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聚集性疫情做好防控應急預案
時間:2022-11-30 09:42:22
導語:嚴防聚集性疫情做好防控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認真貫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嚴防聚集性疫情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市、縣黨委、政府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繼續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問題導向、壓實壓細責任,根據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特點,不斷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切實做好秋冬季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結合我鎮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底線思維,克服麻痹松勁心理,堅持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有效應對,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放松,確保及時高效精準處置突發疫情,堅決防止疫情反彈,鞏固我鎮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
二、工作原則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村(居)、鎮直各單位密切協作,按“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疫情處置機制,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細化實化工作要求,科學高效處置本鎮突發疫情。
三、處置機制
衛生院、派出所、民政所、財政所、各中小學校、安監站、市監局城東分局、獸醫站、黨政辦等單位、部門及個人組成我鎮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做好應急處置各項準備工作,在出現突發疫情啟動應急響應后集中鎮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落實各項調查、處置措施;各村(居)配合開展病例活動軌跡調查工作;一旦接到疫情防控疫情報告,及時與縣疾控中心、縣衛健委、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協同相關工作人員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疫情。
鎮衛生院:組織制定突發病毒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統一組織實施應急醫療救治工作和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并進行檢查、督導;根據預防控制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離、封鎖有關地區等措施和建議;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負責實施全體群眾性初級衛生救護知識培訓,組織群眾開展現場自救和互救。
(1)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癥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
(2)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開展標本的采集、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3)做好醫院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
(4)做好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對因突發病毒疫情而引起身體傷害的病人,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拒絕接診。
(5)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發傳染病做好病例分析與總結,積累診斷治療的經驗。重大事件,按照現場救援、病人轉運、后續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處置。
鎮派出所:密切關注與疫情有關的社會動態,依法、及時、妥善地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突發性群體性事件,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在緊急情況下實行交通管制的職責。協助衛生部門依法落實強制隔離。
鎮民政所:做好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工作,及時對特困群眾進行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開展社會捐助工作,指導和動員村居力量,參與群防群治;協調做好死亡人員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鎮財政所: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突發病毒疫情應急處置所需經費,并做好財政資金和捐贈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鎮中小學校:負責做好在校學生、教職工的宣傳教育和自我防護工作,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措施,防止突發病毒疫情在校內發生和流行。配合衛生部門組織實施各類學校的突發病毒疫情控制措施。
鎮安監站:協助對乘坐汽車交通工具的人員進行檢疫、查驗工作,防止傳染病通過交通運輸環節傳播。
鎮獸醫站:負責人畜共患動物疫病(包括陸生和水生動物)的防治工作,開展與人類接觸密切的動物相關傳染病的監測和管理工作。
鎮市監局城東分局:根據本部門職責和突發病毒疫情應急處置需要,組織好緊急物資采購、市場監督管理、污染擴散控制,以及鎮衛生應急指揮部交辦的相關工作等。
四、應急響應
(1)應急響應級別:根據突發病毒疫情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病毒疫情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Ш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I級)四級。
(2)應急響應措施:鎮人民政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單位)參與突發病毒疫情的應急處置。
(3)疫情控制措施:發生疫情后,鎮人民政府立即向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可以申請在本轄區內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會,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停工、停業、停課;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等緊急措施;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和設備。
(4)流動人口管理:對流動人口采取預防工作,落實控制措施,對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措施,對密切接觸者根據情況采取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
(5)維護社會穩定:組織有關部門(單位)保障商品供應,平抑物價,防止哄搶;嚴厲打擊造謠傳謠、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和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五、應急處置
(一)加大宣傳力度。各村(居)、鎮直各單位加大宣傳力度,持續利用村(居)文化中心公共廣播、流動宣傳車輛等媒介進行宣傳教育。
(二)啟動應急響應。各村(居)衛生所、各大藥房、私人診所、衛生院等發現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時,應第一時間報告鎮黨政辦,在鎮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安排下,向縣疾控中心、縣衛健委、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等相關單位、部門報告,并積極配合有關單位、部門立即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三)現場調查處置。在縣疾控中心、縣衛健委、縣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等相關單位、部門的指導下,趕赴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等處置工作。
(四)核酸檢測。積極配合縣疾控中心按要求通知相關人員到相應地點進行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之前做好相關人員的監測管控工作。
(五)環境檢測與終末消毒。配合疾控中心、衛生監督部門對重點區域、醫療衛生機構、農貿市場、超市、大型娛樂場所、各快遞網點、公共場所的環境檢測,定期采集環境標本檢測,了解污染情況;市監局城東分局以冷庫為重點節點,排查肉品生產經營產所和冷鏈物流環節被污染的風險。加大對屠宰、生產加工、貯存、運輸、經營場所環境采樣和核酸檢測,重點開展銷售當口環境、案板、器具、物表、貯存冰箱以及冷庫表面、運輸車輛、下水道污水、衛生間、洗手池表面等環境的核酸檢測。
(六)醫療救治。集中救治,分類診療。一旦發現病例,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轉運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和醫學觀察,對疑似病例實行單人單間隔離治療,制定“一人一案”診療方案,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衛生院做好院內醫務人員個人防護、隔離病房隨時消毒等院內感染防控措施,繼續做好預檢分診工作,提升病例診斷和篩查能力。
(七)人員管控。
1.落實“五早措施”,實行網格管理。疫情發生地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抓好網格化管理,嚴格執行人員出入健康登記及健康監測日報告制度,確保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落實閉環管理,嚴防疫情蔓延。一旦發現病例,要立即采取隔斷措施,疫情發生地實行村與村、住戶與住戶之間的隔斷,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及交叉接觸。落實病例“篩查—診斷—報告—隔離”閉環管理,嚴防疫情輸出和蔓延。
3.組織集中隔離,嚴防漏管失控。嚴格落實集中隔離措施,做好集中隔離準備工作。對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等人員實行集中隔離,做到應隔盡隔。加強隔離點管控,安排醫務人員及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維護隔離點正常秩序,規范隔離點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嚴格落實消毒、個人防護措施。
4.重點人員管控,嚴防疫情輸入。各村(居)對返銅入銅人員進行分類管控,加大力度排查從境外和重點地區返銅人員。對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宣傳教育,協助做好核酸檢測排查工作。
5.輿論引導和輿情控制。積極正面引導,防止散布謠言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及時公布準確信息,提高政府公信力。
- 上一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鎮村級財務管理集中整治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