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15 02:59:20
導語: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平臺建設
由市質監局和市政府督查室(12345為民服務熱線接處中心)負責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平臺數據中心設置在市質監局,呼叫中心設置在市政府12345為民服務熱線接處中心。設置應急專線電話為96333,96333專線與12345熱線無縫對接,聯動處置。2015年8月底前,完成應急救援平臺搭建,并在試點區域試運行。9月—12月,在試點運行基礎上,實現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服務范圍全覆蓋。
二、運行管理
(一)完善應急體系
根據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建設目標,制定電梯困人應急救援體系基本框架,完善故障電梯、救援平臺、維保單位、使用單位、監管部門多方信息整合體系,建立具有快速記錄、快速定位、統一調度的電梯困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實現各方信息互動和救援力量調度。
(二)健全工作機制
1.三級響應機制。第一級響應為簽訂電梯維護保養合同的維保單位(簽約維保單位);第二級響應是網格救援單位;第三級響應是市消防支隊。
2.動態監管機制。建立以電梯使用單位為安全責任主體、簽約維保單位為救援責任主體、網格救援單位和消防部門為補充的救援體系,對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數據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電梯物管單位和維保單位相關數據。利用電梯應急救援信息網絡,實時統計分析困人故障原因,全面掌握本地電梯安全狀況,定期向社會公布市區電梯相關情況。
3.聯動響應機制。將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納入城市應急救援體系,與110及119聯動,多渠道受理互通,實現快速有效救援。
(三)規范操作流程
(1)定位電梯。電梯發生故障時,被困乘客可按下轎箱內報警鍵通知使用單位,或用手機撥打該電梯維保單位電話,也可撥打電梯救援電話96333(夜間12345),報告電梯標識編號(貼于電梯醒目位置)。
(2)接警及調度。接線人員接警后,通過電梯六位數編號迅速定位故障電梯位置,并由信息系統自動將位置信息、報警人信息等短信推送到法定救援單位(使用單位和簽約維保單位),短信發送同時,撥打法定救援單位電話,通知其前去解困,并要求救援人員解困完畢后反饋信息。在等待救援期間,接線人員回撥轎箱內乘客手機,并將轎廂內情況隨時通報救援人員。
(3)救援響應。使用單位和簽約維保單位作為法定救援單位,承擔法定救援任務,在接到應急救援系統調度指令后,要迅速做出反應,實施有效救援。到達現場完成救援后,應回電報告故障電梯信息。
(4)網格補充。為增強救援響應及時性,除法定救援單位外,在市區劃分7個救援網格,在簽約維保單位救援不能及時響應時,由系統接線人員按照“接警及調度”程序通知網格救援單位實施救援。如網格救援單位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及時響應,通知消防部門實施救援。
(5)統計分析。完成救援任務后,救援人員及時將救援結果反饋應急救援系統,系統根據故障處置情況,每月分類統計分析,以便安全監管。簽約維保單位需將故障分析處理情況反饋給當地電梯安全監管部門。
三、責任分工
市政府成立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任組長,市政府應急辦、督查室、質監、公安、消防、通信、住建、財政、安監、衛生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質監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為:
1.市政府應急辦。負責將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建設納入全市應急救援工作體系,督促相關部門切實履行職責,指導各地開展電梯故障應急救援工作,協調和督辦應急救援處置中心所需設備、物資調撥工作。
2.市政府督查室(12345為民服務熱線接處中心)。負責協調落實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呼叫中心硬件資源配置搭建、人員配備與管理及平臺日常運轉。
3.市質監局。負責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和運行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電梯基本信息動態管理,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軟硬件建設,電梯困人救援響應體系建立;依法組織事故責任調查。
4.市公安局。負責事故現場區域周邊道路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道路暢通;負責協調公安110與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專線96333(12345)聯動對接。
5.市消防支隊。負責在其他救援單位無法響應或響應不及時情況下實施救援;負責協調消防119與市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專線96333(12345)聯動對接。
6.通信行業管理辦公室。負責96333專線號碼開通;負責督促市各通訊運營商完成所有電梯轎廂及井道內通訊信號的覆蓋和暢通。
7.市住建局。負責協調轄區物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導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加大對員工、小區業主電梯使用安全知識宣傳,督促物業服務企業編制住宅小區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處置預案,配合相關部門及電梯維保單位做好應急處置相關工作。
8.市財政局。負責電梯應急救援平臺運行維護相關經費安排,落實電梯應急救援、宣傳教育、安全監察等經費。
9.市安監局。協助組織電梯應急救援力量;依法參與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及傷亡事故調查處理。
10.市衛計委。負責電梯事故現場醫療救護保障工作。
- 上一篇:農業抗災減災和恢復生產工作方案
- 下一篇:農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