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局依法行政工作計劃

時間:2022-09-19 09:24:46

導語:審計局依法行政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局依法行政工作計劃

縣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規范審計執法行為,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推進審計依法行政工作有序開展,結合我局審計工作實際,制訂2014年審計機關依法行政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加強審計監督、創新工作機制,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干部素質,全面依法履行審計職能,真正將審計機關的依法行政工作更好地融入我縣社會經濟建設全局之中。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審計監督

2014年審計工作將按照經市審計局批準的《2014年審計項目計劃表》的要求,突出對重點領域、重點資金、重點部門、重大項目的審計,充分發揮“免疫系統”功能。

(二)加強質量管理

1.完善審計制度建設。2014年,逐步完善《縣審計項目審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縣審計項目計劃管理辦法》、《經濟責任審計方案》等制度,進一步規范審計行政行為。

2.嚴格執行審計執法程序。認真貫徹落實執行《審計法》、《國家審計準則》等規定,嚴格審計項目復核、審核及審理工作,規范審計執法行為、認真組織審計業務會議,重大審計項目實施方案集體會審制,督促審計組嚴格依程序執法,增強責任意識,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審計質量。

3、全面推行審理工作。切實將審理工作作為提升項目質量、規范審計行為、強化內部監督、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按照上級審計機關審計審理工作全面推開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審計項目的審理范圍、審理方法、審理內容、審理程序、審理職責等,2014年實現審計項目審理全覆蓋。

4.建立審計法律法規庫。定期收集與審計相關的財經法規,錄入法規庫,對以往出臺的各項內部審計管理制度進行清理、修訂、完善,對審計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制訂完善制度,充實和完善審計法律庫建設,供全體審計人員學習,工作查閱之用,營造有利于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依法行政建設環境。

5.強化審計執法質量考核。按照局審計執法質量考核辦法,強化審計項目質量考核、把精品項目評選和綜合考核作為深化質量控制有力抓手,通過改進考核評比方法,完善考核評比內容,優化考核評比流程,不斷提升考核評選工作的科學性、完整性和公正性,充分體現審計機關依法行政建設工作的成果。

(三)落實依法行政

1.嚴格執行依法行政各項政策法規。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縣關于依法行政工作的相關文件及2014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認真執行依法行政各項政策法規。

2.認真執行規范性文件登記制度。強化規范性文件管理,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管理制度的“三統一”,完善規范性文件備案登記、公開、定期清理制度,全面實行規范性文件網上報送備案制度。

3.積極探索審計行政指導工作。積極探索審計行政指導工作,建立行政指導工作網絡、制定審計行政工作指導意見,認真貫徹落實好相關文件會議精神;進一步改進審計執法方式,對經費單一沒有下屬單位、投資額較小的建設項目和專項資金以及近年來多次審計評價較好的部門實行審計簡易操作方法;綜合運用政策輔導、審計回訪、行政建議等方式把行政指導工作貫穿于審計管理和審計執法的全過程。

4.推行重要審計結果公告制。以2013年推行重要審計結果公告制的法治實事為契機,切實抓好審計結果公告,將社會保障資金、政府公共工程項目、涉民專項資金等審計結果在政府信息網站等媒體上向社會公告,讓更多市民了解、參與、監督專項資金運行情況,推進有關職能部門管好用好資金,同時檢驗審計工作質量,增強審計透明度,切實維護群眾利益,使民生資金成為群眾的放心款和明白款。

5.實行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強化規范行政決策,提升決策科學性,堅持重大事項集體研究制度,完善并嚴格執行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增強整體合力,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提高審計機關決策的科學性,實現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四)開展審計普法

1.認真開展普法學習。按照我局印發的《縣審計局關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深入推進審計機關領導干部學法、公務員學法,進一步加大學習宣傳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和國家審計準則、與審計工作密切相關的財經行政和刑事法律法規,使審計人員全面掌握審計法律法規的內容和實質,依法行使審計監督職權,自覺規范審計行為。

2.積極開展普法活動。按照“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的審計價值理念,精心培育審計法治文化,組織全體審計干部積極開展審計法治文化創建活動。因地制宜地推進審計法治文化陣地和載體建設,充分調動多種文化資源,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審計理論研討,在審計機關營造尊重法律、崇尚法律的審計法治文化氛圍,為不斷推進依法審計工作提供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3.強化審計法制宣傳。繼續征訂《中國審計》、《中國財經審計法規選編》、《中國內部審計》等雜志;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審計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在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縣政府法制辦公室等部門的宣傳媒體上宣傳審計法制工作,擴大審計工作影響,進一步增強審計人員的法制意識和執法行為,為審計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內外部法治環境。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完善組織機制

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各股室、分局負責人為成員的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審計機關依法行政工作的組織領導,真正將依法行政工作納入局年度工作重要議事日程,與其他重點工作一起研究部署、一起組織落實、一起監督檢查、一起考核表彰,確保審計機關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加強宣傳,完善載體建設

充分利用OA審計管理系統平臺和審計人員學法資料網絡,全面開展依法行政知識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審計法制信息化建設,構建法制學習資料信息平臺,為全體審計人員學法和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撐。

(三)加強考核,完善保障機制

1.落實考核保障。由法制綜合科扎口,組織專人負責局依法行政建設推進及考核工作,對審計人員依法執審情況進行全面跟蹤督查。對于發現的問題,嚴格按照《市審計局審計執法崗位責任制度》和《市審計局行政執法責任追究辦法》予以處理。

2.落實制度保障。將依法行政經費列入常規開支項目,在預算中固定安排法制宣傳教育等專項經費,進一步夯實審計執法的基礎;建立審計人員日常學法量化考核、法律法規定期考試等制度,以強化學法用法提升依法執審的意識和水平;

3.落實執法保障。進一步梳理、調整“省管縣”下放的行政權力,明確執法依據、全面規范審計操作流程,審計執法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