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2013下半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19 08:55:20
導語:農委2013下半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全力推進農業園區建設。從上半年農業園區建設的總體情況來看,種植園區雖有6家鋼架設施大棚在建,但數量與質量遠遠沒有達到都市農業目標任務,規模養殖基地亮點還不多,休閑觀光農業基地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是其功能還不全,做好今年的農業園區建設工作任務十分艱巨,對此在農業園區建設中建議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進一步量化工作任務。今年全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目標中明確要求農業園區總投入11億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農業園區70個,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萬畝,其中鋼架大棚凈面積連片300畝以上的基地23個。各地要按照市下達的目標任務數,進一步加快落實,確保全年任務完成。二是進一步開展多種形式推進。任務落實是關鍵,任務推進式重點。各鎮鄉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對設施農業推進力度,要利用省、市扶持經濟薄弱村的政策,不失時機的發展設施規模種養業。要利用市鼓勵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意見,開展多種形式的項目推進,全力發展現代農業園區。通過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吸引各類資本投入現代農業園區,積極鼓勵鎮村創辦設施農業基地,凡有鎮村集體領辦創辦意向的項目要及時提交申請,市將及時討論研究。三是進一步加強考核檢查力度。2013年農業工作千頭萬緒,年初組織鎮鄉長和分管領導進行參觀、討論、交流,要求各鎮鄉形成具體的、明確的、富有個性的年度奮斗目標。建議市政府及時出臺考核細則,仍實行每季度考核制度,對現代農業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按照完成進度、質量和成效進行綜合打分,對完成情況好的單位予以表揚,不理想的進行交流,共同分析任務完成遲緩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使重點工作正常有序開展。
2、著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會議進行積極宣傳,引導和鼓勵各鄉鎮重點發展智能溫室、標準連棟大棚、防蟲網等設施類型,加強高科技設施裝備及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的運用和研究。二是強化指導服務。對新增的設施類型基地,明確專人全程跟蹤服務,每個基地安排1-3名專家技術人員,為基地提供品種引進、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術指導。三是加強考核督查。加大對部門和鎮鄉的考核力度,對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實行百分考核。職能工作實行減分考核,創新工作實行加分考核。做到任務細化分解到位,目標責任明確到位,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3、加快產銷有效銜接。一是突出做大龍頭企業。圍繞都市農業,在上半年已完成6個新批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的基礎上,2013年重點做大做強10個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培養成企業+合作組織+生產基地+技術指導員+農戶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一批四青產業、特經特糧等銜接密切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農業招商引資活動,在已完成農業實際利用外資額2780萬美元的基礎上,下半年通過努力力爭全年完成5000萬美元,農產品出口額上半年已完成2500萬美元的基礎上,下半年通過努力力爭全年完成6000萬美元,同時做好省農洽會、上海農展會各項工作,充分展示農產品加工業形象,在實現龍頭企業帶動上做大文章。二是全方位拓寬營銷平臺。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要素,拓寬進滬營銷平臺,多層次、立體式、全方位制定營銷計劃,努力實現:經營思路各異,特色產品共享,質量安全達標,滬啟直銷順暢,店地達到共贏。主要措施有以下三點:第一,規范各種、養基地在滬建立的直銷和批發門店。我市各種、養基地和專業合作社在上海建立的直銷門店勢頭強勁,目前己設直銷門店并開張營業有3家,在上海市場設立批發門店有6家,在建和準備建的有六家。下階段,一方面做好已開門店與種養基地的農產品供求銜接和調度,協助各門店建立和完善采購、營銷、質量安全、物流等內設機構,使其正常有序展開。另一方面,對在建和準備建的單位和個人做好市場分析、貸源分類和采購、營銷方案等可研報告的策劃和制訂,協助做好其門店裝潢和門店設置的規范工作。其次,督促各鎮鄉大力度招商引資,力求完成年內每鎮鄉不少于三個在滬直銷門店開張任務。第二,協助市供銷社和“農超對接”基地的農產品配載工作。目前,供銷社牽頭的市場蔬菜超市已建五個,種植基地進入超市有三家。下階段我們盡力協助配載中心和種養企業,做好產品調劑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工作,確保供貨正常,安全放心。第三,全面接洽上海禾盛農產品集團公司。力爭與上海禾盛農產品集團公司建立長期合作共贏聯接框架,充分利用和盛公司在滬組建的500家直銷店以及網購和團購平臺,把地產三寶、四色豆、四青作物、梅干菜等土、特、優農產品擠進禾盛公司營銷平臺,農委與和盛公司努力做到“三同步”,即年度計劃同步設計,產品目錄同步策劃,種養基地同步建設。三是品牌培育。2013年我們要加大名牌農產品的培育力度,要通過強有力的行政推動,努力使品牌形成區域化布局、規?;a、組織化運作、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升我市農業發展整體水平。要引導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市場主體創建農產品品牌,提升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逐步實現從銷售產品向經營品牌轉變。要著力加強農產品的包裝、推介和保護力度,加快農產品商標注冊,強化農產品原產地認證工作,努力形成地方特色品牌。要積極推進農業品牌展示平臺建設,高標準啟動建設現代農業展示中心。
4、圍繞生態農業發展。一是猛攻綠化植樹造林。扎實推進干線公路綠色通道通達工程、沿江沿海防護林工程、骨干河道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省級村莊綠化示范村創建工程、農村道路綠化示范工程、綠以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工程、新造林撫育工程、林農復合經營工程、優質苗木基地工程、休閑農業綠化工程等十大工程。確保全市新增造林面積5萬畝,其中新增成片林面4萬畝、四旁樹200萬株。二是加強生態健康養殖。加快畜牧生產方式由穩定發展向質量型、環保型轉變,加強規模畜禽場生態治污,積極推廣生態健康養殖。通過發展沼氣、生產有機肥料和廢水處理等綜合利用方式,治理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提高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和秸稈綜合利用率,實現能源再生和多級利用。2013年,力爭每鎮鄉爭創1—2個示范點,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市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的快速發展。三是放大休閑觀光農業。隨著滬崇啟大通道的貫通,橋港時代新的到來,休閑觀光農業集種養、休閑、觀光、餐飲為一體的新興農業產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重點培育10家正常運轉的休閑觀光農業基地。
5、扎實推進為農服務。一是要加快隊伍建設。2013年對現有農技人員素質提高,全年參加不少20天的脫產培訓。進一步按照“五有”鄉鎮農技推廣綜合服務中心建設要求,推進基層農技服務的全面到位。二是突出“三新”技術推介。通過不斷的為農服務,及時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運用新模式,大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實現品種和技術的有機結合,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在主要農作物關鍵生育期及時印發技術意見,我市主要農作物主推技術,集成有特色、有創新的配套技術,力爭完成全年新增糧食1700萬斤的目標任務。認真完成高產創建和科技入戶項目。今年糧棉油高產創建任務重、時間緊、工作量大,必須加大關鍵技術推廣力度,注重宣傳、現場指導,做到物化補貼及時到位、新技術推廣普及到位,增產增收,通過項目帶動成效到位,使實施區農戶得到實惠。繼續圍繞“農業部測配方施肥試點縣項目”,切實搞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通過農業生產需求和市場引導,促進企業調整肥料產品結構,改進生產工藝,加快肥料行業由生產主導消費向消費引領生產的根本轉變。注重化驗質量控制,逐步改善化驗室裝備條件,保證化驗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提高測試高效率和測試水平,滿足測土服務的要求。以蠶??萍既霊魹樽ナ?,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培訓活動。計劃以蠶??萍既霊艄こ虒嵤╂倿閱挝?,組織專家組成員下基層到農戶,開展區域集中式到戶頭的面對面技術培訓,旨在解決農戶共性的技術問題,提高生產水平。做好秋蠶種催青等技術服務工作,指導秋季小蠶共育,確保蠶種催青和小蠶共育安全。在秋蠶種催青上,做好各項物資準備,配備充分的技術力量,確保安全高質,為穩定生產打好基礎。三是進一步改變服務方式。2013年繼續加強示范縣項目和科技入戶工作。開展好“三電”合一服務,開展農業信息服務。開展第二輪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做到培訓時間適應農時。做到農民在培訓后,能夠適時地將所學的新知識、新理念用在實際生產中,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開展職業農民培訓。繼續與其他部門合作聯合辦班,計劃在7月份與民政局共同舉辦一期三峽移民培訓班,8月份與婦聯舉辦一期農村婦女培訓班。為方便農民接受培訓,計劃在相對偏遠的鄉鎮,根據他們的農業產業特色,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農民培訓。開展農業信息化技能培訓。利用農廣校電腦教室,開展農業信息化技能培訓,普及電腦使用基本知識。根據報名情況,繼續組織5期培訓班,10月底前完成培訓。開展農民創業培訓。今年農民創業培訓由市農廣校獨立完成,培訓任務數為400人。
- 上一篇:農委上年依法行政工作情況報告
- 下一篇:今年以來農林工作完成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