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安排3篇
時間:2022-02-19 11:15:54
導語:發改委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安排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今年以來,我委按照縣委、縣政府總體部署,立足本職著力推進各項工作。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編制有關計劃規劃。組織相關部門和鄉鎮編報2013年主要指標及重點項目計劃,在此基礎上,編制全縣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計劃。5月,根據市發改委等7部門《關于調整2013年度主要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的通知》精神,聯合經信委等8部門對我縣2013年度主要經濟指標進行相應調整、下達。牽頭編制完成我縣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2011-2015年),并積極爭取使我縣有更多牽動性的重大項目進入省級實施規劃,為爭取更多中央和省資金支持奠定基礎。
2、全力助推園區發展。對縣經濟開發區擴區報批進行跟蹤銜接,已上報省政府待批。配合市發改委對縣開發區、源潭開發區建設情況進行年度考評,源潭園區在2012年度全市省級開發區考評中處于二類園區(籌建)第一名,連續第二年獲得表彰。采取定期調度通報、開展年度考評等多項措施推進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近期組織召開全縣鄉鎮招商引資及園區建設推進會,會議采取現場觀摩、通報、匯報、點評等多形式,進一步增強園區鄉鎮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至6月底,9個鄉鎮工業聚集區面積已達11.87平方公里,新擴模0.67平方公里;入區企業249家,新增29家;實現稅收收入588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1%;銷售收入2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9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1%。
3、著力爭取政策資金。密切關注國家和省投資信息與動態,及時捕捉項目信息,瞄準國家投資導向,加大跑省跑部力度,超前謀劃并精心組織編報項目,成效顯著,截止到目前爭取到位政策性投資項目28項、資金9672.9萬元。雄峰實業年產120萬平方米高氣密性節能塑料門窗(中央投資740萬元)、天柱山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投資1300萬元)、天柱山交通轉換中心(中央投資1000萬元)等一批重大項目獲政策性資金支持,總投資4.7億元的皖河流域治理項目進入實質性啟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專家復審。
4、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13年,我縣共爭列省、市重點項目45個,比上年增加2個,其中省“861”項目36個,比上年增加4個,長江中下游內河潛河段治理、至天柱山軌道交通、大別山連片扶貧開發、全省鄉村旅游示范縣等都已相繼列入各級相關發展規劃,阜景鐵路途徑、川氣東輸線延伸、城際鐵路延伸至等項目正在積極跟蹤和銜接。加大對省“861”和市重點項目監督檢查力度,落實工作責任,著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上半年,71個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77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45%,其中45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97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60.2%,高于時序進度10.2個百分點。
5、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調研起草《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在2012年6家企業進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庫基礎上,篩選符合條件的14家企業申報進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庫,組織開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儲備工作;積極爭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目前雄峰實業年產1000臺(一期300臺)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項目獲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安排1000萬元參股支持,衛康制藥正在申報爭取省戰略新興產業資金,我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不斷孕育中壯大。
6、緊抓投資工作不放松。今年以來采取多項措施強化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督導工作。一是實行投資目標責任制。年初,根據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把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增強投資的計劃引導和工作責任。二是實行投資月度通報制。會同統計部門對各任務單位投資完成情況進行分析,按月進行通報,讓相關部門和鄉鎮全面了解投資任務完成進度和動態。三是實行投資跟蹤督導責任制。為了做好投資任務完成情況的督促工作,將固定資產投資跟蹤督導責任分解到各科室和分管主任,要求對照時序進度逐月跟蹤督導各自聯系的投資責任單位,對投資任務較大、完成進度不快的單位上門進行銜接督促,確保投資任務的順利完成。針對1-5月份投資增速位次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的現狀,會同統計部門到天柱山管委會、旅游度假區、住建局、交運局、教育局等投資任務較大、重點項目較多的單位進行銜接,督促投資統計特別是大項目入庫工作,及時梳理摸排并做好大項目申報入庫的相關材料準備。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做好經濟分析工作。加強各項規劃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評估,按月通報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進度和定期通報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立足自身職能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抓好《縣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完善與對接、“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的基礎性調研等綜合性規劃編制與評估,組織開展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等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力求以科學的規劃引領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做好重大項目工作。一是完善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加快待建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進度,完善開工條件,力爭早開工、早建設。二是強化重點項目調度制度,通過召開重點項目調度會、組織督查、定期通報等多種措施,推動項目加快建設。三是抓好項目謀劃儲備,重點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各級各類規劃、市場需求導向、現有產業基礎和縣域發展重點,謀劃儲備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強、投資效益好的牽動性項目,形成重大項目梯次跟進的良好態勢。
3、做好資金爭取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和項目單位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強對已申報項目的跟蹤對接,力爭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省計劃盤子,確保爭取到較大份額的政策性投資。牽頭組織實施好以工代賑、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生態移民等項目,協調推進文教衛等社會事業、旅游、城鎮基礎設施、公檢法司、節能減排、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各類項目建設、管理和資金爭取工作。
4、做好園區建設工作。一是全力以赴做好縣經濟開發區擴區和省級源潭開發區籌建對上銜接工作,力爭縣開發區擴區盡快獲批。二是加大對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支持力度,積極探索創新縣投資公司對鄉鎮工業聚集區融資支持;在統籌安排全縣有限的土地指標基礎上,探索工業項目用地與商業開發用地差別化政策,支持鄉鎮工業聚集區做大做強。
5、做好固定資產投資工作。一是進一步做好固定資產投資分析通報工作,指導固定資產責任單位“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切實將年度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上。二是做好大項目申報入庫工作。聯合統計部門,配合各責任單位,根據億元以上項目入庫條件,指導、督促3000萬元以上項目完善申報材料,爭取3000萬元以上項目能入庫全入庫,保證投資穩定快速增長。
第二篇
一、引導鄉鎮工業聚集區發展,加快省級源潭開發區籌建步伐(第10條)
年度總目標:2013年9個鄉鎮工業聚集區全年擴模2平方公里,新增千萬元以上項目30個;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稅收收入1.15億元以上,同比增長3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推進省級源潭經濟開發區擴模發展,力爭全年擴模1000畝,新增入區企業6家,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稅收收入48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
階段性目標:
4月份完成2012年度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情況綜合考評,對發展好的鄉鎮安排以獎代補資金進行重點扶持。
7月份開展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情況調研,籌備召開鄉鎮招商引資暨園區建設推進會。
8月至12月按鄉鎮招商引資暨園區建設推進會要求,對上半年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情況進行督查,指導部分鄉鎮工業聚集區找準發展定位,編制園區發展規劃,實現錯位發展。
12月份對全年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情況進行督查總結,做好年度考評準備工作。
二、確保項目庫新增億元項目50個、列入省“861”和市重點項目40個以上(第12條)
年度總目標:認真開展全縣重點項目摸排調研工作,對項目庫及時進行更新管理,確保全年新增億元項目50個以上。與省、市發改委重點辦保持緊密聯系,緊跟國家宏觀政策導向和縣域經濟發展大局,認真謀劃和在項目庫精心挑選項目,爭取更多的項目能夠進入省“861”和市重點,確保2013年全縣列入省“861”和市重點項目40個以上。
階段性目標:
3月份在全縣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項目摸排,然后根據各鄉鎮、縣直部門上報的項目情況進行匯總,將新增的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及時列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庫。
4月份加強與省、市發改委重點辦銜接,在全縣重點項目摸排的基礎上,篩選符合要求的項目申報省“861”和市重點項目。
6月份加強和招商部門以及各鄉鎮、各縣直部門聯系,及時將新引進的億元以上投資項目編制入庫,確保項目庫得到及時更新和補充。
10月份利用省發改委增補省“861”項目計劃時機,繼續爭取有更多的項目進入省“861”計劃。
三、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持續跟進重大項目(第13條)
年度總目標:積極跑省跑部,力爭爭取到的中央和省級資金份額在全市位居前列;爭取合九高鐵、阜景鐵路、岳武高速東沿線、川氣東輸線延伸和至天柱山快速通道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新進展。
階段性目標:
3月份把列入各級規劃中的項目做為重點,與全縣各級各部門共同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按照項目基本建設程序要求完善各項審批手續,力爭達到項目申報要求。加強與國家、省、市投資主管部門的密切聯系,及時捕捉和獲得項目申報信息。
5月份聯合岳西縣共同向省、市政府起草報告,懇請省、市政府在進行線路設計時,充分考慮、岳西的歷史和交通現狀,盡可能支持合肥——九江高速鐵路經過岳西縣城(設站)、縣城(設站)到。
6月份銜接縣統計、交運、住建等相關部門,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及時報送市發改委,以便省發改委盡快開展項目前期編制工作。
7至12月份加強與省鐵投公司、鐵四院和省綜合交通規劃院銜接力度,爭取省發改委在組織規劃布局時確定合肥——九江高速鐵路客運專線途經。
四、堅持項目工作定期調度,加快實施全縣重點項目,確保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第16條)
年度總目標:建立健全縣級班子領導分工聯系重點項目制度,認真開展全縣中央投資項目和重點項目督查調度,加大年初縣重點項目,特別是省“861”和市重點項目實施進度和規范操作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年度投資任務的順利完成。
階段性目標:
3月份下達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將投資計劃任務及時分解到相關項目單位。及時分解下達中央投資項目投資計劃,督促并積極幫助項目單位落實各項開工條件,爭取盡早開工。
4月份按月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通報和重點項目投資完成情況以及形象進度的監控及信息上報工作。
6月份會同各級各部門加大重點項目建設監督檢查,配合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年度投資目標的完成。
12月份做好重點項目儲備和重點項目建設考核。
五、推進全國發展改革城鎮試點(第43條)
年度總目標:按照鎮改革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指導鎮開展試點工作,促進鎮經濟社會發展,力爭鎮2013年生產總值增長30%;財政收入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
階段性目標:
3月份制定并修編鎮總體規劃、工業規劃及環境規劃,推進園區擴模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征土地300畝,園區安置房開始動工,水廠改擴建項目啟動。
5月份加快城鎮發展,相繼規劃建設皖西南大市場、商貿中心、客運車站。突出新農村建設,抓好4個美好鄉村示范點建設工作,實施村異地扶貧搬遷和村整村推進項目。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區發展,擴建油茶花卉苗木基地4000畝。實施31項民生工程及15個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項目;
10月份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全面完成土地復墾及“增減掛”項目,盤活土地資源。全面建成中心村示范區及槐樹、金龍、蓮花美好鄉村示范點。申報建設園區污水處理項目。
六、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第81條)
年度總目標:推進綜合改革,完善縣級醫院管理體制、法人治理機制、藥品采購機制和運行補償機制,建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激勵約束有效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階段性目標:
1-3月份制定新的《縣醫保、新農合支付管理辦法》,根據縣級醫院的功能、工作量和現有編制情況,做好縣級醫院編制重新核定、人事分配制度、財政投入及歷史債務核定、床位費價格調整等相關調研,形成可行性材料。
4月份制定《縣縣級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縣縣級公立醫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組織2013年衛生人才招聘工作。
5月份完成縣級醫院核崗、定編工作;完成縣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的審定。
9月份完成按新核定編制的崗位設置工作。
10月份圍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原則和工作任務,查漏補缺,扎實整改。
11月份對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進行效果評估。
第三篇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發改委的指導幫助下,我委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能,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2013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認真編制年度計劃和規劃。年初系統編制了全縣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計劃。5月份根據面臨的新形勢和市對2013年度主要經濟發展指標調整意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會同經信委等8個部門對2013年度主要經濟指標進行相應調整,及時分解下達落實。牽頭編制完成我縣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2011-2015年),并積極爭取使我縣有更多牽動性的重大項目進入省級實施規劃。
2、扎實抓好園區發展工作。7月,縣開發區擴區正式獲省政府批準。完成了2012年鄉鎮園區建設情況綜合考評工作,對全縣發展好的鄉鎮園區安排獎扶資金400萬元進行重點扶持。組織召開全縣鄉鎮招商引資及園區建設推進會,10月,對沿線、、余井、王河、梅城、痘姆六個公路沿線園區進行調研,全面掌握推進會后園區建設成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探索解決辦法。至11月底,9個鄉鎮工業聚集區面積已達12.9平方公里,新擴模1.7平方公里;入區企業266家,新增46家;實現稅收收入9278萬元;銷售收入43.9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28億元。各項經濟指標比上年同期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呈現出入區項目質量提高、規模拓展力度加大、各項建設節奏加快的顯著特點。省級開發區籌建步伐不斷加快,在今年全市二類園區考評中再獲第一名。
3、全力以赴爭取政策資金。密切關注國家和省投資信息與動態,超前謀劃并精心組織編報項目,不斷有項目持續進入國家和省市資金“盤子”。截止到目前,爭取到位中央和省、市級投資項目58個,安排資金15706.2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13957萬元,省級資金749.2萬元,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1000萬元。潛水左岸縣城利民段堤防加固工程、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業公司礦用救生艙、天柱山基礎設施建設、天柱山交通轉換中心、縣職教中心能力建設等一批項目獲得支持。同時計劃總投資4.7億元(其中我縣投資2億元)的皖河流域治理項目獲得重大進展。
4、持之以恒抓好重點項目工作。積極爭取我縣項目進入省市重點項目庫,我縣今年列入省、市重點項目45個,比上年增加2個;其中:省“861”項目36個,比上年增加4個,年度計劃投資19.9億元。一批重大項目也取得實質性進展,投資9.6億元的G105野寨至桃花鋪段改建工程已下達建設計劃,投資10.2億元的下滸山水庫《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等均已審查通過,投資4.7億元的皖河流域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專家復審,湖北隨州--麻城--鐵路(途徑)、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連接線等項目正在銜接爭取。配合國家、省市發改委不定期開展項目建設督查,加大對省“861”和市重點項目監督檢查力度,落實工作責任,著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1-11月份,45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35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07.2%,高于時序進度15.6個百分點。精科年產1000臺柔性化全自動沖壓成型機、華一防爆電器高效節能防爆電機、天柱橡塑年產12000噸無鹵阻燃高分子新型環保塑料等投資超億元項目建成試產,衛康化學藥生產線一期、中合機械制造產業園、漢獅服裝生產、奧力欣中藥科技產業化、宏昌機電年產900臺(套)礦用挖掘裝載機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抓緊建設,渡民糧油糧食物流中心等項目正在扎實開展前期工作。同時,“薛家崗遺址”保護、皖國東路及縣城外環線、潛水六公堤堤防加固工程、縣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度假區基礎設施建設、天柱山旅游綜合開發二期等基礎設施類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5、積極培育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申報進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庫。今年在原已進入6家的基礎上,經篩選申報新增獲批4家,積極爭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目前實業年產1000臺(一期300臺)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項目獲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安排1000萬元參股支持。旅游、物流、金融等服務業促進力度也在持續加大。
6、高度重視投資督導工作。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指標完成情況監測分析和統計督導工作,實行投資目標責任制和月度通報制,對各任務單位明確目標每月通報進度,確保完成年度計劃目標。深入分析影響投資進度的原因并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全面梳理在建和擬建3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多次會同統計部門到投資任務較大、重點項目較多的單位開展重點督導工作。經省市統計部門反饋,截止到目前,我縣今年實現新增入庫3000萬元以上項目4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4個,為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2013年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一是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發改委職能日益突出,新形勢對發改委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單位人手緊張,專業人才短缺,開展調研的力度不夠,對全縣的經濟形勢的分析難以深入;二是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時,因資金、土地指標等因素影響,導致部分重點項目推進緩慢或停滯;三是在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下滑、投資增速放緩形勢下,建筑安裝營業稅和銀行中長期貸款指標增長緩慢,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縣固定資產投資進度。
二、2014年工作安排
1、著力抓好計劃規劃編制。抓好2014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制定和各項指標的推進落實工作,圍繞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項目建設、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擴權強鎮等工作開展督查、考評、調研,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及時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組織開展鄉鎮工業聚集區建設等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力求以科學的規劃引領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完善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完善開工條件,力爭早開工、早建設。二是強化重點項目調度制度,通過召開重點項目調度會、組織督查、定期通報等多種措施,推動項目加快建設。三是抓好項目謀劃儲備,謀劃儲備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強、投資效益好的牽動性項目,形成重大項目梯次跟進的良好態勢。力爭2014年40個以上項目進入省市重點項目庫。
3、分類指導鄉鎮園區發展。配合做好省級開發區籌建工作,力爭早日正式設立省級開發區;加強對鄉鎮工業聚集區發展的調度,指導鄉鎮工業聚集區錯位發展,明確首位產業,逐步形成主導產業集聚效應,推進聚集區上規模、增效益,力爭2014年9個鄉鎮工業聚集區達14.5平方公里,新增入區企業40家,實現稅收收入1.5億元以上。
4、做好項目申報爭取工作。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做好項目儲備,及時申報爭取。在組織相關部門和項目單位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時,加強對已申報項目的跟蹤對接,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計劃盤子。力爭2014年爭取中央、省市資金額度穩定增長,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5、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工作。一是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分析通報工作,指導固定資產責任單位“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切實將年度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上。二是做好大項目申報入庫工作。根據億元以上項目入庫條件,指導、督促3000萬元以上項目完善申報材料,爭取3000萬元以上項目能入庫全入庫。三是加強與統計、稅務、銀行等相關部門溝通銜接,協調做好影響固定資產投資修正的指標的統計上報工作,減小省市削減幅度,保證2014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
6、配合開展相關改革工作。組織協調全縣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工作,重點做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鎮擴權強鎮試點、鎮全國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等相關領域改革的推進工作,抓好行政審批事項的取消和調整工作,以改革創新增添發展活力。
- 上一篇:扶貧辦工作計劃9篇
- 下一篇:農業經濟發展論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