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事業單位清理規范方案
時間:2022-09-24 08:50:42
導語:科技局事業單位清理規范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縣委、縣政府《縣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現將我局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工作擬訂如下方案。
一、所屬事業單位歷史沿革及現狀
我局現有事業單位四個,分別為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縣技術開發中心、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縣科技實驗站。
1、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該所1978年12月根據縣革委會《關于成立縣標準計量管理所和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通知》文成立,屬于財政核撥的股級事業單位,主要負責收集各類科技情報,做好全省及省外部分縣(市)科技情報交流,為全縣各類科技工作者及有關生產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和業務咨詢。
核定編制數3個,實有人數3人(管理人員1人,工勤人員2人),領導職數1名。
2、縣技術開發中心:該中心1987年10月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縣技術開發中心的批復》(政人字〔1987〕綜257號)文成立,屬于財政核撥的股級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全縣各行業的技術開發,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組織創辦技術市場和科研、生產聯合體;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管理全縣技術開發項目和國家“星火”、“火炬”計劃項目,管好用好科技開發基金,核定編制數3個,實有人數2人(專業技術人員1人,工勤人員1人),領導職數1名。
3、縣生產力促進中心:該中心2000年3月根據中共縣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成立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批復》(政委編〔2000〕01號)文成立,為股級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與縣技術開發中心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人員內部調整,不另核定編制,主要職責是組織社會科技力量,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全過程的綜合服務,為企業提供科技、經濟、人才、政策等方面信息,提供人才培訓、技術開發、專家咨詢、技術中介等方面服務。
4、縣科技實驗站:該站1985年3月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縣科技實驗廠的批復》(政人字〔1985〕綜044號)文成立,原名縣科技實驗廠,1990年2月更名為縣科技實驗站,為實行企業管理的股級事業單位,人員和經費自行解決,主要職責是組織開展科學實驗和實用技術的引進推廣,建立科技樣板示范基地,為全縣工、農業生產和科技開發項目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二、清理規范的內容具體情況
我局所屬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縣技術開發中心、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縣科技實驗站均經過縣委、縣政府或縣機構編制部門批準成立,機構名稱、機構規格符合規范,經費撥付渠道、人員編制使用符合文件要求,領導職數配備未超標準,承擔技術性、輔助性、服務性工作職責。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局所屬的事業單位均為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因此,在人員結構上與工作職責要求存在一定不相適應問題:
(一)縣科技情報所:現有編制數3個,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中,專業技術崗位設2人(其中一人為雙肩挑),工勤技能崗位設1人,該所實有人員3人,其中1人為九級職員,另2人為工勤人員,未達到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70%,行政管理人員、工勤人員編制比例不超過30%規定要求。
(二)縣技術開發中心(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現有編制數3個,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中,專業技術崗位設3人(其中一人為雙肩挑),該中心實有人員2人,其中1為專業技術人員,另1人為工勤人員,也未達到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70%,行政管理人員、工勤人員編制比例不超過30%規定要求。
(三)縣科技實驗站:該站為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在崗位設置中,專業技術崗位設2人(其中一人為雙肩挑),實有人員2人,其中1人為九級職員,另1人為工勤人員,也未達到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70%,行政管理人員、工勤人員編制比例不超過30%規定要求。
人員結構問題將是我局今后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優化解決的問題。
鑒于我局所屬事業單位均承擔技術性、輔助性、服務性的社會公益服務特性,因此,要求在本輪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工作中,事業單位機構保留原有狀況不變。
- 上一篇:科技局市級文明單位創建計劃
- 下一篇:創建市級文明單位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