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普法機制創新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07 11:15:00

導語:市司法局普法機制創新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司法局普法機制創新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市司法局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司法行政工作,緊緊圍繞**“四五五”跨越式發展主題,突出“1444”工作思路(“1”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這個中心,“4”搞好四個創新即創新普法理念、創新普法手段、創新普法機制、創新評估體系,“4”抓好四個強化即強化司法所建設、強化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強化行業內部管理、強化機關黨建工作,“4”實現四個突破即全市依法行政上有新突破、普法依法治理有新突破、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有新突破、法律服務工作有新突破),充分發揮了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保障的職能作用,為建設川陜渝結合部經濟文化強市,努力構建法治**、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以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首任,突出抓好隊伍建設

按照市委、市委政法委、達州市司法局的安排部署,我局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首要政治任務,結合“三大主題”活動,突出抓好隊伍建設。一是及時動員發動。自市委動員大會后,抓緊進行動員,局長親自作好動員報告,做到“五個講清楚”,引導每名黨員干部做到“五個明白”,同時按照市委政法委要求對全市三大主題活動方面內容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二是完成規定動作和自創動作。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期間,認真完成了市委規定的主要負責同志親自作輔導報告、理論黨組學習、專題培訓、命題調研、專題討論、必讀科目,邊學邊查邊改等七個規定動作,并結合司法行政工作自創了案例分析會、演講賽、征文比賽、三大主題在線摸擬考試、廉政承諾等活動,我局有8篇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簡報分別被達州市委宣傳部、達州市司法局、**市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辦公室轉發。三是順利完成轉段,5月14日下午,市局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階段動員大會,認真總結了學習調研階段工作,部署了分析檢查階段的工作,學習了向守牧先進事跡。局黨組書記局長付赟主持會議。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張敏總結了前階段工作,付局長安排部署了分析檢查階段工作,指導組長張華平,成員聶飛到會指導并提出了具體要求。5月22日上午,局黨組在征求反映意見、認真開展交心談心活動,撰寫發言材料基礎上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指導組長張華平等領導到會指導。四是抓好“三大主題”活動在線考試。5月7、8日,達州市司法局政治部呂主任親臨我局督導檢查司法行政干警“三大主題”在線考試,我局黨組行政高度重視,按照考試計劃,40名司法行政干警參考,嚴格遵守考場紀律,認真考試,確保實現了“全員參考、全警合格”,使“在線考試”成為廣大干警強化學習、提升素質的平臺。

(二)以普法宣傳為載體,突出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大力加強全民普法宣傳教育,狠抓各項措施和活動落實。一是制定下發了《**市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對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進行了及時安排部署和動員。二是及時調整充實了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及其成員單位。進一步強化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全民參與的運行機制,將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綜合目標管理,確?!拔逦濉逼辗ㄒ婪ㄖ卫砉ぷ鞯哪繕巳蝿章鋵?。三是“三、八”普法忙。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期間,市司法局組織協調市級二十多個部門、婦女兒童維權中心以及太平鎮等單位在主城區萬客隆超市門前舉行了慶“三、八”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法制宣傳、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特別是婦女群眾的法律意識和遵章守法的自覺性,倡導廣大婦女不僅要學法、知法、守法,而且還要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積極為和諧法治**建設做貢獻。四是法制培訓進學校。市司法局副局長、市法治辦副主任蒲勝志先后深入**中學、太平鎮紅旗小學等學校,上“兩法”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法制課。五是法制培訓進機關。3月19日,市委政法委、市信訪局、市司法局聯合組織市機關、城區、周邊10個鄉鎮分管信訪維穩工作的負責人和太平鎮社區負責人,部分居民代表共400多人參加了在萼山劇場舉辦的由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康代興主講的普法骨干培訓。六是送法進鄉鎮。3月23日,市司法局、市法治辦組織送法進鄉鎮法律服務小分隊隨**市第十五屆“科技之春”專家科普宣傳團深入官渡鎮、梨樹鄉、羅文鎮廣泛開展發放宣傳資料,送普法書籍、法律咨詢、法律援助,鄉、村、社、部分村民代表法制培訓劑等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要進一步學法律、講權利、講責任、依法維護農村穩定。七是認真做好人大常委會審議“五五”普法工作。年初,**市第四屆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專題聽取并審議通過了市人民政府關于“五五”普法工作情況的報告。**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曉勇代表市人民政府匯報了2006年以來“五五”普法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工作的思路。通過聽取和審議“五五”普法工作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全市“五五”普法啟動以來各項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認為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五五”普法工作,積極創新思路,探索宣傳方式、方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體現在重點對象學法用法有計劃、有實效,“一學三講”、“法律六進”活動有措施、有特色,普法并舉,學用結合,依法治市進程有序推進,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會議要求,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進一步整合資源,創新理念,扎實推進該市“五五”普法工作更加全面的深入開展,特別是要重點消除城市農村普法死角。市法治辦針對市人大提出的“五五”普法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確?!拔逦濉逼辗ā兑巹潯返哪繕巳蝿杖嫱瓿?。結合人大提議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市開展并總結的《“五”字工作方法,加強農民普法教育》、《**市司法局五項舉措開展“法律進萬家”活動》等經驗被四川法制日報、四川科技報、達州市委宣傳部、達州市司法局、**市委宣傳部、政法委等單位轉載。

截止目前,司法行政系統下發各種宣傳資料18000份,普法書籍1200本,培訓骨干600人(次),培訓青少年學生25000余(次),推進了五五普法深入開展。

(三)以強化基層司法所建設為重點,突出夯實司法行政基礎

1、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司法所是基層司法行政各項工作得以發揮的陣地,我們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強力推進全市司法所項目建設。2009年,全市剩余35個待建國債投資鄉鎮司法所建設項目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先由市財政墊資建設。其中6個鄉鎮司法所納入當地鄉鎮修建政府辦公樓計劃,29個鄉鎮司法所有償購置鄉鎮政府閑置辦公用房改建。一是搶抓機遇。今年伊始,達州市委政法委工作會議明確了全市2009年“兩所一庭”建設實行各縣市政府“交鑰匙”工程,我們抓住這一機遇,及時向市委、政府匯報,得到市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并迅速成立了全市“兩所一庭”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投資公司,市政府、市政法委主要和分管領導先后多次召開“兩所一庭”建設工作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兩所一庭”建設中存在問題,3月14日市政府又專門召開了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要求各鄉鎮有關部門要站在鞏固基層政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來認識建設“兩所一庭”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司法所建設,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好相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二是狠抓落實。3月以來,市司法局在全市“兩所一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協調指揮下,積極主動地與35個鄉鎮政府一起對鄉鎮司法所建設需要新建、改建的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經過深入調查摸底,確定了29個鄉鎮司法所購置當地政府辦公用房改建,6個鄉鎮司法所納入當地政府新建辦公用房計劃。4月份,市司法局匯同四川榮達會計事務所、市投資公司、國資委、財政等部門,對全市購置改建的29個鄉鎮司法所進行了實地評估。29個鄉鎮司法所每所面積均達到100—120平方米(大鄉鎮司法所120平方米,小鄉鎮司法所100平方米以上),基本上能滿足司法所有辦公室、調解室、檔案室等必備條件。三是強化監督。為保證全市司法所建設順利進行,除全市成立“兩所一庭”建設領導小組外,市司法局也相應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基層股長、辦公室主任、政工股長等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司法所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司法所建設具體工作,要求分管局長、基層股長、司法所長一起與鄉鎮黨委、政府及相關單位和部門協調,共同解決司法所建設相關事宜。對難協調、影響司法所建設進度的問題,及時請示市委、政府、市政法委領導出面協調解決。凡市政府撥付資金,由全市“兩所一庭”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撥劃,凡需要與鄉鎮簽訂有償購置的辦公用房協議的,由全市“兩所一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簽訂協議,國資委統一出具有償劃撥文件。目前,**司法所建設進展順利,通過建設好司法所這個陣地,為鞏固基層政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發揮好自己的職能作用。

2、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首先從抓人民調解的組織建設入手,清理整頓人民調解組織,規范了人民調解組織,目前全市已建立人民調解組織479個,其中鄉鎮(街道)調委會52個,行業調委會48個,為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其次加大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力度,我局匯同相關部門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員培訓,采取分級負責,集中輔導,集中觀摩法庭庭審等辦法,對全市鄉鎮500余名人民調解員骨干進行了培訓;第三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主動及時地調解達陜高速公路、襄渝二線、210國道城區段改道、華新300萬噸水泥生產線等國家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等突發性,易激化糾紛,積極介入社會熱點、難點糾紛和群體性糾紛的調解工作,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上半年,全市各級調解組織共排查和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788件,其中疑難復雜矛盾糾紛368件,調處成功356件,調解成功率96%以上。避免民轉刑案件1件1人次,制止群體性械斗3件70人,防止重大矛盾糾紛引起的上訪和群體性事件12件433人。3、扎實推進刑釋解教工作和規范社區矯正工作,上半年我市從監獄回**的刑釋解教人員共87人,安置85人,安置率97%。我們一方面采取完善刑釋解教人員回歸后的銜接工作,力求做到不脫管、不失控,減少重新犯罪,另一方面采取幫教措施,積極協調民政、勞動、工商、廣播電視等部門及一些企業開展過渡性安置幫教,盡最大努力,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幫助他們盡快融入社會,重新做人。同時,我們積極探索社區矯正工作方法,提高矯正質量。今年以來,**在試點的3個社區基礎上在全市推廣“三談一歸”、“四字一感化”、“一檢查二回訪三調研”等社區矯正工作方法,進一步體現了人文關懷,全市有89名社區矯正人員,已有60名通過社區矯正順利回歸社會,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四)以規范法律服務隊伍執業行為為抓手,突出抓好法律服務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規范律師、公證員及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行為,強化對法律服務行業的監督管理,打擊冒充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騙取他人錢財的違法犯罪行為,**市司法局聯合相關部門采取強有力措施清理整頓法律服務市場,規范法律服務執業行為。一是開展專項清理整頓活動,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對全市法律服務市場進行一次專項清理活動。取締無照無證及超范圍有償經營法律服務的非法中介組織;懲治冒充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騙取他人錢財的違法人員。二是嚴格按照市司法局文件要求,把好法律服務機構及執業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年檢注冊。三是強化辦證質量。3月5日,由達州市司法局機關黨委書記陶華任組長,達州市公證處主任賈本鳴、公證科李先春科長、旭副科長為成員的市司法局公證質量檢查組,來我市檢查調研。工作組對我市公證處的公證質量工作進行了抽查檢查,并召開了公證現狀調研座談會。市司法局局長付赟就我市公證質量管理及相關工作,向工作組作了工作匯報。工作組嚴格按照四川省公證案卷質量檢查標準的要求,認真查閱抽檢的案卷,對發現的問題,逐卷填寫、匯總。檢查后,工作組對我市公證處的辦證質量進行了綜合評價。認為:公證處辦理公證能夠嚴格按照《公證法》和公證程序規則的要求辦證,總體質量較好,全部為合格案卷,公證處的卷宗裝訂整潔規范,內容詳實、全面,案卷質量有大幅度提升。同時,也指出了個別案卷存在的問題,并對我市的公證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我局立即派分管領導和公律股負責人立即進行整改,規范檔案,建立帳務。四是強化刑事調解營造和諧司法。為加大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調解力度,通過刑事調解程序,調動社會各階層、組織和社區的積極性,讓其參與化解犯罪引起的各類矛盾和問題,有利于社會矛盾的解決達到案結事了的境界,最大限度地恢復被犯罪破壞的社會和諧。5月26日下午,**市司法局舉行“強化刑事調解、營造和諧司法”座談會,**市人民法院副院長蘇群以及刑庭、立案庭的法官,**市司法局局長付赟、副局長蒲勝志、公律股負責人及四川天維律師事務所全體律師共計27人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議由司法局副局長蒲勝志主持。各位領導及法官、律師圍繞“強化刑事調解、營造和諧司法”主題進行了座談。通過座談指出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從輕處罰與花錢買刑理解問題;二是被告人已經賠償物質損失和可以作量刑情節的理解問題;三是從輕處罰的考慮與量刑幅度不太明確問題;四是被告人與被害人及其親屬間的矛盾突出問題;五是調解的時間保障與審理期限關系問題;六是被告人經濟能力的限制問題;七是精神損害賠償的缺失問題;八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前置問題。通過座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可以從以下途徑解決:一是加大法制宣傳力度,使人們正確理解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從而獲得從輕處罰的法律意義和社會意義;二是正確理解“被告人已經賠償物質損失”和“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以予以考慮”的司法解釋的規定;三是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可以結合法定刑和被告人賠償被害人的數額比例予以綜合考慮規定一定的從輕比例;四是化解被害人與被告人矛盾深化問題,應采取多做說服教育工作,調動一切可以調動力量做好調解工作;五是調解審限的沖突問題,可以將調解的時間在審限中扣除;六是被告人經濟能力有限,應根據法條的立法精神,盡量擴大“調解賠償主體”的范圍,不應僅局限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本人,可以將其親戚朋友納入可以調解的主體范圍;七是精神賠償缺失制約調解,應統一司法尺度,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內;八是對刑事附帶民理訴訟調解前置問題,應將調解作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判決前的必經程序。

上半年,我市法律服務業務穩步增長。全市法律服務工作者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擔任法律顧問208家、個體工商戶及家庭法律顧問826家,輸各類法律事務1785件,律師共擔任法律顧問22家,辦理各類案件92件,其中民事43件,刑事49件,非訴訟65件,提供各類法律咨詢430余人次。公證處共辦理各類公證403件,其中民事公證311件,經濟公證事務68件。法律服務質量明顯提高,業務領域進一步拓寬,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公務員之家:

(五)以服務民生為根本,強化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中,**市司法局采取五抓措施,扎實推進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服務民生,讓弱勢群體得到實惠。一抓業務培訓,提高法律援助人員的業務能力。市法律援助中心為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質量,采取以案代訓形式,加強對法律服務人員的援助業務培訓,邀請律師對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員、村法律援助聯絡員和法律服務人員定期開展培訓,讓他們熟悉法律援助的操作流程、受案范圍和辦理要求,成為稱職的法律援助人員。如接待當事人、調查事實、收集證據、參與談判調解、分析案情、撰寫法律文書、訴訟、出庭等,通過以案代訓,切實提高了法律援助人員的業務能力。二抓網絡建設,拓展法律援助工作平臺。目前,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市街道、鄉鎮司法所和殘聯、婦聯、團市委等地設立了30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部分社區和村組設立了40個法律援助聯系站,最大限度地拓展法律援助平臺,讓弱勢群體及時享受到法律援助。三抓援助范圍,實現法律援助全覆蓋。切實加大對農民工的援助力度,對農民工工傷、討薪、交通賠償人身傷害等法律援助案件實行應援盡援。對農村低保人員、城市低保人員、法院指定人員、殘疾人,持有街道鄉鎮以上政府或民政部門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申請人因交通、醫療、產品質量或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索賠事項,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違法行為造成人身損害賠償事項,以及農民因購買或使用假冒偽劣生產資料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索賠事項,給予100%援助。四抓簡化程序,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積極啟動維權綠色通道,對農民工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簡化審查受理程序,盡可能為其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對確因特殊原因無法提供身份證明、經濟困難證明但情況緊急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嚴重事件,或即將超過仲裁或訴訟時效,或屬于人數較多的群體性案件等類型的法律援助申請暫不進行經濟困難條件審查,及時受理并指派工作人員和律師開展先期調查工作,事后由受援人補交有關證明材料。對勞動報酬和工傷類申請事項則免審經濟困難證明。力爭使每一名農民工得到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五抓宣傳教育,擴大法律援助影響力。通過送法下鄉、法制講座、法律咨詢等多種途徑,充分運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刊物等新聞媒體,加大對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市司法局、市法律援助中心與市廣播電視臺辦好《法制之窗》欄目,每天播出一集“以案說法”電視節目,每天分別在13:00和21:00左右播出兩次,并在信息頻道滾動播出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援助知識,與四川天維律師事務所聯合在市司法局網站上開通網頁,融法律援助工作動態、法律法規資料查閱和律師在線解答法律援助疑難問題于一體,讓電視和網絡成為法律援助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真正把法律援助宣傳深入持久地開展到千家萬戶中去。上半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93件,解答來電來訪法律咨詢1350人次,有力地化解了矛盾,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二、存在的問題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目前,我市司法行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鄉鄉建立了司法所,司法助理員嚴重缺編,有所無人的現象突出,影響了職能作用發揮。二是法律服務隊伍量少質弱,法律服務的拓展和規范面臨挑戰。表現為高素質法律人才匱乏,律師事務所規模小,人才外流嚴重,專業化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弱,非訴訟業務拓展舉步維艱。三是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不大,覆蓋面不廣,從業人員過少,還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四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素質參差不齊,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結合本市實際,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將以科學發觀為指導,認真履行司法行政職能,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目標考核任務,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一是全面開展“五五”普法教育,深化“法律六進”和民主法治示范創建活動,推動全市依法治理和民主法治進程。

二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的職能優勢,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及時將矛盾糾紛控制在萌芽狀態,消化處理在基層,筑牢維護穩定“第一道防線”。全面完成司法所建設任務,繼續抓好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工作,確保軟件和硬件全面達標。加大基層法律服務隊伍的教育培訓力度,提高綜合素質,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三是堅持“大服務”思想,做好法律服務工作。認真貫徹司法部“十大便民”措施,努力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打官司難的問題,積極指導廣大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積極研究探索非訴訟領域的新路子。

四是理順社區矯正工作管理體制,全面落實日常監管和幫教措施。

五是加強隊伍建設。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積極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三大主題”實踐活動,加強教育培訓力度,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為全市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