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總結暨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24 08:47:42
導語:科技局工作總結暨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區科技局圍繞科技創新和年度工作目標,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以招商引資、項目培育、策應扶持、人才引進以及科技為企業服務等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著力營造科技創新氛圍,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取得的成績
1、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今年以來,完成招商引資額5000萬元,億元以上進園開工項目(谷硅新材料)1個,目前,該項目三棟主體廠房完工,道路、圍墻已建好,生產設備陸續進廠。大力開展科技招商活動,局領導先后外出招商20多批次,洽談招商項目11個。
2、全社會研發投入工作扎實開展。市里把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作為一項硬性指標對區里進行考核,實行一票否決。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局擬定出臺了《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區推進全社會研發投入工作實施方案》(宿區發[2012]37號和宿區辦發[2012]66號),召開了科技創新大會。主動聯合區統計局對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和相關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各鄉鎮街道進行了2次全社會研發投入工作業務培訓,組織2個指導組從8月下旬起逐家逐戶對全區所有規模以上企業及新培育企業調研、指導研發投入工作,同時向70家企業發放了科技創新劵350萬元。定期向區分管領導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匯報全區全社會研發投入進展情況,并積極向上溝通協調,一著不讓地抓好全社會研發投入工作。
3、政策、資金爭取實現歷史性突破。充分利用和發揮科技部門的職能優勢,貫徹落實蘇北工作會議精神,搶抓省科技廳扶持蘇北科技發展的有利時機,對市級以上的各項科技政策、項目、資金,全力爭取,全面協調,全力聯系,把爭取一切科技優惠政策和資金作為我局的職責。經常到上級科技部門匯報工作、協調關系,同時先后多次邀請省市科技部門領導來我區指導工作,為策應扶持的爭取做好基礎性工作。今年我區首次獲準申報國家科技富民強縣計劃項目,目前已向上爭取策應扶持資金2600多萬元,為歷年最多,在全市排名前列。
4、產學研合作穩步推進。全區共有25家企業與省內外13家高校院所、科研單位建立了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校企聯盟26個,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29項。通過產學研合作,加強人才計劃申報,今年以來,申報市級以上科技人才計劃44個,其中國家千人計劃1個、省級“雙創”人才計劃18個、省級博士集聚計劃7個、市級創業創新領軍人才集聚計劃18個。申報省級科技進步獎2個、市級科技進步獎15個;申報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個。
5、科技項目的培育申報數量大幅增加。今年以來,我局以科技項目培育申報為載體,改革創新工作方法,消除“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加大對企業服務力度,規定四月份、十月份為調研月,全局人員組成若干調研組,深入全區所有規模以上企業調研30批次230多人次,幫助培育開發科技項目122個。申報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3個,其中國家級12個,省級31個,申報的數量是去年的1.8倍。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實施計劃項目和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是培育申報的重點和難點,很難報得出列得上,今年我局通過積極協調爭取,首次申報“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實施計劃”項目1個(包括8個子項目),獲項目資金300萬元;申報了3個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獲批1個,獲項目資金600萬元。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的培育申報力度,申報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個、省級農業科技型企業3個;申報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9個、市級高新技術產品9個。
6、知識產權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一是成功獲批創建省知識產權試點區。今年3月份,我區開展申報創建省知識產權試點區活動,成立了區知識產權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建立了區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制度,10份省知識產權局下文批準我區為省知識產權試點區,獲創建經費10萬元。二是做好專利申請工作。今年以來,我局多次安排專人,主動聯系知識產權機構,逐家逐戶到企業進行督促、指導專利申請工作,使專利申請數量和質量有了較大提高,預計到年底全區專利申請數量將達到360件。三是申請省級專利資助資金。申請專利資助資金項目58項,獲資助資金10.8萬元;組織6家企業參加省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創建,7家企業完成省貫標績效評價。
7、機關工作人員素質全面提升。我局從培養機關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入手,圍繞機關效能建設,認真分析本單位的優勢與不足,努力查找全體人員思想作風的差距,并對照先進典型,從學習創新、精神狀態、能力素質、辦事效率、服務基層、聯系群眾、工作機制、執行落實等方面強化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把局機關效能建設與全區目標考核、機關人員年度考核有機結合起來,要求所有人員每人每年講課3次,撰寫論文4篇以上,從而強力推動機關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努力改變外界對科技部門的固有看法。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1、科技人才隊伍不健全。全區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人才政策體系不健全,難以對人才提供優越的待遇,企業人才工作不安心,有些人才今天來明天走,很難留得住,造成人才隊伍不健全、不穩定,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報項目的人才,影響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
2、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科技創新能力較弱。全區企業總數偏少、規模偏小,技術含量較低,能夠申報省級以上科技項目的載體少。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僅7家,很多企業因缺乏人才和技術,創新能力弱,科技項目培育的難度大。
除高新技術企業和部分科技型企業能夠按要求提取科技研發費用外,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較少,有些企業甚至沒有研發投入,嚴重影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專利申請的質和量都有待進一步提高;企業相關知識產權的基礎條件、人才隊伍缺乏,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知識產權工作發展的需要。
三、2013年工作計劃
2013年全區科技工作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市、區下達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業創新環境,以科技項目的培育申報和科技招商為抓手,推進研發投入、人才引培、策應扶持、知識產權、地震、科普等工作的開展,力爭各項工作再創佳績。
1、全力推進全社會研發投入工作
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是我區達小康一項重要指標,也是市里對區里進行考核的重要指標,且實行一票否決。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一要加大科技創新宣傳力度。宣傳落實宿區辦發〔2012〕66號文件中各項措施,在此基礎上,堅持研發投入與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掛鉤制度,對按要求進行研發投入的企事業單位,所報項目優先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劃,優先列入區級科技計劃,并給予資金支持。二要督促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實現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三要協調區統計局、經信局對企業的研發投入工作進行不定期培訓,提高申報水平,同時開展督查指導工作。
2、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幫辦工作
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創新招商思路,開展科技招商、以商引商、行業引商,主要領導堅持經常性外出招商,招商小組堅持駐點招商切實洽談引進和儲備一批有發展潛力的項目。繼續對谷硅新材料項目進行幫辦服務。
對在手意向項目緊盯不放,促使由意向轉化為合同。加大外出招商和專職招商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我局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優勢關系,為企業引進科技成果3-5個,以此培育招商新線索。
3、推進科技項目培育申報工作
加大為企業服務力度,深入全區所有規模以上企業調研,每人全年調研時間不少于30天,幫助企業培育開發科技項目100個以上,申報省級以上科技項目50個以上。選擇2-3家企業申報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通過策劃幫辦、跟蹤服務以及加強與省市科技部門溝通協調,力爭有企業獲批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4、強力開展知識產權工作
一是全面開展創建省知識產權試點區工作。2012年我區被省知識產權局批準創建省知識產權試點區,明年要整合各方力量推進創建工作,為申報創建省知識產權示范區打好基礎。二是狠抓專利申請。2013年我局將進一步加強與專利機構的聯系,深入企業開展現場專利申請和指導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區專利申請數量和質量。全年專利申請力爭達4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0件。三是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對專利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
5、切實重視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培育工作
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是科技創新的載體,我局在培育申報省級以上科技項目的同時,將重點深入企業加大調研力度,指導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的申報。2013年力爭再獲批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個,市級高新技術企業3個;申報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0個,市級高新技術產品20個,申報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
6、開展“校企合作”和科技培訓工作
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協調有關部門落實高層次人才政策,為人才落戶區創業創新提供最優惠條件,2013年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5名以上,合作開發科技項目20個。積極做好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項目申報,對由科技人員進廠開展課題研究、技術攻關申報的項目,我局優先向國家、省、市科技計劃推薦,并在區級科技計劃中優先立項,以此提高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切實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積極組織開展“中小企業大學行”和“專家教授行”產學研對接活動,推進“校企合作”不少于20個,爭取在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孵化器)建立高校實驗室2-3個。組織參加科技洽談會、產品推介會和專利博覽會,定期組織舉辦博士論壇、項目包裝、專利申請等科技培訓活動。
7、積極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工作
一要開展經常性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聯合區教育局對全區中小學生進行2-3次的地震自救演練,不斷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二要進一步完善地震應急預案和防震減災網絡建設,做好省級強震臺點、宏觀觀測點的觀測維護和信息搜集上報以及地震謠言的平息工作。三要配合建設、規劃等部門做好應急避難場所設施建設。
8、不斷增強機關人員的整體素質
圍繞機關作風效能建設,進一步完善工作學習制度,在全局上下營造人人講效能、處處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濃烈氛圍,切實增強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同時,對照年度目標任務的內容,明確責任,尋找差距,從學習創新、精神狀態、能力素質、辦事效率、服務基層、聯系群眾、工作機制、執行落實等方面強化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強力推動機關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
- 上一篇:科技局局長招商引資工作匯報
- 下一篇:科技局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