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社會保障扶貧專項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0 10:13:14

導語:民政局社會保障扶貧專項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社會保障扶貧專項工作總結

為做好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按照全市脫貧攻堅總體安排部署,按照《市社會保障扶貧專項2020年實施方案》要求,由市民政局牽頭,聯合市人社局和市殘聯按照全面部署、分類實施的原則,大力開展社會保障專項扶貧工作,現將2020年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策落實

(一)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年初,由市民政局牽頭,按照社會保障扶貧工作涉及單位職能分工,結合省、市各級扶貧相關文件要求,按照我市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全年社會保障扶貧方案。方案明確規定了各項目年度目標、重點工作、資金籌措、保障措施等內容,為確保方案順利執行,各類資金計劃在方案制定時都同我市財政局溝通銜接并得到我市財政局同意。

為切實做好社會保障扶貧專項工作,各相關部門均按照市扶貧移民局提供的扶貧對象名單進行嚴格信息核對,并建立扶貧專項到戶臺賬,確保及時全面掌握扶貧對象享受社會保障扶貧政策的動態情況。同時各部門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培訓力度,確保年度扶貧方案落實到位、政策執行不走樣。2020年開展系統業務培訓3次,其中低保培訓2次,殘疾人兩項補貼培訓1次,扶貧對象生活補貼1次。

二、項目推動

(一)建立部門間數據復核認定機制,各相關部門每月均按照市扶貧移民局提供的扶貧對象名單進行嚴格信息核對,各類人員認定準確并建立動態管理臺賬,確保及時全面掌握扶貧對象享受社會保障扶貧政策的動態情況。

(二)民政局作為牽頭單位,全年共召開4次社會保障扶貧領導小組會議,總結研判每個季度工作重點。各部門按月及時推進社會保障扶貧年度方案,按時撥付相關資金,并及時填報扶貧兜底大數據平臺專項資金數據。

一年來各相關部門嚴格按照年度社會保障扶貧方案落實各項工作,各類交叉檢查、專項審計或督查暗訪等未發現任何社會保障扶貧相關問題。

三、扶貧成效

(一)及時上調農村低保標準。收到市低保調標文件后,我市及時下發《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于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文件,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后的標準從2020年7月1日起執行。10月我市城鄉低保保障金已采用調整后的標準計發,7-9月調標補發工作已于10月底完成,共發放農村低保調標補發資金81.64萬元。

為切實兜好民生底線,服務脫貧攻堅大局,按照省市相關部門及市脫貧攻堅相關會議精神,我市持續加強人員信息排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對象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范圍,特別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確保實現“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截至2020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對象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3660人,占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切實發揮好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全面落實代繳業務。嚴格按照川人社辦發〔2017〕984號文件規定,按標準全面完成代繳工作。2020年,市下達貧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目標任務人數為4900人,代繳標準為100元/人/月,代繳資金按規定計入個人賬戶。截至12月17日,人社局通過與扶貧移民局、民政局按月動態核對貧困人員數據,已完成5400人代繳工作,完成目標任務的110.2%,代繳資金54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

(三)貧困殘疾人扶助。嚴格按照《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通知》(廣民發〔2016〕7號)和《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省省扶貧移民局省殘疾人聯合會關于發放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具體事項的通知》(川財社〔2016〕2號)執行,明確了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對象、標準及申領程序,建立了“政府領導、民政牽頭、殘聯配合、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切實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保障范圍。

2020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執行標準為每人每月100元,一級重度殘疾人按每人每月8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按每人每月50元的標準給予護理補貼,全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支出319.39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支出487.54萬元。全年共計為73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建檔立卡戶發放扶貧對象生活補貼5.067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