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03 10:17:02

導語:司法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

2016年精神文明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和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研究縣精神文明工作要點,圍繞2016年縣司法行政工作目標任務,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扎實工作,務求實效,為全面推進司法行政工作打牢思想基礎,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努力營造和諧的輿論氛圍,培育文明的道德風尚,為推動涇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實道德支撐做出應有貢獻。

一、圍繞文明主題,持續推進思想道德建設。

(一)加強法治道德理念宣傳工作。從法治的角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宣傳力度,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融入貫穿精神文明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充分利用司法行政系統業務工作的特殊性,把法治道德理念、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到每位群眾中去,通過日常工作傳播正能量。

(二)開展道德模范推薦學習活動。認真配合縣文明辦做好全國道德模范和市級道德模范的推薦工作。持續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積極發現、培育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向局積極推薦各類道德模范和“好人榜”人選,(“身邊好人”分為:“助人為樂好人”、“見義勇為好人”、“誠實守信好人”、“敬業奉獻好人”、“孝老愛親好人”五個類別),不斷推出一批群眾身邊看得見、過得硬、學得到的先進人物,為向縣文明辦推薦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評選擴大群眾基礎,營造全局上下關注、支持、參與道德建設的濃厚氛圍。

(三)持續深入弘揚優秀傳統美德。在做好勤勞節儉、遵德守禮、孝老敬老宣傳,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的同時,要持續深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進一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深入宣傳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傳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營造“講道德、做好人、樹新風”濃厚氛圍。通過宣傳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激勵干部職工健康向上,奮發有為。

(四)圍繞節日主題傳承中華文化。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繁榮發展節日文化,廣泛開展各類主題鮮明、豐富多彩、健康向上,體現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系列活動,積極參與社區群眾性文體活動。結合“法律六進”活動,引導人們更新觀念過佳節、移風易俗樹新風,形成節儉過節、公益過節、敬老過節的良好風氣。組織開展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我們的節日”活動,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民間藝術,把中國符號嵌入人心。

(五)積極引導市民提升文明素質。圍繞文明、法治、經營等內容,以“生活因文明更精彩,因文明更美麗”為主題,積極開展“文明知識”宣傳教育、“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文明出行”整治提升、“文明經營”秩序規范、“文明市民”行為養成、“美麗家園”衛生清潔等六項活動,并健全長效機制加以鞏固。積極參與“禮讓斑馬線”活動,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引導行人遵守交通秩序,倡導機動車駕駛人員規范行駛,讓文明出行成為市民的良好習慣。

二、結合職能特點,打造司法行政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特色。

今年是文明縣城創建的關鍵年。要以豐富創建內容為重點,推動縣局在優化服務、造福民生等方面發揮作用,提升層次,擴大影響。切實全面落實“五個一”工作任務(一隊:建立志愿服務隊伍,一牌:設置與環境相融合的遵德守禮提示牌,一桌:開展文明餐桌行動,一傳播: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活動,一項公益:熱心支持公益事業)。切實做好辦公場所衛生,落實“門前四包”、共建路段衛生責任制,保持辦公場所、生活環境清潔,積極主動參與文明縣城創建活動,認真落實社會責任。切實結合司法行政系統工作實際,打造司法行政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特色。

(一)強化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筑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一是要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積極協調法院、公安等有關部門,強化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支持和指導,形成合力,確保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效。二是要拓展人民調解領域。在鞏固完善縣人民調解中心、鄉鎮、村居和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全面推進村級人民調解工作室建設,積極探索人民調解進景區、進園區等特色典型經驗做法,打造調解品牌。三是要形成大調解工作合力。切實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資源,積極開展訴調對接、公調對接、訪調對接等各種形式的對接活動。四是要充分發揮律師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專業優勢,組織和引導他們參與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的調解。加強對律師敏感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指導,引導廣大律師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努力在辦案中做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五是要公證機構要切實履行好現場監督、證據保全等職責,有效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增加和諧因素。

(二)圍繞社會管理創新活動,進一步推進特殊人群管理。一是從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全力做好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二是不斷努力探索,充分利用和挖掘信息化技術手段,推進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自動化監控科學發展,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強化對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矯正人員的管理處置,依法依規作出警告處理,提請治安處罰,提出撤銷緩刑、收監執行的建議書,通過相應處罰,嚴格管理措施,確保矯正效果。四是切實加強安置幫教工作,完善幫教組織網絡建設,實現轄區內刑釋解教人員幫教率達100%,安置率達98%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內。

(三)以法治建設為契機,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是適時做好“六五”普法規劃收尾和“七五”普法規劃啟動工作。二是深化“法律六進”活動,推進普法深度和廣度。三是加強2016年度新實施或修訂的法律法規的普及宣傳工作。認真做好“12·4”全國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和相關法律法規頒布實施紀念日、周、月宣傳活動。四是加強法法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工作。加強協調指導,搭建學法平臺,進一步推進法治教育基地、法制宣傳欄(長廊)建設。五是加強普法依法治理聯系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和細化聯系點考評、考核工作。

(四)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提高法律服務水平。以“法律服務到一線,司法行政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做好法律服務,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保駕護航。一是進一步加強政府、企業法律顧問工作,拓展農村法律服務領域,滿足基層的法律服務需求;進一步推動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信訪工作,幫助黨委政府分憂解難。二是繼續深化“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新爭優”活動,探索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的新措施,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傳力度,推進法律援助服務標準化建設,加強對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的監督管理,在維護困難群眾權益中創先進、爭優秀。三是積極引導律師所、公證處主動服務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為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服務。

(五)樹立服務意識,努力提升文明窗口形象。積極參與文明窗口創建活動,著力提升基層窗口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優質服務常態、長效的機制建設,實施優質服務工程。著力提升司法行政窗口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確立法律援助中心、“12348”、公證處、律師事務所等為文明窗口,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職業道德建設為重點,群眾滿意為標準,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窗口活動。實現服務程序、服務標準、服務承諾、服務言行“四規范”和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服務效率、服務環境“四滿意”。

三、加大保障力度,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實效。

(一)加強組織協調。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由縣委統一領導、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參與的工作。局將調整充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堅持統籌協調、全員動員,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

(二)健全工作機制。按照縣委的通知要求,嚴格動態管理在落實上下功夫,加強創建工作長效管理制度落實,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健全完善“各負其責、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和投入機制。全面落實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和考評獎懲機制,確保創建工作責任落實。

(三)切實轉變作風。堅持以人為本、務求實效,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結合2016年“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四風”問題,轉變工作作風,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工作本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著力創新思想觀念、內容形式、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規律性、針對性、創造性和實效性。堅持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本著節儉、樸素、實效的原則開展工作,力戒形式主義和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