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應急工作計劃3篇

時間:2022-05-07 09:54:42

導語:衛生應急工作計劃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應急工作計劃3篇

第一篇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衛生應急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根據省、市衛生應急會議工作要求,結合《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市、區)評估標準》要求,特制定《縣衛生系統2014年衛生應急工作計劃》,請認真落實各項措施,確保2014年衛生應急工作順利完成。

一、繼續開展國家衛生應急示范縣建設工作

為鞏固創建國家衛生應急示范縣的成果,2014年各單位要對照“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市、區)評估標準”認真查找薄弱環節,有效落實各項工作,確保創建工作成果長期鞏固和不斷提高。

二、健全衛生應急管理機構

縣、鄉兩級單位要明確衛生應急管理科室,落實人員負責衛生應急管理工作,并補充必要的辦公設備。在全縣逐步形成上下對口、分級負責、信息暢通、指揮有力的衛生應急管理網絡,進一步適應新形勢下衛生應急工作的需要。

三、完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

根據工作需要和形勢變化,各相關單位要對現有的衛生應急和醫療救援相關預案進行完善,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縣衛生監督所根據需要及時完善各類衛生應急技術方案,各級醫療單位結合行業特點、單位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衛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技術方案,建立預案動態修訂機制,對超過兩年的預案及時修訂,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培訓工作

各單位要建立和完善各類衛生應急專業隊伍,強化培訓、演練,完善隊伍裝備,提高處置能力,實現衛生應急隊伍的常態化和規范化管理。要根據不同培訓對象和專業特點及衛生應急工作需要制定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依據分級管理,逐級培訓原則實施培訓,要求衛生應急人員和業務骨干培訓覆蓋率達95%以上。衛生局將在6-9月份組織1-2次綜合性衛生應急演練。縣疾控中心、縣衛生監督所、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至少組織1次單獨衛生應急演練;鄉鎮醫院單獨或聯合開展1次衛生應急演練。

五、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工作

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和預防與應急并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的原則,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強化傳染病自動預警信息核實、疑似事件調查處置;健全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風險隱患排查監管工作,建立信息通報與交換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苗頭事件報告工作,以便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六、做好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切實推進鼠疫、霍亂、SARS、人禽流感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和應對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和完善由疾病預防、衛生監督、醫療救治、等多部門協作的衛生應急聯防互動機制。強化救災防病隊伍建設,做好災前各項準備工作,及時、有序開展救災防病工作。

七、完善衛生應急物資裝(儲)備

根據“平戰結合,自備自用”原則,建立健全衛生應急裝備和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運機制,根據上級要求完善衛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機動隊裝備,儲備必需的衛生應急物資,對過期物資及時清理補充,做到人員、裝備、儲備到位,確保衛生應急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八、重點工作時間安排

1.4-6月縣、鄉、村完成衛生應急人員和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各單位檢查、整理應急材料、修訂預案,制訂演練方案,補充應急物資。做好汛期衛生應急準備工作,確保救災防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6-9月組織全縣衛生應急專業隊培訓演練活動。

3.10-12組織開展衛生應急綜合考核進行階段評估,發現存在的問題,督促各單位整改提高;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對先進單位、個人進行表彰。對衛生應急工作落后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第二篇

2014年全縣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會議的要求,健全體系,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抓好抓實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探索創新防控管理機制,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效推進全縣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一、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1.開展全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和人員現狀調研,推動落實中編辦、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指導意見》,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實施辦法,明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加強專業隊伍建設,逐步改善人員結構;

2.明確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落實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的責任,強化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規范化管理要求;

3.健全城鄉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績效考核;

4.強化疾病預防控制系統人員能力建設,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處置和實驗室檢測檢驗能力;

5.以實驗室建設、實驗室規范化管理為抓手,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礎設施,加強實驗室質量管理。

二、夯實免疫規劃基礎工作

6.繼續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策略,在2010-2012年完成以鄉為單位常規疫苗接種率90%達標考核的基礎上,開展常規疫苗接種率調查與評估,確保以鄉為單位疫苗接種率維持在90%以上,做好疫苗的儲運和使用管理,做到規范化、精細化管理;

7.加快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強化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的管理,逐步實現預防接種信息共享,推進疫苗電子監管系統建設項目;

8.繼續實行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規劃,細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環境,合理布局功能分區,開展預防接種示范門診創建活動,引導數字化接種門診建設,抽查復核“預防接種優質服務門診”的評審結果;

9.開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置工作調研。

三、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

10.加強傳染病信息報送質量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各類傳染病網絡報告率達98%以上;

11.依法科學規范做好流感、霍亂、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傳染病的日常監測和風險評估;

12.積極開展登革熱等輸入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13.加強外環境霍亂監測,開展腸道門診、流感和手足口病的督導,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急性傳染病疫情。

四、深入推進艾滋病防控工作

14.抓好疫情上升速度較快地區、重點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實重點人群安全套推廣措施;

15.加強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和艾滋病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艾滋病檢測點建設,探索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結合,探索育齡夫婦、孕產婦艾滋病篩查新模式,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發現率,提高母嬰阻斷的效果;

16.推動多部門共同落實艾滋病防治工作職責,創新管理模式,探索非政府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應管理的機制,提高艾滋病綜合防治效果。

五、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

17.認真貫徹《省2014-2015年結核病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結核病控制項目,如期完成新發涂陽肺結核病人任務數,全縣新涂陽肺結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雙重感染防治工作重點縣結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篩查率達到70%的規劃目標;

18.開展耐多藥肺結核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救助政策實施效果地調研。

六、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工作

19.推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開展健康示范食堂、示范家庭、示范單位等健康支持性環境創建活動,力爭覆蓋達100%;

20.積極參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培訓考核,抓好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試點工作,在6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40%的中心衛生院開展專項培訓和工作指導,以及防治效果的評估;

21.抓好腫瘤登記、居民死因監測、健康危險因素的監測工作,提高工作質量。

七、加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設

22.開展現場流行病調查處置能力培訓,通過理論學習、案例討論、預案演練和技能比武等多種形式,培訓合格的現場流行病調查骨干醫師,提高急性傳染病疫情現場處置能力;

23.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培訓基地建設,開展細菌性傳染病實驗室檢驗人員培訓,舉辦檢驗人員檢測技能比武活動,提高檢驗人員的檢測能力;

24.開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財務管理人員培訓,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管,規范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項資金的財務管理。

八、加強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

25.開展醫療機構預防保?。ü残l生)管理人員培訓;

26.針對臨床醫師開展新發、重點傳染病防控培訓,增強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意識;

27.開展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規范化考核。

九、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績效考核工作

28.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和工作機制,強化考核結果的應用。

十、加強信息宣傳和作風建設

29.圍繞疾病預防控制主要工作,積極協調有關方面,組織和策劃面向社會公眾的宣傳活動,主動傳播疾病預防控制重大政策措施,組織實施重大衛生宣傳日的宣傳;

30.指導全省疾病控制中心做好信息公開工作,繼續推進政務信息工作,暢通信息渠道,推進重點工作;

31.貫徹落實“一崗雙責”,加強處室黨風廉政建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

第三篇

為進一步做好我縣結核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結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全國結核防治規劃(2011-2015年)》和《省2014-2015年結核病防治行動計劃》,結合我縣結核病疫情與防治工作現狀,制定本計劃。

一、防治現狀

我縣自2004年開展全球基金和世行貸款結核病防治項目以來,召開了動員大會,組建了疾控中心結防科,成立了縣鄉村三級防癆網,培訓了包括鄉村醫生在內基層防保人員,開展了與婦聯、教育等多部門合作,增進了同醫療機構協作,規范了可疑結核病人的發現報告和轉診制度,建立了定期督導制度,實行了免費治療管理政策,加強了結核病的歸口管理。

2004年8月-2013年6月,全縣共發現活動性結核病人2831人,涂陽病人1647人,治愈結核病人2661人,治愈率為94%,有效遏制了結核在人群中的傳播,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十年來,我縣結防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但防治工作仍面臨許多問題,不容樂觀。一是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多,給結核病的發現治療和歸口管理帶來挑戰;二是耐藥病人的出現及艾滋病雙重感染的增多,給結核病治療帶來諸多困難。結核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需要考驗防癆工作者的毅力和智慧。

二、指導原則和防治目標

(一)指導原則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政府領導,多部門合作。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穩步推進,全面實施國家結核病控制策略。

(二)防治目標

1、全縣結核病發現并治療管理人數達280人;

2、全縣新涂陽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3、涂陽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篩查率達到95%以上;

4、報告肺疑似肺結核患者總體到位率達90%以上;

5、使用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100%;

6、2015年開展實驗室痰培養工作;

7、跨區域流動的肺結核患者信息反饋率達90%,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成功治療率達80%;

8、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結核病的篩查率達90%;

9、全民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率達85%。

三、防治措施

制度建設強化結核病歸口管理政策,落實結防工作各項制度,規范醫療機構結核病診療行為,把結防工作列入單位領導的政績考核。

能力提升加強結防工作能力培訓,定期組織結核病診斷、痰檢、管理等培訓班。加強工作督導,對落后單位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改正。

宣傳教育將結核病宣傳教育納入相關工作安排。結防機構要積極與當地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和新聞媒體合作,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改進和創新方式方法,宣傳結防知識和政策。

四、保障措施

規范病人用藥,合理輔助檢查,提高合作醫療補償比例,爭取經費投入,對貧困結核病患者給予醫療救治,減輕病人負擔。

擴大抗結核固定劑量復合制劑的使用,提高病人治療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