發放征地補償款8788萬元,其中項目用地116萬元、浦南高速公路及連接線2870萬元、江南新區5802萬元、做到按時足額,沒有截留挪用現象,被征地農民比較滿意。

(二)、礦產資源管理工作:

1、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回頭看”工作。嚴厲打擊超層越界開采、以采代探、無證開采等違法行為,提請區政府關閉存在問題的礦山企業14家。礦產資源整合開始實施,目前已完成儲量評審的礦區有4個(南山江邊礦區、南山折竹礦區、太平儒羅礦區和塔前菖上礦區),其他礦山正在進行儲量核實工作。

2、認真組織開展礦山企業年檢工作。參加年檢礦山企業67家,簽訂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協議書12份(飾面用花崗巖1家、磚瓦用粘土8家、石英石1家、建筑用石料2家),完成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方案編制及評審13家,征收礦山生態恢復治理保證金66萬元,征收采礦權價款16.3萬元、礦產資源補償費36.1萬元。

3、做好新增礦山企業出讓前期工作。完成水泥配料粘土(儲量規模20萬噸)、太平茶洋窯高嶺土等2宗礦業權招拍掛出讓的前期工作,相關資料已報送省廳,計劃在年內推出招拍掛。

4、加快礦產資源規劃修編步伐。委托福建196煤田地質隊開展修編工作,目前修編初稿已完成,進入論證和聽證階段。

(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嚴格落實地災防治措施:認真組織編制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組織實施,督促各鄉(鎮)組織編制《村(居)汛期地質災害防御群眾轉移預案》,調整了防災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建立和完善區、鄉、村群防群策網絡,落實防災負責人304人、監測責任人落310人,進一步健全了險情巡查、災情報告、汛期值班等制度,落實汛期值班制、領導帶班制度。發放“兩卡”3092份,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260余份。積極組織開展汛前地災隱患點的檢查、巡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26處地災點提出具體防治意見。完成安豐大豐社區省級地災點治理,投入資金60萬元,現在上報驗收。

(2)加快災后重建進度。一是做好受災戶安置,提前介入做好規劃選址,動員受災戶盡快搬遷。延平區2006-20*年因災需安置群眾140戶,現已全部遷入新居,搬遷安置率達100%;二是動員拆除舊房。堅持先拆房后補助做法,動員群眾自行拆除舊房,目前140戶舊房已全部拆除,下撥補助資金70萬元,騰出舊宅基地面積約98畝,可進行復墾;三是積極開展舊宅基地復墾。來舟鎮游地村結合新農村建設,復墾舊宅基地面積100畝,積累了一定經驗,受到市里好評。

(四)、土地執法監察工作:在13個鄉(鎮)國土所均建立了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分局機關設立了“局長信訪接待日”工作制度,上半年,累計接待群眾來訪23批30人,辦理信訪件6件,調解糾紛24起,無越級訪和重復訪。辦理各類議案建議18件,辦結率達100%。

(五)、加強基層國土所建設:深入開展“20*年作風建設年”活動,干部作風有明顯好轉,無效能、民評、廉政等方面投訴。投入資金對爐下、峽陽兩個國土所進行修繕,擴大辦公面積,配齊硬件設施,13個鄉(鎮)國土所規范化建設“六個一”的要求年內可全面實現。整合資源,加強窗口力量,派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4人,并為他們安裝了電話、電腦等硬件設施,改善了辦公條件。大橫鎮國土所被區政府評為20*年服務發展最佳股室稱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礦產資源整合工作進展較慢;二盡快啟動收儲中心職能,以利于工業用地招拍掛;三是延平區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流轉方案應盡快批復。

三、20*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1、全面開展城鎮、村莊地籍調查,重點做好地籍測量、權屬調查等工作,確保在明年9月份完成省廳規定的調查任務。

2、全力做好兩項規劃編制工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待規劃指標下達后,立即正式上圖,并及時組織論證報批。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力爭在6月份前評審報批。

3、擬計劃推出南山地塊29畝工業用地、來舟地塊70畝工業用地和大橫工業園區工業用地進行招拍掛。

4、繼續服務好重點工程項目用地報批,力爭報批大橫綠色產業區開發用地2500畝,計劃土修改地利用總體規劃兩個批次,面積約2500畝,力爭完成農村個人用地報批120宗。

5、在完成入戶調查的基礎上,制訂好峽陽鎮德勝街收儲地塊的補償安置和拆遷方案,力爭年內完成收儲。

6、加快礦產資源整合進度。堅持依法依規推動整合,所有納入整合范圍的礦山要先關閉后整合,全面完成礦業權由16家整合為6家,礦業權數減少15%以上。

7、開展地質災害、無證采礦和超層越界排查、取締的安全生產督查專項行動。

8、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巡查制、災情速報制等工作制度,做好汛期重要地災點撤離工作,力爭不死人,少損失。

9、加大城郊違法建房巡查密度,做到違法行為發現率、制止率達到100%。認真組織開展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干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舉辦1-2期大型培訓班。

10、在土地開發整理方面,著重抓好20*年度項目的實施管理。20*年度立項的項目抓緊做好勘查設計,力爭10月份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