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上年工作小結

時間:2022-07-10 09:10:47

導語:農業局上年工作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上年工作小結

一、工作完成情況

(一)糧油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1.小春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縣小春糧食播種面積49.8萬畝,總產13.47萬噸,比去年增長1.28%。其中小麥17.59萬畝,總產4.67萬噸,洋芋23.96萬畝,總產7.94萬噸,其它雜糧8.23萬畝,總產0.86萬噸。全縣油菜播種面積44.2萬畝,總產8.02萬噸,比去年增長1.78%。

2.大春生產有力推進。以出色實施省政府下達的現代糧油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和農業部下達的“玉米整縣制高產創建”及“西南玉米增產模式攻關”等重大項目為契機,突出打造了玉米、水稻、油菜、馬鈴薯“四個萬畝現代糧油產業示范帶”,在示范基地核心建設區建立了面積達500畝的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生產主體,全縣建立22個萬畝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推進一個農業“雙增高效模式”,積極推進了“菜/芋/玉”、“玉/菌”、“稻—菇”等“千斤糧萬元錢、噸糧田五千元”糧經復合高產高效模式的建設。大春糧食栽播面積119萬畝,其中,全縣栽秧50萬畝,完成100%,實現了滿栽滿插。為確保糧食總產突破63萬噸、實現糧油生產“八連增”打下堅實基礎。

(二)特色產業發展強勢推進

1.大力實施食用菌“131”工程。方斗食用菌產業園科普科研觀光園、生態餐廳、二級菌種場等六個功能區正加緊規劃設計。園區農民創業園入駐農民創業戶4家,承包大棚100余個,面積達50余畝。黑木耳采收(干品)75萬公斤,創歷史新高。新發展夏菇2100萬袋。黃金黑木耳、高山高品質香菇、富力達工廠化生產三大基地正在規劃建設中。

2.深入開展“茶果菜”百千萬活動。在完善茶葉億元產值示范區的基礎上,新建了良種茶繁育基地20畝,連片提升標準茶園基礎設施3000畝,形成了“太陽、竹園、大樹、花盤”4個產值千萬元以上標準化區,發展補植、、6個村良種茶1000畝,培育“、、”三個100萬元以上的專合社,開啟外銷窗口。春茶生產受干旱和風災冰雹影響產量有所下降,總產量110萬公斤,鮮葉總產值9500萬元。全力打造達陜高速公路優質水果核心示范帶,、的脆李基地,東鄉的枇杷,廟安的梨、脆紅李管理到位,掛果喜人,長勢良好。建設常年蔬菜基地9500畝,新建1500畝,改造提升500畝,建設2個集約化育苗基地并配套相關設施設備,年育苗能力達200萬株,新培植蔬菜專業合作社3個、蔬菜業主大戶50戶。鞏固提升了胡家—東鄉萬畝常年蔬菜基地,建設了城南、滑山、瓦窯、方斗、重石、金竹、建設、龍文、西牛和團山十個千萬元產值蔬菜專業村。圍繞新農村聚居點和綜合體啟動建設了沙灣、明月重石、毛壩堰灘等建設百個標準化家庭蔬菜園。

(三)農業基礎建設高效推進

按照“高標準農田打基礎、高產高效創建顯水平、農機化建設求突破、體制機制增活力”的思路,縱深推進胡家-雙河-明月-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帶2.5萬畝,調整田型7500畝,基本實現田網、路網、水網“三網”配套,排灌、地力、農機作業“三力”提升。整合各級財政資金,新建提灌站3處,修復改造機電提灌設備9處。整合扶貧開發等項目,新建機耕道202.5公里。玉米機械直播試驗示范初步獲得成功,輕簡化育機插秧技術試驗示范獲得重大突破,市農業局將此技術作為市級骨干培訓的重要內容,在全市范圍內普及推廣。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810口,沼氣服務網點加快建設。新發展專業合作社56個,總數達到311個,帶動農戶近13.95萬人。

(四)農業綜合執法平穩推進

加強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和設施配備,加大查處生產、經營假劣農資力度。扎實開展了“執法亮劍助春耕”、“五查”執法活動,查沒違規種子160余公斤,立案查處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農資案件17件,已辦結8件,罰款5萬余元,確保了大春生產用種安全。深入開展農機“百日安全”活動,全縣無農機事故發生。積極創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縣,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平臺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平臺無縫對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抽取蔬菜、食用菌等樣品386個,通過農殘檢測合格率為97.5%。

(五)惠農政策落實務實推進

全面兌現惠農政策,兌現落實直補資金1183萬元,兌現綜補資金9575萬元,惠及全縣25.6萬戶農戶,良種補貼待面積審核后實施;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67.779萬元,全縣共新推廣各類農機具2618臺套。扎實開展農業培訓,舉辦各類技術培訓200余場次,培訓農民20萬余人次。強化項目和資金爭取工作,截止目前,向上爭取資金4757.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金額達1.632億元。

(六)隊伍自身建設扎實推進

積極爭創全省農技體系建設先進縣,70%的鄉鎮公益性農技推廣人員完成崗位培訓,逐步推行農技人員崗位資格準入制;2010—2011年的10個條件建設項目鄉鎮,建設工程全面結束,配備了現代化辦公設備,并全部投入使用。務實推進以“五型”隊伍建設為載體的深化“爭做人民滿意服務員”活動?!八臅膶W四招四定”開展“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主題教育活動,堅持規定動作求規范、創新動作有特色,迅速形成“干部活力迸發、農民熱情參與、業主主動創業”的生動局面,受到省委巡視組和市、縣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問題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價格低,農資價格仍然較高。除小麥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外,絕大多數農產品價格下降,相比較農產品價格農資價格仍處于較高位,致使農民增收的難度加大,也影響農民群眾的積極性。

2.農業投入較少,融資難度仍然較大。財政信貸對農業的投入不足,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農田基本建設相對滯后,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而且也影響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

3.勞動力較缺乏,無人種田現象較多。經過長時間、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移,盡管農業勞動力在總量上還處于過剩狀態,但在一些地方結構性短缺問題已經凸顯,青壯年勞動力緊缺狀況已經凸現,農民科技素質偏低,影響了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4.龍頭帶動不強,產業發展水平較低。農業龍頭企業總體數量較少,尤其缺少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對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帶動能力不強;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夠緊密,沒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體;標準化基地建設滯后,優質、無公害、環保意識不強;品牌創建還沒有重大進展,我縣雖有農業公用品牌“宣品天下”,但在全國、全省的影響力不大,龍頭企業、生產大戶、專業合作社品牌意識不強,政府重視和創建品牌不夠。家庭農場建設、農民專合社發展水平不強,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建設任務還很重。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加強大春糧油作物的田間管理。針對今年前期嚴重干旱、大春作物長勢偏弱,在管理上加強肥水管理,做到高質量曬田、平衡施肥、及時復水,大力搞好監測,適時用藥控制,減輕病蟲危害,力爭全年糧食生產保豐收、保增長。

2.大力發展晚秋生產。做好晚秋作物布局,抓好晚秋生產示范片建設,帶動全縣晚秋作物面積達到30萬畝,多層次搞好晚秋栽培技術培訓,切實把晚秋節本、高產、增效技術培訓到農戶,落實到田塊。

3.突出抓好特色產業發展。突出建設大基地、培育大產業、打造大品牌、開拓大市場,啟動方斗食用菌產業園提檔升級建設,完善示范、試驗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功能,努力實現方斗園區“干部服務的樂園、業主創業的菌園、農民致富的田園”發展目標。著力強化茶果菜藥“百千萬”活動。

4.繼續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態監測,繼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立農產品追溯和產地準出制度。

5.加強項目管理和爭取。對實施、申報和儲備的項目進行梳理,加強對在項目的資金審計、質量監管、驗收考評。加大項目資金、政策爭取力度,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實力和后勁,拉動農民增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與省內外農業龍頭企業銜接洽談,力爭引進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大型龍頭企業,引領帶動全縣農業產業發展。

6.繼續抓好安全生產,確保全年無安全事故發生。繼做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拖拉機駕駛員集中安全培訓;加強農村沼氣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