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主要成效及工作重點

時間:2022-08-25 10:05:50

導語:現代農業主要成效及工作重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農業主要成效及工作重點

一、現代農業建設成效

今年以來,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規劃為總攬,圍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打造田園城市、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的工作目標,園區化、合作化、規?;七M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化、時序化推進八大工程建設,取得了新的顯著成效。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建設高標準農田(魚池)項目20個,農業資源開發項目3個,年新增高標準農田5萬畝;新增高效設施農(漁)業1.18萬畝,累計9.33萬畝,占比達22.7%;積極推進全市工廠化育秧建設,建成城廂東林村,璜涇雅鹿、新海村,沙溪塘橋村,浮橋三市村5個工廠化育秧點。高標準農田建成區實現了“田成方、渠成網、路通暢、林成行”,夯實了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既增加了耕地資源,又方便了規?;s化經營和機械化操作,有效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效率,全市水稻平均畝產達到了630公斤,比上年畝均增產12.8公斤,水稻最高田塊畝產達到了786.2公斤,為全省高產創建測產第一名,全市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

(二)生態綠化建設全市新增林地、綠地1.03萬畝,其中,完成了雙浮路、協星北路生態片林建設2788畝,綠色通道提檔改造7281畝,古塘河等河道綠化2432畝。開展免費送苗下鄉活動,調運林果苗木9萬株,新增林果面積2973畝。做好了城鎮綠化建設,新增綠化面積5154畝。全面完成了村莊環境整治及示范村的提檔改造任務,新增綠化面積1672畝。會同市財政出臺了《市農村綠化以獎代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落實財政獎補資金500萬元。

(三)農產品質量建設建成市鎮村三級監管網絡,在6個鎮掛牌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完善了市鎮村監管員隊伍,定期不定期檢測農產品588批次。新建鎮、基地速測室11個,累計13個,對20畝以上的蔬果基地實施了全程質量跟蹤監控。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建成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可通過條形碼實時查詢農產品從生產到市場的全部信息,形成了“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的科學監管模式。

(四)農業機械化建設全市農機購置總投入達4751萬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達2634萬元(中央和省868萬元、市40萬元、市1726萬元),占比55%,新增補貼農機具3549臺(套),其中新增大馬力拖拉機89臺、聯合收割機176臺,補貼資金受益農戶及合作組織達698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收割機保有量267臺。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2%,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率達70%,糧食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同時,新建農機庫房20個,已竣工并通過驗收10個,面積8000多平方米。擁有農機合作組織55家,10家被省局評定為“三星級”農機合作社,大中型農機加入農機合作社比例達71%,先后榮獲省及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稱號。11月份,全市各鎮均通過“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示范鎮”考核驗收,年內有望通過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示范市”考核驗收。

(五)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完成游客中心、玫瑰莊園二期等基礎設施建設,獲評國家4A級景區。建設年全國蘭博會展館9000平方米,建設林果基地500畝。開發了全市第一套肥水一體智能型灌溉系統,園區內蔬菜肥水灌溉實現智能化。申報各類項目14只,爭取省級資金近1000萬元,獲市、市科技成果進步獎3個。農業特色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年產食用菌近萬噸、蝴蝶蘭近200萬枝,獲首批中國特色農莊殊榮。

(六)生物科技農業建設加快推進生物農業科技產業園建設,建成了4000平方米市現代農業園區組培中心并投運,引進了“無土栽培有機緩釋肥”專利,并開展生產與推廣。安豐生物源工程中心開展了農作物抗病生防制劑的選培,自主研發了水稻工廠化育秧生物基質。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合作,加快生物科技農業創新與成果轉化。與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研究了設施農業土壤連作障礙克服技術,與市農科院共建“田園工作室”。11月底,省現代農業校企(園區)合作聯盟落戶市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合作內容之一的市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同時揭牌,為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構筑了科技創新與新型農民培育的合作平臺。此外,進一步開展了集生態休閑觀光旅游資源網上瀏覽,優質農產品網上銷售,農業生產溫、光、水、肥、氣等基礎數據實時監控功能于一體的“田園”農業網絡管理平臺建設,在去年5個視頻監測點的基礎上,又新建視頻監測點7個。

(七)農民培訓及為農服務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年培訓農民5800人。加快“五有”鄉鎮農技站建設,制訂實施了《市“五有”鄉鎮農技站建設方案》、《市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完成全市六鎮“五有”鄉鎮農技站建設。規范農業項目監管,年申報各級各類項目92只,獲得立項91只,獲得總扶持資金達8874.9萬元,比去年增長23.7%。

(八)龍頭企業培育全年新增安佑(中國)動物營養研發有限公司、市糧食購銷有限公司兩家市級龍頭企業。目前,全市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19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14家,年預計銷售收入超115億元,輻射帶動農戶8.9萬戶。市江南農副食品城、市糧油批發交易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省級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

二、年現代農業建設重點

年是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決戰之年,圍繞“打造田園城市、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家園”的工作目標,高標準、高質量、快速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確保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一)進一步明確主導產業格局定位。根據我市現代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定位,進一步落實主導產業空間布局,細化規劃,重點對確定的16萬畝永久性水稻、10萬畝常年蔬菜、8萬畝生態林果、6萬畝特色水產分解到鄉鎮,落實到田塊。同時,圍繞“穩定總量、調優結構、提高品質、生態循環、農技結合”的要求,重點建好國家級種豬場,東林、太星等10個萬頭生豬養殖場,逐步推進2000萬羽溫氏雞集中小區養殖。

(二)進一步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魚池)項目14個,資源開發項目2個,建設面積5.6萬畝。繼續扶持雙鳳、瀏河二個萬畝水稻片區工廠化育秧點建設,爭取栽插面積超過4萬畝。同時,促進高標準農田與合作農場相結合,做到“規劃好一塊、建設好一塊、經營好一塊”。

(三)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化配套設施。提升農機化發展水平,計劃新增高效設施農業機械600臺(套)、報廢更新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各50臺,新建配套機庫30只。加強對現有農機的管理,提高農機具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農機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服務水平。開展農機服務體系建設,每鎮至少建1個四星級農機合作社和1個三級以上農機維修點。加大農機化科技創新力度,建設省級農機化科技示范基地1個、規范化農機推廣機構1個。

(四)進一步創新發展生物科技農業。加快推進生物農業科技產業園建設,投資建設5000平方米生物農業科技孵化中心,加快培育高科技農業企業,全面整合研發團隊,進一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安豐生物爭取晉升國家級工程中心。大力推進“安全、生態、高效、高質”的生物肥料、水稻育秧生物基質的產業化生產,確保年產生物有機肥料2萬噸以上、水稻育秧生物基質3000噸以上。在新毛萬畝水稻片區積極探索生態循環種養結合的生產模式,依托土壤生物改良、病蟲害生物防治等先進技術,開發優質、生態、功能大米。同時,加快市現代農業園區組培中心市場化運作,力爭年育苗一千萬株以上,實現產值2000萬以上。

(五)進一步創新合作經營機制。貫徹落實十八大提出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精神,培育以合作農場為主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為帶動的新型經營體系。加強對現有100家合作農場生產經營的指導,理順經營機制、提升科技水平、延長產業鏈,力爭先行培育20家合作農場典型,經營面積達5萬畝以上。新增綠潤、口水娃兩家農業龍頭企業晉級省級龍頭企業。加強市場營銷配送體系建設,促進農產品進企業、進社區,形成產銷銜接的良好局面。

(六)進一步加快新型農民培育。按照全市農業產業定位和空間布局,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內實施規模為6500人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一是培育500名合作農場負責人和村后備干部。其中,農村青年學歷教育200名,通過學生志愿報名,每年選派60多名高中畢業生報考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實行3年制大專學歷定向培養,畢業后到相關村從事農業技術服務或參與合作農場經營工作;農村中青年農業繼續教育培訓300名,通過個人志愿報名和村委會推選方式,每年選派100名具有大中專學歷的本村非農專業中青年,參加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或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半年脫產培訓,培訓合格后安排合作農場工作。二是職業農民技術技能培訓6000名,通過每年遴選2000名有一定農業生產經營技術基礎,有一定文化水平,有志于投身現代農業產業的本地中青年農民,參加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舉辦的為期一周的專業技能培訓,充實以合作農場為主的農業專業合作經營組織技術力量。

(七)進一步推進生態綠化建設。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家園,大力推進冬春綠化建設,計劃新增林地綠地面積1.5萬畝,重點實施好沿滬生態林帶、瀏河江灘濕地公園和疏港高速兩側綠色通道工程;繼續做好綠色通道垂直縱深延伸,形成完善的農田林網格局;大力發展適合本地的特色林果產業,新增高效林果基地2400畝。同時,將進一步強化項目管理,按照建設總量,及早分解任務、落實地塊,明確項目具體完成時間,形成倒逼機制。

(八)進一步推進市現代農業園區提檔改造。圍繞承辦全國第23屆蘭博會,全面完成新城蘭文化產業園建設,切實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蘭博會成功舉辦、辦出特色。開展優質月季、草花等百萬盆(株)鮮花進城活動。同時,進一步推進園區提檔改造,完善功能配套,啟動2萬平方米艷陽農莊提檔改造、1萬平方米戈林科技農業有限公司總部建設;建設好占地200畝的親子園、百竹園項目,推進東部800畝的農田(戶)改造,建設林果生態園,不斷拓展現代農業園區休閑觀光娛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