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保障扶貧工作方案
時間:2022-09-08 02:43:48
導語:民政局保障扶貧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關于扶貧攻堅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五年決戰同步小康”的奮斗目標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保障水平,加快脫貧步伐,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特困對象、托底保障、精準扶貧、同步小康”的工作思想,以35個貧困村為重點,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將因病致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遭受自然災害,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貧困戶納入低保、五保等保障范圍;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貧困戶,通過政府救助、干部幫扶、社會扶貧等方式,解決生產困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著力幫扶貧困戶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二、工作重點
(一)加大社會救助力度。落實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自2015年起,將人均月收入低于240元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且月人均補差達到165元。爭取省、市民政部門支持,不斷增加我縣農村低保對象指導數,擴大我縣農村低保覆蓋面,確保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嚴格執行五保戶“集中供養3660元/人·年、分散供養3120元/人·年”的標準,力爭集中供養率達到70%以上,確保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認真執行“集中供養標準為1100元/人·月、分散供養為700元/人·月”的孤兒救助政策,并確保相關保障標準隨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央、省、市要求逐年提高。健全臨時救助體系。貫徹落實《XX省人民政府關于健全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進一步完善《XX縣城鄉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實施細則》,依據貧困程度給予因災、因病、因殘、因學等致貧家庭100至5000元不等的臨時救助。扎實開展好“救急難”工作。2015年起,在鄉(鎮)全面建立統一的“社會救助受理窗口”,規范“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流程,確保讓突遇不測、因病因災陷入生存困境的群眾得到有效救助,防止極端沖擊道德底線事情發生。完善醫療救助制度。落實五保戶就醫救助政策,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后,醫療救助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部分由民政部門按100%救助。對貧困家庭中患尿毒癥、重性精神病等8種重大疾病的患者實施大病救助。將符合大病醫療救助政策的貧困戶及時納入大病醫療救助范圍,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的發生。落實救災應急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省、市救災資金,在救災資金分配上適當向受災地區的貧困村傾斜。積極創建全國、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重點指導貧困村開展相關創建活動,不斷提高貧困村的防災減災能力。
(二)加快農村供養機構建設??茖W編制全縣“十三五”養老機構建設發展規劃,逐步改善養老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力爭到2020年,縣本級建成2所以上床位數不少于500張的護理型養老機構?!笆濉逼陂g,全縣力爭新(改、擴)建養老機構10所(次)以上,新增養老床位600張以上,達到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40張以上標準。對農村五保等貧困人口實行托底保障。按照“優先考慮、重點扶持、專門安排、單獨解決”的原則,積極扶持貧困村轄區內居家養老、農村老年人頤養之家(幸福院)等農村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向上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中央預算內資金、省級福彩公益金和市級福彩公益金,重點向貧困村傾斜,確保貧困村養老服務平臺等基礎建設盡快達到全市平均水平。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重點為農村低保、五保戶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配餐等服務,拓寬服務渠道,提升服務質量。
(三)加大社會扶貧力度。引導社會組織助力扶貧。探索建立社會組織幫扶貧困村工作機制,鼓勵各級社會組織結對幫扶貧困村。對貧困村開展慈善公益活動給予人財物投入傾斜。大力開展慈善救助活動。繼續深入開展“慈善一日捐”等慈善活動,籌集善款幫助貧困家庭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繼續加強慈善項目包裝,聚焦困難群眾的實際困難,每年推出一批扶貧慈善項目,加大扶貧資金籌集力度。繼續落實慈善優惠政策,對社會力量救濟性捐贈中先繳入慈善會賬目,憑省級財政部門統一?。ūO)制的公益性捐贈票據,準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按規定在稅前扣除。加大福利彩票發行力度。加大即開型專項彩票“贛南蘇區·榮光”的銷售力度,彩票銷售所募集的公益金,縣留存部分主要用于扶貧濟困事業。開展人才智力扶貧活動。引導社會工作機構重點為貧困村留守兒童、老年人、婦女、殘疾人等困難群眾提供服務,培育發展本地化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發揮好志愿者在扶貧助困中的積極作用,引導志愿者開展幫困濟困、就業指導、產業發展等服務活動。
三、保障措施
(一)夯實工作基礎。建立農村低保對象精準識別臺賬,根據致貧原因和對象自身情況,科學劃分“常補低保戶、非常補低保戶、五保戶”三種貧困戶類型,注明因病、因學、因殘、因災、因缺生產資料等致貧原因。加強對集中供養機構的業務指導,督促集中供養機構認真履職,提高供養服務水平。分散供養的五保對象,由各鄉(鎮)政府或各村委會、受委托的撫養人和五保對象簽訂五保供養三方協議,明確權利和責任,確保分散供養對象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二)落實資金保障。加大貧困人口救助供養補助資金的爭取力度,確保各項補助資金足額落實到位。
(三)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手機短信、微信、宣傳橫幅、板報等載體,對現行的農村低保、五保的保障范圍、申請條件、優惠政策等進行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注重發揮基層民政服務窗口作用,積極為群眾講解政策和服務內容,答疑解惑。利用政府信息門戶網站、民政網等信息平臺,傳遞社會救助最新資訊。對網上信訪、來信來函等形式的信訪,經調查核實符合政策規定的給予及時辦理,對不符合政策規定的,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
- 上一篇:民政局執法工作情況匯報材料
- 下一篇:財政局黨組書記述責述廉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