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5篇

時間:2022-02-11 10:15:21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5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5篇

第一篇

一、開展有關宣傳培訓活動

2月26日,由縣農林局牽頭組織質量流通科、農檢中心、農技中心在鎮村村委會舉辦了“春季蔬菜生產培訓會”,100余人參加了培訓,共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資料500余份。

3月15日,縣農林局在縣門街開展“消費與安全”為主題“3·15”宣傳日活動,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資料100余份。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活動

1、1月初對轄區內各超市、農貿市場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執行、農產品信息公示、“三品”標識的使用、開展節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工作。

2、2月4-5日轄區內9個超市節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檢查。

3、2月22日,對轄區內各超市、農貿市場節后農產品質量安全督查,并現場抽樣檢測。

4、3月12-14日,對轄區內各超市對各超市建立農殘檢測點進行摸底調查。

5、3月14日,市農檢中心認證科孫科長一行對今年認證的單位進行全面檢查對個別存在問題的單位需進行整改后再上報。

三、本季度檢測情況

本季度共檢測蔬菜樣品3437個,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9.9%;檢測水果樣品183個,合格率為99.9%;抽檢豬肉樣品256個,瘦肉精檢測合格率為100%。

四、示范基地建設進展情況

1月21日,市農檢中心指導科葉科長一行對我縣2012年的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試驗示范田進行現場檢查驗收。

落實并確定縣2013年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的各項管理制度及管理技術資料的檔案。

五、本季度執法情況

組織執法人員對抽樣檢測不合格的2個批次的農產品(水果8.0公斤、蔬菜16.0公斤,共計24.0公斤)進行了現場監督銷毀。

六、下季度工作重點

1、全面完成今年無公害一體化認證任務。

2、在大型連鎖超市建立農殘檢測室開展自檢活動。

3、今年申報的標準化示范基地基本達到規范管理。

第二篇

一、擴大宣傳力度,營造監管氛圍。

1、3月5日我中心組織10余名技術干部在縣門街進行農藥安全使用宣傳活動,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讓人民群眾明白高毒農藥危害的嚴重性并能夠自覺抵制?,F場咨詢3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

2、3月21日組織全縣農藥經營單位90余人進行了農藥經營與安全使用和農藥法規知識培訓。發放培訓資料180余份。會上認真學習了《農藥管理條例》、《農藥標簽與說明書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提髙了農藥經營人員科學運用農藥,識假、辯假和依法維權等方面的知識。

3、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網站的輿論作用,截止3月底共印發傳單2000余份;累計出動宣傳車12輛次,積極有效的宣傳和貫徹了《農藥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切實保護了農民的合法利益。

二、提高服務水平,扎實開展農藥監管

農藥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農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高低。為切實搞好我縣農藥管理工作,我局在農藥管理工作中,著重加大了農藥監管力度,切實把打假扶優護農的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維護了我縣農藥市場秩序,保護了農民利益,保障了農業生產。

1、1月中下旬和2月中旬,分別開展了農藥市場檢查2次,以小麥除草劑及蔬菜用藥為監管對象,重點對通遠鎮、灣子鎮、耿鎮的農藥經營單位進行了檢查。共檢查農藥經營門店40余家,檢查農藥種類13種,檢查農藥品種38個。

2、3月7日,由縣農林局組織我中心及種子管理站等相關執法單位,邀請市植保站、縣電視臺等部門聯合開展春季農資專項整治。此次檢查由縣農林局王春雷副局長、雷景峰總農藝師帶隊,抽調執法人員10余人,檢查農資經營單位30余家,重點對農資經營大戶及有不良記錄的農資經營戶進行檢查。本次聯合檢查共收繳了3家農資經營單位違規農藥15公斤,對錦源農資有限公司銷售的“金線一號”進行了行政處罰,對其它不規范的行為提出了整改意見。

三、規范執法行為,提髙自身業務素質

1、認真組織農業行政執法人員重點學習《農藥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囯種子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髙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做到依法辦事、嚴格執法。杜絕農業行政執法人員吃、拿、卡、等行為,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質髙、業務過硬、職業道德強的專業化農業執法隊伍。

2、結合我縣工作實際,明確執法性質、種類、權限,做到職責清、任務明。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實行政務公開。專門設立了監督舉報電話、公示欄、網站等形式向社會公布,提髙執法透明度,便于社會監督和執法人員自律,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落實了執法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相關制度,確保辦理各種案件有始有終,提髙辦案監管工作效率。

四、農藥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目前,我縣轄區內未發現有違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行為。但一些新開門店的從業人員對農藥管理的政策法規及植物保護知識有待進一步加強,為此,我們將不斷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監管效果。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強隊伍建設,規范執法行為。

組織農藥執法人員采取自學或集中培訓等形式,認真學習、理解農藥管理的內容,深刻領悟和貫徹農藥市場監管年的精神實質。

(二)嚴格執法檢查,確保監管效果

一是加強農藥標簽治理,嚴格落實《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重點清理無證、冒證產品以及非法使用商品名等標簽不規范的產品。二是加強農藥產品質量治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藥以及攙雜禁限用高毒成分農藥的行為。三是將禁用高毒農藥的查繳工作常抓不懈,確保我縣農業的安全生產和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

(三)加強調查研究,強化服務職能

在對農藥市場嚴格監管,規范執法的基礎上,多與農藥從業人員和廣大農民溝通交流,了解農藥生產、銷售企業的現實困難,積極探索為守法經營企業搞好幫扶的方式,全面促進農藥市場健康發展。

第三篇

一、加強宣傳培訓普及法律知識

今年以來,按照縣政府法制辦要求,我局扎實開展學法普法工作,各執法單位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懸掛橫幅、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專題學習等形式大力開展了法律宣傳,普及本部門所執行的法律,提高了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執法技能以及農資經營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法律知識。

一是局機關和各執法單位每周組織干部學法,重點學習《農業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國家賠償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檢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法律法規。

二是組織開展執法人員培訓3場次,農資經營人員培訓2場次,內容涉及《農藥管理條例》、《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縣高毒農藥管理規定》、《種子法》、《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辦法》及部、省關于農資管理的實施意見和無公害農藥使用技術等,累計培訓200余人次,印發培訓資料1000余份。

三是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設立了真假種子展示臺、咨詢服務臺、散發宣傳資料,宣傳《種子法》、《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累計張貼標語、懸掛橫幅36條,出動宣傳車5輛次,錄制宣傳磁帶2盒,發放致農民朋友一份信1200余份,“種子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00多份,“《種子法》是實現種子現代化的重要法律保障”200多份,“種子法”的作用特點300多份,接待諮詢群眾1000余人次。

二、嚴格行政執法加強市場監管

(一)對農藥市場進行2次專項檢查,對通遠鎮、灣子鎮、耿鎮等40余家農藥經營單位進行了重點檢查,共檢查農藥品種23種,對大宗殺蟲劑和小麥除草劑進行重點監管,對假冒、偽造、無農藥登記證號或產品不在登記有效狀態的,擅自擴大登記作物或防治對象的,未標明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及含量的,未標明毒性表示或毒性標識與農藥登記不符的,未標注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的,產品的商標、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及含量、劑型等內容的標注不符合《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規定的,以及其他擅自修改標簽內容的各種標簽不合格產品等內容進行重點查處,共收繳3家農資經營單位違規農藥15公斤,對藥惠管委會某農資經營單位銷售標簽不合格產品進行了查處,對不規范的經營單位行為提出了整改意見。

(二)對我縣種子市場進行了全面檢查,共出動檢查人員20余人次,執法車5輛次,檢查農資經營戶80多戶,從檢查情況看,全縣農資市場貨源貯備充足,總儲量達2.5萬噸以上,價格基本保持穩定。查處蔬菜種子涉嫌標簽、標簽不規范的予以異地保存(種子管理站)60公斤,并對經營者提出警告。

(三)農機安全監理站扎實開展“助農惠農”活動,開展免費檢審驗工作,派出5個工作組,下鄉免費檢審驗,截止目前,共檢驗拖拉機504臺,收割機238臺,辦理互助保險238余份。

三、充實執法隊伍完善工作機制規范執法行為

今年計劃在全系統擇優篩選一批業務骨干,擴充農業行政執法隊伍,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了規范性文件報送備案制度、重大行政決策集體討論制度、完善群眾舉報投訴制度、行政處罰說明理由制度、行政復議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制度、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公開制度、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備案制度以及重大行政決策規則等十項制度。嚴格要求各執法部門在執法中全面做到執法依據充分、執法決定準確、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文明禮貌,截至目前沒有發生因執法決定不準確、執法行為不文明等造成的群眾來信來訪案件。

四、存在問題與今后努力方向

目前農業行政執法人員的數量不足,不能滿足當前的執法需求,并且執法隊伍整體素質還不高,適應新形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農資經營戶和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淡薄,依法行政的輿論氛圍不濃。農民群眾的法制觀念不強,自我保護意識差,往往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時不知或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今后要繼續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力度,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樹立農林行政執法良好形象,做到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日常管理,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增強管理科學性和有效性,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公共管理服務體系。

第四篇

一、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一)注重宣傳培訓,著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為了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安全意識深入人心,不斷營造人人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廣泛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的宣傳與培訓工作,一是重大節日期間在農貿市場、超市共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和咨詢活動5場次,現場解答群眾疑難問題,并發放宣傳圖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問答等資料3000余份;二是加大對農產品生產者的安全知識培訓,在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培訓5場次,突出對農業投入品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等知識,指導示范戶規范填寫田間生產記錄,建立了質量安全信譽檔案;三是在我縣蔬菜主要種植基地開展培訓活動5場次,以安全生產為主要內容。今年來,共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15場次,培訓人數共計2200余人次,發放宣傳圖冊、宣傳資料5000多份,現場咨詢人數500余人。四是強化相關工作人員業務學習,注重實踐應用。年初,制定出詳細的學習計劃,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的學習了相關業務知識,一年來累計參加學習12場次,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省農業廳舉辦的無公害檢查員、內檢員培訓會4次,委派檢測人員到市農檢中心進行專業技能培訓3次。

(二)加大專項整治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按照農業部、省農業廳和市農委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局及時制定了《農產品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深入開展農產品專項整治活動,以風險高,隱患大的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為重點,強化整治措施,突出整治重點,按照工作職能和業務分工,深入開展無公害農產品檢驗監測和執法工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了,確保了我縣今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共組織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活動3次,共檢查農資經營戶95家。在主要農產品集中上市季節,我局先后組織相關單位,在種植的重點區域,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3次,了解掌握我縣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從而有效地保障了農業產業安全和農產品消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三)加強品牌農產品的認證,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

根據“加快基地建設,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意見,今年,我局積極扶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搞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支持農產品企業按照市場化和標準化的要求培育名牌產品,采取現場指導、認證前培訓等辦法,使三品認證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5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8個,超額完成了市農委下達的目標任務。截止目前,我縣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已達42個,認定面積18.09萬畝,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已達53個,綠色食品5個。

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稞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被省農業廳授予“省設施蔬菜名優品牌企業”及“稞青”牌蔬菜獲得“省著名商標”和“省名牌產品”。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充分的準備,我縣具有地方特色、歷史悠久的胡蘿卜產品,申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已順利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專家組現場評審會評審和公示。

(四)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今年我縣共建設6個農產品質量安全鄉鎮監管站,涉及6個鄉鎮。其中,鹿苑鎮檢測站辦公場所、工作人員、相關程序已落實到位,已正常運行。其余5個檢測站,目前辦公場所、相關制度、工作人員等已全面落實到位,只等項目設備發放,即可正常運行。同時,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項目資金已下達,我局及時成立了項目管理機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展開。

(五)強化日常監管,加大檢測力度

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今年來,我局加大了市場抽樣檢測力度,加強了日常監督檢查。全年共檢測農產品13096批次,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99.9%,并對檢出的10批次不合格農產品進行了現場監督銷毀,銷毀數量162公斤。

同時,為了保證流通環節的畜產品質量安全,今年加大了轄區內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的豬肉的抽檢數量,截止目前,共抽檢豬肉樣品1030個,瘦肉精檢測合格率為100%。

(六)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制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今年,在落實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工作中,重點要求超市、農貿市場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譽檔案和索證索票、信息公示制度,以確保消費者購買到放心、安全的農產品。同時,抓好陽光新生活超市的市場準入制度示范店建設,使市場準入工作得到進一步深化。今年,共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檢查活動4場次,出動執法人員23人次。

(七)積極推行產地準出制度,保障我縣蔬菜順利銷售

為了確保我縣冬菜順利暢通銷售,我局嚴格把好產地農產品質量關口,在蔬菜銷售旺季,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并出動流動檢測車為客商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對檢測合格的農產品現場開具產地準出證明。今年共開具產地準出證明86張,銷售蔬菜600余噸;同時,開通了蔬菜果品運銷綠色通道,及時向農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業經紀人、客商發放“縣蔬菜果品銷售綠色通道一卡通”102張,為我縣蔬菜順利銷售提供了保障。

二、明年工作計劃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項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項目),積極完成鄉鎮監管站的建設任務并正常投入運行。

(二)加強品牌認證工作。擬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個,無公害農產品2個,積極引導申請注冊農產品商標1個。

(三)加強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從規范生產上抓農產品質量安全。

計劃抓好1個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的建設工作,并在區域內加強培訓工作,積極引導生產者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生產,逐步實施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

(四)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試點工作。強化生產源頭管理,試行產地編碼制度,加強生產全過程控制,達到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有保障,實現了質量的可追溯。

(五)加大無公害農產品證后監管工作。對已獲證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逐個進行現場檢查指導,并對相關負責人開展業務培訓。

第五篇

一、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不斷提高群眾種糧積極性

國家鼓勵糧食生產的一系列強農惠富農政策的出臺,是調動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有效舉措。在免除農業稅的基礎上,國家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政策從無到有,補貼范圍從少到多,補貼強度從弱到強,建立了以免除農業稅、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推廣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為主要內容的“一免四補”政策體系。今年上級下達我縣的糧食直補資金410.16萬元、畝均17元、綜合補貼資金1819.19萬元、畝均75元,我們都及時、足額的發放到群眾手中。此外,通過實施小麥、玉米國家良種補貼項目,使全縣種糧群眾每年節約種子費支出400余萬元、畝均20元;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700萬元并圓滿完成補貼任務,補貼各類農機具1651臺,受益農戶達685戶。以上政策措施的落實都極大地調動了我縣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二、堅持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糧食單產

今年以來,我縣堅持依靠科技進步,通過良種良法相配套,大力引導農民科學種田,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提高單產,穩定總產的目標。一是依托國家小麥、玉米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推廣了閻麥8911、閻麥9710、、西農979、西高2號、西農889和鄭單958、榆單9號、陜單609、浚單20等一批高產優質新品種,實現了我縣小麥、玉米優良品種的全覆蓋;二是按照“整鄉推進”的原則開展小麥、玉米高產創建活動,使我縣糧食單產大幅度提高,小麥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542.3公斤,千畝示范點平均畝產538.3公斤,百畝攻關畝產577.7公斤,綜合考核在全市8個區縣中排名第二;玉米高產創建百畝攻關田平均畝產732.7公斤,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669.4公斤,夏玉米大面積單產居全省第一,創全市夏玉米單產新紀錄,《日報》、《日報》先后進行了專題報道。三是大力推廣種子包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農作物秸稈還田、硬茬直播、半精量播種等先進實用技術,依靠科技走出增糧增效的新路子;四是進一步加強了農技隊伍建設,并依靠科技入戶項目實施,為農村培養了一批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的實用人才;五是積極實施農機補貼項目,大力推廣了一批先進的農業機械,基本實現了我縣糧食生產收、種、管的機械化。

三、圍繞農田基本建設,加強土地復墾與治理,大力改善基礎配套設施

我們緊密圍繞我縣糧食生產發展的需要,以土地復墾與治理和基礎設施配套為切入點,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使我縣糧食生產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迅速得到改善。通過執行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引導農村節約用地,使全縣糧田面積穩定在22萬畝左右。通過做好農田綜合開發工作,進一步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的基本農田,使我縣糧田基本達到了旱澇保收,高產穩產。按照每百畝地280米“U”型渠和每70畝糧田一口井的標準,積極做好渠井配套設施建設。通過實施“村村通”工程,使農村和農業生產道路,基本實現水泥化和砂石化。同時進一步加快農村電網低壓改造工作進程,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證。

一年來,我們在糧食生產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這不是最終的目標,在完成省市下達的任務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給自己多一些的壓力和動力,爭取在高標準、高質量的基礎上超額完成任務,為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