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13 08:13:00

導語:林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實施生態修復重建、加快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和推進林業產業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市林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林業廳的支持、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主題,以“鞏固回升、加快發展”為工作基調,按照“推進生態建設、加快產業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維護安全穩定”的總體思路,突出“災后生態修復重建、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林業產業發展、森林資源保護、林業保障能力建設”六大重點,解放思想、迎難而上,著力推進我市林業災后恢復重建和各項林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績,現將我局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一)林業災后生態修復重建

截止2010年六月底,全市完成受損林草植被和大熊貓棲息地恢復15.13萬畝,占市年度目標的13萬畝的116%,占省林業廳年度目標34.72萬畝的43.6%;新建和修復林木種苗基地1135畝;恢復林區水、電、路、通訊線路63.3公里;維修加固新建各類房屋344平方米;購置設備68臺(套)。全市林業災后恢復重建累計完成投資46771.2萬元,占總投資71364萬元的65.5%。據省廳通報,我市林業災后生態修復工作進度名列全省前茅。

市直管的林業三站和市森林公安局辦公用房整合修建“市林業資源保護監測中心”工程破土動工;“市九頂山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完成封山育林12.5萬畝。

(二)林業重點工程

1、天然林保護工程。

進一步落實資金、任務和責任,對全市230萬畝天然林資源實施有效管護。完成2010年我市公益林建議計劃的編報工作,并按市計劃下達任務至各縣(市、區)做好公益林建設前期的選址、種苗等準備工作。完成公益林建設0.08萬畝。

2、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切實做好全市17.75萬畝退耕還林成果鞏固。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完成補植補造5.02萬畝,占計劃的100%,完成國家專項投資251萬元;鞏固成果后續產業項目建設2008年度任務已完成56.9%,其中完成種植業2.01萬畝,養殖業26337平方米,菌類培植586萬袋(棒),豐產措施0.3萬畝,完成國家專項投資557萬元;鞏固成果后續產業項目建設2009年度任務已完成52.7%,其中完成種植業2.22萬畝,養殖業17715平方米,豐產措施0.5萬畝,完成國家專項投資655.2萬元。

完成國家對我市2010年到期退耕地的階段驗收。此次驗收涉及中江、羅江、旌陽三個縣(區),涉及面積29673畝,按照50%的抽樣標準,實際驗收面積15122.4畝。經檢查驗收,我市退耕地保存面積15098.6畝,面積保存率100%,保存合格面積92.04%,保存基本合格面積7.96%,保存合格率和基本合格率之和為100%,圓滿通過國家驗收。

(三)造林綠化工作。

截止目前,完成營造林3.1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18萬畝,占目標任務1.4萬畝的227%;跡地更新0.61萬畝,低效林改造0.6萬畝,占目標任務的3.51萬畝的17%;新育苗完成592畝;中幼林撫育完成7.79萬畝,占目標任務的155.8%。

加速推進城鄉造林綠化,大力推動重點區域造林。至今年6月底,全市完成義務植樹364萬株,占年度目標任務的91%;平原綠化1800畝,占年度目標任務的45%,完成城市森林工程景觀改造160畝,占年度目標260畝的61.5%。

(四)森林資源保護

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和各項防火措施,加強監管。今年,全市發生森林火災6次,火場總面積0.25公頃,森林火災損失率為0.01‰;加強動植物疫源疫病監測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有害生物成災面積為0,成災率為0。嚴格執行森林采伐數量,確保今年森林采伐控制在限制目標以內。

(五)林業產業

截止6月底,新建林業產業基地21495畝,占目標任務的42.99%,其中新增核桃基地16500畝,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基地新增4995畝;實現林業總產值9.42億元,占市目標任務的62.8%,占省廳目標任務的55.4%,其中第一產業5.35億元,第二產業1.54億元,第三產業2.52億元(旅游產值)占目標任務的50.4%,實現林業農民人均收入216元。

(六)林業科技推廣

2010年林業科技推廣工作根據省林業廳“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總體思路,大力推廣林業新技術、新成果。上半年,全市參加林業科技推廣行動的林業科技人員共有4260人次,累計培訓林農81715人次,發送林業科技宣傳資料221000份;積極參與“科技下鄉”活動,發送林業科技宣傳資料24850份,受教群眾4000余人次;在全市建立巨桉、107楊、四季楊、薄殼核桃等各類林業科技推廣示范基地17610畝,輻射面積121700畝,建立各類示范戶2583戶;積極開展林業科技研究,正在進行市重點科技研究項目——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優質速生樹種——竹柳的引種試驗,目前,全市在不同地域建立定點試驗種苗基地4個,共計5畝。

(七)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抓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我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2009年底主體改革基本完成的基礎上,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后續配套改革。組織“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并形成初稿,目前,正在進行審核、修改。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林業災后生態修復重建

1、抓好中央基金生態恢復重建項目的實施。一是抓緊完成項目立項、作業設計、施工設計等前期工作,確保生態修復重建項目開工率達100%。二是合理安排建設時序,統籌調度資金,加快建設進度。三是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加強重建資金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優良和資金安全。

2、抓好歐洲投資銀行“緊急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林業生態恢復項目,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設施和森林保護能力建設。

(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

針對2009年國家集體林權改革驗收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抓好整改工作,加強對已確權集體林面積的再核實;規范林改檔案管理;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續配套改革,積極與農業銀行和商業銀行協調,先后推出了針對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良工商類小企業和一定規模的農戶、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及其他自然人的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業務,為集體林權改革后林業產業發展搭建融資平臺。

(三)加強森林資源管理

1、依法治林,強化林政資源管理

嚴格執行林木限額采伐管理和林地使用定額管理制度,加強林木采伐和征占用林地監管,加大林業執法工作力度。今年四月,全市森林公安、林政,野保等執法部門聯合行動,開展了旨在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春季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到6月底,全市各級林業執法部門共受理各類案件52件,立刑事案2件,偵破1件,1件正在偵查中,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查處林業行政案件50件,其中森林案件44件,森林火災案件6件,林業行政處罰50人,罰款3萬余元,收繳木材56.45立方米,珍稀植物銀杏130株,為國家和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

2、加強森林防火、野生動物保護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落實制度,積極工作,確保我市今年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安全。一是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落實《森林防火條例》和國家、省一系列森林防火工作要求,落實責任、強化監督檢查,狠抓“兩項制度”的落實。二是加強宣傳,在清明、“五.一”等森林高危期,通過電視、手機短信等媒介公益廣告和森林防火氣象信息,提醒市民文明祭祀,文明出行,注意森林防火。三是開展林下可燃物清理和森林消防隊伍培訓,推行聯防群治。

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一是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協助省林業廳在舉辦四川省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技術培訓班,舉辦全市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直報系統培訓,加快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外的恢復重建工作,開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專項檢查,規范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的審核、審批工作,有效實施野生動物保護。二是加強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今年我市發生林業有害生物共計23.1萬畝,實施飛防作業和人工防治作業,推行生防、仿生防、燈誘等無公害防治措施,完成防治作業20.7萬畝,防治效果良好。

(四)積極推進農民新村綠化工作

制定并下發《市林業局關于加快推進農民新村綠化工作的意見》(德市林〔2010〕36號),在全市全面啟動農民新村綠化工作。自農民新村綠化活動開展以來,綿竹、廣漢、羅江等縣(市)紛紛開展了“森林綿竹”、“我為廣漢捐棵樹”、“認植認養”等活動,實施園區綠化和道路綠化工作,大力開展城鄉綠化工作。今年,全市各縣(市、區)都將重點抓好30個以上的居民點綠化工作。

(五)加強機關隊伍建設,提高為民服務能力

1、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黨建工作

2010年以來,我局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創“四好”和“創先爭優”活動。成立“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創先爭優”活動的領導,制定《中共市林業局委員會關于<在基礎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方案》,建立健全活動機制,深入開展動員活動,大張旗鼓的開展以創建“五好四強”先進基層黨組織和爭當“五帶四爭”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創先爭優”活動。

2、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

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工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三項制度,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積極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今年來,市林業局共有75篇(條)政務信息被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廳、市委、市政府網站采用。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我局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行歸口管理,統一由行政審批服務科對外實行行政審批并辦理業務,截止2010年6月底,我局共辦理行政審批443件,其中木材運輸證205件,植物檢疫證213件,木材經營許可證4件,陸生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20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各項要求,加強“兩大工程”執法監察,加強災后重建和擴大內需項目資金監管,推動政風、行風進一步好轉。

3、繼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和為民服務水平,切實為民服務。

一是繼續加強干部隊伍教育培訓力度,根據上級業務部門安排和工作需要,有計劃安排相關部門參加業務培訓,上半年,全局參訓人員20余人次,累計130個工作日。通過培訓,提升了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為更好為民服務奠定了基礎。二是完成森林公安隊伍轉制定級工作,推進森林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完成森林公安隊伍轉制為政法隊伍工作,公開招錄4名森林公安民警。三是積極開展“大走訪”和“和諧警民關系”、“親民愛民”活動。全市森林公安民警深入林區、林業企事業單位開展走訪、回訪、巡邏等愛民實踐活動,樹立了森林公安及民警形象,改善了警民關系。四是認真抓好“領導掛點、部門包村、黨員幫戶”和扶貧新村聯系工作,擬定幫扶方案,落實幫扶措施,為聯系村出謀劃策,促進“聯系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六)綜治、維穩工作

維護林區社會穩定,全面開展不穩定因素和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深入林區、林業企事業單位,認真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情況,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糾紛調處、法律法規宣傳等工作,做到及時掌控動態,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單位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今年5月,市林業局森林公安局會同群工部、國資委,成功調處了市伐木廠退休和下崗職工買房、租廉租房一事有效地維護了林區社會穩定。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有關維穩工作部署。

(七)城鄉環境整治工作

按照《市林業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市林業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機關”活動實施方案》和《市林業局關于加快推進農民新村綠化工作的意見》,做好機關和責任區環境整治工作,督促各縣(市、區)林業(林業與園林管理)局將城鄉綠化工作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相結合,大力推進城鄉綠化工作,美化城鄉環境。

三、存在的問題

(一)林業災后恢復重建的難度大,尤其是龍門山脈區域難度大

一是植被恢復難度大,地震造成林區大面積巖石裸露,土層瘠薄,一些地方形成較大坡度陡坡,難以在短時期內恢復植被;二是“5.12”后地質松軟不穩定,地勢陡峭,大量崩巖、土石堆積在溪溝、河流,造成通行難、施工難和保成活難;三是基礎設施恢復難度大,林區社會經濟狀況相對落后,需恢復的基礎設施較多,國家重建基金的投入較少,同時由于林業的公益性和周期長的特點,使得社會投入林業恢復重建的資金也較少。

(二)災后重建任務重,項目實施進度相對緩慢

一是災后重建任務重,涉及林草植被恢復、大熊貓棲息地恢復、房屋新建、維修加固、林區水、電、線、路等,種類多,頭緒雜。二是災后重建項目的報建流程,尤其是基建項目的審批報建流程紛繁復雜,沒有相關的專業人才,一切都在摸索中進行,因此進度相對緩慢。

四、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一)全力抓好林業生態災后恢復重建。

加快林業災后恢復重建步伐,采取人工造林與封育相結合的辦法,加快植被恢復,確保2010年林業災后生態修復目標的完成;抓好市直管項目工作,力爭在國慶節前完成“市林業資源保護監測中心”主體工程。加強工程質量和重建資金監管,確保工程建設優質高效。全力實現“國慶節”前災后重建任務完成80%以上,年底之前完成85%以上的目標。

(二)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

圍繞“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活動,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為核心,切實搞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建設。全面落實責任制,不斷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益。認真落實直補到戶政策。按照國家下達我市2010年退耕還林新增造林任務,及時編制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實。抓好退耕還林到期階段性驗收工作,鞏固17.75萬畝退耕還林成果。公務員之家:

抓好中央擴大內需天保工程投資的組織實施,積極爭取中央、省新一輪天保工程更大的投入支持。管護森林資源230萬畝,建設“民生工程”公益林1萬畝,積極做好工程實施到期后的驗收準備和政策接續工作,在工程建設管理、森林資源管護、工程運行機制、促進林區經濟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三)抓好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進一步強化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全面落實各項防火措施,加強值班調度,切實做好火源管控,狠抓預案落實,確??焖儆行幹没鹎?。加強地震災區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重點抓好蜀柏毒蛾和楊樹蛀干害蟲的防控,嚴防松材線蟲病、棗瘋病等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和擴散蔓延。

(四)抓好林權配套改革

積極推進集體林權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林木采伐管理、林地林木流轉、林權抵押貸款、生態效益補償、政策性森林保險等配套改革制度,探索建立市級林權交易流轉平臺,完善流轉操作細則。抓好綿竹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大力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抓好林改檔案工作,促進全市林業良性發展。

(五)農村居民點綠化工作

進一步加強領導,將農村居民點綠化工作與統籌城鄉發展、災后生態恢復重建、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新農村綠化示范片建設和集體林權改革相結合,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農民新村綠化工作,確保農民新村綠化工作順利推進,形成災后綠化新的亮點。

(六)抓好創先爭優和聯鎮幫村等工作,按時完成“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部署,抓好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與推進災后重建相結合,與爭創“李冰杯”活動相結合,力爭取得較好成績。

著力抓好聯鎮幫村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符合鎮村實際的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組織專業人員,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和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