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農村經濟服務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05 04:06:00
導語:農業局農村經濟服務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半年,**縣農業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按照年初制訂的任務目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有利時機,強化措施,完善服務,開拓創新,推動了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任務目標。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夏糧取得豐產豐收,夏播工作進展順利
今年我縣小麥種植面積65萬畝,與去年持平。全縣預計小麥平均單產435公斤/畝,小麥總產28.275萬噸,與去年持平。夏播進展順利,預計全縣玉米播種面積近47.5萬畝、水稻7萬畝、花生5.5萬畝、大豆5.0萬畝左右,夏播作物面積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從當前夏播作物情況看,由于下雨及時墑情好、機械化程度高等因素影響,夏播作物播種質量明顯好于往年。
(二)特色品牌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我縣又新建二個特色品牌基地,分別是太平西瓜基地、回河番茄基地。品牌基地總數達5個,基地總規劃面積98820畝,其中核心區面積3820畝,示范區面積12000畝,帶動區面積83000畝。經過兩年的建設,有4個基地成為觀光采摘園,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采摘觀光,并獲得4個山東著名商標稱號,3個優秀品牌包裝。同時基地經濟效益顯著:核心區每畝提高效益25%以上,畝增收1500元;標準化生產區每畝提高效益15%以上,畝增收800元;帶動區每畝可提高效益10%以上,畝增收500元。此外品牌基地高新技術的普及率達到85-90%,帶動了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社會效益顯著。由于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并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生態效益明顯。
(三)政府對“三農”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據統計,今年全縣發放直接補貼的小麥種植面積為81.84萬畝,比去年增加1.56萬畝,發放補貼資金1145.8余萬元,發放農資綜合補貼5726.3萬元,11萬戶種糧農民從中受益。今年對種糧農民的每畝補貼標準達到83.97元,較2008年畝增加4.77元,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同時,今年國家優質專用玉米、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在我縣首次實現面積全覆蓋,玉米良種補貼面積47.5萬畝,實行按每畝10元的標準,把補貼款直接發到農戶一卡通上的補貼方式,現在已進入面積核實階段。小麥良種補貼面積81.84萬畝,依舊實行按每畝10元的標準補貼良種的方式,補貼品種為濟麥22、良星99、濰麥8、汶農6號四個品種,目前該項目已通過省政府采購辦完成招標、與合同簽署,正在抓緊儲備良種中。水稻良種補貼5.7萬畝,按每畝15元的標準,把補貼款直接發到農戶一卡通上,現在已進入面積核實階段。在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推動下,我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農業產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我們把發展龍頭企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突破口,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重點培育和扶持發展有競爭優勢和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使他們進一步做大做強,努力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助推器。上半年,新組織申報并獲得市級農業龍頭5家、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10家。截至目前,全縣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總數達到3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1家;市級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總數34家;農業產業化組織連結農戶達到2.91萬家,戶均增收1000余元,同時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直接吸納農業勞動力1.25萬人。
(五)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深入開展
根據農業部農辦財〔2009〕32號文件和山東省農業廳《關于下達2009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計劃的緊急通知》要求,結合我縣三年來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情況,制定了《**縣2009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為實施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農業局抽調技術人員24名,組成了8個采樣小組。按照農業部統一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和要求,大田作物每100—200畝耕地、蔬菜30—80畝采集1個樣品。在室內布點的基礎上,實地用GPS定位儀定位采集土樣,并同時把取樣點布置到土地利用現狀圖上,每個樣品采集15個點。截止目前,共采集土壤樣品1400個,占全年計劃的70%,完成農戶基本情況調查表及施肥情況調查表1400戶。印發施肥建議卡42000份,占全年計劃的84%,其中玉米施肥建議卡25000份,棉花施肥建議卡2000份,西瓜施肥建議卡5000份,大棚黃瓜施肥建議卡5000份、番茄施肥建議卡5000份。同時,深入田間地頭病蟲360余人次,病蟲情報8期,病蟲害發生警報1期,傳真電報1期,預報準確率在90%以上,接受來人來電咨詢230余人次,2009年通過病蟲防治挽回小麥損失9萬余噸。農廣校大中專在校生達到300余人,與山東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萊陽農學院合作開展的成人教育進展良好,注冊在校生人數達到600余人,為加快全縣農業科技進一步提供了堅實的人才資源。
(六)農業綜合執法成效顯著
積極貫徹落實省、市精神,本著“打假、扶優、護農、保糧、增收”的原則,不斷加大對農資生產經營市場的執法檢查監督力度,整頓農資市場生產經營秩序。上半年,先后開展了種子市場專項整治、農藥市場專項整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顒娱_展以來,共出動執法車輛12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600余人次,共檢查農資生產單位6家,經營單位240余家,超市5家,認證企業12家,批發市場8家。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2起,其中種子11起,農藥14起,肥料17起,查處假劣農資產品162萬元。公務員之家:
(七)繼續完善農民負擔監管機制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強化保障措施,全面落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各項工作。穩定完善土地經營制度,加強對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制止農村發生新的債務,認真規范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項工作取得有效進展。今年以來,共接訪受理農村土地承包及農民負擔案例9起,均得到有效處理。
二、存在問題與建議
(一)存在問題
上半年,我局雖說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思想解放程度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全縣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由于資金缺乏,一些公益性工作如病蟲情報、農產品監測、農業信息化、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及農產品市場建設等不能更好的開展;現代農業特色品牌基地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管理經驗不足、管理技術匱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決。
(二)幾點建議
1、結合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全局上下解放思想,積極創新,開創性地開展工作,把眼光放高、放遠,加快我縣農業發展步伐,使農業的發展符合時代的要求。
2、要健全農技推廣體系,首先要有政府的財政支持。政府的財政支持是農技推廣經費的來源,有了經費才能保證農業技術推廣下去。其次要壯大農技推廣隊伍??h、鎮兩級要有固定的農技推廣人員,通過農民培訓等形式大力發展科技帶頭戶、技術狀元等農村技術推廣人員,通過戶帶戶、人帶人的形式加大技術推廣。再次就是多結合實際推廣農民需求的技術。
3、大力爭取項目資金及政府財政支持用于病蟲情報、農產品監測、農業信息化、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及農產品市場建設等工作的開展。
- 上一篇:區經濟目標責任狀兌現表彰的講話
- 下一篇:市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重點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