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辦救助工作報告
時間:2022-02-22 09:54:57
導語:民政辦救助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不斷完善。
自實施民生工程以來,特別是推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以來,我縣努力踐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提高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水平,為困難群眾看病提供了便利。縣政府歷年來十分重視醫療救助工作,先后出臺了《縣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實施細則》和《關于調整縣醫療救助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建立了民政牽頭,財政、衛生、人保等相關部門密切協作的醫療救助機制,經常組織相關工作人員深入鄉村、醫院進行調研,掌握城鄉困難群眾患病住院、醫療費用支出、結算等第一手資料,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醫療救助實施方案。在全縣推行了城鄉醫療救助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步結算。
二、救助標準逐步提高
1、符合規定范圍內的醫療救助申請人屬城鄉低保“A類”對象的,救助比例由自付醫療費用的35%提高到45%,一年內年個人累計救助封頂線由15000元提高到30000元。
2、醫療救助申請人屬城鄉低?!癇類”“C類”對象的,救助比例由自付醫療費用的25%提高到35%,一年內個人累計救助封頂由10000元提高到15000元。
3、醫療救助申請人屬低保邊緣戶的按自付費用的20%給予救助,一年內個人累計救助封頂線為5000元。
4、由政府出資,每年資助9000多名城鄉低保對象參加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5、提高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腦癱的救助比例,實施了尿毒癥免費治療和光明微笑行動的救助計劃。
據統計,僅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累計發放醫療救助資金860余萬元,救助3031人次,人均救助金額達2830元,極大的緩解救助對象的經濟負擔。
三、救助機制不斷創新
為簡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的時效性,我局積極摸索反復測試,將醫療救助信息系統與醫保、新農合信息系統相銜接,形成救助對象醫療信息網絡平臺,救助對象在住院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和新農合報銷金額,救助對象類別、救助比例、救助金額、個人自付金額等信息在網絡上自動生成,實施同步結算,救助對象只需支付自付費用即可出院。這個同步結算網絡平臺于2011年8月在全市率先建立,它的建立不僅為救助對象提供“一站式、一單清”的服務,增強了醫療救助政策的透明,也受到省、市民政部門領導的高度贊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建立城鄉低保對象健康信息系統,為今后有針對性的開展醫療救助提供信息支撐。
2、繼續配合和支持醫療改革工作,服務民生工程,實施好尿毒癥免費治療和光明微笑救助計劃。
3、不斷探索和創新救助機制,做好分類施救工作,逐步提高救助比例,特別要重視患重大疾病的困難家庭救助工作
- 上一篇:物價機關包村扶助匯報
- 下一篇:民政局環境整治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