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特色人才開發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5 09:38:15
導語:現代農業特色人才開發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
在現代農業特色人才開發上,立足區實際,堅持引進與培養并重、選拔與使用結合的原則,著眼于擴大農業特色人才總量、提升農業特色人才素質、優化農業特色人才結構、發揮農業特色人才作用,培育造就一大批技術精、業務強、素質高的特色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一大批懂業務、有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村特色實用人才,通過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開發計劃,努力構筑農業人才優勢,發展壯大區特色農業,努力把區建設成全省的農業大區、農業強區和全國現代農業的示范區。
二、重點內容和計劃目標
(一)重點內容。
現代農業特色人才開發,根據區農業產業特點,重點圍繞區柑桔、茶葉、畜牧三大特色支柱產業和糧油基礎產業,建設四大特色板塊科技人才隊伍;根據農業人才需求,重點培養三種類型人才:科技推廣型人才、農村實用型人才、經營管理型人才。
(二)計劃目標
培養一批科技推廣型人才。從2011年至2015年,重點培養300名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積極投身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培養50名農業學科帶頭人。
培養一批農村實用型人才。從2011年至2015年,選拔培養扶持3000名在農業生產一線、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和良好發展基礎、示范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帶頭人,確保全區15萬農戶每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培養一批經營管理型人才。從2011年至2015年,選拔扶持200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選拔培養扶持1000名農村經紀人。造就一支熟悉農產品流通政策、經營管理素質較高、經紀行為規范的農村經紀人隊伍,促進產銷銜接,繁榮農村經濟。
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教育培訓力度
一是抓好農業技術推廣骨干人才培養。通過項目引導和政策扶持,以學習研修、學術交流和觀摩培訓等方式,加快推進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工程,對基層農技人員進行輪訓,顯著提升科技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同時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爭取政策支持,通過人才引進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培養一批進得來、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層農技人員,使他們成為農業技術推廣骨干人才的后備力量,不斷改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結構。
二是扎實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結合陽光工程培訓項目實施,組織開展特點鮮明、針對性強的培訓工作,組織各種類型的農業科技服務隊,有針對性地為農民開展實用技術講座,提供全程式技術指導和技術咨詢服務等科技智力支農活動。建立柑桔、茶葉、畜牧、糧油等產業重點科技示范戶。著力培養專業生產大戶,著力培養一批植保機防手、沼氣工、農機手、畜禽、水產防疫員等適應新農村建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提高農村生產能手帶領群眾艱苦創業、發展生產、勤勞致富的能力,并積極探索農村生產能手培訓模式和工作機制。
三是推動經營管理型人才培訓。大力支持開展農民創業培訓,積極扶持農民創業興業,培養造就一支了解農業政策、精通經營管理、富有社會責任、掌握服務農戶技能的高素質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隊伍,示范帶動農戶比例由目前的40%提高到60%以上。
(二)構建人才開發機制
一是搭建人才成長平臺。拓展渠道,加大面向鄉鎮的農業科技人才引進力度,拓展人才引進渠道,消除人才流動壁壘,健全完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采取切實措施留住現有人才和吸引外來人才,在住房、就業和創業上給予政策支持和項目支撐,優先改善農業科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通過多種途徑穩定農業科技人才隊伍。
二是健全人才激勵約束機制。制定和完善人才獎勵辦法,形成以業績、品德、知識、能力和效益等要素構成的人才績效評價體系,實行人才評價動態考核制度。
三是拓展開發途徑。一方面以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為農業科技推廣型、實用型人才培養基礎,加快探索人才開發新途徑。以華中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為培養基地,開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聯合科技攻關、共享服務咨詢和合作培訓人才,加大信息和技術成果轉化力度,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柑桔、茶葉綜合試驗站的崗位科學家為依托,幫助解決農業主導產業、農業企業開展新技術攻關、新產品研發和新工藝推廣中的難題,加快產學研一體化步伐,提升農業人才的開發效能,鼓勵農業特色人才接受繼續教育,不斷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一方面是農業龍頭企業與國外先進農業科技企業合作,引進國外科技資源,促進農業科技對外銜接,做到跟蹤發展,信息共享。
四是加大宣傳,形成社會合力。以報紙、農業專題電視片、廣播電臺,網絡和短信服務等多種媒體,把適用于農業發展的知識和信息及時傳到農民手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現代生態農業人才的開發。
(三)加強人才隊伍管理
一是不斷充實改造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隊伍。通過人才引進和交流,充實力量,改善結構,對現有推廣服務隊伍突出抓好素質提升,對新進人員突出抓好能力培養。
二是要完善各類人才管理機制。加強農技推廣型人才、農村實用型人才、農村經營型人才的開發和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不唯身份、不唯學歷、不唯資歷的方針,在農村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對農村各類人才實行分層次、分類、分級統一管理,建立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和學科帶頭人檔案,建立農村實用型人才、農村經營型人才和科技致富帶頭人檔案,實行動態管理,逐步實現現代農業特色人才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三是營造干事興業的良好氛圍。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創業、興業,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開發項目、科技攻關和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
- 上一篇:試議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途徑
- 下一篇:養老企業會計核算途徑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