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關注民生服務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15 09:46:45

導語:民政局關注民生服務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關注民生服務工作匯報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區“民生工程”工作始終堅持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為目標,以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嚴抓落實為著力點,不斷加強以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救災救濟工作為主體,醫療救助、社會福利為輔助,臨時救助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譜寫了新時期社會民生和諧新樂章。

一、始終高度關注社會民生,扎實保障各項投入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救助工作保障。區委、區政府對“民生工程”工作非常重視,將其作為區重點工作來抓。區委常委會、區黨政聯席會、區政府常務會等高規格會議經常研究“民生工程”工作。每年均要召開多次不同層次的專題會議部署落實工作任務。區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全力保障社會救助資金落實,做到足額預算、優先撥付、穩步增長。今年,我區累計落實各項配套資金399.23萬元,完成目標數388.5萬元的103%;其中落實社會救助工作經費20萬元,保障了社會救助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我區還將社會救助工作納入了鄉鎮街道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考評內容,強化了鄉鎮街道的社會責任。并且出臺了《區開展購買城鄉基層公共服務公益性崗位工作實施方案》,招聘對象主要為國有(集體)企業改制職工、城鄉低保對象、失地農民等就業困難人員,通過資格審查、筆試、面試,分別為基層民政所、村(居)委會公開招聘了9名民政助理員和126名民政協管員,較好地解決了基層社會救助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

(二)依照政策,不折不扣落實救助資金。我區始終嚴格按照上級要求,不折不扣落實救助政策,及時足額發放救助資金。從2012年1月開始,我區將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320元和13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2400元和1560元,城鄉精簡退職職工月人均救濟水平分別提高到245元和205元。截止12月份,全區有城市低保對象1527戶2764人,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797.26萬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差達215.67元;有農村低保對象3699戶7684人,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943.35萬元,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差達90.5元;城市醫療救助累計救助951人次196.88萬元,資金使用率達108.53%;農村醫療累計救助2855人次387.17萬元,資金使用率達97.31%;五保供養對象1017人,其中集中供養五保對象814人,集中供養率達80%,累計發放五保供養金252.03萬元;臨時救助困難群眾88人,發放救助資金20.3萬元。

二、致力完善城鄉低保覆蓋,扎實保障困有所濟

根據全區實際情況,我區建立健全了低保申報制度、低保家庭收入核查制度、低保分類管理制度、低保動態管理制度、基層干部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低保公示制度、低保資金管理制度、低保檔案管理制度、低保工作責任追究等十項低保規范化制度。同時,嚴格執行以下制度和措施,有效實現城鄉低?!爸贫然?、規范化”管理。

(一)嚴格執行聯審公示備案三項基本制度

一是城市低保三級聯審制度。制定下發了《關于實行城鄉低保對象三級聯審票決制的通知》,全面實行城鄉低保三級聯審制度,凡是沒有通過三級聯審票決的低保申請家庭,不得納入低保范圍。目前,全區共召開低保三級聯審票決會議12場次,有60余戶低保申請家庭通過了現場評議審核,有效地避免了人情保、關系保的發生。

二是城鄉低保公示制度。我區將低保公示列為對各鄉鎮街道村務公開欄考評內容,對全區4889戶10327人城鄉低保對象、291戶974人城鄉低保退保對象進行了公示,進一步增強了社會監督效力,保障了低保對象審核評定工作公開公正。

三是低保備案制度。今年,我區將鄉鎮干部、村(居)委會干部及其親屬享受低保作為重點,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整治。對不符合低保條件,在規定時間內主動退保的,減輕或免除追究個人責任;對隱瞞不報,由群眾舉報后清理的,依法依紀,嚴肅處理;對符合條件的全部實行區、鄉、村(居)三級備案登記,未備案登記的,一經發現,不管是何種原因一律取消低保待遇。全區126個村(居)委會的668人村(居)委會干部和342人鄉鎮(街道)干部進行了備案承諾,其中有64戶143人基層干部及其親屬享受了低保待遇。

(二)認真開展城鄉低保提標提補和年審工作。召開了全區城鄉低保提標提補和低保年審工作會議,制定下發了《關于開展2012年城鄉低保提標提補和低保年審工作的通知》,采取鄉鎮(街道)民政所干部分片包干的形式,會同村(居)委會干部對轄區內所有低保對象進行了重新核查登記、重新分類、重新評議、重新公示。并分為A、B、C、D、E五類,實施分類施保、分檔救助。通過重新審核全區共取消城市低保對象17戶25人,月取消金額4755元;取消農村低保對象274戶895人,月取消金額74205元,提標提補后,城、鄉低保人均補差分別達到214.23元和90.6元。

(三)穩步實施城鄉低保資金專項治理“回頭看”工作。為認真貫徹落實好省、市關于開展城鄉低保資金專項治理“回頭看”工作文件精神,制定下發了《開展城鄉低保資金發放專項治理“回頭看”活動實施方案》,方案分自查自糾、督查檢查、總結完善三個階段進行,從4月份開始至8月底結束。為確保專項治理“回頭看”工作順利開展,7月4日-12日,我局與區紀工委組成了聯合督組,對各鄉鎮(街道)專項治理工作進行了督查,重點檢查各項制度是否健全落實,操作程序是否規范,動態管理是否有效運行,資金發放是否符合要求,精細化管理是否到位;同時,將督查的情況以區政府名義下發了督查通報,通過督查,使我區城鄉低?;具_到了“制度健全,操作規范,發放及時,服務優良,群眾滿意”的工作要求。進一步保障了低保資金的規范使用。

三、嚴格加強醫療救助管理,扎實保障病有所醫

(一)完善制度,保障有力

成立了區醫療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分解并落實了部門職責。區財政除每年足額配套醫療救助工作經費外,還安排6萬元用于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信息系統維護。進一步完善了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一站式”網上即時結算平臺,將醫療救助封頂線從3萬元提高至5萬元。目前,全區共有3240余名困難群眾通過這個平臺獲得救助,救助金額達220余萬元。為切實幫助困難群眾緩解高額醫療費用壓力,在實施一次醫療救助后,對自負部分仍超過一定數額的對象進行二次補償。全區共有14人得到救助16余萬元,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救助的時效性。

(二)嚴格把關,規范操作

為保障醫療救助資金安全使用,我區嚴把“四關”強化醫療救助工作監管,扎實維護城鄉困難群眾享受醫療救助的權益。一是做好入院審查。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在為城鄉困難群眾辦理入院手續時,必須嚴格證件審查,對缺少證件或人證不符的人員,拒絕提供同步結算服務。二是規范執業行為。嚴把診治關。定點醫療機構在對救助對象治療時,必須嚴格執行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切實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合理配藥和合理收費。三是嚴格資料審核。區救助局對定點醫療機構報送的醫療救助相關資料進行嚴格審核,對不符合醫療救助政策規定的救助資金,不予支付,由定點醫療機構自行承擔。四是加強督查稽查。采取網絡審查、入戶調查、現場稽查等形式,開展對定點醫療機構定期督查和隨機抽查,如發現弄虛作假現象,立即停止其醫療救助服務,并將處理結果進行公示。

四、不斷提升五保供養水平,扎實保障老有所養

近年來,我區以創建“星級敬老院”為抓手,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衛生整潔、環境優美”的和諧敬老院,全力提升五保供養水平。目前,全區有2所五星級敬老院,3所四星級敬老院,3所三星級敬老院(其中:東固敬老院、富田敬老院申報爭創五星級敬老院)。

(一)夯實基礎促制度健全。我區把敬老院建設作為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大建設投入,全區10個敬老院今年4個實施改擴建,項目總投資690萬元,將新增建筑面積6300平方米、床位260張。全區70%的敬老院安裝了太陽能,基本能供應院民所需。嚴格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20余項管理制度;成立了敬老院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召開了工作會議部署落實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并印發了《關于加強敬老院管理的緊急通知》、《區敬老院十項安全管理制度》、《區“三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所有敬老院院長與鄉鎮政府或民政局簽訂了安全管理責任書,對敬老院安全管理負全面責任,并且制定了與周邊接壤區域是山林的“三院”要留有10米以上的防火隔離帶等安全管理制度。組織對各敬老院進行了日常管理檢查和安全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明確責任人跟蹤督查整改到位。為所有敬老院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監控范圍可覆蓋敬老院所有主要通道,視頻監控系統可24小時開啟,影像資料可保存一個星期,有效提高了敬老院安全工作技防水平。

(二)培訓業務強素質提高。為強化社會福利機構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管理人員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7月7日-10日,我局在省民政學校舉辦了一期社會福利機構管理人員培訓班,共有26名基層民政干部和社會福利機構管理人員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主要學習了老年事業發展現狀及省內老齡事業發展趨勢、老年社會工作、養老護理知識技能和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管理等內容。通過培訓,提高了參訓人員對養老服務業和安全管理的認識,激勵了他們對社會福利工作的熱情。

(三)完善體制解后顧之憂。出臺了《區加強和完善農村敬老院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我區敬老院為事業單位體制,管理人員配備按照1:10的比例實行定崗定員制,2010年11月份再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聘任時間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此,從2012年1月份開始,院長工資每人每月880元,工作人員工資每人每月680元,經費全部由財政負擔,2012年區財政全額安排敬老院工作經費29.73萬元。同時,還出臺了《區農村敬老院管理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凡定崗招聘并考核合格的在職農村敬老院院長及其他管理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參照村干部管理規定執行,由區、鄉、用人單位(敬老院)、個人分別按2%、5%、5%和8%負擔。此外,還積極解決敬老院離任管理人員待遇問題,對在院長崗位上任職10年以上的離任管理人員,按照農村離任“兩老”補助標準給予生活補助。

(四)優化服務讓老人滿意。積極組織開展文體娛樂活動,每年新編排兩個以上的集體文娛節目,每月舉行一次集體過生日,九九重陽節時為五保老人舉辦文藝晚會等,同時,定期為五保老人體檢,為五保老人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幸福家園。促進老人身心健康。制定出臺《關于開展2012年農村敬老院目標管理考評工作的通知》,對敬老院實行季度考評,考評情況與管理人員績效掛鉤。對未新編排兩個以上文娛節目,資金使用不規范或財務沒有納入鄉鎮經管站或財政所管理的敬老院實行“一票否決”。發生院民走失、食物中毒、非正常死亡和院內火災等安全事故,將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直至解聘,院內主要負責人全年基礎工資下調5%。年度目標考評綜合分85分以上的為達標敬老院;綜合分排前三名的敬老院評定為先進敬老院,給予通報表彰,分別獎勵10000元、8000元、6000元,對年度目標考評在85分以下的敬老院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

(五)創辦經濟增發展后勁。我區十分注重發展敬老院院辦經濟,因院制宜,廣辟增收門路,全區各院的院辦經濟各具特色。100%的敬老院建設沼氣,實行了豬-沼-果(菜)一條龍的種養模式。新圩敬老院利用院民掌握的技術優勢,開辦醬油、米酒加工廠和利用位置的優勢門面出租;東固敬老院利用山地資源種植茶葉,開辦茶油、茶葉加工廠。今年,各院院辦經濟平均純收入可達5萬元以上,有效促進了院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五、全面落實民生工程工作、努力推進構建和諧

構建和諧離不開“民生工程”各項工作的推進,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穩壓器”、“減壓閥”將以此次省廳檢查工作為契機,在省民政廳的領導下、在市民政局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積極為譜寫“民生工程”工作新篇章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